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恐惧:一种道德冷漠的心理基础

2014-04-08周维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冷漠恐惧道德

周维功

(1.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 210046;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安徽淮北 235000)

恐惧:一种道德冷漠的心理基础

周维功1,2

(1.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 210046;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安徽淮北 235000)

心理学上,恐惧是一种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要特点的伴有严重焦虑的“恐惧性神经症”。恐惧分为自然恐惧、社会恐惧、物质恐惧、精神恐惧、恐怖等。分析恐惧的产生和内容可以得出:恐惧对道德的情感、态度、认知、行为选择以及习惯均有深刻影响,是一种道德冷漠的心理基础。

恐惧;道德冷漠;信任危机

一、恐惧的产生

在心理学上,恐惧又称为“恐惧性神经症”、“恐怖症”,是一种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要特点的神经症。恐惧症常伴有严重焦虑,这种境遇性的、发作性的焦虑症却常常并无具体对象而持续存在,故又称“浮动性焦虑”或“广泛性焦虑症”。心理学认为恐惧与需要最密切地相联,没有需要时就无所恐惧。当一个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愤怒就产生了。需要受到阻碍或威胁的程度越大,愤怒也就越强烈。愤怒又会引起恐惧,因为它影响基本需要比如被爱的愿望的实现,而且它还酝酿着受到回击和惩罚的危险。

恐惧现象自古地存在,至今似乎愈演愈烈。恐惧是除了基本需要之外,人类行为的一种强大推动力。它远在太古时就已深植根于动物和人类天性的反应模式中,保证着人类生存。人类受生存意志驱使,在任何时候都要作出巨大努力,以减少生活中各种危险并求得永生和永恒。另外,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恐惧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使人们形成集体和国家,发明共存准则、权力组织和武器,操持家务,探索自然界,从事研究,超越死亡地计划未来,并使宗教和哲学应运而生。可见,没有恐惧就没有文化。人生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恐惧和抑郁。诸如:我们害怕失业、失眠,害怕强迫、焦虑、出丑、空虚、“地狱”,害怕各种各样的突发恐惧来临……只有当你渴望非X的状态,你才会对X感到恐惧。一旦珍视之物受到威胁,恐惧就会产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事与愿违,我们害怕所珍视之物如自由、尊严、健康、地位、甚至生命被破坏或夺走,我们不仅害怕自己失去也尤其害怕所爱的人失去;我们试图保护自己,不受威胁伤害却总感到力有未及,爱莫能助。当代社会中的人如同萨特所说“人不得不自由”,但是,人愈是拥有自由愈感到无所适从,于是,我们不得不生活在困惑、焦虑、烦恼、恐惧之中。蒙田说人类的脆弱性意味着我们更多的是要逃离而不是争取。生活世界充满无常、循环往复、艰辛、挣扎、焦灼……为了避免恐惧发作,人们往往回避忍受畏惧,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

二、恐惧的内容

恐惧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与社会现象。从内容上看,恐惧可分为自然的恐惧、社会的恐惧、物质的恐惧、精神的恐惧、恐怖等,它们之间既有许多关联又有内在的不同。

(一)自然的恐惧

一般说来,自然的恐惧可以归纳三种类型:一、对不具人格的未知事物的恐惧;二、对死亡和消失的恐惧;三、对“不存在”感到恐惧。由于极其低下的生产力,原始人类生存缺乏稳定和安全信心,特别畏惧受到攻击、伤害和死亡,生活压力巨大,社会中充满焦虑紧张、害怕;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意识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科学技术为零,人对变化万端的大自然,难以做出合理解释、较准确的预测和有效防备,许多自然现象和具有毁灭性力量的灾害,如闪电、狂风、地震、洪水、干旱、瘟疫等,被看成是上天发怒和对人类罪孽的惩罚。在极端艰苦的生活中人类似乎找不到出路和寄托,不得不充满对自然的敬畏和恐惧。这种敬畏和恐惧尤其表现为图腾崇拜、禁忌和宗教等,至今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依然存在。从远古到现代初期,自然灾害、食物短缺和灾难性饥荒依然频发不断,变化无常,一直都是人们的恐惧来源。自然的恐惧是完全正常、天生本能、自古就有的--从婴儿身上就可观察到,其中包括害怕从高处坠落、意外接触、环境改变和剧烈动作。另外,黑暗、雷雨和风暴、野生动物和在深水游泳的恐惧本身不是病态的,只有当它们真正限制生活时才有得恐惧的嫌疑。

