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要有“文化自觉尺度”
2014-04-08刘川林葛金国
刘川林,葛金国
(1.淮南师范学院 外语系,安徽 淮南 232038;2.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传统与学校文化研究所,安徽 芜湖 241000)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势不可挡,文化交流方兴未艾。民族国家成长与融入世界潮流,无不有赖于外语教育及其文化使命的实现。但是,我国外语教育在文化使命践履方面,恰恰差强人意。原因在于,人们常常自己画地为牢,外语教育缺乏“文化自觉尺度”。我们认为,外语教育在形式上既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又要传承(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因而迫切需要强化主体意识和引进文化视野。也就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推出文化尺度,采取统筹兼顾的“文而化之”解决思路。①外语教育改革,集多元文化变迁于一身,其复杂性和难度不言而喻,不少人士发表了看法。我们“知其难为而为之”(参见刘川林:《中国外语教育的文化反思——以35年来大陆英语教育为例》,芜湖: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文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觉尺度”
所谓“文化自觉尺度”,在这里,有三个层面的要点:一是“文化”,“文化自觉尺度”是针对文化领域或文化问题而言的;二是“自觉”,“文化自觉尺度”是针对人的主体性或自觉性而言的;三是“尺度”,“文化自觉尺度”意味着某种标准及其运用。
“文化”二字,就其词法构成来看,极其简单明了,但其含义却极为复杂、域广,涉及因素众多。迄今为止,不同学派、流派集大成者对于文化的解读可谓“百家争鸣,成百上千”。②葛金国,石中英:《论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高等教育研究》1990年第3 期,第60 页。可以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凡是打上人类烙印的具有创意的事物和活动,都是文化。
“文化自觉”,按费孝通先生的说法,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③费孝通:《费孝通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371 页。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论,是迄今为止当代中国人有关文化态度的基本表述。文化自觉更多地体现在文化自立、自省、创新等维度,核心在于人的文化主体意识及其自我反思。“文化自觉具有两个方面的指称,一是指人们实现文化自觉过程这一行为本身,二是指人们对文化自觉这一文化现象的自觉意识”④王文兵:《文化自觉的方法论思考》,《思想战线》2007年第2 期,第126 页。。在某种意义上,“文化自觉” 既是应然也是实然,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价值上立足弘扬与传承自身文化,方法上辩证分析,自知自省。
“尺度”作为某种衡量器具,意味着尺度有则,是思想行为的标准及其运用。其概念可以延展分为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生态尺度和文化尺度等。对于文化事物,当然需要运用“文化尺度”:宏观上用文化价值观去把握事物(进行分类),实现对社会事业的文化理解与文化解决;微观上用文化要点去衡量具体事物或活动,进行有关类型长短的评判。
基于分析,我们认为,“文化自觉尺度”就是对于文化事务应具有的自觉的文化意识。其中,核心在于人的文化主体意识,衡量的标志是看有关主体是否自觉,是否具有自我文化反思,以及反思的方向。关键因素是文化身份中的文化主体意识自觉、文化反思自觉、文化视野(拓展)自觉。
二、外语教育需要基于主体自觉的文化尺度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文化自觉”贵在“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直到最近的“世界金融危机”,我国的外语教育,依然缺乏足够的文化自觉,总体来说与自身应当承担的文化使命有很大差距。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常常集中在物质设备和经济科技等器物功利化层面,缺乏对外来文化的自觉思考。就人文层面而言,这种病态的扭转,急需国民的主体意识尤其是主体的文化自觉的意识,需要提出基于主体自觉的文化尺度,通过文化自觉尺度的执行与疗养。
对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人们早已得出许多精辟之论,但都离不开“文德教化”,“教育与文化同源”等思想。教育的内容实质是“凝聚的文化”,教育活动是“活化的文化”①潘懋元:《多学科观点高等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4 页。,教育文化本质上就是育人的文化②朱永新:《教育的真谛乃是文化的自我创生》,《教育研究》2012年第3 期,第92-94 页。。
