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到生态公民: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向度
2014-04-08肖芬蓉黄晓云
肖芬蓉, 黄晓云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自进入工业社会,在狭隘的“不增长,就死亡”的价值观引导下,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与此相伴随的是“价值观的狭隘化侵蚀了前工业化社会的社群伦理,因此造成铺天盖地和持续不断的环境破坏和社会破坏。”[1]伴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以致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从政府到民间、从民族国家到国际组织作了种种环保努力,但“生态环境局部在治理而总体在恶化的趋势却未见任何改变”。人是这一切的肇始者,也是这一切的承担者,更应该是这一切的改变和修正者。在民主社会中,个体的人往往以公民的身份存在。英国学者斯廷博根认为,公民、公民权利与公民身份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术界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社会难题和问题……似乎都可以通过公民身份的视角富有成效地加以分析。西方学术界的这种研究氛围也蔓延到了环境政治、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领域。生态公民问题逐渐成为这些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2]为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端,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构想。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还很不成熟,其表现之一就是生态公民的缺失,即公众的生态和环境意识、建设生态和保护环境的能力还不太强。因此,在我国生态文明的语境中,“培养生态公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杨通进,2009年)大学生作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后备军,其是否具备生态公民素养将对社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生态公民素养不会自发生成,教育这种社会遗传的方式无疑是最重要方式,而高校承担培养生态公民的责任则是毋庸置疑。
一、生态公民养成的价值
生态公民是能够将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作为核心理念与基本目标,依法享有生态环境和承担生态环境义务,其中也表现为具有参与生态环境管理事务并担任公职资格的人。[3]生态公民具有四个显著特征:第一,生态公民是具有环境人权意识的公民;第二,生态公民是具有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的公民;第三,生态公民是具有世界主义意识的世界公民;第四,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2]生态公民养成于个体、社会、世界具有重要价值。
(一)生态公民养成对个体的价值
生态公民养成对个体的价值在于使人成为“社会人”和“现代人”。人之所以成为人,不仅是人作为生物的生命特征的成熟,而且还要在与社会交往活动中吸收社会文化,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教育可以向人们传递那些社会提倡的与时俱进的主导性文化,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方式等。人不仅是一种社会化的存在,更是一个不断的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因此,“成为人”既是指人的社会化,又包括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又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观念的现代化;一是文化的现代化。观念的现代化就是要培养个体的自主性和批判性。文化的现代化主要是一个祛魅的过程,一个对在工业化时代形成的傲慢、自负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传统的祛魅。生态环境不是满足工业化铁蹄圆梦征程的踏板,和人类一样,它也是大自然的创造物,也一样具有价值。文化祛魅当然还包括对本代利己主义的反思,以及对未来人主体地位的肯定。生态公民的养成正肩负着个体实现成为“人”的使命,它要授人以慧眼,洞悉工业社会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唤醒人内心深处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它要授人以慧心,反思工业化的沉珂,自主、自觉地追求和维护个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二)生态公民养成的社会价值
公民是支撑社会与组织最重要的个体,任何组织最终其实都可以划归到公民这一个体。所以,每一个公民理念上意识的高低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与否。关于工业文明,恩格斯早有预言:人类不要沾沾自喜于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要警惕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当人类沉醉于快速增长的物质财富时,惊愕地发现恩格斯的预言已化为现实,智慧的人类紧急叫停灰色的工业文明,试图用充满生机的绿色文明——生态文明取而代之,并且达到发展与生态保护两全其美的“深绿色”目的。但惯性使然,工业文明时期的许多价值观、行为依然大行其道,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明形态似乎显得举步维艰。但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生态文明的实现又是如此的重要,它要求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生态公民养成的普世价值
