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心理健康教育

2014-04-07赵菲菲蔺红春

关键词:农村教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赵菲菲,蔺红春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心理健康教育

赵菲菲,蔺红春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关系到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间接上也与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有一定的联系,通过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教师心理健康

0引言

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决定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并对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针对幼儿教师的研究,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和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关于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也蓬勃发展,在有关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中,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障碍影响着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而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影响着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由此可知,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与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维护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同时也相应地有利于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提高。

1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现状

在CNKI数据检索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幼儿教师”“学前教师”“职业认同感”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期刊18条,硕博论文5条,但是其中重点以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为主要研究的数目更少,目前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已有研究对于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定义较少,现有研究中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定义多为描述性的定义,幼儿教师专业认同、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经常混用。在已有研究中,翟艳(2005))认为幼儿教师专业认同就是幼儿教师对自己身为教师所具有意义的整体看法,是幼儿教师感知工作情境,赋予意义并采取行动的核心,是多元的、复杂的、动态发展的;秦奕(2008)认为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指教师基于自身经验对其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加以自主性的理解与解决,从而形成有目的、主动的自我理解与自我接纳的生活态度的过程;谭日辉(2009)在《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其提高策略》一文中指出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幼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幼教事业有主观上的内在接纳,从而自觉服务于幼教行业的一种精神状态。

1.2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

闫静(2011)总结出已有的文献中显示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个人认同、在校学习的经历、职前培养和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后的经验、教师个人的教育实践四个方面;丁洁(2009)通过对上海幼儿教师实证研究得出不同职业动机、工资水平和满意度、年龄和教龄、职称、行政职务、幼儿园性质、婚姻状况等因素都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有一定影响。这与李莉娜(2011)和王静(2007)等的研究大同小异。

1.3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及相关研究

国内已有的研究专门针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较少,王静(2007)对兰州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认为增强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丁洁(2009)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还有的研究涉及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社会支持和离职倾向的关系(高晓敏,刘岗,2011)。除了这些相关研究,马丽芳《私立幼儿园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的研究虽然不是针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但是也可以在其研究中看到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情况。

1.4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

至今有两位研究者的研究涉及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王杰在《甘肃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论文中涉及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显示出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水平高,但农村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也有一定的压力,其压力源是教师待遇低、工作不稳定、工作辛苦和农村教师地位低等;欧阳洁(2014)在对湖南省国培的168名农村幼儿教师的研究中也认为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是高水平的,她指出影响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有:工资待遇水平、职业发展条件和自主发展意识。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的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既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也缺乏广泛的实践操作,但是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作为衡量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部分,不仅要针对出现问题的教师进行教育,更应防患于未然,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

2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心理健康

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地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低水平的职业认同是影响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作为农村学前教育实施者的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进而影响了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2.1客观因素

2.1.1地域环境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地域条件都可以影响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处于偏远农村的幼儿园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欠发达、交通、信息闭塞,这些不利条件给教师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不仅不能体验到现代化生活和教学的乐趣,还要克服各种地域困难,因为这些压力带来了职业的不认同,进而对身心产生不良的影响。

2.1.2过高的工作负荷和偏低的待遇

农村幼儿园由于师资的不稳定和师资匮乏,幼儿教师一般都是进行混班、混龄教学,保教不分,幼儿教师既要授课、带领幼儿的活动课,又要照顾每个幼儿的生活,与这些繁重的劳动不相符的是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都没有实质性的保障,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在市场经济和拜金主义的社会风气下,教师容易产生倦怠感,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离职倾向严重,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教师自身职业认同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2.1.3社会环境与“刚性”管理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村幼儿教师的微薄收入、社会的过高期望和管理制度的教条化都在降低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心理健康。幼儿是祖国的花朵,“一切从娃娃抓起”等口号都显现出社会给予幼儿教师很高的期望,这也给农村幼儿教师带来心理压力。此外,农村幼儿教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应付各种培训、学习、教研等活动,努力促进其自身专业发展。忙碌的工作和硬性考核、“刚性”的管理使农村幼儿教师更加无奈和矛盾,工作面临很多问题,在职业认同感低下的情况下勉强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只能增添心理压力。

2.2主观因素

2.2.1角色与自我的冲突

农村幼儿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在农村被许多家长和村民“神圣化”,认为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农村幼儿家长把孩子完全交给幼儿教师管理,除此之外,社会给教师角色也赋予了很多责任,然而农村幼儿教师不仅要担任教师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担任多重角色,尤其是在农村这样的特殊环境中,许多农村幼儿教师工作角色与生活中的角色混淆,角色的混乱给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带来负面影响,对职业的低认同使他们对工作和生活产生消极情感,并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2.2.2专业素质的不足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幼儿教师标准和幼儿教育的纲要和文件,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丰富的教育内容都与传统的幼儿教育大相径庭,许多农村幼儿教师并非科班出身,学历也参差不齐,面对这些职业的高要求,一些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心理极度疲劳。

2.2.3自身因素

农村幼儿教师从早到晚忙着教学和各种工作,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苦闷无处宣泄,对幼儿教师职业不够认同,而农村幼儿园由于条件限制,没有专门针对幼儿教师的文化生活和心理辅导等部门,农村幼儿教师自身也不知如何排解心中的不快,久而久之农村幼儿教师只能越来越不认同自己的职业,这势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农村教师职业认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3.1政府支持,改善农村幼儿师资队伍

农村地区因为条件限制,所以幼儿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都难以保证,使得农村的教师压力重重。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给予大力支持,创建合理的制度和体系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满足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除此之外,还应给在职的农村幼儿教师更多的进修和学习的机会,使他们的专业和技能不断成长,为他们的职业和个人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3.2发展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

经济是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教育,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会使更多的村民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孩子的教育上。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按时足额发放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完善农村幼儿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制定完善的农村幼儿教师职称评定系统,让农村幼儿教师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他们才能专心职教,在工作中体会到快乐,并愿意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3.3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关注教师身心健康

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幼儿园应坚持推行人性化管理,为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轻松温馨的环境,关注农村幼儿教师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并及时解决,尽可能地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丰富农村幼儿教师的精神生活。农村幼儿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园领导的管理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还应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为农村幼儿教师开展心理科学的讲座,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排解农村幼儿教师各种心理困惑。

3.4提高农村幼儿教师自身心理素质

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可见,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还要依靠自身的调节。农村幼儿教师应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适当地排解工作和生活中的苦闷,不断提高自身调节能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培养一些健康的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减轻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当遇到心理问题时也不要讳疾忌医,可以找同事或者家人、专家帮忙排忧解难。

[1]李里.对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73⁃74.

[2]郭成,冉红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以中小学教师为个案[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73⁃177.

[3]周冰清.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10):136⁃138.

[4]林文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5⁃139.

[5]杨建飞.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因及维护策略[J].教育探索,2005(4):93⁃94.

[6]门兰兰.中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改善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225⁃227.

[7]陈淑萍,颜秀红.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与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2008(18):91⁃92.

[8]林琳.内江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10,(12):114⁃115.

[责任编辑:刘海宁]

G610

A

1671⁃6876(2014)03⁃0275⁃03

2014⁃05⁃23

2013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3264)

赵菲菲(1987⁃),女,山东东营人,主要从事学前心理与发展理论研究。E⁃mail:zhaofei101696@163.com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