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痤疮研究进展

2014-04-05叶,陈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痤疮病因病机

唐 叶,陈 力

(1.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中医外科硕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210029)

综 述

中医治疗痤疮研究进展

唐 叶1,陈 力2

(1.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中医外科硕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210029)

痤疮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1],好发于青春期,多发于颜面、颈部、胸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之处。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可见丘疹、粉刺、囊肿、结节、瘢痕等损害,常伴皮脂溢出,炎症明显时自觉疼痛。中医治疗痤疮有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医宗金鉴》曰:“肺风粉刺肺经热,面鼻疙瘩赤肿痛,破出粉汁或结屑,枇杷颠倒自收功。”《诸病源候论》载曰:“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疱,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汗出见湿,乃生痤痱。”认为肺热、风热、湿热是主要病因病机。现代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发展,陈彤云归纳痤疮的病因病机为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熏蒸面部而发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酿生湿热、上蒸头面而发[2]。禤国维认为,阴虚火旺是痤疮的常见病机,肾阴不足,相火妄动,肾水不能上滋于肺,可致肺阴不足,肾之阴阳平衡失调,导致相火偏亢,热邪灼烧津液,炼液成痰,日久湿热痰瘀凝滞于面,发为痤疮[3]。黄莺认为脾虚痰凝是痤疮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饮食伤脾,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蕴湿生痰,凝滞肌肤而生疮[4]。段行武认为肝郁是痤疮的主要病机,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而化火,则五脏功能紊乱,热、湿、痰、瘀乃生,经络阻滞,郁于肌肤,从而发疹[5]。烟建华提出痤疮于经期加重,行经后减轻,两乳胀痛,烦躁易怒者,其病因主要与冲任失调有关[6]。

2 中药内治

郑彩慧[7]采用五脏皮损分区法,结合皮疹的颜色、形态以及全身症状将75例痤疮患者分为心气阴两虚型、肺经郁热型、肝郁化火型、脾虚湿热型、肾虚痰瘀型,分别予以天王补心丹加减、白虎汤合泻白散加减、柴胡疏肝散加减、茵陈蒿汤合温胆汤加减、桃红四物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84%。李玢钰等[8]辨体质类型治疗痤疮,将其分为阳虚型、阴虚型、气郁型、血瘀型、痰湿及湿热型、气虚型、特禀质、平和质型,分别采用温补脾阳、养阴清热、宣畅气机、活血祛瘀、清热利湿、补气、避免接触异物、起居有常治疗。陈力将妇科名老中医夏桂成教授的中医调周疗法引入痤疮治疗中,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顺应月经周期的阴阳气血变化,临床疗效显著。经前期,阳长阴消,酌情加鹿角霜等补肾助阳中药;行经期,重阳转阴,阳气下泄,让位于阴,为阴长阶段,配合川芎、钩藤、陈皮等疏肝,使气血和盛;经后期,阴长阳消阶段,则加女贞子、旱莲草等滋阴类药物[9]。杨柳将本病分为肺经风热,湿热蕴结,冲任不调 和痰瘀凝结四型。李明亮等[10]通过对大量文献回顾性研究发现此四型可以涵盖文献中出现的92.6%的证型,分别治以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清肺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海藻玉壶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柴胡疏肝散加减,疗效显著。

3 中药外治

中药面膜。辛卫平[11]用丹参50g、白花蛇舌草50g、大黄50g、白芷20g、侧柏叶20g、冰片1g、薄荷醇5g制成丹白面膜调成糊状外敷,每日2次,共用4周。治疗寻常型痤疮总有效率90%。

中药酊剂。王景凤等[12]将白鲜皮1OOg,鱼腥草50g加95%酒精200mL、蒸馏水300mL浸泡72h后过滤备用,水杨酸5g、间苯二酚5g、冰片10g用95%酒精100mL稀释制成酊剂。使用前加备用液混匀,外涂患处。治疗痤疮279例,总有效率91.4%。

中药膏剂。王醊恩等[13]用金银花、连翘、大黄、黄芩、黄连、赤芍、牡丹皮、甘草等制成痤消膏,治疗痤疮54例,总有效率96.3%。

针灸治疗。张枫[14]选取双侧肺俞穴,将长1~2cm的羊肠线斜刺入皮下,同时配合口服中药,治疗痤疮68例,总有效率93.33%。熊国平等[15]用毫针浅刺法为主治疗痤疮76例,总有效率 90.8%。付铃[16]刺络拔罐膈俞、肺俞、大椎穴治疗68例,痊愈36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83.8%。

4 小 结

中医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有一些问题。痤疮的病因病机没有统一认识,缺乏统一规范和系统的分型标准,影响了痤疮治疗。因此,深入探讨痤疮的病因病机,规范中医辨证分型,对发挥中医防治痤疮有积极的意义。中医治疗结节、囊肿、脓疱、瘢痕疙瘩为主要皮损的重症痤疮疗程长、效果不显著,而对于已经形成的凹陷性疤痕更是束手无策。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多种治疗途径并用是今后痤疮治疗的必然趋势。

[1] 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313.

[2] 仓田,王萍,曲剑华.陈彤云治疗痤疮临床药证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0,29(5):329-332.

[3] 吴晓.禤国维应用滋阴清热补肾法治疗皮肤病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2):77-78.

[4] 康絮煦,黄莺,陈璐.从脾虚痰凝论治痤疮反复发作[J].四川中医,2014,32(1):62-63.

[5] 夏梦.段行武老师从肝论治痤疮经验举隅[J].现代中医药2011,31(1):6-7.

[6] 张军领,烟建华.烟建华教授治疗青春期痤疮经验[J].河南中医,2008,28(4):23-24.

[7] 郑彩慧.五脏皮损分区法诊治女性迟发性痤疮75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2):107-109.

[8] 李玢钰,吴景东.辨体质类型与证型治疗痤疮[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340-341.

[9] 朱萍萍,陈力.陈力配合周期序贯疗法治疗女性痤疮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7):1226-1227.

[10] 李明亮,邹志明,黄文婧,等.杨柳教授有关痤疮证型学术思想与近20年文献比较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985-987.

[11] 辛卫平.丹白面膜外敷治疗寻常型痤疮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2):6-8.

[12] 王景凤,王倩,陈岚.自制痤疮酊剂治疗丘疹性279例疗效观察[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7,9(3):173.

[13] 王醊恩,林莺,杨毅.痤消膏外治痤疮54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244-245.

[14] 张枫.自拟消痤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痤疮60例[J].江西中医药,2007,38(10):38.

[15] 熊国平,董元凤,徐武,等.毫针浅刺法为主治疗痤疮76例[J].中国针灸,2009,29(S1):83.

[16] 付玲.刺络拔罐治疗寻常痤疮6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3):155.

R275.987.33

A

1004-2814(2014)11-1065-02

2014-08-21

陈 力

猜你喜欢

痤疮病因病机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电视的病因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