公民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属于法律范畴,总是关乎权利与责任。从生态政治学的角度讲,公民权则受到世界主义的挑战。“环境难题的一个不言而喻的方面,是它们不受民族国家边界的限制……这些环境难题既深入到民族国家的内部,也超越它们本身的范围。”[4]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应对全球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挑战(如全球气候变暖)。没有其他国家的配合与协作,单个国家的环保努力不是劳而无功就是事倍功半。生态公民清醒地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维度。他们不再把国家或民族的边界视为权利和责任的边界,而是在世界主义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生态公民的概念将个人与全球责任联系起来,强调“胸怀全球,行于当地”,“谁都无可逃遁”。生态公民的地球家园情怀使得恐怖主义、好战分子如此不堪乃至无处遁形,爱好和平、远离战乱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而这显然也是具有全球视野的生态公民的关注所在。
二、高校开展生态公民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生态公民养成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但生态公民不会自发生成,教育是培育生态公民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开展生态公民养成教育即高校运用教育手段使教育客体了解生态知识,获得保护生态的自觉意识和治理生态破坏和防止新的生态问题产生的能力,并能积极践行生态生活方式。高校开展生态公民养成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生态公民培养的必要性;二是当前高校生态公民养成教育的缺失。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生态公民培养的必要性
徐贲在《高等教育因何称为高等》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的特征应该是在职业知识传授之外的人文教育,即那种可以被称作“人的自由教育”的人文教育,涉及的是关于什么是人的德行、什么是人的幸福、什么是人的价值的知识。人文的“高等教育”理念注重的是培养有德行、有思想和判断能力、有人类共同理想和美好意识的人。这样的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目标不仅在于专业知识训练,而且在于培养有文化、有教养、有价值观的公民。而“生态公民是具有良好美德的公民……现代公民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公民理论所倡导的守法、宽容、正直、相互尊重、独立、勇敢等‘消极美德’,还需具备现代公民理论所倡导的正义感、关怀、同情、团结、忠诚、节俭、自省等‘积极美德’。其中,关心全球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是生态公民最重要的美德之一。”[5]生态公民养成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公民德性、人格养成的教育。由此可见,生态公民养成教育与加强人文教育的理念是相契合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有其必要性。
(二)高校生态公民养成教育的缺失
当前我国高校生态公民养成教育缺失的现状有目共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课程的设置和校园环境的营造上对生态公民养成教育还不够。在课程设置上,直接开设的生态公民养成教育课程少之又少,所谓的生态公民养成教育更多散见于面向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这些课程由于课时少、教师的学术兴趣等原因涉及到的生态公民养成教育呈现出缺位的状态。另外,校园环境显然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但至关重要,目前却只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昌大学等少数高校从硬件设施、软环境营造等方面打造低碳大学。“如果全国近千所高校都成为‘低碳大学’,一年便可节省约210亿元。此外,还可省出26个武汉东湖的水体量,增加七个半香港大的绿化面积。”[6]由此可见,高校开展生态公民养成教育不但有其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2.大学生的生态公民素养不容乐观。
从生活方式和行为来看,大学生的生态公民素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一次性餐具的大量使用造成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随意丢弃电池、追求衣物的“快时尚”、节能意识淡薄、节能行为缺乏、向往奢靡的物质生活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反映了大学生的生态素养令人堪忧。更有甚者,在大学生群体中频频爆出大学生因生活琐事杀害同学、大学生只为验证熊对气味的敏感性用硫酸将动物园的熊严重烧伤,大学生冲上讲台杀害老师等极端事例,更是反映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这与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公民素养是背道而驰的。由此可见,大学生离生态公民所应具备的素养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高校开展生态公民养成教育思路
1977年,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对生态教育、环境教育提出了三项目标:第一,促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关心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所需的知识、价值标准、观点、义务和技能;第三,在怎样对待环境问题上创造出新的行为典范。循着此项思路,本文认为高校开展生态公民养成教育应从生态认知教育、生态体验教育、生态行为塑造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教育
认知是行为的起点,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教育是生态公民养成教育的先导。
1.生态知识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即相互依存。所谓相互依存,就是指一个体系中,当某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发生变化时,其它所有的组成部分及整个体系都会受到影响。高校开展生态公民养成教育意味着让大学生对环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深刻的理性认识,深刻了解支撑生命的基本系统、能源流、生命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成变化,以便大学生在作出行为选择时能作出尊重自然的决定。
2.生态代价教育。生态代价教育是从反面来震撼大学生的理性,让大学生对工业化以来人类对生态破坏的典型例子及其严重后果有更直观的认识。一方面是以环境恶化的代价来威慑大学生中那些仍然抱有践踏环境心理的侥幸者和“政治冷漠”的置身事外者;另一方面则是唤醒大学生的同情心、道德心,实现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的转变,自觉地以爱来对待大自然母亲。
