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张晓风散文中的人生体悟

2014-04-08

红河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张晓风体悟散文

庄 琳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论张晓风散文中的人生体悟

庄 琳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张晓风是二十世纪台湾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同时也是台湾散文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张晓风的散文,典雅秀气之中带有对时光流逝、生命短缺的概叹和对世事无常,尘世纷扰的豁达,在她的文字里,有着她对人生的憧憬,信心和执着。对于人世间的种种现象,张晓风在自己的散文中既有形而上的哲理沉思,也有形而下的经验感悟。

张晓风;散文;哲理沉思;经验感悟

张晓风是二十世纪台湾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同时也是台湾散文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的散文描摹真实,对于生命中的美好,她毫不吝啬的给予赞美和向往,而对于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缺憾和丑陋,她则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泰然处之。正如她在《生活赋》中所说“这不就是生活吗?一些稚拙的美,一些惊人的丑,以一种牢不可分的天长地久的姿态栖居在某个深深的巷底”。 她对人生哲理阐发深刻,对现实生活中人间百态观察深入,她用手中的笔,把内心对生活和生命的情感,真诚地倾注她的散文上。同为散文作家的余光中认为张晓风的散文有气魄,有胸襟,亦秀亦豪,盛赞张晓风有一支“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这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一点刚劲”。对于人世间的种种现象,张晓风在自己的散文中既有形而上的哲理沉思,也有形而下的经验感悟。

一 形而上的哲理沉思

每一位文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张晓风亦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的成熟,人生阅历的丰富,张晓风的散文在探讨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感悟的旅途中,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意味和思辨色彩。

张晓风的散文题材主要来源于她对琐碎生活的感受和体验,通过点滴细节体现款款情深。她善于从平凡微末的事物中,细腻地领悟其深层的情理蕴含,以其独特的观物角度和人生视角,由事缘情及理,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生命的新鲜感受和体验,从中获得美感和启迪。在她看来,“把我们遇见的小事当做生命中的巨大经验,好好的、准准的、深深的、狠狠的把它写出来……都能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悟”。 张晓风的散文铺开来看就是一副生活百态图,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我们通过对这些生活情趣的研读,从而寻找生命的意义。《衣履篇》中,一件睡袍象征着一家人相处的美好时光;一把油纸伞陪伴她相倚走过一段陌生的旅途,它就像衣服一样,在异国的雨季带来了一片干燥;朋友做的礼服,见证了她与朋友间的友谊和真情;一条羊毛围巾包裹的不仅仅是一份古典的温柔,更包容了人世的温情;风衣在未知的长路给予人们莽莽情怀。这些生活用品穿插在张晓风的散文中,表达的正是“人生于世,相知有几,而衣履相亲,亦薄凉世界中之一聚散也”的人生哲理。《一碟辣酱》里,她因一点善意品尝了辣酱,结果厨子为了那份情送了一整瓶辣酱,正如文中所说“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世间失意之人之多,别人的一次无意的善举就能使他们走出重围,只要自己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总有一道窗为你开启。包子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早餐,张晓风在《包子》一篇中不是描写包子本身,而是透过包子向我们揭示了机会错失的遗憾。张晓风的散文通读下来,会发现一件小事物就能给予人们深思,从而反省自身,反省社会。《一双小鞋》,一双大约十六七公分的旧式女鞋,代表的不仅仅是逝去岁月中女性的受苦受难,旧时代对女性的不公待遇,更为我们昭示了新社会女性也不可能获得完全的自由。

张晓风的散文中,除了自己的所悟所感,还有一些林林总总的小人物,他们不是名门望族,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却能用他们最质朴的感情、最纯粹的语言,为我们阐释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真知。《我想走进那则笑话里去》中的樵夫,在他看来有一杯滚烫的茶能够暖身,这就是幸福。不像那位茶痴,一辈子只求品茶的好处,反而错失了美以外的东西。“怀不世之绝技,目高于顶,不肯在凡夫俗子身上浪费一丝一毫的美,当然也没有什么不对。但肯在起身为风雪中行来的人奉上一杯热茶,看着对方由僵冷而舒活起来,岂不更为感人”, 拥有温暖的内心,怀有悲悯的情操,才能璀璨人生。张晓风对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因此,她在散文中也塑造了一批乐观的人物。《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里的卖柑者,虽然她有张风干橘子似的脸,虽然她的地位低下,但她依然保持着她生命中最光华岁月时的心,就像她对张晓风所说“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一样”,在她看来,无论职业、地位、年龄有何不同,每个人的生命本身都是相同的。正是这些小人物,他们以普通的样貌,平凡的言行,传达了生活的情趣和人性的至善,小中见美。

