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以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为视点
2014-04-08晏劲松
晏劲松
(湖北工程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所谓模式,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即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模式又包含不同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由各种人才培养方式构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多种培养方式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归根到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独立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比较单一、缺乏弹性,没有较好地吸收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当今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借鉴别国的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本文从招生方式、培养方式、学籍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比较了我国与别国之间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制度与模式的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招生方式
了解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了解其招生方式,因为,高校招到好的生源十分重要。“教育规划纲要”在招生方面提出了学生“多次选择”、学校“多元招生”的改革方向,就是为了保障学生能到合适的学校读书,学校也能招到理想的生源。招生这一环节其实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入口关,把好这一关,才能使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得到保证。我国目前仍然是高考“一试定终生,一分定乾坤”,单一化的招生方式使得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很多有创新潜力的学生因为一分之差与理想的学校、专业失之交臂,高校也同时错失了理想的生源。虽然我国高校目前也有自主招生的尝试,但是,报名门槛较高,大多数高中毕业生与高校自主招生无缘。同时,我国的高考每年只考一次,高校每年也只入学一次,于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就成了全国高中生升入大学要过的“独木桥”,这使得高校只能从学生的高考分数上选拔学生,很难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选拔生源的难度大大增加。同时,学生只能通过填报高考志愿来申请学校,高考志愿又往往以第一志愿为主,学生不能同时自主选择多所高校。相比之下,国外高校的招生方式呈现两个特点:高校多样化选拔和学生多次选择。欧洲高校录取学生时采用学生中学会考成绩、中学阶段的成绩单、中学校长的推荐信以及教师评语等多种渠道来判断学生的优秀程度并做出是否录取的决定。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菲律宾,也主要通过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面试等方式来考查学生是否达到录取标准。除此之外,国外还通行统一的选拔考试,如:美国、日本、俄罗斯。与中国不同的是,国外统一的选拔考试并非一次性的,还有其他辅助和补充手段。美国高校主要通过赛特考试、面试、中学教师推荐信、中学成绩单以及学生在中学获得的学分等多种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潜力。其中赛特考试虽然为统一的考试,却不是决定学生是否能被录取的唯一依据;俄罗斯高校采用统一的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来录取学生;在日本,除了统一的考试,各高校还有自己的单独考试,两者结合来决定是否录取学生。同时,国外的高校招生允许学生同时申请多所高校,并且学生可一年多次参加与高校招生有关的考试。美国的赛特考试一年七次,以色列的大学入学考试一年五次,日本高校招生考试一年两次,菲律宾高校也普遍实行一年两次入学机会。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都是根据“一试定终身”的高考成绩来录取新生。这种招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考核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潜力、素质、择业倾向、个人兴趣爱好等。这使得学生入校后对教师教育专业的学习不感兴趣或者没有信心,影响了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因此,笔者建议借鉴国外高校的招生模式,改革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模式,以多样化评估方式来录取教师教育专业的新生,充分参考学生的高中成绩单、操行评语、教师推荐信、教师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以及高考成绩,全方位了解学生,把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有潜质的学生录取到教师教育专业。
二、培养方式
我国高校普遍重视专业设置,学生进入大学后强调专业学习的深入,同时,课程体系也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塑造专业性人才,培养口径比较“专”,学生知识面比较窄,因此学生毕业后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社会,而且在校期间学习的很多专业知识在社会上得到应用的机会较少。同时,中国高校专业设置很细,分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每个学科级别都建立相应的行政组织并赋予相应的行政级别,以行政组织为单位来管理教学事务。相比之下,国外高校普遍强调通识教育。美国的高校在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把通识教育放在第一位,把专业训练放在第二位。日本的公立大学普遍设立基础学部,大一、大二的学生都在基础学部学习,而基础学部,就是进行通识教育的部门。此外,国外高校普遍实行学科交叉、文理兼容,通行学分制, 淡化专业概念,强化课程群的观念。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具有“两个交叉”的特点,即,学科间的交叉、学科内不同专业的交叉,人文社科课程的学分要占据一定的比重。在日本,有的高校,如:筑波大学,甚至以学科群、而不是以院系为单位组织教学。这些培养方式,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院系之间相对隔离的状态,最大程度地整合校内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十分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比如:英语教育专业就以英语学习为主,数学教育专业则以学习数学专业知识为主,这本来无可厚非。只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学生在高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就其深度来讲,完全可以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但是,基础教育对于从业的师资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要求从业教师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宽广的知识面。笔者建议地方本科院校改革教师教育专业现行的培养方式,引进国外高校“课程群”的概念,实行学科交叉和专业交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
三、教学方式
