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度调查研究
——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4-08刘素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处理策略教育教学突发事件

刘素平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2)

邓敬伟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度调查研究
——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素平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2)

通过对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0级、2011级、2012级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该专业学生对专业认知的现状,提出加强专业教育、增强专业认同感,培育学生的服务理念、转变学生对酒店业的看法,丰富教学内容和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专业和行业忠诚度等对策,以期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和酒店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酒店管理专业;专业认知;调查研究;对策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各大高校相继开设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专业,但很多学生进入学校后对自己所学专业并不认同,专业思想很不稳定。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从前几年学生的情况来看,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不高,所以,我们对2010级、2011级、2012级三个年级的195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希望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知现状,找出专业思想不稳定的根源,探索稳定专业思想的对策。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截至2013年6月,共有四届毕业生。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信息,只有少数同学在毕业一年后仍留在酒店行业。为了解在校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情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在校生进行了专业认知度的调查。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召集大部分在校生,在明确调查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现场填写并回收问卷。我们共发放问卷195份,收回195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100%。调查的问题涉及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是否后悔选择该专业、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对酒店行业的看法等。同时,我们也有针对性地从三个年级选取了10位同学进行个别访谈,以详细了解学生当初为何选择酒店管理专业、接触该专业后的感受、对酒店行业及就业前景的看法。我们对问卷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得出调查数据和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看法方面,有34.9%的学生在入学前对该专业不了解,只有24.1%的学生有基本了解,有高达76.4%的学生表示选择酒店管理专业是迫于无奈。可见,学生入学前缺乏对专业的基本认识,且选择专业时并非自己所愿是造成入学后对专业认知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专业学习方面,63.1%的学生认为专业开设的课程很一般,62.6%的人认为所学专业知识用处不大。由此可见,专业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强导致了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缺乏兴趣。

在对酒店行业看法方面,学生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矛盾性。50%的学生认为酒店业是能锻炼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行业,37.4%的人认为酒店业的就业前景很好;但同时又有56.4%的人认同酒店业是吃青春饭的行业,还有42.1%认为从事酒店业有一点自卑。有53.3%的人表示愿意从基层做起,同时有35.4%的人认为如果到30岁还未在酒店得到自己想要的职务就不会继续从事酒店业,有高达94. 9%的人希望在两年内就得到升迁。这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酒店业可谓既爱又恨,他们看到了酒店业良好的前景,看到了从事酒店业对个人能力和素质提升的帮助,同时又对酒店业存在着偏见。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存在好高骛远心理,就业预期过高。

三、结论和建议

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认知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酒店管理专业了解不够深入,甚至存在偏见;二是因学校所开设课程缺乏兴趣性和实用性,他们对专业不感兴趣;三是对酒店行业看法不够客观,就业期望值过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以期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

1.加强专业教育,增强专业认同感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4.9%的学生在入学前对酒店管理专业不了解,只有24.1%的学生有基本了解,因此,学校要有意识地搞好新生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关键时刻,学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生活充满期望,这是鼓舞士气的重要时机,也是让学生对专业进行全面认识的重要阶段。学校一方面要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全面的解析,另一方面要请行业成功人士或者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让学生充分了解酒店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及从事酒店业带给人的乐趣和收获,从而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怀希望和信心,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其次,要将专业教育贯穿学习的始终,既要让学生充分认识酒店业就业前景,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行业的高要求和竞争性,增强其紧迫感,为就业做好准备。学校可以邀请酒店业总经理给学生做讲座,让学生认识到成为一名成功的酒店职业经理人,需要高素质和高能力,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岁月的积累和实践工作的历练。最后,专业教育的形式要多样,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既需要集中定期举行,也需要课堂内外结合一些最新的资讯随时随地进行。可以让学生看与酒店业相关的影视,也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毕业生来谈谈从业的感受和对素质能力的要求,以提高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同感,帮助他们增强信心,认清形势,合理定位。

2.培育学生服务理念,转变学生对酒店业的不良看法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服务工作被看成是伺候人、低人一等的简单劳动,很多学生家长不支持孩子从事酒店行业,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对从事酒店行业存在自卑感。其实,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行需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文化,这是一种相互的付出和得到,是人类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我们应该让学生准确理解“服务”的内涵,培育学生的服务理念。学校一方面要把服务文化渗透在《酒店管理概论》、《酒店服务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服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高要求和高尚的工作,并非简单劳动的叠加。要成为一名酒店职业人,需要不断地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要进行专业养成教育,努力营造校园服务氛围,让学生在环境中得到熏陶。台湾一些旅游学校就十分重视专业养成教育,其校园中到处可见学生劳动的身影。校园中除了卫生间,其他的卫生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做。在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形象和举止礼仪都按酒店行业的职业要求进行规范,该专业学生在整个学校中有着鲜明的特征形象。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做法,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帮助他们培养服务意识和理念,转变传统观念,以自己是一名酒店人为荣。

