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大学“幕课”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4-04-08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习者大学课程

刘 浩

(山东大学 本科生院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山东 济南 250061)

0 引 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在当今教育体系中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网络视频公开课在国内社会及教育界掀起一股“淘”课热潮,同时引起了相关教育部门和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即使这样,我国国家精品课程的利用率及其反响却没达到视频公开课之成效,而近年来“幕课”的出现,它可以展示中国高校教学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丰硕的教学成果,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能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普及共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满足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可以使我国高等院校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其基本思想是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从根本上重新思考,进行彻底的变革,以求得显著的进步,并从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入手[1]。

所谓“幕课”(MOOCs)是英文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的首字母缩写,其中,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直译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人,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网络课程:指的是时间空间灵活,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像是随堂测验、考试等,而且还能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自我管理学习进度,自动批改、相互批改、小组合作等,保证教学互动,7×24 h开放,提出问题5 min后能得到反馈。哈素·普拉特纳学院的 CEO 克里斯多夫·梅内尔(ChristophMeinel)教授认为: “MOOC 是对传统大学的颠覆性延伸而不是威胁。MOOC 不能取代现存的以校园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但是它将创造一个传统的大学过去无法企及的、完全新的、更大的市场,因为传统的大学校园的物理限制[2]。这一课程不同于传统的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

1 幕课的现状

1.1 外国大学MOOCs发展现状

MOOCs出现于2008年,这个术语是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联合提出来的。这场“风暴”最早真正开始于2011年的秋天,来自190多个国家的 16 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1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通过网络学习,取得课程成绩[3],并催生了Udacity在线课程;不久后,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立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2012年4月上线,4个月后学生数便突破100万,1年不到突破了234万,后来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密歇根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62所知名大学加入合作共建在线免费课程;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宣布整合两校师资,联手实施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第一门课“电子和电路”即有12万名学生注册;2012年秋,第一批课程的学生人数已突破37万,已有全球上百家知名高校申请加入。过去的的一年,MOOC作为网络教育的生力军面临着诸多挑战与质疑[4],许多重要的创新项目,包括Udacity, Coursera, 以及edX都纷纷上马,有超过十几个世界著名大学参与其中。3个平台的建立成为“幕课”的“三驾马车”,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TIME 杂志把 2012 年称为“MOOC 年”[5]。

1.2 国内大学MOOCs发展现状

2012年,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前两个均在今年进入中国。今年5月21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时加入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办的“网络公开课”平台edX,成为edX的首批亚洲高校成员,其课程也将面向全球开放。清华大学首批将选择4门课程上线,面向全球免费开放,将开发30门新一代在线课程。而北京大学第一批网络开放课程也将于今年9月上线,并将于5年内建设100门网络开放课程。同年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与“慕课”三大平台之一的Coursera平台签约,和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将和耶鲁、MIT、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一起构建全球最大在线课程网络。

2 中国大学“幕课”建设的思考

MOOCs的出现原因之一在于美国大学的自省。近几年,美国大学普遍有种危机感,他们积极思考如何降低教育成本以及提升教育质量,他们迫切地感觉到,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变革的紧要关头了。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 1992 年就曾说过:作为规律,对某一知识主体影响最大的变化往往并非出自本领域内。可以有把握的预言,学校和大学,自从 300 年前以印刷品为核心重新组织以来从未改变过自己的形态,但他们也将发生越来越激烈的变化。MOOCs的发展让大学充满激情却又面临挑战,是互联网教育应用的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网络教育的关注点聚焦于开放课程的内容层面,在此之后,MOOCs在探索开放互联网背景下全新的大学课程组织实施模式,撬动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课堂的组织管理模式。

我国大学教育正处在一个课程体系重构、学与教方式变革和教育供给方式转型的阶段。在讨论MOOCs与高等教育体系的未来结合时,也应该有开放的学习观[6]。如何建设好属于我国大学的MOOCs,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2.1 突出精品,注重特色

