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CE辅助下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肠化型Barrett食管的效果观察
2014-04-05王树俊曹新广王晓霞吕晓芳陈宏超方立峰
王树俊,曹新广,王晓霞,吕晓芳,陈宏超,郑 权,陈 佩,方立峰
(1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州450004;2河南省肿瘤医院)
Barrett食管(BE)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密切,易发展为食管癌,其特化性肠上皮化生(SIM)与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2% ~5%的患者可发展为食管腺癌[2,3]。目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治疗BE的主要手段[4],但存在出血、穿孔、食管狭窄、食管动力障碍、光过敏等并发症[5]。近年富士能电子分光图像处理技术(FICE)辅助下氩等离子凝固术(APC)在内镜治疗中广泛应用,且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们观察了FICE辅助下对肠化生型BE进行APC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BE伴SIM患者72例。诊断标准:参照美国胃肠病学会芝加哥会议诊断标准,即内镜下食管远端可见异常黏膜上皮,并经组织学证实有肠化生表现。排除年龄<18岁,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其他恶性肿瘤或严重疾病者。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21~68岁、平均51岁。随机将患者分为FICE辅助下APC治疗组38例(观察组)、普通胃镜下APC治疗组34例(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所有患者应用富士能 EG-590WR放大电子内镜和FICE系统检查。氩气发生器为德国 ERBE APC 300,高频电流发生器 ICC 200,电凝指数为A40~60,使用氩气功率60 W,流量2.0 ~2.4 L/min。
1.2.2 治疗方法 术前完善血常规、内镜诊疗前四项检测,年龄大于70岁或既往有心脏病史者行心电图检查。每例患者在APC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常规测量心率、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术前行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内镜进入食管后,在FICE模式下确定褐色区域边界,把APC喷管经活检钳孔道伸出镜外1 cm,确认探头与靶组织距离为3~5 mm,以保证氩气离子安全电离和使用。为了减少食管狭窄发生率并减轻疼痛,长段全周型BE烧灼时以单次不超过全周50%、长度<5 cm为标准,可分2次或多次进行,以BE黏膜变成干燥、白色为准。APC治疗当日禁食,并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1个月后复查,发现残留BE再次行APC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胃镜,APC治疗方法同上。
1.2.3 疗效判定 完成APC治疗并获得病理证实BE黏膜完全消除后3、6、12个月行FICE内镜复查。每次检查参照以前的内镜描写记录,在新生的鳞状上皮进行多次四象限取组织标本,判断治疗是否有效。任何可疑病灶需活检确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病灶消失,活检为鳞状上皮;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灶缩小1/2以上或数量减少,活检为柱状上皮或鳞状上皮混杂或肠化和异型增生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病理无改变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首次治疗后内镜治愈(病变消失)29例(76.3%),对照组内镜治愈 18 例(52.9%),两组首次治疗内镜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6,P <0.05)。观察组共行 APC 治疗 67例次,发生Barrett上皮逆转者人均治疗次数为1.76次;对照组共行APC治疗79例次,发生Barrett上皮逆转者人均治疗次数为2.32次。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分别为11、19、4、8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3,P >0.05)。
3 讨论
FIC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内镜下成像诊断技术,是利用光谱分析技术原理而成,即将普通的内镜图像经处理、分析产生一幅特定波长的分光图像。这些图像能观察黏膜表层结构、毛细血管形态结构,使普通内镜条件下不能识别的异常组织变得清晰可辨,有利于分析和判断病变的性质,更加明确地诊断消化道黏膜的组织学改变、异型增生及早期胃癌[6]。
BE是食管远端黏膜的鳞状上皮被化生的腺上皮所替代的病理现象。因其血管纹理模糊和胃壁上端位置易改变,其诊断一直存在争议。Osawa等[7]对72例BE患者分别行FICE、普通内镜观察,比较两者分支血管以及食管黏膜与胃壁上端黏膜之间的界限,结果发现,FICE能更清晰地观察到血管纹理,更确切地反映BE黏膜和胃壁上端黏膜的分界线。李艳霞等[8]研究发现,FICE染色内镜诊断BE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联合放大内镜能显著提高BE的确诊率。以上说明FICE能更准确地诊断BE。
BE治疗的目的是消除肠化生的柱状上皮以逆转其潜在的恶化倾向,人为造成BE黏膜再损伤后,在无酸环境下再生的鳞状上皮发生肠化生的概率很低。APC是新型的非接触性凝固方法之一,可将高频电能通过电离的氩气传送至靶细胞表面,使其发生凝固变性。APC能通过热能效应消融食管黏膜表面的病变组织。已证实,APC能有效地损毁BE黏膜并诱导鳞状上皮再生[9~11]。Morino 等[12]报道,BE病变黏膜长度多为3~5.8 cm,在APC治疗的同时加用抑酸剂治疗,59.2% ~100%患者实现了内镜下病灶清除,50% ~100%患者在术后病理活检中未发现BE上皮组织残留。白梅等[13]在内镜辅助下APC、术后给予奥美拉唑治疗36例BE患者,术后行内镜、病理检查随访12个月,结果显示,达到完全鳞状上皮再生34例,再生鳞状上皮间混有岛状柱状上皮2例。李达周等[14]研究表明,APC+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方案可改善BE患者的临床症状、BE黏膜,安全性好,为BE的理想治疗方案。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FICE模式下首次治疗内镜治愈率高于普通模式下,且其治疗次数减少。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FICE模式能提高识别病变的准确性,有助于BE形态的识别,在APC治疗BE中是一种便捷有效的辅助措施。
[1]Fitzgerald RC.Review article:Barrett’s oesophagus and associated adenocarcinoma-a UK perspective[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4,20(Suppl 8):45-49.
[2]Toruner M,Soykan I,Ensari A,et al.Barrett's esophagus:preval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yspeptic symptoms[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4,19(5):535-540.
[3]Lagarde SM,ten Kate FJ,Reitsma JB,et al.Prognostic factors in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J].J Clin Oncol,2006,24(26):4347-4355.
[4]何继东,王一平,欧阳晓波.光动力治疗Barrett's食管的系统评价[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7):1815-1819.
[5]王蕤兰,侯玲,杨文霞,等.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抑酸剂促动力剂治疗 Barrett食管[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12.
[6]Yagi K,Honda H,Yang JM,et al.Magnifying endoscopyin gastritis of the corpus[J].Endoscopy,2005,37(7):660-666.
[7]Osawa H,Yamamoto H,Yamada N,et al.Diagnosis of endoscopic Barrett's esophagus by transnasal flexible spectral imaging color enhancement[J].J Gastroenterol,2009,44(11):1125-1132.
[8]李艳霞,沈磊,罗和生,等.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12):684-687.
[9]薛寒冰,戈之铮,陈晓宇,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1):3-6.
[10]Haringsma J.Barrett's esophagus:new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echniques[J].Scand J Gastroenterol Suppl,2002,236:9-14.
[11]Walker SJ,Selvasekar CR,BirBeck N.Mucosal ablation in Barrett's esophagus[J].Dis Esophagus,2002,15(1):22-29.
[12]Morino M,Rebecchi F,Giaccone C,et al.Endoscopic ablation of Barrett's esophagus using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following surgical laparoscopic fundoplication[J].Surg Endosc,2003,17(4):539-542.
[13]白梅,刘忠和.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4):415-418.
[14]李达周,王雯,张志坚,等.不同方法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7,47(3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