3.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很一般,实用性也不强,因此学习兴趣较低,学习动力不足。在酒店实习过的学生表示,课堂上所教与实际操作并不一致,让他们无所适从。因此,我们要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整合,可以增设《饮食文化》《插花艺术》等兴趣性和实用性并存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需做一定的改进,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实训基地,甚至直接把课堂放在酒店,以增强真实感和实践性。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则多设问以激发学生兴趣。这就给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既要能多方面培养学生兴趣,又要让学生认识到行业的美好前景,引导学生树立学习意识,增强学习信心。

4.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高专业和行业忠诚度

高职学校的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对酒店管理专业和酒店业的看法受社会和家长的影响较大,对社会其他行业的了解也不多;因此,他们就业期望值过高,很多人存在好高骛远的心理。事实上,从事任何行业的管理工作都需要有基层经验,否则无法胜任管理岗位。访谈中我们得知,大部分学生冲着酒店管理专业的“管理”二字而来。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了解,发现从事酒店业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做到中层管理者,且基层的工作比较辛苦,休息时间很不固定,他们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酒店管理专业产生了厌恶感。学生的这些想法显然是不成熟的表现,需要学校进行引导,以让学生全面认识酒店管理专业和酒店行业,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现在,几乎所有学校都有《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但很多时候都是好几个专业的同学一起上课,课程内容都较宽泛,缺乏专业针对性。因此,除了学校的公共就业指导课以外,我们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集中开讲座,请行业成功人士和已经走上管理岗位的毕业生来讲他们的成功经历,用他们的成功案例激励在校生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二是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任何行业的升迁都需要一个过程。酒店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实践经验的积累十分重要,要走上管理岗位,需要耐心、需要有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学生用广阔的视野审视酒店管理专业和酒店行业,正确进行人生定位和规划未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学生对专业和行业的忠诚度。

[1] 曹炳政.高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心理与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8):58-60.

[2] 陈咏淑.旅游专业新生专业认知调查分析与建议[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73-76.

责任编辑:晓 晟

论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策略——以成功解决学生假装失语为例

邓敬伟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教师要科学预防和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实现其潜价值最大化,就应该与学生“约法三章”,有预见地进行契约管理;要善待学生,准确把握事件性质;要以事件为契机,提升学生发展水平;要做好善后工作,促进良性循环。

关键词:教育教学;突发事件;假装失语;处理策略

新课改对传统的师生关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教师不能再做课堂的统治者,而应该创设同学生“沟通”与“合作”的平台。正如叶澜教授所言:“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就不言而喻了。”[[1]]在这种师生间相互磨合、调整以建立新型教育模式的过程中,突发事件在所难免。灵活、妥善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并实现“突发事件”的潜价值最大化,需要教师应用教学机智。下面以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假装失语为例,谈谈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策略。

[案例]

一次考试,考前强调了纪律和惩罚方法。一女生违纪,我按约定给她作零分处理,她回宿舍后竟不会说话了。经过调查我得知该生以前与其他同学闹矛盾,曾有过装晕的情况,我推断她这次也是假装失语,我开始对她进行心理纠正:“一女生为了逃避读书,经常装病不下床,后来真地瘫痪了。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她的潜意识在作怪,她总是在心理上不断暗示自己‘我有病,不能走路’,以致瘫痪。后来经过纠正和治疗后,该女生康复了。”我分析说:“你经常这样做,其后果也不堪设想!你还要想一想,看到你失语,你的家人、老师、同学心里是多么得难过,他们都在为你担忧!另外,你要一直这样‘失语’下去吗?如果哪一天你又说话了,大家明白了你以前是假装的会怎么看你?以后谁还会信任你,谁还敢和你交往?”她沉默片刻后,请我原谅并问我该如何处理此事。我让她先告诉家长、老师和同学们,让他们不要再担心。另外,我请知情的少数人都不要把这事传扬出去。这件事之后,我感觉该同学和我的关系更近了一层。毕业时她送我一张照片,上面写着:“老师,是你让我成为一个敢于正视自己错误、知错就改的人。”基于对这一案例的反思,我总结出了对突发事件处理策略。

