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丘市下株梧水库坝基工程地质评价

2014-04-08江宁宁张晓明谭涛

山东水利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安丘市安丘壤土

江宁宁,张晓明,谭涛

(1.安丘市下株梧水库管理局,山东安丘 262125;2.安丘市水利局,山东安丘 262100;3.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山东安丘 262100)

安丘市下株梧水库坝基工程地质评价

江宁宁1,张晓明2,谭涛3

(1.安丘市下株梧水库管理局,山东安丘 262125;2.安丘市水利局,山东安丘 262100;3.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山东安丘 262100)

分析了安丘市下株梧水库坝基岩性分布规律,并对坝基地质和地震液化进行了评价。

安丘市;下株梧水库;病险水库;坝基地质;除险加固

安丘市下株梧水库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流域面积32万km2,总库容1 634万m3,兴利库容942万m3,水库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主要枢纽工程为大坝,放水洞、溢洪闸。由于工程建于50年代初,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工程边设计边施工,工程质量差,又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水库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对水库坝基地质进行分析评价。

安丘市下株梧水库坝址区地貌可分为丘陵和河谷地貌两类,大坝桩号0+000~0+230、0+ 510~0+558段为残丘段,岩体裸露,坝体直接坐落在风化的砾岩上。桩号0+230~0+320、0+470~ 0+510段为谷坡段,沉积第四系坡积、洪积堆积物。桩号0+320~0+470段为河谷地貌,沉积有厚层的第四系冲积物。大坝齿墙截渗范围为桩号0+320~0+470,其余坝段仅做了表层处理。清基底宽为6.0 m。

1 坝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及分布

1.1 河谷段(桩号0+320~0+470)

1.1.1 地层岩性及分布规律

1)河床。河床主要分布在桩号0+410~0+470段,主要岩性为①层细砾。①层细砾(Q4al):灰褐色,松散,饱和。该层干密度为1.6 g/cm3,相对密度0.31~0.55,厚度约1.5 m,层底高程为97.09 m。该段建有齿墙截渗。

2)滩地段(桩号0+320~0+410)。该段分布有②层黏土质细砂,③层壤土夹碎石。

②层黏土质细砂(Q4al):褐色,稍密,饱和,该层厚度0.9 m,层底高程为97.10 m。该层仅分布在现坝顶桩号0+350附近。③层壤土夹碎石(Q4dl+pl):紫褐色,该层厚度1.2~2.3 m,层底高程为94.80~95.58 m。在桩号0+320~0+410段建有齿墙截渗。

1.1.2 工程地质评价

通过对原坝轴线桩号0+400处钻孔进行现场注水试验,桩号0+320~0+470段坝体壤土与基岩接触带渗透系数为3.88×10-6cm/s,为弱透水性,清基较好,不存在坝基渗透和接触冲刷问题。

1.2 谷坡段

1.2.1 地层岩性及分布规律

谷坡段主要分布在0+230~0+320(该层只在新坝轴线处见到,原坝轴线因清基,该层缺失)和0+470~0+510段,主要岩性为③层壤土夹碎石;壤土夹碎石在0+490断面可能贯通整个坝体。

③层壤土夹碎石(Q4dl+pl):紫褐色,该层厚度0.4.~1.0 m,层底高程为96.50~100.39 m。

1.2.2 工程地质评价

③层壤土夹碎石:该层在桩号0+230~0+320段已清基,不存在坝基接触冲涮问题,桩号0+470~ 0+510段渗透系数为7.87×10-4~1.66×10-3cm/s,为中等透水性,该段未截渗,存在坝基渗透和接触冲刷问题,建议采取截渗等工程处理措施。

2 坝基基岩分布及地质评价

2.1 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布规律

砾岩:成灰紫色,原岩为安山质火山角砾熔岩,砾石粒径一般在1.0~4.0 cm,最大7.0 cm,岩芯成碎块、短、长柱状,柱长一般5~30 cm,局部发育高倾角闭合裂隙,透水率0.79~14.39 Lu,为微~中等透水性。砾岩抗风化能力较差,根据其风化程度不同分别描述如下:

全风化带:严重风化褪色,呈灰褐色、灰紫色,原岩结构全部破坏,呈砾质土状,厚度一般0.20~1.90 m。

强风化带:灰紫色、紫色,岩芯破碎成块状或碎屑状,手掰易碎,原岩结构依稀可见,厚度一般0.20~5.50 m。

中等风化带:灰紫色,致密坚硬,岩石较完整,岩心一般呈5~30 cm柱状。局部发育高倾角闭合裂隙,该层未揭穿,揭示厚度一般09~8.5 m。

2.2 工程地质评价

本次在现坝顶及下游坝坡布置两条物探剖面,物探资料显示,在坝顶及下游坝坡均未发现破碎带,但在桩号0+470~0+520段深度21.0~ 28.0 m范围内,存在视电阻率低阻异常区域。根据物探结果,在桩号0+490现坝顶及原坝轴线处理勘探钻孔,钻孔资料显示,该处上部岩体为强风化带,岩石破碎,厚度约2.0 m,下部揭露为中等风化状完整岩石。

综合分析认为,该处上部岩石风化剧烈,岩石破碎,下部为中等风化状,岩石完整。

根据坝体壤土与基岩接触带注水试验资料,桩号0+520~0+558段渗透系数为3.34×10-4cm/s,为中等透水性,存在坝基渗漏问题,应采取工程处理措施。

根据压水试验资料,基岩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等风化带一般具弱透水性。桩号0+040~0+ 470段坝基岩石透水率为1.73~9.01 Lu,具弱透水性,大坝桩号0+470~0+520段基岩上部岩石角破碎,透水率为14.39 Lu,存在坝基渗漏问题。

综合以上评价,建议对0+470~0+558坝段采取截渗等工程处理措施。

3 地震液化评价

下株梧水库处于地震基本烈度8度区,按8度区地震对坝基砂进行地震液化判断。

3.1 初判

1)根据地层时代判别。河床段坝基为第四系全系统冲积细砾,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50287-99),存在地震液化的可能性。

2)根据颗分资料判别。经过对该层探抗取样分析,其粒径大于5 mm的颗粒含量的质量百分率小于70%,且粒径小于0.005 mm的颗粒含量小于18%,存在地震液化的可能。

综合上述初判结果,判定坝基①层细砾存在液化可能。

3.2 复判

坝基砂相对密度为0.31~0.545,因此,坝基砂在8度地震情况下,有发生液化的可能,经对坝基细砾进行液化判别,坝基砂为液化土。

此外,下游坝坡进行了多次帮坡,岩性为碎石土,没有经过辗压,结构为松散状态,在地震情况下,存在发生震陷的隐患。

4 渗透变形

对坝基分布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渗透变形分析如下:

4.1 渗透变形类型确定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附录M,土的渗透变形形式判别。

经计算判别,③层壤土夹碎石的渗透变形类型为流土。根据颗粒分析资料,判定①层细砾的渗透变形类型均为管涌。

4.2 允许水力比降计算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附录M,管涌型的临界水力比降公式计算,安全系数取1.5,根据计算结果及工程类比,建议①层细砾允许水力比降采用0.14,③层壤土夹碎石允许水力比降采用0.50。

(责任编辑 赵其芬)

TV697

B

1009-6159(2014)-10-0040-02

2014-08-12

江宁宁(1979—),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安丘市安丘壤土
精准扶贫背景下脱贫成效的测度与分析——以安丘市为例
土壤质地及砧木影响苹果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碳源利用
左家林场核桃良种基地选址调查报告
CONTENTS
安丘市宏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安丘市华
——机械厂)
山东安丘仓方早生桃生产管理技术探讨
安丘蜜桃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主人之谜
鲁图藏安丘王筠著述书板刊刻考
安丘市在全国率先试水大葱和生姜农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