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中共同犯罪肯定论
——以故意教唆、帮助过失行为为视角
2014-04-06陈志文
陈志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交通肇事罪中共同犯罪肯定论
——以故意教唆、帮助过失行为为视角
陈志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为了解决我国交通肇事罪中共犯的争议,应当对我国刑法第25条、第29条作出新的解读:"教唆他人犯罪",可以理解为包括故意教唆他人过失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宜理解为共同犯罪通常是共同故意犯罪的简称;"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是指故意教唆过失犯罪,不以共同故意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是提醒我们在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前提下,对于不同主体间的混合罪过行为,如果故意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更重的犯罪,要以其所触犯的更重的罪名定罪处罚。这是"从违法层面判断是否成立共同犯罪,从责任层面个别地判断各个参与人是否承担责任及何种责任"的共犯处理原则的应有之意。如此,就可以从故意教唆、帮助过失行为的全新视角肯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共同过失犯罪的阐述。
交通肇事罪;共犯;故意教唆过失行为
2000年11月10日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肯定了交通肇事罪中可以成立共同犯罪,这为司法部门办理相关交通肇事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这一司法解释也带来了一些难题。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司法解释认定交通肇事罪中存在共同犯罪,那就意味着肯定了共同过失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的存在,至少是肯定了交通肇事罪中共同过失犯罪的存在。我国刑法总则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根据此规定,通说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与刑法总则的规定是相冲突的,并认为先不论最高人民法院是否有权做出这样的司法解释,单就该解释对刑法的违反就有背罪刑法定原则,其合法性值得怀疑。于是,学界就该解释中的共同犯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最高人民法院解释中的第五条第二款和第七条涉及到共同过失犯罪问题,为了行文方便,笔者将第五条第二款所述情形简称为“指使逃逸的共同犯罪”,将第七条所述情形简称为“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共同犯罪”。
一、关于“指使逃逸的共同犯罪”问题的争议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是否应当将指使逃逸的行为作共犯处理呢?或者“指使逃逸的共同犯罪”是否可以或应当存在呢?对此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对此持否定态度,如陈兴良、张明楷、林亚刚等教授认为,在此情形下应当根据肇事行为及其相关情节可能定为窝藏罪或遗弃罪。特别是张明楷教授,他列举了在我国否定过失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肯定“指使逃逸的共同犯罪”存在以下可能性:一是把“因逃逸致人死亡”看作是结果加重犯;二是把“因逃逸致人死亡”看作是数罪或特殊的结合犯;三是把“因逃逸致人死亡”看作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可是,在上述三种情形下,第一种情形结果加重犯的说法意味着结果加重犯存在“基本的过失犯+故意的加重犯”模式,这是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第二种情形数罪或特殊的结合犯的说法则与法定刑不协调;第三种情形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的说法则会导致罪刑不均衡。[1]而且,即便采用上述三种情况中的某一种,也还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一是指使逃逸的行为人对于死亡结果,不一定持故意心态,也可能是过失;另一个是能否将逃逸本身认定是间接故意致人死亡的行为,有待研究。
第二种观点认为,“整个交通肇事罪中,由于基本罪是过失犯罪,根据现行刑法,当然不能成立基本罪的共同犯罪,但是逃逸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同时又从法律拟制的角度思考该问题,认为:“类似于刑法第239条的规定,把绑架后的故意杀人行为不单独处理,而是拟制成为绑架罪。这种拟制不能改变杀人行为的主客观方面,只不过是考虑到杀人行为在绑架罪中的常见性和司法处理的便利。”同样,“立法者没有把逃逸行为单独规定为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以法律拟制的方式把它规定在交通肇事罪之中。”[2]即在交通肇事后,指使人的指使行为对肇事人可能产生教唆或帮助其逃逸的效果。其逃逸行为相对肇事行为来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由于这种情形的多发性,及司法处理的便利,刑法第133条以隐含的方式把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规定为交通肇事罪。这样,当“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实际上,对于指使人来说,就相当于实行过程中参与进来的共犯,所以,指使人与肇事人之间属于共同犯罪。
第三种观点则从否定指使行为入罪的角度认为,“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驾驶人逃逸的行为是一种事后行为,其指使行为本身并不对肇事行为产生影响,因而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做法欠妥。”[3]持该观点的学者称,指使行为,不是交通肇事罪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所以该行为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能以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处理,进而认为司法解释违背了基本的犯罪构成原理。
二、关于“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共同犯罪”问题的争议
