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安徽花鼓灯的艺术构成及其审美文化特征

2014-04-08孙大军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花鼓淮河安徽

孙大军

(淮南师范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淮南 232038)

花鼓灯作为一种融歌、舞、戏于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是淮河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其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受居住在淮河流域人们的文化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响,花鼓灯独特的艺术风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自花鼓灯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学界关于花鼓灯艺术的理论研究日趋火热,研究成果日益丰硕,但必须指出的是,学界关于花鼓灯艺术研究多停留于舞蹈、音乐、戏曲等个别艺术门类的某一方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对花鼓灯艺术的核心理论研究仍显不足。本文试图从安徽花鼓灯艺术的构成要素及其审美文化特征方面进行探索,希求方家指正。

一、历史悠久的花鼓灯艺术

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传统艺术,花鼓灯艺术主要流传在淮河中游两岸,花鼓灯最早源于何时已史无确考。①谢克林:《中国花鼓灯艺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20 页。有学者认为花鼓灯的起源,或许与早期民间驱除邪僻、祭祀鬼神、祈祷天地的巫术和民俗宗教有关。也有学者认为花鼓灯的起源或许与人类早期的模仿、游戏、傩戏有关。笔者认为,花鼓灯艺术的产生应该是来源于先民们的劳动生活,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表达,是淮河儿女对抗恶劣生存环境,缓解天人冲突,寻求自我平衡的艺术化呈示。花鼓灯艺术是土生土长在淮河岸边的,是生活在淮河流域人民在借鉴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基础上,自己创造出来的一种融诗乐舞于一体的典型民间艺术样式。②潘丽:《花鼓灯的现实调查与保护思考》,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院,2007年。当然任何艺术的产生绝不是单一的,总是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先天的基因联系。据考证花鼓灯与傩戏也有着某种先天的关联。③支运波:《花鼓灯的美学阐释与文化理解》,《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 期,第71-75 页。千百年来,在安徽凤台、怀远、颍上等地,每逢节日庙会、农闲时节,当地民众就会手拿绸扇,身系绸带,在一阵阵激越的花鼓伴奏下,载歌载舞,自娱自乐,形成了一种传统。花鼓灯的音乐、舞姿和韵律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淮河人民生活、劳动等场景,艺术地再现了淮河儿女的情趣与性格,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有力支撑。

清代凤台县令李兆洛编纂的《凤台县志》记载的花鼓灯流传于宋代的凤台、怀远一带,④凤台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凤台花鼓灯专辑》,《州来古今(之三)(内部印刷)》,1990年,第14 页。是迄今为止文字上能够找到的最为明确历史记载的文献,但关于花鼓灯历史渊源的传说和说法当然还有很多。从古代文献看,唐宋时期的文艺十分繁荣,当时的“合生”,由观众点题,即兴演唱,配以舞蹈,大体是当今花鼓灯的始祖,与花鼓灯艺术的表演大体类似。明代凤阳府望是花鼓灯艺术盛行之地,《凤阳花鼓》曾是流传在当地极广的民歌。清道光年间的“舞灯”,其完整的表演程序,丰富的舞蹈音乐语汇就与花鼓灯比较接近。清朝初期,花鼓灯艺术得以繁荣,剧作家孔尚任就曾写诗予以记载,赞叹安徽花鼓灯舞者精湛的舞技。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处于风雨交加动荡不定的时期,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依然苦中找乐,痴迷着花鼓灯,使花鼓灯艺术在风雨飘摇中得以继续传承。建国以后,虽然百废待兴,但花鼓灯艺术在民间的艺术生命力旺盛,深得沿淮人们的喜爱,甚至还远播到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十多个亚欧国。可以说,花鼓灯已经成为安徽不可多得的、响当当的一个地方特色文化知名品牌。

二、淮河流域的安徽花鼓灯演出

淮河流域,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热爱艺术,花鼓灯的形成和发展,自然就具备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及人文环境。安徽花鼓灯在长期的演出中,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先是开场锣鼓,渲染气氛,吸引观众聚拢。接下依次是“文伞把子”或“丑鼓”出场,“武伞把子”上场,大小花场上场。最后是“盘鼓”或后场小戏压轴。花鼓灯在演出中的主要道具有:岔伞、折扇、手帕。此外,还有花鼓、挎鼓、大锣、大镲、小狗锣等。这些道具对于花鼓灯的演出十分重要,也是花鼓灯最为重要的特点。花鼓灯在演出时,男角、女角齐上场,歌舞不断,动作不断,锣鼓喧天,歌声嘹亮,带给观众强烈的现场共鸣。淮河流域盛行的花鼓灯艺术,其构成要素是多元的,这里,我们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点:

