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质量标准 提高教学质量
2014-04-09毛振明
毛振明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颁布以来,党中央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重要而明确的要求。本刊2014年力邀学校体育界专家、学者,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学校体育精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展开研讨,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2014年本文作者系列选题
1.沐浴全会春风,强化学校体育; 2.贯彻课程标准,规范体育课程;
3.明确质量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4.研究学理教程,切实掌握技能;
5.加强课内锻炼,提高健身实效; 6.活跃课外锻炼,学校延伸家庭;
7.实现全员参加,改革运动大会; 8.土洋结合并举,改善体育条件;
9.或用达标标准,促进制度创新;10.专职兼职并重,迅速优化队伍;
11.确保锻炼安全,优化健身环境;12.总结各类经验,各类模式并行。
在本系列的“之二”中,我们谈到了制定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的紧迫性,也谈到了本文作者对体育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简单构想,本文在此继续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方略以及质量标准层级的构想进一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以便启发大家的思考。
一、什么是质量,目前体育课质量怎样,为什么体育教学质量不高
1.先说说质量的问题。本文认为: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就是党和国家代表社会的认识来设置体育课的目的与体育教学的社会效益之间的吻合度,是体育课程为自己设置的诸任务(或目标)的达成度,是学生参加体育教育的期望目标与最后收获之间的契合度。这三个度就是三把尺子,对应着“社会需要”“学科需要”和“学生主体需要”的三大需要。如果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高,那么国家、教育者和学生都高兴,都满意;如果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不高,那么国家、教育者和学生就都不高兴,都不满意。我想,关于这个质量的认识,应该所有的学校体育人都不会有太大的分歧。
2.那么,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学的质量如何呢?是高?是低?关于这个问题,学校体育人的认识还不太统一了,简单总结一下当前的一些分歧。
有人认为大多数学生“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但有人认为大多数学生还是很喜欢体育课的,体育课依然魅力十足;有人认为体育教学“蜻蜓点水”“低级重复”,学生学不会有用的运动技术,但有人认为运动技术不应教得系统和细致,跳箱跳不过去爬过去也可以;有人认为很多体育课都在“放羊”,教学松散,应加强课堂常规,但有人认为那是“科学的放羊”,课堂常规基本就是枷锁;有人认为体育课就要加强运动素质,而现在体育课内明显锻炼不足,而有人却认为“跑得快、跳得高与健康无关”,不练也罢;有人认为体育课要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强调刻苦锻炼,但有人认为要更多地给予学生自由和温存,要温情化,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上帝;有人认为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更有责任心,要大力提高教学能力,但有人认为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教师就是旁观者和喝彩者,学生能在课中称老师“妈妈”更好。
3.至于最后的“是什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在学校体育人之间就分歧更大,关于“体育课程教学是因为什么而质量不能快速提高呢”,据笔者分析,这些不同的意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主要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体育课的质量不高主要是因为“传统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在作祟,是因为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在体育教学思想、内容设计以及和文本的格式方面有太多的缺陷,过去的体育教材同其他学科一样,存在着严重的“繁、难、偏、旧”的痼疾,过去的体育教学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性,漠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让学生“带着枷锁在跳舞”,那枷锁就是“系统的传习式体育教学”,应该像“倒脏水”那样予以彻底的摒弃。