张晓风敢于涉笔丑陋,不再唯美是鹜,而是美丑并举。在她看来,生活是美好与缺憾并存的,人生苦短,“世事是可以在一回首之间成风成烟的,一切都可以在谈笑间作梦痕看的”,那么,“这世间还有什么不能宽心、不能放怀的呢?” 所以,美好与缺憾并存的人生真谛让她更懂得要牢牢抓住身边触手可及的温暧——在对生活理性思考和感性触摸的同时,表达她对日常生活的思考,充满着人性、人情的思考。在《月,阙也》里,作者提到月亮没有真正圆过,人生世上也没有真正圆满的时刻。正像文中描述的那样“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笑看残缺,珍惜当下。《玉想》中对缺憾给予了独特的解释,“缺憾必须依附于完美,独存的缺憾岂有美丽可言,天残地缺,是因为天地都如此美好,才容得修地补天的改造的涂痕”, 有圆才有缺,单独的呈现才是不完整的人生。

成熟期的张晓风,对人生进行深沉的思考,自然景观和历史人事不再是一般的审视和情感的体悟,而是把它们提升到生命本体的高度来进行阐释。在《给我一个解释》中,张晓风表明,“给我一个解释,我就可以再相信一次人生,我就可以再接纳历史,我就可以义无反顾拥有这荒凉的城市”, 一个解释就能够重拾机会,挽回幸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矛盾篇》中张晓风进而从人生哲学的角度,以如泣如诉的自我独白方式探讨了爱与不爱,成功与失败,悲与喜这些重大的且相辅相成的人生命题,具有整体上的浓郁的哲理思辨色彩。在《只因为年轻啊》中,她又这样写道:“生命是一桩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 这段话对生命的价值作了最好的诠释,也提醒我们不能活在回忆里,唯有坚定自己的选择无悔地走下去,才能绽放光芒。

二 形而下的经验感悟

张晓风认为散文的胜利之处在于,“没有故事的华服,没有韵律的化妆,散文素着一张脸,兀自美丽。借王国维的话是‘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因此,张晓风的散文不借用故事、情节,更多地融入自己及身边人的人生经验,感悟人生,努力探讨人生的真谛。

人生在世,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在短暂的生命中获得快乐。张晓风正是以感恩的心态观察生活,体悟人生,她的散文才处处见真情。在《劫后》中,面对灾劫之后,作者感到自己“学会了为阳光感谢——因为阴晦并非不可能。学会了为平静而索味的日子感谢——因为风暴并非不可能。学会了为粗茶淡饭感谢——因为饥饿并非不可能。甚至学会了为一张狰狞的面目感谢——因为有一天,我们中间不知谁便要失去这十分脆弱的肉体”, 经历过风雨,只要重新思索,就会发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欢欣的日子。张晓风对生命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体悟,所以才能怀有如此宽广的感恩情绪。作者在《种种有情》中写道了火车站的留言板,不同身份的人用粉笔字记录下他们不遇、焦灼、愚痴的心情,就像文中提到,“天地也无非是风雨中的一座驿亭,人生也无非是种种羁心绊意的事和情,能题诗在壁总说好的!”,粉末易逝,却能牵绊人间的温暖。《情怀》一文中,作者感触道,“人是要活很多年才知道感恩的,才知道万事万物包括投眼而来的翠色,附耳而至的清风,无一不是豪华的天宠。才知道生命中的每一刹时间都是向永恒借来的片羽, 才相信胸襟中的每一缕柔情都是无限天机所流泻的微光”, 世间万物都不是我们本来就有的,对于现有的一切要抱有感恩的心态惜之。

张晓风善于捕捉生活,无论是自然景物,还是母子亲情,她都能够以一个侧面为切入点,描摹绘画,引发哲理,发人深思。在《专宠》一文里,作者漫步在春天的校园中,看花看树,这是一种享受。为了生活,我们努力打拼,从而忽略了观赏美景的机会,等到想要欣赏的时候,反而失却了这种权利,追悔莫及。为了不活在后悔中,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就像文中说的那样,“世间若真有可慕之身,岂不正是我自己吗?而此‘可慕之身’不是昨日之我,不是来日之我,正是此时此刻此风此雨此花此月之间的我啊!” 在《你的侧影好美》中,张晓风写道:“我这辈子该做的事就是去告诉别人她所不知道的自己的美丽的侧影”,表达的不仅仅是人性的善美之心,还传达着敢于行动的勇敢之心,此时不做,更待何时。而在《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张晓风在对儿子宠爱之余,让他自由发展,“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作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张晓风将亲情之爱放到时间的长河中去考察,这就摆脱了不少作者由一己之私情出发,仍由一己之私情做结的浅薄窠臼,使之具有人性意义上的普遍性。酿酒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而张晓风在《酿酒的理由》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我在酒里看到我自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的倾注”, 从极普通的家常事酿酒体悟到了生命的价值,正是张晓风散文的闪光之处。

