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杰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2014-04-05刘成俊常南南指导
刘成俊,常南南,米 杰(指导)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250014;2.山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山东 济南250014)
老中医经验
米杰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刘成俊1,常南南1,米 杰(指导)2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250014;2.山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山东 济南250014)
米杰系山东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病。现将其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慢性肾衰竭属中医“癃闭”、“关格”、“水肿”、“虚劳”等范畴,病机以脾肾虚损为主,逐步发展为正气亏虚,湿浊、瘀血内阻。每因感受外邪、过度劳累、七情内伤、饮食失调等使病情加重。
2 辨证论治
本虚为主者要辨别是肝肾阴虚还是脾肾阳虚,如标实为主者要分清是湿浊、水饮或是瘀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标不忘本虚、治本不忘祛邪,但往往虚实夹杂、湿浊瘀血互见,故治疗应多法并行。
肝肾阴虚型。症见腰酸腰痛,脚后跟痛,口渴口干,双目干涩,皮肤无光泽,大便数日一行、质干,小便常伴有泡沫,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治当滋补肝肾,平阴潜阳。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药用生地15g,熟地15g,酒山茱萸15g,山药24g,茯苓15g,泽泻12g,丹皮12g,积雪草15g,六月雪30g,桑寄生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川牛膝15g,甘草6g。积雪草性寒,味苦、辛,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功效。药理研究证明,积雪草有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从而改善肾功能。六月雪性凉,味辛,微甘、苦,归肺、肝、脾、肾、大肠经,有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活血通径功效。药理研究发现,六月雪能改善机体对抗原的清除力,对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有修复作用,另外可提高肾血流量,促进纤维组织吸收,使废用的肾小球得以修复,还可降低蛋白尿、血尿素氮、肌酐水平。
脾肾虚衰,湿浊内蕴型。症见全身乏力,倦怠,口淡无味,畏寒怕冷,不思饮食,尿少,便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缓无力。治当补益脾肾,祛湿化浊。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g,黄芪30g,苍术、白术各15g,陈皮12g,半夏9g,茯苓15g,白扁豆15g,山药30g,泽泻12g,猪苓12g,川牛膝15g,续断12g,甘草6g。
湿热痰浊中阻型。症见恶心呕哕,脘腹胀满,纳差,口臭,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厚腻,脉滑数。治当清热化浊。方选黄连温胆汤汤加减。黄芩6g,黄连9g,半夏9g,陈皮12g,薏苡仁30g,白豆蔻12g,苏叶12g,藿香12g,竹茹9g,茯苓12g,酒大黄6g,苍术12g,羌活12g,防风6g,甘草6g。此型虽为湿热痰浊蕴阻,但用药多有温燥之品,是因湿热裹结,若纯用苦寒清热燥湿,则会进阻滞气机。另外,可使湿去则热孤。方中羌活、防风、苏叶等风类药具流动之性,可调畅气机,透热外出。方中大黄泻下导滞作用可使含氮废物通过肠道排出,活血化瘀作用可使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改善,还可抑制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纠正肾衰时的脂质紊乱。不过,大黄为苦寒之品,脾胃虚寒者要慎用,酒制大黄可减其苦寒之性,增强活血之功。
浊瘀阻络型。症见腰部刺痛,胸胁时痛, 心烦少寐,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血络瘀粗,脉弦涩。治当活血逐瘀,化浊通络。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2g,红花9g,当归12g,生地15g,川芎12g,地龙12g,水蛭3g,赤芍12g,川牛膝15g,柴胡15g,甘草6g。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并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米师还常用各种中成药制剂配合治疗。如金水宝、百令胶囊具有补益脾肺功效,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肾康注射液(大黄、丹参、红花、黄芪),具降逆泄浊、益气活血功效,用于慢性肾衰湿浊血瘀型。尿毒清(大黄、黄芪、桑白皮、苦参、白术、茯苓、丹参、车前草等),具通腑降浊、健脾利湿功效,用于慢性肾衰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期。
米师还用中药(大黄6g,炮附子6g,蒲公英30g,牡蛎30g,丹参30g)。浓煎后保留灌肠,日1剂,保持大便日1~2行。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肾功能分期不同,蛋白摄入量不同,可加用复方α酮酸,补充氨基酸,减少尿素合成。
米师认为,脾肾虚衰为本,湿浊、瘀血、水毒为标,需要分辨标本缓急。慢性肾衰竭病情危重、复杂,用单一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应多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
2014-05-14
米 杰
R249.7
B
1004-2814(2014)10-09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