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心理训练

2014-04-05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员状态

刘 珵

心理训练在塑造羽毛球运动员良好心理品质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运动员对运动技术的掌握。体育动作技能的学习首先依赖于对人体肌肉活动的训练,肌肉在工作的时候受到大脑中枢神经的控制,所以心理训练能够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加速运动员对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心理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脑对肢体的调节支配能力。对于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除了反反复复地进行动作技术的重复练习,让他们的肌肉本体感觉器官记住动作的要领外,也要经常性地让他们用心去领会动作要领。相对于肢体训练,心理训练具有其特有的优势,比如说不会受到时间、地点、场地器材等的局限,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并且更能够巩固技术动作。

1 心理训练内涵

1.1 心理训练定义及内容

心理训练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善、提高和完善专项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各种心理素质、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全面而系统的教育过程,体现了现代训练已由 “体力为主型”转化为“体力-心智结合型”的发展特征,符合现代运动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运动员心理、智力、知识水平的发展规律。羽毛球运动中,运动员不仅承受较大的生理负荷,而且也承受了较大的心理负荷。

羽毛球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球感、时间感、空间感、节奏感,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注意力、丰富的战术想象力,能审时度势地进行思考。及时快速而又准确地作出判断和采取适时合理的果断行动。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比赛期心理训练。

1.1.1 一般心理训练的内容

1)提高和完善运动员的运动心理能力。主要有视野、时空知觉、动作反应速度、动作准确性、运动记忆、运动表象和念动能力、运动思维、感觉的自我监控能力等。2)提高运动员的一般智力。3)改善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是指运动员的性格、气质、兴趣、动机等。4)发展和提高羽毛球运动专项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如专门化的知觉、观察能力、技战术的记忆、分析、判断能力、感觉运动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性、顽强的意志力和情绪的稳定等。

1.1.2 比赛期心理训练的内容

1)赛前心理训练。作好充分的赛前心理准备,形成赛前最佳心理状态。2)赛中的心理调整及控制。克服和控制几种不良的赛前心理状态,如盲目自信、过度兴奋、精神紧张、淡漠状态、恐惧等。3)赛后心理调整。提高运动员对比赛情绪的自我调整和控制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

1.2 心理训练的原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技战术的训练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训练效果如何,与这些心理活动的发展水平有关。教练员与运动员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符合教育心理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从而进一步通过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来进一步磨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陶冶性格,提高运动能力和拼搏精神,加强运动员内部之间团结友好、互促互进的相互关系,以保证运动员在其他各方面训练中取得全面性的良好效果,从而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1.2.1 训练的前提是自主认知

心理学指出,“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还是主动积极、独立性强,它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的成效。”可见,培育提高运动员训练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及自我控制调整能力等是训练的基本前提。

1.2.2 训练的基础是积累认知

心理学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的迁移与应用,而迁移与应用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如果运动员的经验不足以掌握某一原则,他的经验背景就必须扩大。”只有在训练中积累的经验越丰富,迁移和应用才越有可能实现。

1.2.3 训练的关键是迁移认知

心理学指出,运动员的学习不应仅仅是个别精选出来的教材,而是学习如何把它更有效地迁移到其他有关的学习中去。迁移是学习的重要方面,也是当今体育领域中运用相当广泛的话题,所以,每当有新的学习理论提出,迁移理论也随之更新。迁移知识的运用是要建立在一定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所有的迁移理论中,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即从认知结构观点来看待学习的迁移是其核心之所在。然而迁移不是自动的,所获得的技术和战术能力本身,并不能保证它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迁移。只有在广泛的不同内容的训练中,慎重地进行迁移训练,运动员才会使已理解掌握的技战术得到广泛的迁移。这是指导运动员提高的关键。

1.3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品质

1.3.1 自信心

运动员的自信心是指个人对从事羽毛球运动所具有的信心与评价。如果运动员自信心强就能在复杂的心理过程中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促进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教练员在训练手段的安排上,应合理地运用反馈和激励的技巧,使运动员每次结束训练前都感觉到成功,增强每堂课的成就感,培养自信心。大赛前安排一些适宜对手比赛,使本队发挥得很正常,可增强比赛的自信心。

1.3.2 意志力

意志力是一种表现为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目的,自觉地运用智力和体力同困难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活动,同时意志也是意识的调节活动,表现为人能节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意志具有目的性、顽强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的特征。训练中,应有意识地让运动员围绕着一定的目的或目标克服一些困难和障碍,锻炼和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

1.3.3 注意力

羽毛球运动员应有较强的注意集中、较大的注意力范围、较适宜的分配注意力和适时的注意力转移能力。因此,运动员应学会观察并且能在复杂的比赛环境中有意识地引导运动员分配注意力。

