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分析
2014-04-06罗贻琳
罗贻琳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革命催生了种种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类型,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近10年来,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全球信息化已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借助手机、博客、播客、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形式,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传媒革命,将人们带入21世纪的“新媒体时代”。①现代大学生作为伴随新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代,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更加深远,新媒体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令人担忧的心理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新媒体及新媒体环境的形成
(一)新媒体概念阐述
1.定义
关于新媒体,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即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美国《online》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by all)。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个相对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相对于报纸,广播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电视,今天的网络又是新媒体。他认为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②宫承波认为,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包括网络电视、虚拟社区、博客、电子邮箱、搜索引擎、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等。③综合以上特质,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是有别于旧媒体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所有人可以通过它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
2.新媒体的特征
(1)受众主宰媒介
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受众只能单方面的接受这些信息,处于被动状态,并不能充分的参与其中。而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特别是网络平台、手机网络的发展,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内容的生产者和发布者,新媒体使得受众能充分参与到传播的过程中来,拥有控制权,从而主宰媒介,处于主动地位,传播权力开始回归。
(2)高度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是单项的点对多点的传播,一般都是我说你听、我写你看的模式,信息反馈不方便。新媒体是直接的多点对多点的传播,它使得每个人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有说的条件。用户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可将自己的观点想法发送出去。新媒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
(3)信息的深度、广度和发散度
新媒体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的信息,现在我们无论在哪个新闻网站查看新闻,我们不仅仅能看到新闻本身,还能看到与此新闻相关信息,包括新闻的背景、相关话题报道、各种专家评论以及网友意见等,这些丰富的相关信息还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包含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这些都是传统的平面媒体无法给予的。不论从信息的深度、广度和发散度其中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新媒体都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
(4)个性化信息服务
新媒体使信息传播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终端在网络中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如IP地址、手机号、电子邮箱地址、QQ号码等,信息传播者可以根据地确定一个或多个受众向其传播特定信息。另外,受众对信息具有同样的控制权,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订制信息、选择信息、检索信息。这样,每一个新媒体用户都可以发布和接受完全个性的信息,大众传播转变为“小众传播”。④
3.新媒体的功能
据相关资料显示,新媒体具有以下功能:增进信息交流,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冲破地域限制;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即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创造新的产业和新的商机;促使权利发生转移,使权利更多地转移到大众及消费者手中;丰富人们的生活,丰富娱乐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等。⑤
(二)新媒体环境的形成
新媒体中,互联网的发展最为迅速,可以称得上是新媒体的杰出代表。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2013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1.7个小时,相比2012年下半年增加了1.2个小时。10~19岁、20Z~29岁年龄段人群占比分别是23.2%、29.5%。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⑥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互联网在中国越来越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也日益增长,网络媒体在现代生活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从学生群体所占上网群体的比例来看,新媒体对学生群体的影响也最为突出。
一种媒介用户发展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主要以移动新媒体为载体的新浪微博只用了13个月。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新浪和腾讯微博用户数均已超过2亿。⑦随着新媒体的壮大,传统媒体也在考虑自己的出路。在众多的传统媒体中,电视行业是最早向新媒体学习,建立自己的电视台网站,将电视节目放在网上供用户点播观看,随着科技的进步,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在线直播功能,用户看到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还可以进行下载。传统媒体不断地向新媒体学习,汲取优点完善自身,与新媒体融合共同发展,从而形成现代的新媒体环境。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一)大学生心理现状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伴随着新媒体成长起来的,年龄在18到25岁之间,还处在青春期的后期,心理还未完全成熟。这段时期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时期,是为步入社会做的准备,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会在这个时期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变是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大学生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获得知识和信息,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除了有学习压力,他们还有家庭和经济压力、感情问题、职业规划问题、就业压力。在校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大部分是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在网上浏览新闻、收看电视节目、观看电影电视、接收发送电子邮件、在线购物、实时聊天等。不可否认的是,在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良信息,同样会给大学生带来困扰,如沉溺网络、产生焦虑、角色转换困难等。
(二)积极影响
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延生了大学生的认知感官,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使得大学生能够及时准确的把握这个社会,加深和扩大了大学生认知这个社会的深度和广度;新媒体的平等性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新媒体信息不受时空的限制,它的传播也消除了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边界,传播权力回归到大学生自己手中,使大学生有了表达权和话语权;新媒体所表现出来的平等、自由、开放正是大学生们所追求的;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有不良情绪,而新媒体恰好为大学生提供了宣泄不良情绪的场所,大学生们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心情、与网友交流等获得一定的心理自疗效果。
(三)消极影响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丰富量大,良莠不齐。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认知能力不强,对于新媒体的各种信息,大学生容易收到影响,分辨不清信息的真假虚实,出现认知失衡;网络给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很多便利之处,可以在网上认识新朋友,进行实时聊天和互动,释放自己的情感,但也会使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与现实社会隔离,使得人际交往能力下降;网络世界是虚拟的,没有国家和地域的限制,性别、年龄、职业、长相都可以完全隐藏起来,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不需要承担责任,这使得大学生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削弱了社会责任感。
三、新媒体环境下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价值冲突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迅速快捷,呈开放性状态,任何人都可以快速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了解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这使得不良信息有的可乘之机,包括消极信息、色情信息、反动信息等。大学生的心理长时间的浸泡在杂乱的信息中,在信息选择方面会感到无从选择和束手无策。丰富大量的信息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迷惘。新媒体的传播“去中心化”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再加上大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并未成熟,极大的可能造成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混乱。
(二)角色混乱
