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交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效应
2014-04-08吕媛
吕 媛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试论网络交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效应
吕 媛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随着21世纪新兴科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交往应运而生。我们在享受互联网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应看到它给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辩证看待网络交往,充分发挥它的积极的作用,减少它的消极影响,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网络交往;平等性;人的全面发展;自主性
一、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网络交往:当代交往方式的革命变革
人类具有社会性和主体性,人们在生存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社会交往。交往是人类的自觉活动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是关乎人类自主活动的历史性范畴。交往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认为,交往和生产是实践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交往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它是奠定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石之一。
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普遍活动方式。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和他人而存在,我们只有将自身放置于广阔的社会大环境中,放置于丰富宽广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获得社会属性这一交往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马克思认识到了交往对生产的重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1]44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依赖于个人的发展,没有个人的发展,就不会有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20世纪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呈现出令人惊叹的发展趋势,使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交往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它改变了许多固有的观念,甚至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交往,由于不是面对面实实在在的交往,人们在互联网中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关系,交流的方式只是见字不见人,可以说是一种隐形的互动交往。虚拟性作为网络的基本特征,使网络空间变成了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人们在网络交往中,可以不用在乎现实的社会背景,可以消除现实社会给人们带来的背景、身份和限制,在这里也没有阶级和阶层的划分,进而使人类个体甚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变和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身的内在潜能的发挥与提高,包括人的体质、精神、能力、需要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改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掌握和诠释:其一,人的活动、人的需要以及人的能力的。包括人的劳动活动的发展;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的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人的潜力、人的现实能力的发展等等。第二,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317,个人同个人之间、同他人之间以及同群体之间的交往,是个人具有了世界性,人们可以充分利用世界闻名的一切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所以,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三,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人的个性,是指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相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他包括个人的细想觉悟、道德情操以及整个精神境界的提高。
二、网络交往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118,一切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和新兴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针对人自身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我们要想生存和获得发展就离不开社会交往。社会制约着人的存在,规定着人的本质,所以人的本质要通过人们的社会交往才能体现出来。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逐步电子化和信息化,网络交往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之间进行交往的主要方式和手段。网络交往是一种高科技的全新的交往方式,它以其张扬的个性深刻的改变着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它带来的影响是任何传统交往方式都无法匹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交往促进了人的能力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电脑可以算作是人脑的延伸,它不仅具有人脑的某些智能,而且在信息储存能力、运算速度和检索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已远远超过了人脑。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实际上相当于组成了一个高级的人机系统,从而大大增强了主体的能力,使主体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网络空间里,人们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从而丰富了人类的社会实践空间,使人类的社会实践可以更加的自由。网络空间为人们发挥自身创造性提供了一个非常宽广的平台,人们可以张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借助网络从全新的活动对象和活动方式中获取十分丰富的感受。网络的发展不仅使个体的个体意识逐渐增强,而且还使人们的思维和意识进一步走向平等和双向沟通,促进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具个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在人与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点也许就会发生碰撞,通过和别人进行思想交流来启发自己的思想,从而促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由于网络交往的主体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所以它改变了以往信息单向传播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信息以互动的方式进行传播。人们既可以自己发布信息,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阅读,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网络交往不仅扩宽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和交往领域,并大幅提升了人的交往能力,而且还提高了人的主体性,它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容纳传统媒体的几乎所有特性,形式多种多样。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图书、报纸和电视等,而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并且也使人们可以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人们在网上可以迅速地传送数据文件,可以从网上查找并获取各种有用的资料,包括图像和视频文件,可以结识自己喜欢的朋友,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不同的网站上浏览到新闻和消息,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逛网上商店,只要轻轻敲几下键盘,用不了几日自己需要的商品就会被送上门来。不论你从事着何种职业,拥有什么样的身份,你都可以在网络交往这个大海洋中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2.网络交往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1]317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丰富的社会关系可以使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社会实践水平不断提高,可以开阔人们的眼界和丰富人们的阅历,可以为人们的成长和生活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从而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更多社会交往机会,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活动和交往在网络平台上。