我们认为,作为文化的生命传承机制,教育本身就具有文化特质,是借助一定文化的象征符号系统,促进年青一代个体社会化即实现“文而化之”的过程。③吴玲,周元宽:《当代教师文化使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 页。对于教育中文化自觉的实现,刘谦提出了三个“注重”:一是要注重科学育人,发挥课堂的文化传播职能,传递学科知识中的文化元素;二是要注重主体文化人格养成,充分认识和科学把握各学科的文化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培育具有更高文明程度的人格;三是要注重文化自身发展传承,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教与学,更是文化信念、文化理想的培育和提升。④刘谦:《学校育人过程中文化自觉性的培养》,《教育研究》2011年第3 期,第14 页。这与“教育应成为主流文化的传承者、先进文化的创新者、社会文化的引领者”的公众期望是一致的。外语教育正是这“三者”活力创新的供给者。
外语教育在一开始就是有关文化的教育,多处需要文化的解释。在文化交际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人的文化身份。“通常人们把文化身份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特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⑤瑞恩·赛格斯:《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身份构建》,《跨文化对话》1999年第2 期。尽管人们的文化身份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实际交际时人的文化身份常常表现不出来甚至丧失。我们知道,文化身份是文化主体意识的基石,文化主体意识反过来又强化文化身份。毫无疑问,如果我们的文化主体意识不强,就会在交际时丧失文化身份和文化主动权。一些人由于人文缺失,在跨文化交际时常常茫然,令他文化人费解。难怪,曾有西方人谈到某些中国人的失语时说,一个不说话的中国人,比骂人还让人气愤。可见,在跨文化交流中,人文素质是消解文化困境的关键。⑥李丽:《文化风险的多维透视》,《学术交流》2007年第12 期,第194 页。
外语教育的文化自觉尺度,首先要有本族文化主体地位自觉。这是因为,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凝聚,产生自信、自觉的不可或缺的依凭。就中华民族文化来说,它与我们接触最早,我们最为熟悉——传统优秀文化的修身养性,可以去除现代人的浮躁;集体主义价值观中的宏观大局意识优势已显现,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理应底气十足。
在不同文化交流中,人们的文化身份表现最突出;在外语教育中,则是多元文化中不同价值与思维的表现最突出。这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悉心体会。只有学习者具有了外语文化的概念,才会尝试用另外一种思维来构建外语知识,明确自身的文化主体身份。因此,培养学生们的外语文化意识是有必要的。
当然,只有处于真实的文化环境中,才会更易习得文化,从而使本土文化主体价值得以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一个公式,强调外语教育文化环境的重要性(这个公式是:教学质量=[学生(1 分)+教材(2 分)+社会环境(4 分)+教学方法(3 分)]×教师)。当然,这里的环境当然是指积极的文化环境。这种积极环境包含文化的开放性与接纳性、文化的慎独性和维稳性。这种积极环境鼓励人们热心学习外语,并把外语中优秀部分融入自己的生活,同时这种文化环境又能帮助人们识别外语文化的优劣。具有这种能力的环境,首先要由先进文化主导,每个人都是文化的自觉主体与创造者,具有文化自豪感和责任感。
应该说,这种环境在我们周围,包括在外语教育中,还是比较欠缺的。因此,我们需要营造一个积极的外语教育文化环境——借助它引领人们主动与本土文化对比,运用认同但有别原则进行价值区别,进而自动加强文化意识和提升自身文化身份。这种文化环境的建设,需要文化广域视野、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化身份构建来实现。
三、外语教育文化尺度的构建思路
外语教育,归根到底是文化的教育。文化的教育,需要有文化意识,包括以文化视野来看待外语教育。每一次文化的飞跃发展,都首先是价值观的飞跃提升。比如,“实践标准讨论”扭转了文化大革命极左意识的禁锢;市场与计划都是手段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同样,要摆脱我国外语教育的困境,也需要有一次思想革命。我们期许,我国的外语教育在完成其经济使命同时,能进一步深入到文化层面,加速国民与他国人民的互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理解并成为朋友,长久维系国际和平与共同发展。
考察国外外语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其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研究文化背景极为广阔且细致。但与此相比,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引进,无论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差距都较大;究其原因是视野域度的狭小。①人们会把霍尔的《无声的语言》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不仅是因为该书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交际一词,而是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交际差异的广域探讨。这正好说明了一个宽广的视域开启了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外语教育过程就是文化行为过程,而文化本身就是广阔的。因此,外语教育的开展应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空间。
