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仑样反应18例观察与分析
2014-04-05天津市黄河医院300110潘琨
天津市黄河医院(300110)潘琨
双硫仑样反应(Disulfiram Like Reaction)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降解受阻,使乙醛蓄积在人体内而产生的中毒现象。主要表现为面红、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肌梗死、甚至死亡。[1]若对本症认识不透彻,可导致误诊误治,贻误患者病情。因此,迅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护理措施,对挽救生命,促进疾病康复有重要作用。2010年5月~2013年8月我院共接诊饮酒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病例18例,经急诊抢救后痊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21岁~59岁,平均年龄38岁。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者3例,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者10例,口服甲硝唑引起者1例,口服阿莫西林者引起1例,口服呋喃唑酮(痢特灵)引起者2例,口服藿香正气水引起者1例。
2 抢救与护理
①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V”型体位。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③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静推,补液及利尿,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④对症处理。如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如嗜睡、意识不清可以给予纳洛酮对抗治疗。⑤床旁备齐急救器械及药品,如除颤仪、吸痰器、气管切开及静脉切开包、呼吸兴奋剂、利尿剂等其他抢救药品。⑥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
3 注意事项
医护人员应提醒病人及其家属,应用头孢类和咪唑衍生物做治疗时、且停药7日内,禁止饮酒(以及含有酒精的饮品)。
3.1 使用头孢菌素类、呋喃唑酮等前述药物时,应了解患者是否饮酒,用药期间及用药后1周内避免饮酒,或使用含有酒精的注射剂、酏剂、糖浆剂和强壮剂,避免使用酪胺食物和含有酒精的食品如调味汁、发酵的食醋等。
3.2 该反应一般可自行消退,不需特殊处理,停用酒精后症状即减轻或消失。
3.3 出现严重戒酒硫样反应时,要采取相应治疗。如维持血压、抗休克等。必要时吸氧、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麻黄素和抗组织胺药物,及时测定血钾并纠正低钾血症。
3.4 重症可试用半胱氨酸、青霉胺等治疗。
4 讨论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饮酒,即使饮用少量,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双硫仑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代谢受阻,造成乙醛在体内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应[2]。目前,此酶还无法通过化验室进行测定。一些药物可抑制乙醛脱氢酶而导致与双硫仑相类似的反应,临床上统称为双硫仑样反应。常见的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①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3];②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奥硝唑等;③其他抗菌素:如呋喃唑酮、酮康唑、复方磺胺甲恶唑、异烟肼等;④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⑤其他药物:华法林、妥拉苏林等。对此类患者要一边积极对症救治,一边详细询问病史,以免误诊误治。要注意与乙醇中毒、食物中毒、药物过敏、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必要时检测血中乙醛浓度以明确诊断[4][5]。对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物的患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在用药期间或停药7d内不能饮酒及使用含乙醇的食物、饮料或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