花鼓灯艺术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玩灯的角。任何一门艺术门类的核心要素都是人。玩花鼓灯的人叫做角,而扮演这样角色的人的类别繁多,且分工细致。人称男角“鼓架子”,“鼓架子”又分为“大鼓架子”、“小鼓架子”、“丑鼓”、“伞把子”等。“大鼓架子”主要表演叠罗汉。“小鼓架子”专演“大、小花场”,长于舞蹈表演、跟头、技巧,有的还能兼唱。“丑鼓”往往是在演出中穿插进行,一般即兴演唱本领高,能跳会舞,表演诙谐滑稽,引人发笑,活跃现场气氛。“伞把子”专门负责领唱、舞蹈和表演。“武伞把子”偏重于舞,擅长跟头等高难动作表演。这些角色一律身着对襟中装,头扎帕巾,腰系彩带,脚穿布鞋。女角人称“兰花”(或称之“腊花”、“拉花”),过去由男子扮演,解放后才由女性扮演。“兰花”通常下穿灯笼裤或红彩裤,脚下“挂垫子”,头带球花,每个角色都能独立表演,并通过角色们的组合变化,来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安徽花鼓灯演出的现场动作轻巧细腻,扇花变化多样,锣鼓摄人心魄,灯歌和小戏传情达意,往往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现场感染力强。

花鼓灯艺术最动人心魄的是欢快的舞蹈。花鼓灯的舞蹈讲究收与放、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动作的节奏性强,且富有变化,有自己独特的舞蹈特点:一是兰花舞蹈中扇花极为丰富多样。在很多民间舞蹈中,安徽花鼓灯流行的扇花整理记载下来的有50多个。二是动作灵活、干脆、活泼。如灵巧的“小起步”、“退步”、“追步”转身;还有鼓架子的“小转弯”、“指兰花”等动作,都做得果断、灵活、形象,让人忍俊不禁。三是鼓架子善于逗趣,表演上常有一些哑剧式的表演,与兰花交流表演比较多,幽默滑稽风趣,现场感强。四是经典动作具有原创性。花鼓灯的代表人物个个有“绝活”。田振起的小起步加后勾,扇花上的抽扇、端扇,演唱上的清脆多情;陈敬芝的“颤、颠、抖”三字经,步伐上的上山步、风摆柳,体型上的“三调弯”,扇花上的“三指夹”,演唱上的“一条线调”等,均堪称一绝,他们靠自己在花鼓灯方面的独家创造而深受沿淮民众的爱戴。

花鼓灯艺术最动人心魄的是锣鼓。锣鼓是花鼓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花鼓灯歌舞的灵魂。“锣鼓一响,脚底板发痒”、“当面锣,对面鼓”,就是在花鼓灯艺术演出的实践中产生的。花鼓灯锣鼓点子丰富,节奏明快紧凑、形式多变,演奏情绪热烈奔放,欢快高亢,一气呵成。现场感染力极强,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花鼓灯的锣鼓既可以是花鼓灯舞蹈的伴奏音乐,也可以根据花鼓灯舞蹈的演出、情绪需要进行独立演奏。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花鼓灯锣鼓成为“边走、边唱、边打、边舞” 花鼓灯艺术特色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花鼓灯艺术最具文化韵味的是灯歌。花鼓灯演唱的内容,被称之为“灯歌”,是花鼓灯艺术的文化内核,多善于抒情,长于叙事。主要唱调有“慢超牛”、“淮调”、“卫调”等十余种,歌词的格式是七言五句,也有四句或多句的,歌唱中采用民间弦乐伴奏演唱清音调,旋律及节奏受当地民歌小调的影响很深,道白、唱腔的吐字具有沿淮地区的地方方言色彩,充分体现淮河儿女的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被人们称之为推剧(俗称四句推子)。花鼓灯灯歌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载劳动场景的,有记载爱情生活的,也有反映苦难生活的,还有反映时代面貌的,总之,灯歌把不同时期人们对社会的感受、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班驳地记录了下来,然后通过独唱、对唱、齐唱等方式进行演唱。这种叙事兼带抒情性质的演唱通常都在热烈欢腾的舞蹈中穿插进行,往往会使整个演出有情节,有起伏,节奏有张有驰,引人入胜,让演出进入高潮。经历代艺人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花鼓灯灯歌现在已经形成20 余种。

三、五美并举的安徽花鼓灯

花鼓灯艺术之所以能够在淮河流域盛行,这一定与淮河流域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有关。而这种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一旦形成,便潜移默化地浸透在行为举止之间,一定会决定着花鼓灯艺术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并有稳固性。这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常常呈现出同一种审美追求和精神风貌的原因,也是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民间艺术的最稳固、最独特的特征。

