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的制定
——以黑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4-04-07冀亚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4期
关键词:阅览室藏书黑龙江

冀亚娇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试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的制定
——以黑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

冀亚娇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为全校的教学科研提供着必要的文献支持,而这一资源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学术发展水平。因此,制定科学的政策是馆藏资源建设朝着合理化、特色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试结合黑龙江大学图书馆的具体情况来谈谈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政策的制定。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

黑龙江大学设有语言学、哲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10个学科门类近80个专业,其中包括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27个省级重点专业。到2013年8月底,图书馆拥有纸质书刊398万册,镜像数字资源3.8万GB容量,远程访问数字资源50万GB容量。

当今图书馆“以书籍文献为主的馆藏向以多元化、多信息媒体为主的信息资源转变,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体系突破‘藏书’框架而呈现出整合发展的态势”[1]。黑龙江大学图书馆馆藏指导思想是坚持纸质文献馆藏和电子文献馆藏并重发展,突出地方和学校特色馆藏的建设,形成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科学馆藏体系。要做好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宏观规划,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的采选工作上,要重视人才培养,建立详尽的文献采集工作条例。

1 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经费分配

随着数字图书馆资源的迅猛发展,电子图书期刊利用起来更加便捷,读者对电子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图书馆适时调整采购策略,文献购置经费比例有所变化,由过去的按照纸质图书、纸质期刊、电子文献各占1:1:1的比例,调整到目前的2:1:2的比例。图书馆不同载体文献的经费支出分配模式,主要取决于学校拨款的情况。

2 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采访人员的业务水平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部门的采访工作人员除了负责采选纸质图书期刊,也负责采选电子图书和数据库资源,信息量的增加和网络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对采访人员的要求,采访岗位承担着更大的责任。

根据采访岗位工作细则,采取团队培养,定期考核,通过测试竞聘上岗的方式选定人员。这样既可以根据重要岗位的人才需求,做到优中选优,也可以积极面对由于人员变动带来的人才缺失和工作断档问题。

3 文献采集工作条例

根据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及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采购中外文书刊文献。对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文献重点收藏,达到完整级,同时兼顾其他学科文献收藏。选择有特色的、符合读者需求的电子资源,注意同类产品之间的比较,避免重复采购。

做好采购的访问调查研究工作,深入读者一线了解读者需求;深入教学一线了解专业设置、课程变化及教学参考书需求状况;熟悉馆藏、掌握出版发行动态,多途径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通过省政府招标,选定图书供应商并确定图书折扣(实洋付款),采取书目预订和图书现采两种方式采购图书。高码洋图书实行购买前专家论证及面对出版社和图书供应商询价制度。

4 特色文献资源建设

重视特色藏书的连续性收藏。“在确定了合理的藏书结构后,图书馆必须坚持突出特色藏书原则”[2],坚持特色藏书的持续发展,努力建设成科学、系统而高质量的藏书体系。

4.1 古籍文献资源建设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自20世纪50年代就非常重视对古籍文献的采集收藏,现已收藏线装古籍近十万册,影印本精装古籍万余册。馆藏线装本古籍五千余种,内容涉及哲学、宗教、法律、经济、史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著作。通过有计划的发展,影印本《四库全书》系列基本收齐。

4.2 俄文文献资源建设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所藏俄文图书约13万册,其中文学作品、文学研究论著就近3万册、8千多种;语言学近500多种,语义学、词汇学、修辞学、语法学近500多种;语言读物、绘画等方面的图书一千一百多种。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俄文资料收藏较为丰富,但是还有许多不完备之处。除了尽量搜集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长期以来我们虽然一直坚持俄文资料的采选和补充,立足于我校俄语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地位,加强俄文文献的采集,形成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 国际交换、国内外捐赠文献资料管理办法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凡与我国建交的国家的图书馆,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书刊资料交换关系。交换对象主要选择大学图书馆和已建立关系的俄罗斯国立图书馆。

6 文献的管理和布局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藏书按照“三线藏书(又称三线制藏书或三线典藏制)布局管理图书。是按照书刊文献利用率的高低及文献所含信息的新旧,结合服务方式方法,将藏书划分为三个层次,组成一、二、三线藏书的布局体制”[3]。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分为老图书馆、新图书馆和文科资料中心三部分。老图书馆文献占有总体馆藏的70%以上,设有中文图书流通部九个外借室,二线后库藏书室和三线密集书库;过刊阅览室;阳光书屋;工具书阅览室,古籍阅览室,俄文、西文和日文文献中心,以及电子阅览室。新图书馆设有两个样本阅览室、期刊报纸阅览室和一个电子阅览室;文科资料中心收藏学术性强的文科类图书,方便所在教学楼各个文科院系师生借阅。

7 书刊剔旧办法

2010年至今,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在逐步实施图书替旧工作。在馆藏资源建设中,图书剔旧工作是必要的内容,而且必须安排专门人员按照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旧书剔除工作,而不是随意和盲目的开展这项工作。时效性强的图书,例如,各种应考资料,过时的计算机类图书等;定期需要剔除的图书类别,须要剔除的册数等,都应该有详细的要求,并且统一登记剔旧目录,中间可以设置一个缓冲阶段,对某些具有一定价值的图书暂时放置一段时间,考察读者需求,如果确实有使用需求,可以考虑继续上架。将新书购入和旧书剔除有机结合,从而保证整体馆藏的更新发展。

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政策是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方针,也随着图书馆的发展不断加以完善。要制定完备的政策体系,如,“需要遵循四个步骤:(1)建立制定政策的筹备委员会;(2)收集做出各项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类信息;(3)拟定草案并广泛征求意见;(4)批准草案形成正式的政策文件”[4]。

目前,我馆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科学有效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体制,还处于摸索阶段。随着工作的推进,我们正在努力筹建一个资源建设委员会,并将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综合专家学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的合力,逐渐丰富和完善资源建设政策,并以规章制度的形势固定下来,用以指导今后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工作的开展。

本文只是一个粗浅的论述,制定馆藏资源建设政策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论题,做好这一论题还须要继续做更多的理论论证和实际调查研究。

[1]陈茜,于杰.信息资源建设在图书馆的发展[J].图书馆学研究,2003(6):48-50.

[2]冉鸿.信息时代图书馆藏书政策新探[J].图书与情报,2000(2):35-36.

[3]朱宁.关于“三线藏书”与“三级藏书”区别的拙见——兼与臧铁柱、王杰两位同志商榷[J].图书馆学刊,1987(4):25-26.

[4]肖希明.我国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的制定[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3):17-20.

编辑∕岳 凤

冀亚娇(1978-),女,黑龙江大学图书馆馆员,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献采访学,古籍文献整理。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科类项目(11554142)

猜你喜欢

阅览室藏书黑龙江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Write a caption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
越鳗堂藏书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