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2014-04-08唐雪莲肖叶飞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价值观核心

唐雪莲, 肖叶飞

(⒈安庆师范学 院团委,安徽 安庆246000;2安徽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安徽 芜湖241002)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既包括经济政治层面,也包括精神文化层面。由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不同,出现了多元化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所以要在多元化价值观的沟通与交流中达成共识,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现实性的价值诉求,也是理想性的价值诉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有利于发挥其导向、凝聚、整合、激励和规范等功能,有利于提高国家形象和发挥文化“软实力”。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价值观

社会转型表现为社会结构的进步与转换,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层面,而且体现在社会秩序、制度规范、行为观念、价值体系等层面。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需要核心价值观加以整合。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涵

社会转型是人类自觉改造世界的活动,是社会主体自觉追求自身目的的过程,是社会发展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也是社会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飞跃与质变。社会转型是一种结构性变动与整体性发展,结构性变动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结构变动,而整体性发展包括科技进步、政治改革、人口素质、社会保障与文明程度等方面的变化,其中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的转型是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通过生产资料所有权、资源分配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等变量表现出来。

社会转型的目的就是着眼于人的价值目标的实现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哲学层面思考,社会转型的哲学规定就是“社会转型代表着历史发展趋势的实践主体自觉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创造性活动,当社会生产力提出质向发展的新要求的时候,历史实践主体按照确认的‘发展逻辑’,对原来社会的体制、结构进行系统、全面的自觉转换,以求实现社会演化的创新”[1]。

中国社会转型是中国的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即社会实践结构不断从传统走向现代、走向更加现代和更新现代的变迁过程。[2]当前,社会转型的基础是经济领域的改革,这种转型包括三个层面,即以市场经济构建为中介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以后工业文明为中介的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以公民社会为中介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

理论界对于我国社会转型的起点意见不一,但是大部分观点认为,中国的真正社会转型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因为以前的社会变迁没有改变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仍然是一穷二白的农业社会,社会阶层、公民意识、生活水平、城乡差别等都处于较低状态。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真正的转型,从经济方面看,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从政治角度看,中国从集权封闭的政治运营机制向开放民主的行政体制转变;从社会角度看,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从价值形态看,从单一价值社会向多元价值社会转型;从文化角度看,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工业文明向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双重社会转化。[3]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过渡阶段,是一个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同步转变的过程,是社会失衡和社会协调相伴的过程,是社会秩序重构与整合的过程。这种社会转型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体制转型和机制转型,体制转型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转变;机制转型指利益分配机制、社会调控机制、社会控制机制等转变,也包括社会结构和价值形态的转变,即传统的乡土社会、身份社会逐渐向开放的契约式法治社会转变。

中国社会转型正在从二元结构向四元结构转变。以前的社会具有传统与现代、集权与分权、计划与市场、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的特点。随着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和农民进城务工等经济改革的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朝着四元结构的方向发展,经济四元主体包括传统农业、乡镇企业、以个体私营为代表的城镇非正规经济和以公有、股份、外资为代表的城镇正规经济等,就业主体有农民、农民工和城镇居民等,这样将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

(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

我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引发了社会阶层结构的改变和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来源的多样性、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分配的多元化等,造成不同的利益主体、阶层、群体等突现出来,扩大了地区差异、贫富差距。这种转型过程中,既有利益的冲突,也有思想观念和社会规范的冲突,带来了经济与社会、环境的矛盾。这些矛盾表现为,过分追求经济发展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政治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权力寻租和贪污腐败,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削弱了维权诉求与公民参与,从而降低了社会政治开放性与社会公民的凝聚力。这些矛盾在价值观上就表现为,信仰缺失、道德失范、价值冲突,生活目标物欲化、道德理想空虚,享乐主义、唯利是图和重利轻义等倾向不断滋长,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对利益、自由、个性的追求成为现实生活的目标。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冲突表现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对立;社会基础性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矛盾;公平优先价值观与效率优先价值观的博弈;传统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碰撞;真理性价值现与实用性价值观的背离;目的性价值观与工具性价值观的冲突;功利性价值观与非功利性价值观的分野。[5]这种价值观的多元化造成民族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弱化,一些人出现了思想迷茫和道德迷失,文化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等多种思潮泛滥,这些都伤害了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到处推广民主价值观,维护其“文化软实力”。西方国家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意识形态在中国蔓延扩散,使中国传统的义利观、荣辱观和是非观都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正如学者所说,冷战后世界的根本冲突将不是以意识形态为主或经济为主的,人类的重大分野和冲突的主要根源是文化或文明的。[6]19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起主导作用的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终极理想,反映了社会意识的本质,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也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对外可以确立国家自身文化品格,构成与异域文化进行对话交流的基础;对内实现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消除价值观的对立和分化,确立一种全社会普遍信守的文化理念,实现文化精神的集体认同。[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根本看法,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概念体系,是具有理想化、指向性的观念系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抽象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长久的稳定性与广泛的普适性,起着主导、引导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作用,并深刻影响、制约着人们的全部价值评价、判断、选择活动的发展趋势。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秩序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凝聚和激励民众的精神纽带。

十八大报告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即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这24个字、12个范畴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最大公约数”和广泛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显示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十八大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明科学和便于实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主导性、独特的民族性,使人们心目中有了共同的价值理想,使社会成员有了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

(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发展目标上的总体规定,经济上表现为富强,政治上表现为民主,文化上表现为文明,社会方面表现为和谐。这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目标。富强包含人民富裕和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是国家强盛的现实依托,而国家强盛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彰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担当,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标志。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领域的体现。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是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作为工具性的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主要表现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保障与尊重人权等制度与行为,它既是一种制度安排,也是一种体制机制;作为目的性的民主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状态。当代中国,民主意识的培养与民主体制的完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文明是进步与发展的标志,与愚昧和落后相对,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文明程度就是人的素质和教养所达到的程度以及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领域的体现,是人与自己、他人、社会乃至世界的一种相互协调、动态平衡的理想状态。