外语教育的广域视野,需要自觉构建文化视野。这种视野的构建,首先是文化洞察力的构建,也即文化意识构建。这种文化意识,包含高低两个层次。基础层次的文化意识,是指对待事物能主动用文化视野看待;较高层次的文化意识,是指具有看透事物文化本质的能力。较高层次的文化意识,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从而洞察文化广域,以小见大,别有洞天。其次,是文化多元兼收的能力构建。文化从地域来看,有不同区域的文化;从生产关系上看,有不同社会形态的文化;从人种上看,有不同种族肤色文化;从信仰上看,有不同的意识文化;从社会地位上看,有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从文化性质上看,有人文社科文化和自然科技文化……可见,多类文化与文化多元是当前与未来世界主要特征之一,不同文化之间不仅价值取向不同,其视野也有着不同侧重点。观察不同文化,能给人新的思维和视野。再次,是文化国际视野的构建。随着全球化进程,文化发展已不局限于民族、国家、宗教本身。这就要求我们面向世界,把握发展方向,找准定位,为参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竞争做好准备。
文化广域视野的构建,不是仅凭一人之力或少数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公众的自觉参与,都来强化文化主体意识,借鉴多种文明,从细小处共同勾勒出外语教育的文化构建局面。事实上,只要有意识,外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都是文化内容。每个人都去努力突破已有思维定势,在脑海中交汇多种文化,对外语教育进行多文化思索。
目前,在国际上,欧盟所制定的外语教育政策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以文化多元为直接目的、具有多元化的区域语言政策之一。由于欧盟这一组织的特殊性,使它一直比较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它在外语教育方面,通过一系列的立法、协议、决议以及宣言,确立了多种语言的平等地位和欧洲外语教育政策统一框架。该政策框架让人们充分了解欧盟语言多样性的价值取向,基本消除了欧盟内部不同文化间对话障碍;既实现了联盟一体化又实现了民族国家发展。与此相关的可喜事件是,在欧洲范围包括德国在内,实现了对二战的统一认识。这是超越国家民族的外语教育的文化大视野。
中华民族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拥有同一母语的民族文化共同体。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已完全融入世界,有鉴于此,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调整的方向应该更有魄力,至少要上升到国际视野,要有文化发展战略。我们可以也应当倡导建立类似欧盟的区域性文化组织,以承担发展世界多元文化为己任,培养新一代文化传播者与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实现国际间的文化认可与融合。事实上,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也不同于其他的宗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普遍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以及个人的人文修为;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和经典哲理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国家与国家关系等方面展现着永恒的理性与普适的智慧。因此,中国的外语教育要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文化要与世界其他文化融合与创新,抵御强权价值,实现世界和谐,首先是多元文化之间的互动共生。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①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2004年第2 期,第6 页。应该说,当今发展中的中国与世界都急需这种理性与智慧。作为不同国家的民众,立足自身文化,又互相学得彼此文化,就会从根本上理解彼此的经济、政治、教育等行为。文化的理解就是彼此心灵的理解。要能够更多地体现出前述的文化自立、文化反思与自省、文化创新与视野拓展等几个维度,并能够做到学生对外语文化的理解与认可,并能主动、顺畅与之沟通。所以,在外语教育中应该构建文化主体意识,突出文化身份,立足自身文化进行文化反思,构建文化环境与文化广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