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课程的生成与运行机制
2014-04-07高新华
高新华
(常熟理工学院教务处,江苏常熟 215500)
高校应用型课程的生成与运行机制
高新华
(常熟理工学院教务处,江苏常熟 215500)
在“应用型”语境下,课程建设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性环节。为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政策导向和自身实际,以“校地互动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坚持“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应完善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教学体系的生成机制,坚持自建、外引和联建三者并举,坚持目标一致和出口导向两原则;应完善包括教师、教学手段与方法、课外辅导、教学考核方式和学生等因素在内的应用型课程运行机制。
应用型;课程建设;生成机制;运行机制
0引言
“任何教育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因此课程建设是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对于以人才培养类型作为分类标准的高校分类,最终也要落实在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因此,建设应用型本科课程是当前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1]笔者认为,在“应用型”语境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明确目标和方向的基础上,完善课程的生成和运行机制等,以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1明确应用型课程建设目标
“凡有发展意图和求进取向的社会组织,其有效管理行为均起始于准确的组织定位。”[2]高校之间的竞争根本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而质量是分层分类的。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讲,关键问题是各个学校要做好自己的科学定位,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然后扎扎实实地去实践探索。[3]一般而言,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社会需求、政策导向和自身实际是高校办学定位的三个决定性因素。其中社会需求从实然层面决定着高校的办学定位;政策导向从应然层面决定着高校的办学定位;自身实际则从现实层面决定着高校的办学定位。三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均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出发点和归宿。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如由于升本时间比较短,本科办学经验相对欠缺、社会知名度不高;受我国现有高等教育政策所限,在办学经费、招生政策等方面很难得到与成熟本科高校同等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竞争机会;在办学经费、师资力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基本设施等教学资源方面自身积累不够;等等。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准确定位,在人才培养上与国家战略需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保持一致,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受到社会广泛欢迎的、能在社会上发挥重大作用的人才。为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校地互动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①
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应为:坚持“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②,根据推进学分制改革要求,构建学校应用型课程库,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具体目标为:根据“普遍合格,培育优秀”原则,制定或修订学校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梳理教学内容,建成科学合理的学校课程库;根据培养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遵循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平台课程体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推进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建成学生学习、教学建设、教师研究、全校共享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2完善应用型课程生成机制
本文所称的课程生成机制指校、院、系三级在决定各专业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教学体系上的内部权限分工及其相互关系。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欲在短时间内克服本科办学经验缺乏和办学资源匮乏等弱势,迅速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必须理顺课程生成机制,举全校之力加强课程建设。一般说来,为避免学校办学资源发生内耗,学校应成立专门机构如课程建设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研究制定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审议各学院上报的专业课程建设规划,指导各学院拟定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体系;各学院负责根据学校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制定所辖专业的课程建设规划,督促所属系拟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体系并予以审核论证;系则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拟定所负责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体系③。
就单门课程的生成方式而言,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坚持自建、外引和联建三者并举,以期能尽快满足培养合格本科人才的需要。所谓自建,指主要依靠本校教学资源生成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的课程,主要适用于学科平台课程体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部分公共必修课;所谓外引,指通过购买或非购买方式引进校外已经成熟并与各专业课程体系相符的课程,主要适用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部分学科平台课程体系;所谓联建,指由本校教学资源和校外教学资源特别是企业资源联合而建的课程,主要适用于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其中,自建是最主要的课程生成方式,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均需以课程自建为基础,也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的集中体现;外引是一种辅助性方式,对于教学资源有限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引进校外优质的课程资源是丰富和提升本校课程资源库的捷径;联建是校地互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随着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逐步深入,外引在课程生成方式中的比重将逐步加大,而联建的地位和作用将日渐突现。
校、院、系三级在应用型课程生成过程中,以下两条原则必须坚持:一是目标一致原则,即各专业课程体系应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各课程教学体系应符合本专业课程体系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出口导向原则,即“以课程与就业出口之间的必然联系为基本依据,按照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模式。”[4]
3完善应用型课程运行机制
本文所称的课程运行机制指教师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经审定的各专业课程体系和各课程教学体系一经公布,即成为授课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执行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手段与方法、课外辅导、教学考核方式和学生成为制约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