(二)社会的恐惧

随着社会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不断扩展,自然力已不再被视为唯一的恶意伤害者,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开始下降,神鬼、病亡、灾害、暴力战争和社会秩序崩溃等引起的社会恐惧则逐渐上升为第一位。为了捕食、应对灾害和战争,人类结成组织和社会。人口聚集与组织既能产生巨大力量,获得伟大成就,但也为暴力和混乱提供了可乘之机--家族仇杀、冲突战争、盗匪横行、犯罪杀人、秩序崩溃、核威慑、“地球毁灭”“末日来临”……数不清的人为罪恶和灾难带给人类可怕梦魇。人类建立城邦、国家来确立秩序,但自古至今仅取得部分成功;为阻止混乱和预防暴力,统治者创造出让人恐惧的惩罚措施。历史和现实证明,人类的许多恐惧都来自他人,他人既维持着我们置身其间的世界,又威胁到它的存在。人类原先对自然界的恐惧逐渐被对现代文明的恐惧所取代,但是,人的基本困苦依然存在,即使是现代人甚至未来人也无法避开威胁、痛苦和死亡。例如,先进的现代技术能引发原子能和生态遭破坏带来的灾难,从而危害到人类的继续存在,并能导致普遍的生存意义及价值丧失。此外,现代生活尤其是大城市生活的快速、不稳定及混乱也给人们造成负担。康德说过,恐惧是对危险的自然厌恶,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和无法放弃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社会恐惧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交往的负担与危机;2、职业的负担、生活的压力;3、害怕失败、受到攻击和伤害。

(三)物质的恐惧

物质的恐惧是恐惧者对某些特定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常伴有回避行为及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如焦虑、紧张、失控感、颤抖、恶心等。恐惧的对象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对特殊物体的恐惧可能与父母教育、环境影响及亲身经历等有关。患者明知恐惧的对象并无真正严重威胁,自己的恐惧反应是不合理的、没有必要的,当再次面对相同客体或进入相同场合时仍不能防止和控制恐惧发作。多数儿童和成年人会对某种事物或环境产生恐惧。婴儿必须与父母保持亲密接触,母亲短暂离开、突然移动的物体,如蛇、水、黑暗、陌生人和不寻常环境,便会不安害怕。成年人则多会害怕登高、乘电梯、坐飞机、黑暗、蜘蛛、老鼠等。面对恐惧,人们反应而异,对事物感受的恐惧强弱度不同,严重的足以导致绝望。当今,恐惧的具象化日益兴盛,直击人们深层心理,以至于社会、政府、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付出无意义的巨大代价。农药生姜、禽流感、人工鱼翅、地沟油、黑大米、瘦肉精;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机、严苛的机场安检、校园暴力及枪击案件;恐怖主义、军事演习、种族屠杀、内战……我们的生活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危险、糟糕、混乱、失望。更可悲的是社会愈是增加防范,防范本身反而加强人们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很多恐惧现象成了一个反思、透视生活荒诞性的窗口。在现代社会中做任何事都有风险,躲避风险变得越发难以估算。最可悲的是人人如此,你别无选择。结果,恐惧导致保守主义,人越来越谨小慎微,自由活动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严重制约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遑论自由快乐与幸福了。