第二类观点:认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有很多应该大力弘扬和继承的优点,《体育教学大纲》也不像所诟病的那样一无是处,体育教学内容应该在有基本的规定性的基础上考虑弹性,不应该全部取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教学要规范,要强调课堂常规。很多人认为近年来体育课的质量不高,是因为伴随着体育新课改而来的“教学随意化”和“教学幼稚化”,是因为现在的体育教学更不关注技术教学和身体素质锻炼的实效性,是因为在“自由和温存”的提倡下,学生少有刻苦锻炼的精神,是因为体育教师也不敢像过去那样严格地要求学生了。
第三类观点:对近年来出现的“教学随意化”“教学幼稚化”“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科学放羊”“自由和温存”的现象同样持严厉批判态度。但与前二类观点不同的是:这类观点认为,体育课的质量不高是因为体育教育的“学理不清”“教法不明”“教程不整”“课程不在”,而无论是旧的《体育教学大纲》还是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都没能很好地解决体育课程教学基本规律的问题,没有解决体育教学的基本学理问题,于是学生必然“学不懂”“学不会”“学不乐”,认为不解决体育学理的问题、质量的问题就永远存在。于是这些论者们在各自探讨着“体质教育论”“快乐体育论”“成功体育论”“技术健身论”等,在学习着国外“运动教育论”“领会教学法”等理论,这些努力具有比较明确和独特的思路,其工作难能可贵。
二、该不该有质量标准,为什么一直难有质量标准,如要有质量标准应该有怎样的思路
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不应该有一个质量的标准呢,我问过不少的学校体育研究者、教研员和优秀一线教师,他们第一反应都是不假思索地说:“应该,太应该了!”但他们认真想过后可能又会说“难啊,可能不好制定吧,至少现在还不太可行吧”。仔细分析,我觉得体育教育者既期待甚至是渴望有质量标准,又有些顾虑甚至是惧怕质量标准的出现。根据一些了解,他们渴望体育教学质量标准出台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他们对目前体育教学质量的现状不太满意,希望通过标准的出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2)他们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感到迷惑,希望通过体育教学的质量标准来更准确地理解课改;(3)他们对各种评优评奖感觉到不太公平,希望通过教学质量标准来实现体育教学评价的公平公正和公开;(4)他们对有关的学术研究方向不太清楚,希望通过体育教学质量标准来找到体育教学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相反,他们对体育教学质量标准出台又有如下几点顾虑:(1)如果体育教学质量标准与自己的教学情况相差太远,他们担心质量标准会影响自己的工作评价;(2)如果体育教学质量标准与他们至今的课改努力与成绩相冲突的话,他们担心自身的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会被否定;(3)他们担心新的质量标准会改变现行的自己也适应的评优评奖体系,会使自己通过体育教学评优活动的进步受到某种影响;(4)他们担心由于自己学校的教学基本条件不具备而影响教学质量不高,在体育教学质量标准中没有甄别,会对自己的工作评价产生不公平;(5)兼职体育教师担心质量标准出台会影响自己的新工作岗位。
以上对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的需要和顾虑的并存提醒我们:
(1)地区差异巨大,体育教学条件相差甚远,质量标准要能兼顾地域差异;
(2)课改思潮汹涌,各种教学理论实践并存,质量标准要能兼顾多种理论;
(3)兼职教师众多,体育教学能力差异很大,质量标准要能照顾教师差异;
(4)新旧观念并行,质量标准要求多种多样,质量标准要能兼容各种标准;
(5)发展阶段不同,不同地区学校课题不同,质量标准要能针对不同发展。
因此,在现阶段制定体育教学的质量标准一定要有分层次、分阶段、分条件的新思路。
三、对三类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的构想
1.对《体育课教学基本质量标准》的构想
《体育课教学基本质量标准》的关键词是“规范保障”和“基本质量”,主要面对的刚刚具备教学基本条件,甚至是还不太具备教学基本条件的学校;评价对象是以各个学校里的兼职体育教师和新体育教师为主;其目的是通过这个质量标准来进一步明确体育课基本质量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体育教学,大面积地提高条件较差学校和兼职体育教师,包括新老师的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课教学基本质量标准》的主要评价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性:因为教学安全是体育教学的最基本的“保底”,因此标在第一项,分值也最大,表明是没有安全性就没有最基本的体育教学质量。而且其中的“伤害事故”指标为“一票否决”内容,即如果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伤害事故”时,在质量评分时会一次性减分至50分,该课的质量评价会仅因此一项而形成不及格。