“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这种“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共同犯罪”,相对上述第五条第二款来说,争论相对少一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本条没有言明‘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故不能肯定本条肯定了过失的共同犯罪。”[4]但仍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
侯国云教授认为:“这一规定在我国刑法中确立了过失犯罪的共同犯罪理论,并同时确立了过失教唆犯的理论,这对我国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的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虽有超越解释权限之嫌,但却是十分令人欣慰的。”[5]
陈兴良教授则认为:“这一司法解释直接将这种指使、强令行为解释为交通肇事行为,而不适用共犯关系。”[6]
还有学者认为:“《解释》第7条不是仅有超越解释权限之嫌,而正是越权解释。第二,越权解释不仅不能令人欣慰,更只能让人痛心。希望在刑法中对共同犯罪的有关规定进行突破,确认对2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在某些情况下以共同犯罪论处,但这种突破只能是靠立法,而不能由司法解释作出规定。在刑法第25条尚未作出改动之前,2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还是不宜以共同犯罪论处,对指使、强令他人违章肇事的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承包人也不宜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权宜之计以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为好。”[7]
三、肯定交通肇事罪中共同犯罪的前提——对刑法第25条、第29条的新解读
显然,对于“指使逃逸的共同犯罪”问题的见解,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是在不承认共同过失犯罪的情形下否定了交通肇事罪中的共同犯罪,并认为在当前刑法下,宜认定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是新的犯罪实行行为,即根据肇事行为及其相关情节可能定为窝藏罪或遗弃罪。应当说,在通说否定共同过失犯罪的状况下,这是非常合理的。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意图用肯定交通肇事行为中的部分行为——逃逸行为,属于共同(故意)犯罪,并运用法律拟制的学说,把交通肇事罪中逃逸行为的故意转换成交通肇事罪中的过失,这实在是十分牵强。而且,法律拟制只是特殊情况,不可能适用到所有故意教唆过失犯罪的情形。第三种观点过于消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有放纵犯罪之嫌。
对于“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共同犯罪”问题的见解,根据通说,若要认为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为交通肇事行为的共犯,《解释》第7条确实有越权解释之嫌,但对我国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的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一司法解释直接将这种指使、强令行为解释为交通肇事行为,而不适用共犯关系”的说法则割裂了指使行为人与肇事行为人之间的联系,不利于正确解决两者之间的刑事责任。
应当说,《解释》第7条意义重大,它给我们指出了犯罪参与论中的一个被忽视的难题——不同主体间混合罪过行为问题。具体到第7条所涉及的情形,就是故意教唆、帮助过失行为。对此,该如何论处?笔者认为,应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应该对我国刑法第25条、第29条作出新的解读。
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一般认为,“教唆他人犯罪”指行为人故意教唆他人故意犯罪。其实不然,该条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包括故意教唆他人过失犯罪。关于“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按照他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处罚,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质处罚。换言之,要看它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质是教唆犯、帮助犯还是间接正犯。对该条新的解读说明故意的教唆行为的对象可以是故意行为,也可以是过失行为。
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通说认为,该条排斥了共同过失犯罪以共犯论处的可能性。笔者不赞成通说的观点,认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宜理解为共同犯罪通常是共同故意犯罪的简称。“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则是讲故意教唆过失犯罪,不以共同故意犯罪论处,否则,对过失行为人来说,责任过重。“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这一注意事项则是提醒我们对于不同主体间混合罪过行为,如果故意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更重的犯罪,要以其所触犯的更重的罪名定罪处罚。这是“从违法层面判断是否成立共同犯罪,从责任层面‘个别地’判断各参与人是否有责任以及具有何种责任”[8]的共犯处理原则的应有之意。
通过对我国刑法第25条、第29条作出新的解读,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教唆行为的对象包括过失行为;(2)我国刑法肯定了共同过失犯罪,并包括故意与过失相结合的共同犯罪的情形。这样就为最高法《解释》中的第5条、第7条中的共同过失犯罪找到了合法的依据。
四、以故意教唆、帮助过失行为为视角分析《解释》第7条
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指使、强令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还是过失?是只对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人单独定罪处罚还是对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人与交通肇事人两者都定罪处罚?若在对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人与交通肇事人两者都定罪处罚的情形下,是对两者分别定罪处罚还是把两者按共犯进行处罚?这些问题在最高法的解释里都没有明确说明。对此问题,笔者作以下分析:
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中的指使、强令行为包含有强烈的目的,只能是出于故意。而《解释》第七条却规定此情形下定为交通肇事罪,在我国刑法中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显然,把出于故意的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指使、强令行为单独定为属于过失犯的交通肇事罪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最高法的解释不是把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单独定为交通肇事罪,其具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人构成间接正犯,被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人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在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下,肇事人并不都应与指使、强令行为人形成共犯,并对两者都处以刑罚。由于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人是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等,某些时候这些人可以通过强制达成意思支配,对于肇事人来说,有时这种强制达成的意思支配几乎是难以反抗的,根据德国刑法学者罗克辛的犯罪事实支配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人的行为当作是间接正犯处理。但是,如果认为此情形下属于间接正犯,就不应当定为交通肇事罪,因为这已不是交通肇事的问题了,而是指使、强令行为人利用被指使、强令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达成其其它的犯罪意图,理应以其触犯的更重的罪名定罪处罚,除非法律将其拟制为交通肇事罪。二是基于指使、强令行为人与肇事人形成共犯,才可能对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人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实际上,对于行为人的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判断,不在于对危害行为本身的认识,而在于对该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据此,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指使、强令行为的主观方面的故意存在两种情形:(1)指使、强令行为人只对被指使、强令行为人的危险驾驶行为持故意,但对于可能会造成的肇事结果持否定态度,此情形下指使、强令行为人与肇事人形成共犯;(2)指使、强令行为人对被指使、强令行为人的危险驾驶行为和可能会造成的肇事结果均持故意,此情形下指使、强令行为人成立利用肇事人的肇事行为的间接正犯,应以其触犯的更重的罪名定罪处罚。另外,如果在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人的指使、强令行为之前,被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人就已经有了危险驾驶的意图,实际上,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行为人的指使、强令行为,就起到了帮助的作用,对于过失犯的故意帮助行为,也应以共犯论处。
此外,有观点认为,指使、强令危险驾驶的指使、强令行为人对交通肇事的后果持过失心理,因此,它对于指使、强令行为人来说也是过失犯罪,进而与被指使、强令行为人形成共犯。尽管该观点初看起来会和笔者上述观点得出相同结论,但其实不然。首先,通说的观点会使指使、强令行为人丧失成立间接正犯的可能性,从而使被指使、强令行为人丧失依照不具有期待可能性进行免责的可能性。其次,该观点其实也混淆了过失教唆过失犯罪的行为与故意教唆过失犯罪的行为之间的区别。
五、以故意教唆、帮助过失行为为视角分析《解释》第5条第二款
以故意教唆、帮助过失行为为视角,肯定《解释》第7条属于故意教唆、帮助过失行为与过失行为构成的共同过失犯罪,并不意味着《解释》第5条第二款所述的共同犯罪就毫无疑问了,因为《解释》第5条第二款所述情形是发生在肇事行为之后。的确,从表面上看,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的指使行为发生在肇事行为之后,属于事后的共犯,但是,若进一步分析,便会发现,应认定其为事中参与进来的共犯为宜。该条所规定的行为属于结果犯,是否构成犯罪,还要看肇事后续情节,如果被指使的人没有逃逸行为,又或者逃逸后没有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显然不能将其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肯定了指使行为人的指使行为属于事中参与进来的共犯,《解释》第5条第二款所述的共同犯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1][8]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636,360.
[2]吴刚.对交通肇事罪中指使人构成共犯问题的新解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4):117.
[3]孟静,刘锋.简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问题[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4):148.
[4]张明楷.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 (2):43.
[5]侯国云.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缺陷分析[J].法学,2002(7):47.
[6]陈兴良.共同犯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02.
[7]秦兰英.对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中共同犯罪规定的解读与评价[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9.
D914
A
1673―2391(2014)01―0074―03
2013-06-20责任编校:陶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研究生实践与科研创新课题《故意教唆过失行为研究》(项目编号:2013B180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