每所高等院校都应该结合本校的自身情况,教学管理者要总体规划、择优入选、分批建设、逐批上网。

在线教育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在我国使用过国家精品课程的人中,有规律的使用(平均每周一次及以上)的学生只有16.4%,教师只有7.8%[7]。而目前在网络上流行的MOOCs课程大多是比较受欢迎的课程,主讲者也都是国际顶尖的教授,有着独特的讲课风格和个人魅力。外国名校MOOCs课程风靡网络,也将对我国教育理念形成一定冲击,所以首先我们高校的教学管理者,应拿出本校最优质教学资源为基础,从主讲教师的人选上来说,可以优先考虑国家级教学名师、院士、教授或者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他们必须是广大学生深受欢迎的授课团队来进行申报。在MOOCs时代,教师或许不再是传统的单一教师形象,教师群体将会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其中有主讲教师,有辅导教师,有助教,甚至还有“导演(教学设计专家)”、“舞美(课件设计专家)”和“道具(教学资源专家)”等,在这一批人的通力协助下,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8]。而且他们必须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注重教学研究,在教学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改革上有着大胆的创新。特别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等重大项目研究工作的教学团队,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旗帜性领军人物。他们在课堂上或温文尔雅或激情四溢,教学过程中的案例信手拈来,既能够旁征博引开阔学习者的视野,又能激情幽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展名师风采。

学科特色是每所大学办学的魅力所在。每一所的大学都有不同的学科资源优势,因此MOOCs课程的建设,也需要各自挖掘本校的优势,注重特色。有的大学的哲学、文学是它的专业优势,有的大学基础科学、经济学等等是它的专业优势,然而有的综合性大学多个学科都有优势,所以每所大学都要因地制宜,根据本校具体情况,选择各自特色优势专业,针对该专业与外专业的不同理解能力,在MOOCs课程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学采用专门的讲解加以强化,而对外专业的受众则可以简明扼要一些,使其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

2.2 转变观念,重视评价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的,幕课也不例外。在了解了它的强势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它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9]。发展MOOCs课程是重构学习方式的典型途径之一,也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而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早期教学设计以知识为中心,关心的是知识传递的策略,具体到教学活动中就是教师要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以及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是我们MOOCs课程的建设所需要思考的,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因地制宜的设计适合我国的MOOCs课程教学法。

(1) 知识的构建。目前,国外开展MOOCs课程教学的学科多为理科类课程。因为理科的知识点比较明确,很多教学内容只需要清楚地讲授一个概念、一道例题、一道公式或者一个实验,其学科特点鲜明便于MOOCs课程的建设。但是在文科类课程中,如文学、历史、政治等人文类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学科的内容,并且需要教师与学生不断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我们如果开设一些与人生、人性思考等相关的课程,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能够触动大家、引起共鸣的教学案例无疑会十分吸引眼球。针对慕课课程受众来源广泛、 基础和学习目的差异大,学习时间约束较多的特点,结合慕课建设要求,对课程体系、体系结构和课程知识点、知识点体系、群落结构进行描述,为学生提供灵活、便捷的多线程学习模式,是慕课建设的重要内容[10].那么对于不同的学科,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完成MOOCs课程建设,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推进教学改革。MOOCs建设中可以选择的自己所思所想来讲,一是能够内容新颖,二是课程涵盖了教师的独到见解,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所以,我们要做出优秀的MOOCs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要遵循逻辑规律、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