(2)规范性:这是基本教学质量的重要表征,如果一堂课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都能按常规做得很好,那么这堂课是“很像体育课”的,是有基本质量的,换句话说,那些不太好的课、“放羊的课”在课堂常规的规范性上都是做得很不好的,都是没有规矩的。因此,我们应该把“规范性”放在第二重要的位置。
(3)教育性:教育性是指在课中要教书育人,是过去的体育课上看起来比较注意,但实质上重视不够的一个方面,也是社会教育同行经常诟病体育课和体育教师的内容。许多体育课上得纪律懈怠、散漫无序、学生吊儿郎当、打闹嬉笑,而教师言行不妥,甚至出现打骂体罚现象,体育就是跑跑跳跳,不像教育,不能实现体育的良好育人功能等等,都是体育课常见的不良现象,这样的课无基本质量可言。因此,对体育教师的言行仪表,对教师在教材研究中和教学中有无教书育人的环节应该是判断体育教学基本质量的第三个重要指标。而且其中的“教育事故”指标也是“一票否决”的内容,即如果课中出现了明显的“教育事故”(如出现学生骂街打架等、教师体罚以及教学的政治事故)时,本质量标准在评分时会一次性减分至50分,该课的质量评价会仅因此一项而形成不及格。
(4)基本运动量: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学的特定表征,也是教学有效性的直接表征,如果没有基本的运动负荷,那么技能习得、身体锻炼和意志品质教育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也就没有了基本教学质量,就很可能成为“放羊”,因此基本运动量是一个非常显性的指标,而且,明显的“放任现象”也是“一票否决”,即如果课中出现了无事先教学设计的、无教师要求指导的、无教学组织的且较长时间的、较大面积的“学生任意性活动”时,本质量标准在评分时会一次性减分至50分,该课的质量评价会仅因此一项而形成不及格。
(5)教学的完整性:是看课堂教学背后是不是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这是体育教学科学性很重要的方面,但在本基本质量标准中,我们更强调课堂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这里完整性只有5分的比重,而重点是观察教学单元设计的合理性。
(6)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质量的最终表现和决定性指标,至关重要,但由于本基本质量标准更强调课堂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因此同前面的“教学完整性”一样,“教学的有效性”在这里也只有5分的比重,重点为知识点和技能的进步状况。
2.对《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质量标准》的构想
《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质量标准》的关键词是“实效性”和“全面性”,主要面对的具备较好的教学条件的学校;评价主要对象是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教师和相当优秀的兼职体育教师;其目的是通过这个质量标准来明确“好课”的标准,大面积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体育教学效益。
《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质量标准》的主要评价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教学效果:技能习得效果是课程教学质量的最终表现和决定性的指标,是学科“授业”的最重要指标,也是针对体育学科“12年学不会技能”的问题而特别要重视的指标,是国家“2+1工程”实现的课程基础,应该排在最重要的地位。其具体的指标为:①教学进度科学;②教学内容正确;③教学方法合理;④教学效果明显四个部分。
(2)身体锻炼效果:身体锻炼同运动技能一样,也是体育教学的特定表征和教学质量的直接表征,也是针对当前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而特别要强调的指标,应该排在第二重要的位置。其具体的指标为:①运动强度;②运动密度;③运动节奏;④运动效果等。
(3)教育性:教育性是指在课中要教书育人,是体育课需要更加重视,发挥其功能的指标,其具体的指标为:①教师言行仪表;②教书育人教材;③基本教育安全,其中“基本教育安全”指标是“一票否决”内容,如果课中出现了任何“教育性事故”(如出现政治性的知识错误以及因教师要求不严而出现的学生不良表现)时,本质量标准在评分时会一次性减分至50分,该课的质量评价会仅因此一项而形成不及格。
(4)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体育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也是本课有无比较深入的教材研究的重要表征,如果没有完整清晰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处在不稳定的状态,因此是“优质课”与“基本质量课”的重要区别。但考虑到体育教师的现状及其教材化的现状,在此不设太多的比重,其具体的指标为:①单元教学设计;②课堂教学设计。
(5)学生喜爱程度:在优质课标准中,学生喜爱程度也是重要的指标,是体育教学效果在学生情绪方面的直接反射,其具体的指标为:①课中学生兴致;②竞争与表现环节;③学生对课的评价等。
(6)安全性:教学安全也是优质课的重要指标,因为没有安全性就谈不上优质课,只是它从“基本质量课”的最大分值变成“优质课”的最小分值,但“伤害事故”依然是“一票否决”,如果出现任何因教学设计和组织不当引起的“伤害事故”时,在质量评分时会一次性减分至50分,该课评价也会因此一项而不及格。
