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探究

2014-04-07郭小璐刘秀玲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种例文应用文

郭小璐,刘秀玲,陈 蕾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当前,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很多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新的目标定位,对于我国绝大多数发展中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趋向成熟,人才培养结构布局进一步趋于合理。”[1]而应用写作课程作为融传播写作知识、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写作素质于一体的社会教育活动,已成为当下很多高校文理兼收的通识课程,正逐渐成为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斯大林曾指出:“生产的继续发展,阶级的出现,文字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家进行管理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2]应用文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小至请假条、手机短信、借据、收条,大到国家颁布的法令、文件,都是应用写作的学习内容。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应用写作学正在向专业化的纵深方向发展,相继派生出科技写作、财经写作、司法写作、新闻写作等类别。正是由于它的适用范围之广,涉及到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熟悉程度之深,几乎每个人都能写一点,所以,在当前高校的应用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课程重视不够、写作能力较差,“一听就会,一写就错”等现象的存在。

在大多数人看来,只要掌握了应用文的相应的格式要求、用语要求等范式,就可以完成一篇应用文的写作,因此,相对于应用写作的广泛应用,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热情、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而且相对于文学作品,应用文的语言浅显、直白、严谨、规范,有固定的格式、写作规范,没有个人的感情色彩,但很难体现个人写作风格,这也是大学生们对该课程缺乏兴趣的重要原因所在。可以说,目前在国内的很多高校中,应用写作的教学都存在着一定瓶颈。

一、应用写作教学要与时俱进

在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向学生介绍每一种类应用文的写作要求、格式规范等理论问题的同时,最重要的环节是要配以相应文种的例文,使学生接受起来更直接、形象,这一直是在应用写作教学的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式。在各类应用写作的教材中大都精选了相应的例文,但是从教材的出版到教材的应用,除了一部分特别经典的例文外,大多数例文已经“落伍”,与时俱进地选择例文显得尤为必要。例如,若在每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在讲授公文方面的命令、决定、通知、议案等文种时,课堂所用例文就可以及时地引入我国每年三月份的“两会”文件,既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和学生共同学习了“两会”精神。

目前高校在校学生基本为“90后”,他们的成长过程几乎与中国互联网业的发展是同步的。信息来源渠道多、信息传播速度快等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因此,在应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例文除了要与时俱进外,还要切中学生的“兴奋点”,也就是要选择最新的,而且是他们感兴趣的事务方面的应用文例文。例如,每年我国都会出台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考研等涉及到大学生切身利益的一些新的政策,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把这些新政策以例文的方式引入课堂,既达到了应用写作教学的目的,也让学生们及时地了解到了国家的相关政策,重要的是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应用写作的乐趣。

二、应用写作教学要兼顾学生的专业

在越来越多的高校里,应用写作已经跨越了专业的限制,成为全校开设的通识课程。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如果教案也是统一的,那教学效果又将会大打折扣。试想,在一所应用型的理工类大学中,当面对采矿、材料、自动化、通信、会计、外语、社会工作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时,考虑到他们的专业特点、思维方式乃至就业后的工作状况,对于应用写作能力的要求可以说相差甚远。因此,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讲授文种的选择、例文的选择等是十分必要的。

采矿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在矿山里工作,较多接触的是矿井中的机器维修报告、生产报告等;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多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未来就业接触更多的应用文则会是调查报告、公文等。可以看到,仅就这两个专业在具体的应用写作教学中就要相应地各有侧重。同样,材料、自动化、通信、会计、外语等诸多专业也都各有专业特点,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所从事工作特点都决定了对应用文的文种使用范围均是不同的,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际需求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看,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首要的教学目的,而应用写作能力正是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决不能以授课教师自己的专业方向为准绳、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必须以学生的专业、就业为出发点。如果所有的专业授课内容均是相同的,这种随意性的教学行为不仅不能够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也将会使应用写作这门课程走向穷途末路,设置该课程的意义和目的更是无法实现。

三、应用写作教学要营造写作情境

与时俱进地选择例文、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对于调动学生对应用写作课程的兴趣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结合该门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情境式教学,为学生营造写作氛围,唤起写作需求,也是值得探讨实践的教学方式。

情境式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讲授的应用文种类,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授课教师设计情节、角色,让学生在融入角色的过程中,从而产生学习该文种如何写作和应用的主动性。还可以在课堂写作练习中融入情境,将须要掌握的几种文体,经过设计与写作需求的联结,自然地贯穿在整个情境之中,使学生一气呵成地完成几个文种的写作练习。诸如,某个会议的召开,就可派生出召开会议的请示、传达会议精神的通知、总结会议情况的报告等机关公文和会议通知、计划、总结等机关事务性文书的写作需求。通过这样的情境式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还能使学生对一个单位、部门的工作程序、办事程序都会有更深的体会,这对于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都是非常有益的。此外,还可以预想设计出一些学生将要面临的实际场景,例如求职就业,可以结合学生的就业现状,指导学生撰写好求职信、应聘信等,既可以达到应用写作教学的目的,又对学生的现实就业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总之,在应用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具有‘职业人’的意识,在学习和写作练习过程中能够以‘职业人’的立场来思考并完成作业,能让学生更好地习得公文处理的技巧,具备基本写作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对职场有感性认识,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为他们顺利过渡为‘职场人’做准备。”[3]如果只采用在封闭课堂中教师单一地讲理论、看例文、学生练的教学方式,显然是达不到教学的目标,是一种低效的教学。

结语

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人才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专业要求、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等综合能力,而应用写作能力则融合、贯穿在应用型人才所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之中,是眼下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更是就业的“敲门砖”,因此,在应用写作的教学中,无论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方式,无论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手段,都要打破传统,进行大胆创新实践,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既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1]李有亮.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校教育管理:2014,(1).

[2]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8.

[3]林燕华.在应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J].文学教育:2013,(10).

猜你喜欢

文种例文应用文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近代以来我国公文文种流变考述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日轻装范蠡舟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从错用文种谈规范公文写作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