2 羽毛球比赛的心理状态

2.1 羽毛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分析

2.1.1 产生原因

1)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前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其中低龄球员的紧张度高于高龄球员;2)在重大比赛前运动员有更显著的紧张,运动员的心理起伏较大;3)个人技、战术能力强但平时训练中缺乏整体配合的“单刀型”运动员在赛前的心理焦虑程度高于重视合作的运动员;4)绝大多数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没有接受相应的心理训练,在比赛前没有对心理进行合理调控,在比赛中心理不稳定,耐挫折力明显不足;5)运动员在赛前心理不稳定会有一系列相应的生理或外在行为表现,如失眠、厌食、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等。

2.1.2 应对方法

运动和运动竞技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这种不同就在于运动竞技改变了平时训练的心理状态,而竞技时的心理状态和日常心理训练及赛前心理调控密切相关。教练员在日常的生活与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观察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根据个体特点在赛前有针对性的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为由训练期到赛期的过渡垫定良好的基础,即做到“训练比赛化,比赛训练化”。

1)一般心理训练。自信心强是运动员在羽毛球场上饱满状态、昂扬斗志的信念,对掌握比赛局势,最终获得胜利有重要作用,而这种状态的呈现与平时训练积累有密切关系。在实际训练中,我们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塑造运动员自信的外型。人们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对自己外型的认可,平日注重运动员风度和球队整体风貌的训练,让他们能在比赛时焕发自信的外表,对全队成员有良好的心理暗示。如一系列具体措施:自信的平日往往昂首挺胸、精神饱满,要求运动员注意自己的日常姿态,做到“抬起自己的头来”;比赛前全队入场的风貌也就是队员的“气势”会影响到后续比赛,平时对入场也进行训练,要求入场有礼有节,士气高昂。

自信心的建立基础是自我了解,要让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充分认识自己,尤其是自己的优势。教练员应把握每个运动员的特点,知人善任,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使他们在各自位置上能充分展示优点,有成功体验;建立球队定期讨论和不定期交流制度,在讨论和交流中用自评和他评的方式促进运动员的自我反思,增强他们的自我了解,明确自己的特点,如哪些球员是速度优势,哪些临门一脚的技术到位,哪些控球能力强,日常训练中结合个体特点进行针对训练,做到扬长避短。

教练员及队员间多鼓励和运动员自我心理暗示相结合。心理暗示是培养自信心的重要渠道。每个人通过别人的评价折射出自己,在球队里教练和其他运动员的评价对一个队员形成自信有重要作用,应形成球队内部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舆论氛围,教练和队员要有意识地去发现球队成员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或赞扬。此外运动员本身的自我暗示会影响他形成自我意识,所以运动员应学会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如每次反思自己的三件成功的事情;每次对自己说五遍以上“我能行,我真棒”;遇到困难时在解决问题之前对自己说“不要慌,我有能力应付”,这些自我暗示法也是美国中学训练学生自信心的常用的有效的方法。

还有一种耐挫折训练。调查中发现,许多球队在势均力敌的对抗中,当一方先得分时,另一方常灰心失望,低水平发挥甚至消极应战或持放弃态度。运动员容易越胜越勇,我们在日常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要求他们越输越勇。国家女排队曾使用这样的训练方法,即要求球员在1﹕14的大比分落后情况下扳回劣势反败为胜,训练的就是运动员的耐挫折力和坚韧的意志。这种方法也可以引用到我们的日常训练中,设计多种劣势,让运动员在各种劣势下学会如何应对,如何越挫越勇,培养他们不屈不饶、坚持到底的意志和在任何情境下平和稳定的心态。

2)比赛期心理训练。赛前紧张,尤其是重大比赛前紧张是很多球员的普遍情况,遇到紧张,很多球员如临大敌,自乱阵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适当的紧张焦虑并不会降低活动效率,反而会促进活动效率的提高,但若任由紧张蔓延,则势必会降低活动效率。对紧张,队员要有清晰的认知,同时掌握一些放松训练的方法来缓解紧张。常用的放松方法有深呼吸放松法、规律运动放松法、音乐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教练可以在日常训练中指导队员用其中某些方法放松,赛前队员用平时最常用的最适合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表象训练。又叫表象重现,就是运动员把过去或即将开始的比赛中的情境在头脑中从头到尾想一遍,“过过电影”。此方法是“老虎”伍兹的赛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是缓解紧张的有益方法,也是提升比赛自信的有效方法。表象训练的方法可以在比赛前让运动员静坐或静卧,令其在大脑中再现出过去某场胜利的球赛的各种表象,如漂亮的杀球,精彩的扣球,绝妙的救球,以激起运动员积极的运动冲动和增力情绪。也可以平时训练中使用,让运动员通过全队战术的准备后,及时对场上所用技术建立内在表象或想象演习,使神经系统的功能与技术运作做再次沟通,留下痕迹效应,形成运动性心理技巧,并结合一定的实练,以便临场灵活运用。

赛前淡漠型选手和积极型选手临场状态截然不同,比赛需要积极型、快速投入比赛中的选手。积极型选手的往往是信心十足的选手,他们自认有足够能力应对当前比赛。赛前可以让队员进行信心强化训练,大声对自己说 “我很渴望这场比赛”、“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一定进球”等积极暗示的语言,激发队员的战斗欲望和增力情绪,调动出最佳机能状态。