安徽花鼓灯音乐源自民歌,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绵柔,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优秀舞蹈。形成了如今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流派:凤台地区着重人物情感刻画,动作细腻优美。代表人物是陈敬芝,艺名一条线;怀远地区动作轻捷矫健,潇洒倜傥,代表人物是冯国佩,艺名小金莲;颍上地区,节奏较慢,舞蹈结构严谨,风格古老质朴,代表人物是郑九如,艺名小白鞋。①《花鼓灯》,中国华夏文化遗产网,http://www.cchfound.cn/doc/4052.html,2011-04-06/2014-09-27。

花鼓灯的演出程式、舞蹈语汇、锣鼓演奏、灯歌唱腔,浸润着淮水的雄浑,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具有原生态的质朴之美。花鼓灯的艺术审美特征,可以用“秀美奔放的角色、壮美铿锵的锣鼓、华美劲道的舞蹈、优美生动的灯歌、精美灵动的巾扇”五种美的形式来概括安徽花鼓灯艺术的审美特征。

秀美的花鼓灯角色——奔放清新。经过历代民间艺人智慧的积累,花鼓灯逐步形成了各个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在演出中除了担负各自不同的任务,还逐步形成了一些传统的节目、队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歌舞和完整的艺术形式。花鼓灯通过对歌、对舞的形式,在粗犷的表演中又有温情细致的处理,从中看到秀丽委婉和含蓄别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最出名的是以老艺人陈敬芝为代表扮演的兰花以其感情细腻、身段优美、扮相俊俏、舞姿活泼而名振江淮,人们看后曾交口称赞:“这个小兰花像有线扯着一样,跳起来如同一条丝线在水中摆”。民谣传道:“一条线扭一扭,倒下九十九”,“一条线,回头看,起来一大半”、“看了一条线,三天不吃饭”,这是沿淮群众对陈敬芝花鼓灯表演艺术的由衷赞叹。

壮美的花鼓灯锣鼓——铿锵雄壮。鼓在中国的古典音乐乃至日常生活礼俗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鼓被称为“众乐之长”,而在老百姓那里,则有“无鼓不成乐”的俗谚。提到花鼓灯就不能不说鼓。在安徽花鼓灯演出中,锣鼓是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演奏时由喘气锣、加槌锣、闷锣、鸡叨米、老鸽洗澡,长趟锣、凤凰三点头、扒锣等,大鼓由双人架起,大皮锣由司锣者背弓悬吊,响器上系着彩绸,乐手们身穿打衣,各个神采奕奕、精神抖擞,打起锣鼓摇头晃脑,手舞足蹈,乃至全身肌肉颤动,敲击出轻重、疏密的节奏,辅之以长、短、抑、扬的音色变化。各种锣鼓节奏衔接自如,结构严谨,节奏感强,驰缓交替,变化无穷,表现力十分丰富。如《小五番》《十八番》《长流水》 等。过去人们常说 “半台锣鼓半台戏”,可见鼓声的变化在安徽花鼓灯表演中的重要作用。花鼓咚咚,是对淮河人民一种无以抗拒的冲击与诱惑,传达了江淮儿女对花鼓灯的无比挚爱之情,雄壮的鼓声里蕴涵了淮河儿女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质朴追求,这实际上也是花鼓灯由祈襐、敬神、娱神到娱人的艺术发展和功能转变。②陈业新:《皖北花鼓灯探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 期,第477-484 页。

柔美的花鼓灯舞蹈——婀娜翩跹。花鼓灯的舞蹈在花鼓灯表演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是最夺观众眼球的部分。花鼓灯舞蹈的很多动作都取材于劳动生产,完善于日常生活,很多如“簸簸箕”、“端针扁”、“老鹰磨云”等富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花鼓灯舞蹈通过大量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景物模拟的白描手法,艺术地再现生活。还有”燕子驶水”、“三道弯”等,还有表达少男少女生活情趣的“抢板凳”、“抢手绢”等,都是从生活现象中提供升华成为优美的舞蹈动作,其典型的“三道弯”动作,性腰部的灵敏性十分明显,已经成为花鼓灯原生形态特征。花鼓灯舞蹈“脚下梗着走,垄上风摆柳”的婀娜舞姿,不仅刚劲奔放,而且诙谐洒脱。这既体现了淮河两岸儿女们的粗犷豪放的性格,也表现在花鼓灯艺术表演中的节奏、动律、调度、身形等方面,不仅可以表达人物的多种复杂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其动作与动作之间衔接时的瞬间舞姿也随之复杂多变,可在翩跹婀娜的瞬间进行各种复杂情感的细腻表现,体现出安徽花鼓灯舞蹈柔美劲道这一艺术特质。