网络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生活交往的局限性。首先,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缩短了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距离,使得人们的交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与他人与社会普遍交往的目的,并且在交往中充分发展自己;其次,网络空间的出现,带给人类一次交往方式的革命。它克服了过去一对一、点对点的交往方式,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层次交往方式,实质是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点对面的,甚至是立体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方式;再次,网络是一个平等的空间,它可以使交往主体具有平等性。可以不考虑自己或对方的社会地位、种族肤色以及宗教信仰等社会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差异,可以不必考虑世俗的偏见和利益的冲突,来进行一种比较单纯的、无功利性的精神交流。
3.网络交往促进了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们在传统的交往模式下,由于要受到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束缚,个性常常会受到制约甚至会感到压抑。但是网络交往却不同,它既具有自主性又具有平等性,可以为人的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推动了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首先,网络交往的平等性有利于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在网络时空里,没有领导和管理阶层,没有等级和特权。在网络交往中,交往主体之间不用顾虑自己的身份、地位,也不用向对方袒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性别,可以回避掉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回避的一些问题,可以减少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交往压力,突破了传统交往模式中固有的限制。人们在这种模式下交往,交往就可以真正达到了心灵沟通的目的。人们在网络交往中可以舒缓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承受的精神危机和心理压力,也可以弥补人们现实社会进行情感交流过程中所不能满足的那一部分。
其次,网络交往的自主性也有利于提升人的主体性地位从而推动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个性化空间,使人们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趋于个性化。主要表现为网络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物质产品,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精神产品。在网络交往中,人们可以以自身的需要去选择订制符合自己特点的商品,也可以利用各种身份去扮演不同的角色。
三、网络交往与人的异化
“异化”一词本源自于拉丁文,后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了哲学高度。它的一般含义是指产生主体的客体又反过来制约主体本身。它是指人们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变成一种异己的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警示我们:“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1]811就在人们沉浸于网络交往给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的欢喜之中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互联网本是一种媒介和工具,是由人们创造出来并方便人们生活而出现的,但是它方便人们生活、提高人们素质、增强了人们的交往能力的同时也以其自身特有的游戏规则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让人们被迫接受这种具有强制性意味的规范。
在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逐步地向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时,网络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折射,已经成为人们交往必不可少的媒介之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络交往时代,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对自己一步步陷入了这张由人们自己编织的信息网中全然不觉,甚至在网络中完全迷失了自我。可以说,网络交往可能使一些人陷入被信息所支配和奴役的境地,引导人们追逐信息,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完全丧失,成为信息技术主宰的客体,进而导致人的信息异化。
1.网络交往淡化现实中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不同的需要,当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低级的需要满足后就会出现叫高层次的需要,如:进行交往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等。而这些需要只有在社会交往中特别是直接的交往中才能得到满足。但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就有可能会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网络交往的双方处于平等且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但却相互隐匿的位置,这使得网络交往中缺乏明确的人际互动,从而淡化了现实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2.网络交往弱化了人际沟通能力
由于网络交往是一种间接的交往,交往对象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相貌等都可能隐匿。网络交往所具有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使一些人更加热衷于网络交往,但是过多的网络交往容易使人们忽视现实社会中正常的人际交往,这时就会表现出情绪低落、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等现象。由于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所以人们看待网络中的人与物时持怀疑的态度,进而影响到人们对现实的人际交往的态度,甚至会引发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使社会生活变得快速敏捷。但是它同样也导致了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网络交往虽然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的,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使人很难分辨交往主体所扮演的真实角色,甚至会出现人们相信网络超过于相信现实世界的人的后果。
3.网络交往削弱现实交往中道德感和责任感
传统的社会交往模式限制了人们的交往范围,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标准是受一定的民族文化影响的,比较单一和稳定。而网络信息就像是奔腾不息的河,它把不同地区的文化在网络上整合到了一起,网络为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的传播和交融提供了一个平台。
互联网文化中的各种现象都是变化多端的,正是由于网络是多元化的,个体一旦进入这个虚拟的的世界就变成了电子化飞速运动的存在。由于网络的监控能力还不够强大,这就使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本应承担的责任在网络交往中却难避免。很多人利用网络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在网上传播虚假信息等。人的本性中的很多消极的心理在网络中得到肆意的张扬,很多人都难以主动识别和抵制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尤其是那些辨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的人就会轻易把那些信息当作现实进行接收。种种行为转化到现实社会中就会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降低对“责任”和“诚信”等一些价值标准的认同感。
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一个国家只有同整个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吸取其他国家先进的经验,才能生存和不断地发展。所以,应该运用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充分发挥主体在进行网络交往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首先,我们在进行网络交往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的,使其具有自主性和自觉性。其次,我们要增强对网络交往主体的道德教育,构建网络交往伦理规范。再次,要制定完善的网络交往法律法规体系。最后,要加强对网站运行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交往环境。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 李素霞,徐婉璞.论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4] 徐明辉.网络对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与对策研究[EB/OL].(2012-07-03)[2013-10-07].http://www.studa.net.
[5] 蔡雄潇.网络人际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影响的分析[EB/OL].(2012-11-19)[2013-10-07].http://wenku.baidu.c.
责任编辑:朱水龙
C912.11
A
1671-8275(2014)01-0012-03
2013-11-15
吕媛(1989-),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