(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在社会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个价值观可以把不同职业、不同民族和不同信仰的人凝聚和团结起来。马克思指出,“类本质”、“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从人的类本质上看,自由就是人对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一种超越的终极向往和追求。我国要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才能。平等是对自由的一种维护,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人权,平等不仅是人格上的平等,而且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上的平等,只有实现了平等,才能获取自由。现阶段的平等就是全体国民应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平等。公正是维系和调节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现阶段我国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保障机制,努力营造公正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法治是根据法律来规范国家的一切活动,它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制度保障,而且是一种治理模式,只有实现了法治,才能从制度上保障自由、平等和公正。

(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是针对个人对于国家、事业、社会和他人所担负的责任。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是每个公民应该树立的个人价值观、社会伦理观与道德自律观。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撑。爱国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敬业是对每个公民的职业操守和职业伦理的要求,中华民族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美德,敬业精神本质是奉献精神,是勤勉工作、尽职尽责、乐意进取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对自己的工作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诚信是公民的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诚乃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讲究诚信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对于国家来说,诚信是取信于民的道德信念;对于单位来说,诚信是立业之本;对于个人来说,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是为人处事的道德准则。友善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友善可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公民道德规范的友善,本质上是友好善良的公民伦理关系和公民秩序。友善具有创造、整合和规范功能,可以细化为具体的义务,即和气待人、诚实待人、宽厚待人、平等待人和善意待人等,友善是公民的一种主要道德品质。[8]

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的感召力与影响力;有助于占领思想文化的道德制高点,掌握舆论主导权和话语权,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国际论域的竞争力;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统一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概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将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和建立道德规范,引领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

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不仅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而且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众普遍接受、理解、掌握并践行,成为人们内心自觉接受的行为准则,并外化为人们的行动指南。但是,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很多困难:主观上,社会心态失衡,社会信念动摇,价值观的一元与多元的困惑,价值判断标准的错位等问题,造成社会认知的混乱;客观上,利益主体多元化,体制机制不完善,价值观的说教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理想追求与现实差距相矛盾,需要多管齐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体制保障与制度建设。创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社会,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制度建设、政策规划和社会管理当中去,通过各种机制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当中,包括:规范约束机制,通过政府和相关公共部门制定法律法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成员的义务和自觉行动;评价激励机制,政府与社会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采取激励机制,相反,对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进行惩罚和告诫;疏导引导机制,通过各种社会思潮的讨论与争鸣,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利益诉求机制,拓展多元化的利益表达平台,扩大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渠道,构建公开透明的公共决策机制,化解不同的利益诉求矛盾;社会监督机制,探索有效措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监督约束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是理论形态的宣传,而是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去。

(二)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消费出现了精神贫困现象,商业化、娱乐化、庸俗化的文化消费和偶像生产替代了深层次的文化思考。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民族精神和国家象征的高度,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柱,内化为每个社会成员的信仰和行动,确实需要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去,融入到国民教育当中去,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当中去,提高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和认同度。第二,加强舆论引导,以大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着力点,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和身边的事例为手段,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引导,减少居高临下的说教,增强引导的亲和力和可信度,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接受和认可。第三,增强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播力,积极发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的作用,发挥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通过典型宣传和影视作品创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和生活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的价值判断、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归社会实践和生活世界,成为人民群众的价值信仰和内在信念,让人们在审美中受到感染、得到启迪。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导是党政领导干部,主体是人民群众

党政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理论修养、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带头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原则和立场方法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去,起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当中,政府要转变职能,从管理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从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力与吸引力。然而,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价值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贪污受贿盛行,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树立典型模范形象,通过评价机制、示范机制和监督机制,优化社会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把握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实践当中去。

(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是构建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千变万化的社会意识往往通过社会思潮表现出来。社会思潮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冲突和矛盾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念,反映了人们需求和愿望。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逐渐形成了一些社会群体的意识,并最终凝聚和演变成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例如,新自由主义打着先进经济理论的幌子,经济上鼓吹全面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政治上表现为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公有制、否定国家干预。实用主义强调以人的价值为中心,以实用、实效为真理标准的实用主义,用“经验的本体论”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存在的客观学说,给社会主义价值形态带来严峻的挑战。民主社会主义搞西方式民主,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试图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文化保守主义则主张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吸收外国文化,创新中国文化,但是最终都陷入了“仁政万能”的迷信和封建道统的泥沼,甚至宣扬封建迷信和神秘主义,鼓吹文化蒙昧主义和愚忠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落后文化得到改造,正确思想得到支持,错误思想得到抵制,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主导,非主流思想得到整合,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观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一致。[10]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要从理论层面向心理认同层面转变,从精神理念向行为实践转化。这就需要思想教育与示范引导相结合,理论宣传与机制完善相结合,群众实践与体制保障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众广泛接受、理解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信念,才能化为自主行动和社会实践。

[1] 张雄.社会转型范畴的哲学思考[J].学术界,1993,(5).

[2] 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3] 蔡拓.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向度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J].文史哲,2000,(5).

[4] 胡鞍钢,马伟.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J].清华大学学报,2012,(1).

[5] 张荣国,仇小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价值观的冲突[J],求实,2009,(12).

[6] 赛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7] 张洪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云南社会科学,2008,(1).

[8] 黄显中.论友善[J].伦理学研究,2004,(4).

[9] 韩震.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与核心价值观念[J].中国社会科学,2009,(1).

[10] 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7,(2).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战后台湾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