优美的花鼓灯灯歌——生动活泼。花鼓灯自然的乡音,朴淳的人文,洒脱的精神,反映出淮河儿女的精神面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了淮河人民和其他各地群众的深深喜爱。灯歌作为花鼓灯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淮河流域这一地理文化单元的浸染。在目前传下来的花鼓灯灯歌里,描绘了许多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和叙事情节,艺术地再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以及劳动场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花鼓灯歌词的描写,语言不拘一格,方言俚语经常在灯歌中出现,民间的打情骂俏也经常出现,因此,可以说,花鼓灯灯歌在内容上的丰富多彩,创作上的鲜明特点和艺术上的特有风格,也奠定了其在花鼓灯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花鼓灯的灯歌情节集中,场次单纯,人物质朴、粗犷、生动、风趣,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凡在淮河地区居住者,几乎都知道流传最广的几首灯歌。如表现青年男女纯真质朴爱情的:“送郎送到五里岗,我送小郎一把炮仗,你走一里放一个,你走二里放一双,看不见亲人我听炮响。”有表现游子身居异地思乡心切的:“小小鲤鱼红红的腮,上江游到下江来,闯过九十九道青丝网,绕过九十九道钓鱼台,不为思乡俺不来。”有反映农村劳动生活的:“提起老大把你打,把我气得没有办法,我上去抱住他的腰,你在那边一反把,又是拧来又是掐,又是捶来又是抓,你虽说不楞有点傻,弯腰拾个粪铲把,把老大打得腰直凹,门旁二面看笑话,人家讲:我的乖乖,这家俩口子没好大,他怎么知道拉偏架。”也有反映苦难生活的,反映出江淮儿女昂扬的乐观精神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如:“花鼓灯年年玩,都没有今年跑得远。由凤台去颖上,经过杨湖到寿县,正阳、架河、姚家湾,沿着淮河进怀远。折过头来到六安,从霍邱斜抄进茶山,自正月玩到三月三,俺们才背着行李回家转。”此外,还有一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俚语典故也被人们进行再次改造,兼收并蓄进花鼓灯歌里去了。①中共风台县委宣传部:《凤台花鼓灯》,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92 页。花鼓灯灯歌折射出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反映出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每一首灯歌经过艺人们的千锤百炼后,都是一首十分完美的优秀民歌。花鼓灯灯歌一般都用朗朗上口的本地方言,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反映了淮河人民刚毅、健壮、诙谐、粗犷、爽朗的个性,凝聚着淮河人民深刻的思想内涵,散发着炽烈的光彩。

精美的花鼓灯巾伞——灵动翻飞。花鼓灯表演的道具十分简洁明了,主要是巾和扇。如“旦角”手持一扇一巾,羞时用它遮面,笑时用它捂嘴,泣时用它揉眼,高兴时用它耍耍花,一巾多用,效果不同。扇子在花鼓灯表演艺术中是一种象征物,但这种象征都是深深植根于我们传统农耕文化的审美形态之中的。兰花表演时,右手持扇手法有:二指夹、两指捏、三指捏、捏扇轴、握扇、扣扇、虎口拿扇等。扇花主要有四种:挽扇:以腕旋转,彩扇形如圆;抖扇:以腕抖动,彩扇形如蝶;展扇:以指推动,彩扇形如花;合扇:以手回返,彩扇形合一。持扇的动作有:摆扇、甩扇、抱扇、绕扇、顺手扇、反手扇、平腰扇、高扇扇、遮阳扇、旋风扇、翻滚扇、蝴蝶花、半边莲等,与彩巾交替、形体配合,千姿百态,美妙如画。兰花手持的巾帕有:放帕、收帕、转帕、绕帕等。传统农耕文化里中国女性质朴的美,自然天成地流淌于灵动翻飞的手巾、扇子的表演中,而这里表演往往通过人们非常熟悉的劳动场景和动作予以展现出来,从舞蹈中可以看到江淮女儿们从事的劳动之美。

民间艺术世界蕴含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审美追求和文化作用,同时也是理解地方人居文化的有效路径。皖山淮水孕育的大众文化样式安徽花鼓灯,也是在古代蔡楚文化背景中诞生的一个艺术门类,在长期的演出实践和艺术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成为当地人民的最爱。淮河流域的人们在心理、习惯、行为、情感、观念上的某种爱好,逐渐凝结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流淌在淮河流域人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一直坚守的文化信念。这种信念又会通过艺术形式来进行转化,以更加美好的方式呈献给世人,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花鼓淮河安徽
小花鼓
淮岸花鼓情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幸福花鼓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花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