APP下载

名师未必出高徒

2014-04-09凌志雄

体育教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成功体育教师运动员

凌志雄

摘 要:当前,专业运动员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成为一线体育教师,已成常态化教育现象。这部分老师有着出众的专业特长,但在现实教学中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学校体育角度出发,为这部分教师出谋划策,提供经验,促其发展。

关键词:运动员;体育教师;成功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54-02

当前,越来越多的专业运动员以及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取教师资格,成为了一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毋庸置疑,这批老师有着出众的身体素质,过硬的专项素质,丰富的训练经验,但在实际体育教学中,运动员出身的体育教师往往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差,正如我校一名来自省女足的体育教师所说那样“让我传个球、射个门没问题,让我从零开始教小朋友,还真不知道从何抓起。”本文就上述现象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拙见,供广大体育教师讨论。

一、从学校体育出发,改变运动队思维

众所周知,思维决定行为。许多运动员出身的体育教师,从小就接受体校训练队式学习,思维中已产生相对固定的运动技能学习方式,这一思维理念已深深影响其体育教学行为,体育课上常带着浓浓的“训练味”,从而走入教学误区。具体表现在:1.对技术动作细节要求过细,评价标准过高,学生难以达成。2.对于单个技术动作,常常在一个课时提出多个难点与重点,学生无所适从。3. 上课以重复练习为主,趣味性不足。4.启发、探究式教学应用较少,动作示范讲解应用较多。5.教师自身不太注重身体仪态、语言、口令,未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细细思索,不难发现上述的各种误区,都因运动训练思维对教学产生了影响,所以改变这一思维方式是当务之急。首先,学校体育不等同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受众是学生,学生体质参差不齐,运动技能有好有坏,不能生搬硬套地用运动队的训练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掌握不了,也承受不起。其次,课程性质规定体育课是为了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所以体育课上,不要求学生投篮就得像乔丹一样标准,射门就得像贝克汉姆一样精准,体育教学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而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再次,运动训练的教法学法与体育教学中的教法学法有着很大的区别。运动队人数较少,训练时基本不用考虑队形的调动,而体育教学中在进行每项练习时首要考虑的就是队伍调动;在教法上,运动队基本都是教练员讲解示范,队员模仿学习后重复练习,教练再逐个纠正,个别辅导。而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人数关系很难采用上述练习方式。而且体育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目标的达成,而不是单纯机械的学习技术动作。最后,运动员出身的体育教师,要克服从运动队带来的一些不良习惯,要向全体师生展示出阳光、运动、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要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二、注重自我提高,加强理论学习

体育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的性质,一是体育学科专业,二是教育专业。因此,运动员出身的体育教师,在体育专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教育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应加强教育理论知识学习,要多读书。体育教师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了读书,忽视了学习。李镇西老师在谈到读书的问题时说过一句话,“恋爱中的人再忙,也能够抽出时间来约会。”所以,一定要抽出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体育专业出身的老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1.研读课标。课标是课程的指南,是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研读了课标能解决体育课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能为运动出身的体育教师,矫正思维上的一些误区,能提供更为具体和实际的目标,能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能使体育教学更具方向性。

2.研读教育类书籍。体育教师除了掌握较好的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有较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常读教育类书籍,提升教育理论,把握教学规律,了解教育动态,使自己的体育教学不仅有教强的学科性,还具有较强的教育性,使自己的教学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3.研读体育教学类杂志。体育教学类杂志上凝聚着众多一线教师的智慧,里面既有一些政策性的文件解读,也有一些教法的创新和应用,还有一些教学热点的探讨。其中《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两本杂志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最具参考价值,读懂读透这两本杂志,将快速提升运动员出身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三、放下自我“身价“,虚心请教

运动员出身的体育教师,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在现实教学中,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有过专业训练经历,不肯或者不好意思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那就大错特错了,很多“草根”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技巧,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1.学习课堂管理经验。我们常常看到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注意力集中,训练积极主动,队伍调动有序,教学流程自然。在教学中,“老”教师调动课堂氛围的能力,有效的身体语言,合理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调控课堂节奏时间的手段,合理有效的队伍调动方式等,都是值得学习的,这些方法都是“老”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非常具有借鉴价值。

2.学习教学的小技巧。动作技术教学,很多时候要根据学生技能储备和心理状态来选择不同方法,如:足球脚内侧传球时,足球运动员出身的教师可能会一直强调“脚尖翘起,脚踝固定”;而有经验的教师会理清动作逻辑顺序,先让学生尝试脚尖下指,踝关节放松,再让学生微翘脚尖,踝关节不自主紧张。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知道脚尖微翘起后,脚踝紧张固定,有利于传球的准确性。所以,在教学中要多向“老”教师学习类似于这种技能教学的小技巧小方法,提高动作技术教学能力,将内在的技术技能,用合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四、抓好训练队,立足学校

专业运动员出身的体育教师,都有一技之长,常常被学校委以重任,在学校体育特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此类老师颇受学校欢迎的深层次原因。所以,运动员出身的教师要认清学校需求,弄清自我定位,理清训练思路,扫清工作障碍,带好自己专长的运动训练队,认真、负责、科学地开展训练,并争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名次,让自身价值得以实现,让自己专业技能得以展示,这是一名体育教师能否立足于学校的关键所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运动员出身的体育教师,要想站稳讲台、立足学校,必须要从现在做起,要合理转变思维模式,俯下身子虚心请教,用读书来丰富理论知识,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努力成为一名专业技能突出、教育能力出众的优秀体育教师。

猜你喜欢

成功体育教师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运动员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思维擂台赛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