3.对《中小学体育课精品课程评价标准》的构想
《中小学体育课精品课程评价标准》的关键词是“特色”和“引领性”,主要面对的具备优良教学条件的学校;评价主要对象是优秀体育教师;其目的是通过这个质量标准发现新的教学经验和模式,以点带面,大面积地增加特色优质课的课例,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中小学体育课精品课程评价标准》的主要评价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颖的教材教法思路:这本是精品课程的灵魂和最关键之处,又由于体育教材教法研究严重不足,因此更是急需精品课程的引领之处。体育教材教法研究的思路应该主要体现在:依据学理的技能教程和教法的创新、课中身体锻炼内容和形式的新创意、新兴运动项目及乡土体育教材开发、利于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以及能确保“有危险性内容”的教学措施五个主要方面,上述哪个方面有特别突出的地方都可以直接得到满分30分。
(2)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也是精品课程的重要体现点。本标准主要关注:①表现在课堂整体效果上的风格,主要体现在教学呈现出特别良好的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效果上;②表现在教师教法上的风格,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语言风格、组织方法上有突出的特色上;③表现在学生集体上风格,主要体现在学生集体活动中体现出优良的班风和日常教育成果上。上述哪个方面的教学风格有特别突出的地方都可以直接得到满分30分。
(3)突出的教学效果:精品课程一定要有突出的教学质量,也就是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学效果体现在:①技能明显程度,即学生的战术水平有明显提高;②锻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即学生身体得到了有针对性的锻炼;③知识原理传授的效果,即学生获得了知识或明白了原理;④运动成功感受,即学生对体育课有很良好的感受。
(4)较强的示范性和可学性:精品课程虽是很有特色的优质课程,但必须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因此必须有基本的可学性和可模仿性。可学性和可模仿性体现在:①清晰教学的思路,即教学思想正确清晰,符合主流教学理念,符合课标精神;②可见可行的教法,所采用的教法实用、有效,且具有很强的可模仿性;③普通的教学条件,教学基本符合常规条件,不需要很特殊和昂贵的器具,可在一般的体育场地上教学。
(5)其他教学基本要求:精品课程必须要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都是“一票否决”的减分项目,有一项为“无”就可以减分100分。“基本教学要求”的具体内容为:①有无基本的教学效果;②有无足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③有无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④有无教育设计和教育事故发生;⑤有无完整的学期、单元设计和计划等。
四、结语
体育课需要“强化”,所谓“强化”就是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就是使体育课成完成国家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而要大幅度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让所有的体育教师都知道什么是质量,什么是“没质量”,还要让所有的体育教师都能有动力去提高自身体育课的质量;而要让所有的体育教师都能努力地去提高自己的体育课质量,就必须有针对各种教学实际情况的,明确科学的体育教学质量标准。
本文主张:我们必须把质量明确地定位在让学生“学懂”(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终身体育生活所必须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原理)、“学会”(让学生很好地掌握1~2项在终身体育中可以实践的运动本领)、“学乐”(让学生能在学校体育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并把这种体验上升为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根据中国各个地区、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巨大差异,分层次地编制不同目的、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的教学质量标准,逐步地规范、提升和创新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所提出的三个标准现在只是设想,“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将在这个设想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研究和缜密的论证,以便让全国的体育课能尽早有质量的意识、质量的努力方向以及质量追求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