忆旧怀人之作是张晓风散文的一大题材,她笔下的人物异彩纷呈,朋友、老师、读者等都是她散文世界中的主角。张晓风以与人物相关联的东西入手,怀念曾经的相交时光,感叹如今的孤寂,品尝人生体悟。在《衣衣不舍》中,张晓风为了纪念已故的韩伟院长,收藏了一件他的红色苏格兰格子上衣,见衣如见人,看到故人的衣服犹如看到了当年那种温暖的感觉。“每件衣服里都曾住过一个‘我’,都值得回顾回恋”,“身体消失了,留下的是衣服,一件一件,半丝半缕,令人依依不舍”, 逝者已矣,我们能做的就是留念曾经的美好。《雨天的书》中提到,一个十七岁如花年纪的女孩另芳,却早早地落下了尾幕。她写给作者的信,不仅仅给张晓风给予鼓励和自信,而且陪伴着张晓风一路同行。作者一直没有给另芳回信,这是她生前最大的遗憾。所以,张晓风写这封信,希望雨能够把信寄给天堂的另芳,望她能够在黑暗凄冷的夜里依然发光。而在《一半儿春愁,一半儿水》中,张晓风通过回忆和恩师张清徽、汪薇史的文学交流,感叹道:“当这世上你可以称之为老师的人越来越少,学生却愈来愈多,真是件可悲的事。你眼看老成凋谢,却阻止不了他们的消失。于是你渐渐了解,原来,学者也不是永恒的,如果你不趁可请益的时候请益,将来,总有一天,你再也无法向他们请益了”。 所以,我们要做到尊师重道,珍惜活着的师友。

张晓风曾说过:“我从来不想把我整个生命都放在文学上,而是把重点放在生活上,整个的去体会我的人生,在体会人生之余,我能有多少精力,就用多少精力去记录生命里的种种体验,保持自己还是个很容易受感动的人。” 张晓风的散文,典雅秀气之中带有对时光流逝、生命短缺的概叹和对世事无常,尘世纷扰的豁达,在她的文字里,有着她对人生的憧憬,信心和执着。无论世事的变幻,她都以一个淡定的守望者,继续着她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在对现实生活理性思考和感性触摸的同时,张晓风的散文表达了对人性、人情的深切思考。

注释:

①张晓风.《从你美丽的流域》[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②张晓风.《送你一个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③张晓风.《张晓风散文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③张晓风.《张晓风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09页。

④张晓风.《从你美丽的流域》[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⑤张晓风.《从你美丽的流域》[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m第157页。

⑥张晓风.《从你美丽的流域》[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⑦张晓风.《从你美丽的流域》[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⑧张晓风.《色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⑨张晓风.《张晓风散文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页。

⑩张晓风.《张晓风散文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15页。

[1]胡慧翼.兰心慧质 凌云健笔——张晓风散文品读[J].写作, 1999,8.

[2]李琳.拈花微笑般的自然和谐——论张晓风散文的辞意美[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19(4).

[3]曹惠民.小的就是美的——略谈晓风散文的感受方式[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1,1.

[4]方忠.张晓风散文创作初探[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0,00.

[5]李琳.张晓风散文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倾诉[J].名作欣赏当代文学,2007,10.

[6]刘涵华.爱凝结成的艺术——张晓风散文简论[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6).

[7]薛忠文.祈祷与感恩——张晓风散文世界的一个维度[J].当代文坛,2005,4.

[8]涵柔.挖掘不如小心—专访台湾作家张晓风[J].中国女性, 2003(10).

[9]何延.论张晓风散文的人文关怀[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10]方忠.20世纪台湾文学史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4.

[11]张晓风.从你美丽的流域[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12]张晓风.张晓风散文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13]张晓风.张晓风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

[14]张晓风.色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15]张晓风.送你一个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姜仁达]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Life in Zhang Xiaofeng’s Prose

ZHUANG Li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221116, China)

Zhang Xiaofeng is a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important writer, but also the history of Taiwan's prose a beautiful landscape. Zhang Xiaofeng prose, elegant and delicate with a pair among the passage of time, there is a shortage of life sigh and impermanence, earthly troubles of open-minded, in her written word, with her vision of life, faith and perseverance. For earthly phenomena, Zhang Xiaofeng in his prose both metaphysical philosophical contemplation, but also the experience of metaphysical insights.

Zhang Xiaofeng;prose;philosophical contemplation;experience sentiment

I2

:A

:1008-9128(2014)04-0075-03

2013-11-04

庄琳(1990—),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张晓风体悟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母亲的羽衣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张晓风的羞愧
如果我看不懂
坠星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体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