(2) 教学的过程(翻转课堂模式)。当前我国大学教育正处在一个课程体系重构、学与教方式变革和教育供给方式转型的阶段。MOOCs课程的教学视频通常主题突出,短小精悍,长度基本在10 min左右,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它通过媒体播放器,可以实现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便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和进行思考,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一个MOOCs课程会在一个预定的时间开始,学习者为了及时参加课程,需要提前进行注册,了解课程介绍与课程安排。课程开始后,授课教师要定期授课视频,而且会在视频中安排及时的问题与测试。课后有需要完成的阅读和作业,作业通常有截止日期,学习者可有计划地按时完成课程作业。作业成绩可以通过在线自动评分、自我评判打分、学习者互评(Peer Assessment)等方式获得评估。使得MOOCs课程像校内课程一样按周上课,会让在线学习者有上课的感觉。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1]。在这种模式下,授课教师可以使用MOOCs课程的优质在线资源,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设计适合本门课程的混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课下进行视频内容的学习、练习和交流,课堂上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点分析、知识总结,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评价。而学生则是通过作业练习、小组测评、反思总结等自主学习活动,对前一阶段学习的知识进行应用和分析。翻转课堂的模式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比传统的教学环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我们也要借鉴国外热门MOOCs课程,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既要系统地、逻辑严密地组织教学内容,又要借助典型案例,启发学习者的思考,理论联系生活,从实际中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调动课堂气氛,同时,授课教师放松自在的态度行为也会感染学生及观看者,拉近师生关系,更加积极地探讨、主动学习。学生的角色充分转变了,学生在网络资源里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在课堂中又能充分与老师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扩展和深化了知识,还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由被动变主动,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12]。所以,教学方式改革必须与学习方式改革相匹配,学习方式要与内容匹配,内容要与学习目标相匹配。

(3) 师生的交互。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s)是一种在线课程,旨在通过网络提供开放和大规模的参与。

MOOCs课程更加注重依托网络社区(社交网络)进行互动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由机器自动评分(Auto-grade)的交互式练习,实现了对学习者的即时反馈(Instant feedback),摆脱了传统在线教育模式中单向提供学习材料和灌输式学习(虽然也支持大规模用户访问)的局限,能够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与思考,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果。特别是对机器难以自动评分的较为复杂、灵活的交互式练习,依靠网络社区群体智慧的评分机制便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者的全部学习行为通过系统化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中发现、把握其中隐藏着的规律,使教师能够随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能及时进行反馈指导及推荐学习资源,也能够持续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藉以实现“因材施教”式的个性化服务研究队伍。

据统计目前,国家精品课程的互动交流平台主要有留言板和论坛(在统计的课程中有42.6%的课程搭建了留言板和BBS等论坛)。这些课程中有69.2%的课程有留言信息,但只有2.7%的课程有回复信息,平台的利用率极低[13]。 MOOCs课程也一样,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将会强烈地影响着学习者,作为提供教学资源的一方,需要重视网络观众的评价,这才是生存之道。MOOCs课程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这就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完善,因此要积极重视评价,根据评价主动做好各项整改工作,促进MOOCs课程的更好发展。同时从MOOC网站提供的学生协议来看,对于这些生成性资源的归属对学生没有交待,在给大学的协议中,商业性机构说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归他们所有,因为这些数据可以被用来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等可以挖掘的方面,有盈利的可能性。在开放教育项目中可能引发的问题就更多了,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就事论事,逐一解决[14]。

2.3 先进技术(平台、网络、通信)

新型学习方式的特征是资源的多形态、学习终端的可选择性、学习者差异管理等,MOOCs课程的学习是将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网络环境之中,对学习者的干预很少,让他们在海量信息和复杂网络之中自发地交流、自发地协作、自发地建立连接、自发地构建学习网络,即进行学习的自组织[15]。现在的学习者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参与学习,即使是未注册用户也可以使用MOOCs提供的丰富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访问,而且随着用户对于移动学习需求的增加,很多课程已经开始支持使用手机等学习。自主学习需要丰富的资源作支撑,要求网络不受地域限制,能最大限度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共享。