角色定义包含四种社会心理学要素: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角色即为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⑧网络是虚拟的,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交往是非直接的,多数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交流,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伪装现实中的“我”,在网络上塑造理想中的“我”,通过网络可以得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得不到的尊重、慰藉和满足。网络身份的虚拟化会造成大学生角色混乱,在现实和网络虚拟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出现心理错位。
(三)道德失范
道德失范是指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到的调节作用的弱化以及失灵,并由此产生整个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无序。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信息发布者的道德失范、信息接收者的道德失范、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网络道德控制机制的失范。新媒体使得信息传播权力回归到人们自身手中,强调了平等性,强化了大学生的平等观念,但同时网络上的欺诈行为、黑客行为、窥探行为等不良行为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新媒体的匿名性,使得用户社会责任感下降,道德意识弱化,而大学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难免会做出道德失范的行为。
(四)心理封闭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抒发和宣泄自己的情感,得到来自网络的关爱和理解。新媒体交往可以忽略现实的环境和自己的身份,一切都可以伪装起来,网络和现实的落差更加促使大学生追求网络交流,忽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现实交往能力骤降。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一个常见的有趣的现象,人们聚会时都是自顾自地埋头玩手机,通过手机网络联系着他人,却忽视了眼前的人。一味的追求网络交往,现实社会交往能力下降,不能适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交际,大学生可能会出现沟通欠缺和离群的现象,这使得大学生心理封闭状况愈加严重,情感淡漠、人际缺损、内心孤独。
(五)网络依赖
网络依赖是指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呈习惯性趋势,容易沉溺其中、难以自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2011年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络青少年网瘾的比例高达26%,网瘾倾向比例高达12%。在所有参与调查的青少年中,13~17岁青少年网瘾比例最高,为30.5%;其次为18~23岁青少年网民,网瘾比例为26.6%。⑨现实生活中,网络成瘾的消息不绝于耳,大学生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时不时地、无节制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聊天、游戏、浏览上,以至于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损害身心健康,如造成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兴趣丧失、思维缓慢等症状。
四、新媒体环境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新媒体角度
新媒体的高度开放性造成了新媒体环境的复杂化,每个人都有权力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发布当中,进一步造成参与主体的复杂性和信息的复杂性,加大了大学生甄别信息的难度;新媒体的虚拟性造成大学生现实和网络身份的不断转换,网上网下差异变化,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现实和虚拟界限模糊;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数量之巨大、获取之便捷易使大学生思维能力下降、缺乏思考、寄托网络;新媒体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各种娱乐休闲活动,导致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的依赖性剧增。新媒体的自身特性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条件。
(二)社会环境角度
一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负面信息,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造成心理问题的进一步催化。大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对社会中发生的负面事件易产生浓厚的兴趣,给予很大的关注,大学生群体缺乏冷静和理性,遇到社会不良事件容易激动过激,我行我素,在处理问题上过于主观、武断,容易感情用事,一旦遇到打击,又往往会表现出大学生群里心理脆弱的一面。可是说社会不良环境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催化剂。
(三)大学生自身角度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还要归咎于大学生自身。新媒体的特性和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是外在原因,大学生心理矛盾发展则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但是心理发展又并未成熟,对事物好坏的甄别能力不强,易产生大学生群体求知欲和辨别力的矛盾;大学生一方面希望与他人交往,但一方面又极力保护隐私,心理封闭和交往需要发生矛盾;大学生容易感情用事,遇事激动、主观武断,又追求理性思考和理性处事,这就造成大学生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是学习和塑造成为社会人的重要时期,是将现实的“我”逐步转变为理想的“我”,在这塑造的过程中,现实和理想难免会产生矛盾,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五、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网络观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亟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对于新媒体,大学生要了解传播媒介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类型、运行方式,提升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利用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之处,取之精华剔除糟粕。大学生应该根据切身需要,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和内容,在选择中占有主动性和目的性,而不是盲目性和被动性。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人生价值观和网络观的树立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外,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和引导也尤为重要。
(二)完善教育体系,及时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需要,新媒体是个全新的领域,我们有必要建立与之相关的教育体系,加强与之相关的研究,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关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对于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教育进行提前预防。学校还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通过各种形式对大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如网络咨询、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BBS讨论等,保证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解答和帮助。
(三)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和网络环境
新媒体的传播和受众都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社会具有一定的制度和规范,社会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去制定规范、颁布措施、通过立法等约束网络和受众行为。加大对信息源的管理,加强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监控。国家加强网络立法,规范网络行为,强化人们的网络法律意识。对于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要加大惩处力度。广大用户也应该参与到新媒体的传播和管理中来,和有关部门一起,纠正错误的行为和言论,降低不良影响,净化网络空间,健全管理机制,为大学生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社会和网络环境。
注 释:
① 中国教育网。
② 熊澄宇:《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发言》,www.cctv.com.2003-6-18。
③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④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⑤ 唐辉,周海明:《新媒体研究述评及心理学研究取向》,《社会心理科学》,第22卷,总第91-92期,2007年第3-4期,总第340页。
⑥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it.sohu.com/20130717/n381857937.shtml。
⑦ 徐尚青,顾雨霏:《移动新媒体对当代人格心理的负面影响》。
⑧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⑨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 《2011年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http://d.youth.cn/shrgch/201208/t20120807_2337374.htm。
[1]熊澄宇.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发言.
[2]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蒋虹,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5]唐辉,周海明.新媒体研究述评及心理学研究取向[J].社会心理科学.
[6]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Z].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7]庄美燕,李卓.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分析[J].特别关注.
[8]刘宗粤,杨志清.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年心理问题及其干预[J].前沿,2012,(11).
[9]黄进.强化新媒体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育报,2007-06-04.
[10]吴凯.论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群体心理环境 [J].中国传媒科技,2012-11.
[1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12-06.
[12]徐尚青,顾雨霏.移动新媒体对当代人格心理的负面影响[J].当代传播,2013,(4).
[13]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