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交通网络的统计实证研究
2014-04-07邹书力赵崇锦魏萌娅余启明
邹书力 赵崇锦 魏萌娅 史 新 余启明
(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城镇化发展和交通网络密切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交通网络是连接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载体。围绕着湖北省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完善湖北综合交通网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湖北省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有着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与以往的城镇化相比较,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中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中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的路子[1]。
据统计,从1978年~2013年,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了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 173个增加到20 113个。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都在70%以上,虽然我国城镇率仅为50%多,但是我国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1/3以上人口的城镇化,城镇数量如此之多、城镇规模如此之大、城镇化速度如此之快,这可以说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2]。当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数据表明,在2000年~2011年,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高于同期城镇人口50.5%的增长速度,户籍城镇化率36%左右,还有2.34亿农民工及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就湖北省来说,76个县级行政单位中有1/3的县市长期名列国家级贫困县榜单,这些贫困县级土地总规模占湖北省省域面积的40%,其平均城镇化率约为27.6%,滞后了湖北省城镇化率的近20%。在一些城市内部,存在着非户籍人口和户籍人口的二元结构;存在着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棚户区的二元结构[3]。
从我省的基本实情出发、遵守城镇化的发展基本规律,科学地制定一个新型城镇化的思路,简单地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核心,两个机制,三个“1亿人”,四个概念,五个服务,六个坚持。所谓的“一个核心”是指以人为本,群众至上;“两个机制”是指市场调节机制和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机制,引导市场走向;“三个‘1亿人’”是指湖北省要响应“促进约1亿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的精神;“四个理念”是指创新理念、开放理念、生态理念、系统理念;“五个服务”是指城镇化在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就业公共服务、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公共服务、保障性住房公共服务上着手改进;“六个坚持”则是指坚持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走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走社会和谐、个性分明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走现代化、多元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走高水平、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要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就要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布局。第一,注重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金融结构、市场结构。经济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动力。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金融结构、市场结构,大力支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助推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五个湖北”建设。第二,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镇管理制度、公共服务保障制度上落实到位。让新进城的农民有城镇户籍,享受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拒绝“摊大饼”式的城镇化扩张,拒绝土地粗放式滥用,拒绝以发展经济为目的而破坏生态环境。
交通网络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贯彻城市群“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城际合作、区域共赢”理念的载体,它有助于政府管制现代空间、规划现代空间。它还将大中小城市、城乡、新农村社区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将区域的人流、物流、金融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种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有利于发展生产,带动了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城镇化过程中对交通网络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科学的城镇化发展,要求交通网络科学规划;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的城镇化发展,要求交通网络高效全面;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要求交通网络节约环保;社会和谐、个性鲜明的城镇化发展,要求交通网络合理布局;现代化、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要求交通网络全面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要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通过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城市内部交通管理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内部交通服务需求,建立以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城市的社会总成本下降和资源节约为导向的绿色、快速、人本和智能的城市内部交通新模式。建设以铁路、公路客运站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以铁路和公路货运场站、港口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货运枢纽,优化布局,提升功能。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加强铁路、公路、民航、水运与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完善集疏运系统与配送系统,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开放机制,加强城市群的多元化合作,建立城际交通。建立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全社会总成本下降和资源节约为导向的绿色、快速、人本和智能的城市交通系统;注重生态,打造特色生态旅游景区交通模式。湖北“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湖北特色生态旅游圈将有助于整个湖北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部崛起,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交通模式,要围绕把各旅游景点连成一个环线整体,各路线逐步细化,交错相连,打造一个铁—铁相接、铁—公相接、公—公相接的“三个相接”,进一步完善一体化系统化模式。同时,在建设这种交通模式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的地理特征,规划合理的道路方案与施工工序,也要注重整体的合理布局,重点突出。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Z].
[2]新型城镇化:如何“以人为核心”[N].光明日报经济生活周,2014-03-27(B13).
[3]黄亚平,林小如.湖北省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路径模式及空间组织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1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