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坐在教室听课;围绕教师的板书,学生做课堂笔记;围绕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走,教师提供的答案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居于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这种“填鸭式”教学在我国能够大行其道,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多,教学资源相对紧张,无法实行小班授课;而且教师受传统文化影响,出于“师道尊严”的考虑,不能将自身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同时,应试教育的环境使学生从小就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在学习中完全依赖教师满堂灌输。在我国的高校的课堂上形成了“你不会?我教你!”的教学方式。我国高校课堂上信息的单向传播造成学生思考的机会少,学生只好对教师讲授的内容采取了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一旦考试及格,知识也随着时间从学生的记忆中流逝。在国外高校,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中心的地位,教师组织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动脑、动手主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敢想、敢说、敢问”的特点。探究式教学方法包含了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对知识的讨论。探究式的交流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而不仅仅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播。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也获取了学术上的新的信息,因为学生在查阅了资料以后所表达的内容往往是学科前沿的观点,值得教师借鉴。学生在讨论或演讲中表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同时也接受教师和同学的信息反馈,以此判断自己的学术观点应如何改进。 同时,国外高校十分注重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扩大大学生研究计划”允许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学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被视为教师的初级同事,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学生和教师都要定期写评价报告,对师生合作的科学研究进行总结。还有加州理工大学的“夏季大学生研究计划”,纽约州立大学的“大学生研究和创造活动”,都使100%本科生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除了校内教学,国外高校还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借助企业的资源培养人才,使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如:英国的“三明治”课程,就确保学生有一年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机会,在企业的工作实践由企业来安排,这种工读交替的授课形式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已经初步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德国则有所谓“双元制”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让新生在入学前在企业进行6个月的实习工作,为进入大学后的理论学习打基础。同时,在大学的第三、第七、第八学期安排专业对口的课程实习,课程实习的内容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相结合。同时,德国高校还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这种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对学生培训与考核的授课模式被称为“双元制”。
如何借鉴国外高校经验,改进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呢? 首先,要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积极、主动、独立地探索知识,教师当好“导演”,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讲授、小组讨论、学生演讲、实验、实地调研等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探索知识创造条件。第二,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探究式教学方式对教师的备课、组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填鸭式“教学要求教师“1+1”,即:1小时备课加上1小时授课。而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则需要“5+1”,即:5 小时收集资料、案例和备课,再加1 小时授课;这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客观上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心。第三,以探究式方法组织教学,需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做实验、实地调研、与教师及同学交流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情况,综合利用文字、图案、表格、视频等多种展示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突破教材的限制,充分利用学术期刊、行业杂志、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特别是了解学科发展方向以及学术前沿知识,培养学生勤思考、勤提问、勤交流、勤总结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应从结果性考核转向注重过程性考核,使学生改变“临时抱佛脚”的应试心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消化。[2]
四、考核方式
我国高校实行“严进宽出”,学生通过高考的严格选拔进入高校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在校大学生的考核实行比较单一的试卷考试,教师对试卷的难度进行总体把握,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达到及格分数。学生一旦进入高校,被淘汰的可能性比较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毕业获得学位。国外高校普遍实行“宽进严出”的淘汰制。法国高校每年淘汰率为50%。德国大学目前统计出的学生淘汰率为30%。美国以加州理工学院为例,淘汰率超过25%。加拿大高校在一年级就有14%的学生被淘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学生要在课外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完成大量作业才能毕业。一门课可以设置几种考核方式,造成学生“工作量”非常大。国外高校“宽进严出”的制度客观上使大学生的紧迫感增加,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实行“严进宽出”,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被淘汰的可能性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毕业率,但却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同时,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也使学生寄希望于考前的突击复习,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深刻,缺乏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建议改革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考核方式,实行演讲、小论文、社会实践、实验报告、团队作业、试卷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提高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不断通过自身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
总而言之,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招生方式、培养方式、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洋为中用”,以达到提升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同时,实行“拿来主义”,不盲目照抄照搬,在积极引进、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江潭瑜.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4):1-4.
[2] 任金秀,刘晓鹏,苏莹.从中外对比谈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