(四)精神的恐惧

弗洛伊德说过恐惧是心理疾病的基本因素。精神恐惧一种复杂的心理感觉,并在不同文化间有所不同。能意识到超自然的邪恶是人类独有的能力,这使人能想象和生活在有巫婆、鬼魂和妖怪的幻觉世界里。人们害怕亲友背叛自己异于大于敌人,人类想象力会极大地增加社会中恐惧的种类和强度,童话、传奇、宇宙迷思、哲学体系,都是心智构造的庇护所,人类可以在那里栖息,至少可以暂时避开经验和怀疑的围困。原始社会的艺术家或者魔法家用蚀刻法和油彩去取悦已经杀死的动物灵魂,为了确保其不断繁殖。人类对神灵、鬼怪、祖先顶礼膜拜而无限敬仰、敬畏,因为人无法生活在持久的焦虑中,需要拥有一种控制感,哪怕不过是一种幻觉,在极端艰难生活压力下,人不得不面对着背叛、遗弃和冷酷无情,而祖先灵魂与自然神灵可以提供庇护。时下人们对物质的恐惧多已转化成精神的恐惧,如,“我买房子时欠下的债沉重地压着我透不过气来。一想到还贷我就害怕”。一般说来,精神恐惧的原因主要有:1.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2.对生活无意义的恐惧; 3.良知和道德负罪感。

(五)恐怖

恐惧又称“恐怖症”,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焦虑结果,是一种极端的恐惧。其最常见的内容是:害怕狭小封闭空间、交通繁忙的街道和人群,惧怕过隧道、乘电梯、上自动扶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单独开车。对老鼠、蜘蛛、昆虫、细菌或垃圾的恐惧也会升级为恐怖症。非常普遍的一种社会恐怖症是患者不停地担心在别人面前失败、被人取笑或受到侮辱。这是一种生活中过度的和持续不断的忧虑,如,人们总担心家人尤其孩子会出事,其中,心理恐惧占有特殊地位。它们极端时显得古怪且随着明显的性格转变而出现。患者沉默寡言,不信任、直至怀有敌意和富于攻击性,激动、紧张或呆滞和面无表情,幻觉和妄想念头常折磨他们。还有一系列的特殊的,如害怕高处、幽禁恐怖症、动物恐怖症等、广场或旷野恐怖症。恐怖还具有政治学上的意义,是最古老的权力工具,可以被当权者有意利用以达巩固统治之目的。福克斯·莫德的《X档案》讲到,在一个社会中能控制恐怖情绪的人就能控制整个社会。霍布斯、马基雅维利均提出,君主应该利用臣民对国家权力(利维坦)的害怕、恐惧来实施有效统治。柯瑞·罗宾在《我们心底的‘怕’:一种政治观念史》一书揭示,在自由民族的当代实践中内在产生恐怖的可能。法国大革命争取、追求自由,最后带来的却是恐惧、恐怖,不仅令托克维尔、黑格尔痛苦反思,更值得当代人深刻思考。