这些学习支持服务的平台集成了多家MOOCs的数百门课程,包括Udacity、Coursera、edX、可汗学院等。Wiki、blog和自建平台是组织课程中心网站的三种主要工具。前两种使用简单,功能基本能满足需要,后者功能强大,可根据课程需要定制。随着小圈子内学习者的聚集,为促进交流,非官方的衍生课程网站也会出现,这些行为都是学习者自发产生的,一切都是从便利的角度出发。

3 结 语

MOOCs课程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不仅对传统大学,也对许多个人学习者及教学者产生了冲击。大学向公众开放知识资源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更加速了这种趋势[16]。通过MOOCs课程在我国大学逐步的发展建设,将会对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高水平大学要从根本上使教师突破传统,创新教材建设和课堂内容,让大学教育与时代需求相适应,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最大化中国教育利益为目的,MOOCs课程要在我国继续发展下去,仅仅靠创新和理念是不够的。掌声之后,我们能应该开始思考这一模式的推广性和延续性。

[1] 葛红光,张承巨.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0(2):70-72.

GE Hongguang, ZHANG jiakou giant. BPR theory [J].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0(2): 70-72.

[2] Alex Zhu.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A Threat Or Op-portunity To Universities?[EB/OL].http://www.forbes.com /sites/sap/2012/09/06/massive-open-online-course-a-threat-or-opportunity-to-universities/.2012-10-29.

[3] 李曼丽,张 羽,黄振中.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N].中国青年报,2013-05-23.03版.

[4] 蔡文璇,汪 琼.2012:MOOC 元年[J].中国教育网络,2013(4):16-18.

Cai Wenxuan, Wang Qiong. 2012:. MOOC first year[J]. China Education Network, 2013(4): 16-18.

[5] MOOC:更好和更时髦的教育系统[J]. 人物,2013(5):15-18.

[6] 汪 琼.MOOCs与现行高校教学融合模式举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1):14-15.

Wang Qiong. MOOCs teaching model of integration with existing universities, for example[J]. Chines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2013(11): 14-15.

[7] 焦建利.国家精品课与国外开放式课件的比较[J].远程教育,2010(5):69-73.

Jiao Jianli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 with foreign OpenCourseWare comparison[J]. Distance Education, 2010(5): 69-73.

[8] 尚俊杰.教育流程再造:MOOC之于高等教育改革[C]//2013北京论坛 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回顾与展望,2013:247-248.

[9] 张志宏.微探基于联通主义的幕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4):18-19.

Zhang Zhihong. Microprobe based Unicom doctrine curtain lesson [J]. Chines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2013( 24): 18-19.

[10] 邓宏钟,李孟军,迟 妍,等.“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7):5-7.

DENG Hong-Zhong, Li Mengjun, Chi Yan,etal. Curriculum knowledge system “Mu lesson” Time to build [J]. Educational Research Programs, 2013(7): 5-7.

[11]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0.

ZHONG Xiao flow, Song Shuqiang, Jiao L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Research flipped classroom instructional design concept based[J].Open Education Research, 2013,19(1): 60.

[12] 董 辉.翻转课堂研究及思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5):125.

Dong Hui. Flipped classroom study and thinking[J].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2013(5): 125.

[13] 唐燕儿,刘召山.MIT OCW 项目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理念与运行机制比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3):57.

Compare Don Yan'er, Liu Zhao Shan MIT OCW cours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national boutique concep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J].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 2011(3): 57.

[14] 汪 琼.知识产权保护与在线课程[J].中国教育网络,2013(4):29-30.

Wang Qio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online courses[J]. China Education Network, 2013(4): 29-30.

[15] 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 远程教育,2012(3):31-36.

Fan Wenjiang based on large-scale network open courses related doctrine (MOOC) and learning support[J]. Distance Education, 2012(3):31-36.

[16] 任 帅.视频公开课改变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网络,2012(3):55-58.

Ren Shuai. Changing video open class learning [J]. China Education Network, 2012(3): 55-58.

猜你喜欢

学习者大学课程
“留白”是个大学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大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大学求学的遗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