3.引导阅读经典。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作家的代表作,追寻先行者的足迹和心声。《增长的极限》、《人类环境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全球环境展望》等等是必不可少的“引路作品”和“参考文献”。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学生在《瓦尔登湖》、《沙乡年鉴》和《寂静的春天》的遨游中,在《敬畏生命》、《未来的震荡》、《第三次浪潮》、《哲学走向荒野》及“深层生态学”的沉思中领悟自然的价值、生命的尊严。让梭罗、施韦泽、利奥波德、卡逊、罗尔斯顿等等一串串闪光的名字成为大学生思考和行为的榜样。尤其要让他们理解和谨记: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也视为人类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一个有德性的人。
(二)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体验教育
生态体验教育是一种注重感染力的教育,它不仅强调理性教育的说服,同时也主张靠感性教育的直接感化,培育学生诗意的审美情趣。诗意的审美情趣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及其审美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对生态美的感受。因为能够充分欣赏自然的美,就能够提高人类生存的精神境界,会使人的生态良心更加敏锐,从而激励人以感激和喜悦的心情去维护自然之美。[7]当前,中国教育在很多层面都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两张皮”倾向,即教育过度强调原则、理论、概念,而缺乏体验、情感与对话。生态体验教育意在弥补这方面不足。在生态公民培育的环节中,生态体验教育更多鼓励走出课堂,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发达国家的生态体验教育采用更多的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实践、专题研究等途径去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生态道德认识,形成生态道德意识。我国高校显然也应鼓励、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低碳、绿色的校园环境中体验人融于自然的愉悦,领悟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学会诗意地栖居于地球。
(三)培育大学生生态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生态公民的养成应落实于实践的环节。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生态实践是人类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时的一种“自我救赎”,是人类一种全新变革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实践方式。大学生还未参与社会化生产活动,其生态实践主要体现在生态生活方式上和行为习惯上。
1.生态实践要求大学生养成生态生活方式。韦伯曾指出,特定的生活方式表现于消费商品的特定规律。反过来说,研究商品消费则可以认识生活方式。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也是根据商品消费来界定生活方式,并进而界定社会阶级地位的。[8]但在当前却存在一种异化消费现象。在异化消费的情况下,人们消费的已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符号性价值,从而导致当代人根据疯狂的消费来确定人的幸福与快乐。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一部分人开始推崇过度性消费和奢侈性消费,消费已不再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的需要,而成为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种消费观念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当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使部分人学生分不清自己真实的需求与因外界的不良影响而产生的虚假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过度消费。[9]但正如施里达斯·拉夫尔在《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中指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产生着对环境的巨大压力,并威胁着人类支持生命的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养成绿色消费方式、可持续性消费方式,讲究适度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态公民属于日常生活政治的范畴,体现为一种私德。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体现于日常的吃穿住用行中,如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具、少食高热量食物;尽量多穿纯棉、麻料等天然衣料的服装;不盲目追求住房的超大面积和装修的豪华;合理利用资源,树立节源意识;践行绿色出行、拒绝大排量家用轿车,等等。
[1] 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 杨通进.生态公民论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
[3] 黄爱宝.生态型政府构建与生态公民养成的互动方式[J].南京社会科学,2007,(5).
[4] 安德鲁·多布森.传统公民权的“生态挑战”一从政治生态学看公民权理论[J].郭晨星,译.文史哲,2007,(1).
[5] 杨通进.生态公民的培养是战略任务[J].绿叶,2009,(1).
[6] 潘晓凌.大学也低碳[N].南方周末,2010,(4).
[7] 华启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体验教育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8] 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J].社会学研究,1998,(3).
[9] 刘世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理论月刊,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