三、恐惧:一种道德冷漠的心理基础

尽管恐惧情绪是一种重要的预警机制,具有一定作用,没有它我们会在危险到来时麻木不仁而无法自保,然而,恐惧的负面意义往往大于其正面作用。恐惧的最严重之处大多在于它的不可捉摸和表面上的不正常。恐惧和抑郁总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天性、躯体的功能紊乱、童年时期的经历、重大的生活事件、现实的压力、冲突、内心创伤及未来的不安定因素。俄罗斯心理学教授尤里·谢尔巴特赫指出,恐惧源自未知,逼迫人们经常处在阴影里,妨碍幸福生活。一个人在何种程序上战胜了恐惧,也就是何种积极程度上的人。人类必须研究、剖析恐惧,同其作斗争,摆脱恐惧与惊骇意识。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挪威学者拉斯·史文德森通过《恐惧的哲学》一书,分析透视恐惧文化、恐惧与风险、恐惧与信任、恐惧政治学等。他指出恐惧是一种受文化影响的“习惯”。培根所言“痛苦有边界,恐惧却没有”。今天的人们已经不知觉地习惯于从恐惧的角度来看待一切事物,恐惧无时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恐惧文化中!”假如任由人类沉迷在这种恐惧文化中,人们将把自己困在痛苦、焦虑、偏狭的牢笼中,破坏一个健全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信任基础,最终必将损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心理学表明个人从一种有效的习惯、惯例中获得稳定的心理—情感依存,若心理—情感依托失却,将导致畏惧、焦虑不安。行为无序是心灵无序的恐惧、焦躁显现,是对现实社会及人际交往状况的折射与反应。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取得辉煌成就,但是,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全球化浪潮根本性地冲击国人传统交往方式、人格类型、社会价值规范,带来日常生活根本性变革、传统断裂、制度性承诺乏力以及人存在的本体论孤独。社会分配不公、阶层严重分化、制度与法律软弱无力、“人情”、“关系”、“潜规则”盛行等等因素叠加发酵,导致社会普遍焦虑紧张。在形而上学意义上,人们失却家园、失意绝望,相互疏离、戒备、敌意,孕生出信仰危机并演化为舍勒所谓的怨恨情绪,不自觉地形成普遍性的“怕”——一旦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就进一步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恐惧!南京彭宇案、广东小悦悦事件等令人悲愤不已的道德冷漠现象,之所以发生在今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普遍性的社会信任危机导致的心理恐惧。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社会的总体信任指标在2012年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及格线。

大自然的法则、力量具有永恒的神奇神秘性,远远超越人类的理解想象力和抗拒力,人类似乎无力比较彻底地认识、理解自然,更难以对它实施全面有效掌控。单个人个体弱小乏力,能力更是极其有限,无法应对社会群体的暴力行为以及专制独裁的肆虐统治,更难以对抗诸如“神鬼妖魔”等异己力量的精神禁锢。诸多恐惧表明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尤其个体的人,毕竟是渺小的,人必须对自然充满敬畏、恐惧之意,心中时刻有神明、法度。在此意义上,作为个体的人,必须消除相互间的隔阂、戒备、冷漠和恐惧,消解对“他者”道德品质上的讹诈、反悔、逃避责任等顾虑、疑惧,克服源于恐惧而导致意志力软弱的怯懦,建立人际交往主体间性的普遍信任和信任机制,结合成一个紧密和谐的社会整体,过“类”的有道德的生活,人类才有可能回应诸多源于自然和人为的压迫、恐惧,走上健康文明的生活之路。当务之急,要全社会从根本上克服恐惧冷漠现象,建立起普遍信任关系,必须加强制度和文化建设,建立一种能为社会成员普遍信任的制度性安排与制度性承诺(包括独立的监督机制)、一种现代性生活生存方式。

[1] 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M]//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6-87.

[2] 刘曙辉.论道德冷漠[J].道德与文明,2008(4):18.

[3] 社会心态蓝皮书.社会总体信任度下降,社会冲突增加[EB/OL].(2013-01-08)[2013-07-21].汇秀网.

[4] 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M].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126.

[5] 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34.

[6] 杨国荣.论意志软弱[J].哲学研究,2012(8):98.

[7]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85.

[8] 周维功.形而上学的历史嬗变与当代命运[J].学术界,2010(10):6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31.

[10]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M].梦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朱水龙

B842.6

A

1671-8275(2014)01-0005-03

2013-11-22

本文系江苏省2013年度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论恐惧与道德冷漠”(项目编号:CXLX13-321)、江苏省社科研究(青年精品)课题“道德自觉的提升与重建——论克服道德冷漠的有效途径”(项目编号:13SQB-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周维功(1969-),男,安徽淮北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博士生,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

猜你喜欢

冷漠恐惧道德
突然之间
东霞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