一、“约法三章”,有预见地进行契约管理

教育是一种交流,它需要师生间的互动合作。为了使交流合作顺利进行,不至于发生意外,或者即使发生意外,也能够有所遵循,教师必须首先与学生“约法三章”,有预见地进行契约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和教师必须依据约定维护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展开。比如在考试中,为防止突发事件,教师必须事先与学生“约法三章”,制定规矩,严明纪律,这样才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做到“有法可依”。这种未雨绸缪,其实就是管理中的预见性在现实事件中的运用,它为事件的处理准备了依据。在这一事件中,虽然该生对把试卷做零分处理表示不满,甚至升级至以假装失语行为来和老师对抗,但只要是事先就明确处理规则,就可以其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

二、善待学生,准确把握事件性质

教师在解决突发事件时,必须首先准确判断事件的性质。对事情轻描淡写是掩盖问题,过分夸大严重性则容易使突发事件升级。所以,准确把握突发事件的性质本身就是对学生负责任,就是善待学生。然而,即使发现了事实真相,也要看到学生的些许努力,以便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如在这一事件中,学生抄袭同桌的试卷,教师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给予零分处理,虽有言在先,但可能还是有些武断。因为该同学看到结果后情绪过于激动,而且一直强调自己没有作弊,很委屈以致痛哭。这个现象告诫老师:虽然与学生“约法三章”,但是如果真有“违约”事件发生时,处理还是要谨慎、灵活、适当,要体现出对事实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在这一事件中,教师如能先肯定学生在考试中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一刀切”、给试卷判零分,可能就不会导致事件性质升级。教师虽预见到学生有可能抄袭,并明示了相应的惩罚,但在学生看来,试卷判零分就意味着全部答案都是抄袭,这不大符合实际,学生当然会对处理结果不服。教师没有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师生间就形成了产生矛盾的空间。学生又无法对抗教师的权威,采取其它方式与教师对抗就成为可能,导致事件随之升级。假设教师在事件发生后不是急于给学生惩处,而是看到积极的一面,先肯定学生独立完成的部分,“同时看破而不点破”,“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事件就有可能被局限在可控制范围之内。虽然后来教师处理也很妥当,但是“处理得再好也不如没有发生”,误会和伤害一旦形成,肯定会有不良影响。

三、以事件为契机,提高学生发展水平

在教育过程中,总是会发生突发事件,这是正常的事情。在大多数人看来,突发事件的后果都是很消极的。如何看待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突发事件结果的判断不可一概而论:一方面它确实造成了正常秩序的混乱,但同时它也给教师提供了教育学生的契机。问题暴露出来,总比隐藏起来要好,发现问题正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突发事件,应该抓住突发事件造成的契机,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一事件中,教师运用案例引导学生,使学生最后认识到错误并愿意纠正错误,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使学生学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并且知错就该。学生这种知错就改的觉悟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潜力无穷,能让他们终生受益。

四、做好善后处理,促进良性循环

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教师不但要澄清事实,而且更应该注重结果的妥善处理。善后处理不仅要避免不良后果,将消极影响尽量降低,而且更要借突发事件的处理来教育人,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问题。在这一事件中,教师最后并没有让学生写检讨书之类的东西,而是善待学生,将事件的影响范围缩小,这样教师的威信也就通过自己的智慧建立起来,从而使学生仰慕教师的品行和为人。学生亲身经历了知错改错的过程,以后面对批评和惩罚,他们也能充分理解和合理接受。假如教师将学生承认假装失语公之于众,学生就有可能会更加仇视老师和学校,甚至延伸至对整个社会不满。为了宣泄愤怒,他们还有可能采用一些更加极端的方式来报复老师、学校甚至社会,造成悲剧,那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因此,善后处理并不只是降低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通过智慧的处理达到教育更多人的目的。

在当今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师生关系开始向新型的师生关系过渡,变“以教师为中心”为“还学生以真正的主体地位”。这有助于改善以往片面强调师道尊严、忽视学生情感及人格的传统师生关系,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但在这实践中也往往形成误解,出现奉行“学生是上帝”的现象,老师在学生、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失去了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自信和神圣感。有些时候教师和学生发生了冲突,校方出于功利目的,也一再要求教师向学生妥协。失去神圣感和自豪感的教师消极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怎么可能产生感召力,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呢!所以,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各级教育教学管理者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教师,这样教师在处理问题中才不会有太多的思想包袱,才能考虑以突发事件为契机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水平。

责任编辑:明 达

G642.45

A文章编号:1671-8275(2014)01-0131-02

文献标识码:A

1671-8275(2014)01-0133-02

2013-10-14

刘素平(1982-),女,江西吉安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酒店管理和旅游资源开发。

收稿日期:2013-10-25

作者简介:邓敬伟(1980-),女,安徽宿州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处理策略教育教学突发事件
浅析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药源性心绞痛的处理策略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