授课教师是课程运行机制中的首要因素。虽有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而无优秀的授课教师,仍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为确保课程目标全面实现,“构建并实施课程质量认证准入制尤为必要。如可以采用备听评审制度,逐门课程进行审核,确保开出课程质量。备听评审主要是利用相对集中的寒暑假期对即将开出的本科课程,组织教师开展的备课、听课、评课和审课四个环节的教学准备活动。”[5]
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教学手段与方法意义重大,其主要内容是要正确处理教、学、做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坚持教、学、做相结合原则,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因此,教师应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把“做”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通过实践知道“怎么做”,在做中学知识增能力,并进一步探索“怎么做更好”。
课外辅导是应用型课程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课外辅导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当前,为数较多的高校及其教师尚未真正认识到课外辅导的重要性,很多教师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视为其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学任务,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将课外辅导视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教师课外辅导工作机制,使之成为教师岗位职责的必要组成部分。
教学考核方式是应用型课程运行机制的必要环节。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合适的课程教学考核方式,不仅重视对学生识记、领会和运用能力的考核,更重视对学生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的考核;不仅加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测量,更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评价,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与教师一样,学生同样是应用型课程运行机制的实施主体,高校课程建设的实际效果均须通过学生得以展现。如果没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好的制度设计也是废纸。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制定切合可行的政策引导教师布置相关课程学习任务,让学生走进图书馆和实验室,促使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同时应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构建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在高等教育界已经形成共识。所谓应用型人才,相对于理论性、学术性人才而言,是指掌握应用性知识、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一线的人才[6]。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有赖于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型,有赖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式及其内容的优化,有赖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但最终离不开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的生成与运行机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如欲真正改变“学非所用”的尴尬局面,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毕业生就业市场有机接轨,必须在课程建设这一基础环节上狠下功夫。
必须说明,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明确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学校应用型课程的生成与运行机制,只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课程建设除了需要生成机制和运行机制外,还需要课程保障机制和监控机制。课程保障机制包括人力资源、场馆资源、实验实训资源、图书信息资源、网络教学资源、教学学术资源等方面的制度及运行机制,它为课程的生成与运行机制提供了条件保障。课程监控机制包括对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的合目的性进行检查评估和分析、对课程运行的规范性和合目的性进行检查评估和分析,它为课程的生成与运行机制的持续改进提供制度保证。只有在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完善应用型课程的生成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监控机制,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统一,完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注 释:
①“校地互动”是指新建本科院校与院校地理位置所处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政府及其相关社会组织(如企业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校地相互合作、共生共赢和科学发展。参见朱林生等:《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基于校地互动的视角》,《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9期,第25⁃27页。
②“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即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从职业需要出发,考虑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重视学生的发展后劲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注重能力的培养,设置能对达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提供有效支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参见朱林生等:《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基于校地互动的视角》,《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9期,第25⁃27页。
③课程教学体系主要应包括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时间安排、考核评价办法、参考资料等内容,其集中体现为课程教学大纲。
[1]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4⁃7.
[2]眭依凡.大学校长的办学定位理念与治校[J].高等教育研究,2001,4:49⁃52.
[3]钟秉林.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科学发展观[J].集美大学学报,2004,2:3⁃7.
[4]徐同文.基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建设与创新——以临沂师范学院为例[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5:1⁃6.
[5]谢亚非.创新课程建设与运行机制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5:7⁃11.
[6]朱林生,等.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基于校地互动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0,9:25⁃27.
[责任编辑:张 超]
G642
A
1671⁃6876(2014)03⁃0248⁃03
2014⁃06⁃20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DFA100277);江苏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09⁃163)
高新华(1969⁃),男,江苏昆山人,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法学和高校教学管理研究。E⁃mail:gaoxh@csl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