羽毛球赛场上具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在赛场上心理素质高低是比赛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羽毛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错综复杂,教练与运动员在赛前必须善于觉察这些心理状态,并善于控制和引导,以保证在比赛中发挥出正常的技战术水平。实践证明,充分的赛前心理准备,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运动员有超水平的发挥,战胜实力强于自己的对手,取得更好的成绩。对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应该是一个平时积累的长期训练过程。

2.2 羽毛球比赛心理指导

羽毛球比赛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指导工作有赛前的心理准备、赛中的心理控制和赛后的心理调整。

2.2.1 赛前心理准备

临近比赛的运动员在技、战术和体能上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参与比赛的动机与态度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或大起大落。因此,要了解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及时作好赛前的心理训练。

赛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大致有四类:过分激动状态、赛前淡漠状态,赛前盲目自信状态和最佳战斗状态。前三类状态都需要适当的方法进行心理调整:1)明确比赛任务,建立适宜的比赛目标;2)激发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动机;3)增强运动员取胜的信心;4)调整运动员的情绪趋于最佳状态;5)赛前熟悉战术要求,制定应变策略。

赛前心理准备最重要的是两项工作:一是赛前激活水平的最佳控制即激活是指为参加比赛,必须动员运动员全身各有关器官系统和心理机能进入工作状态,发挥机体最大潜能。赛前心理准备就是要把最佳激活水平调整至比赛日。二是对不良的赛前心理状态采取调控对策即几种不良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控对策:赛前过度兴奋:由于运动员比赛经验不足,自控能力和适应能力差,或比赛动机过强、期望水平过高而刺激了大脑的兴奋性过高的结果。可采用转移注意力、安慰疗法、放松训练、催眠暗示等方法来逐渐缓解。赛前淡漠: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缺乏信心,不想比赛,反应迟钝。其对策是采取激励、动员、积极的语言暗示,模拟训练,赛前热身,临赛前提前做准备活动使激活水平提高。盲目自信:表面兴奋,内心空虚,往往对比赛的困难和复杂性估计不足,过高估计自己力量。其对策是加强运动员思想教育工作,作好赛前准备,准确评价双方实力。

2.2.2 赛中心理控制

运动员比赛中的情绪体验最为深刻,情绪波动也较大,主观的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刺激都会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情绪和情感与机体的生理、生化机制有密切关联,它受环境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的影响:1.环境因素影响及其控制。对运动员起影响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比赛环境、气候条件、观众、气温、教练员的语言、同伴的行动、对手的表现等。对策:赛前适应性的比赛、赛中同伴的语言提示和鼓励、转移对不良刺激的关注等。2.生理因素影响及其控制。生理因素影响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技能水平、内环境的平衡、骨骼肌的紧张度及疲劳、伤病。对策:保持运动员的坚强意志,运用精神放松法、呼吸法调整手段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3.认知因素的影响及其对策。认知因素一般来自于大脑的各种中枢信息,尤其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对过去失败的回忆导致怯场、焦虑,担心完不成比赛任务而产生焦躁倾向。对策:以积极的想象来抵御消极的想象,采取自我暗示、自我安慰、语言鼓励等达到控制情绪的效果。

2.2.3 赛后的心理调整

赛后的胜负结果会使运动员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教练员必须和运动员一起对比赛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调整,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1.运动员赛后的心理状态表现。比赛成功者的两种情绪。积极情绪:对理想成绩的满足感、振奋感,受到鼓舞,信心更强。消极的情绪: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产生轻敌思想;比赛失败者的两种情绪。积极情绪:发现缺点,分析失败的原因,制定措施。激发斗志,积极准备下次比赛。消极情绪:信心受到打击,意志消沉,产生怯敌思想。2.赛后心理调整。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咨询,帮助运动员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分析原因,寻找对策;赛后安排积极性的休息,消除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一般采取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活动进行调节。

3 羽毛球运动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

3.1 放松训练

放松练习是一种使自己身心得到平静放松的方法。它是通过意念、呼吸,使全身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这种"外松内静"的效果,不仅能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也能使心绪平静、大脑皮层的兴奋度降低,使紧张或烦躁不安的情绪得到克服。最简单的方法是放松端坐,意念注重在呼吸上,练习片刻后,感到杂念抛去,即可进行由上而下的放松活动,依次从头、面、颈、胸、腹、小腹、大腿、小腿、足……放松下去。吸气时意念注于放松部位,吸气时意念时"放松、放松、松……放松完毕",保持松静状态静坐片刻,即可收功。

3.2 念动训练

念动训练也称动作表象训练,是运动员有意识有次序地在脑中重复再现原已形成的运动动作表象。在赛前进行技术或战术配合中的表象体验能有效起动对运动器官进行动员作用,使运动员较好地完成技术动作和战术动作。

3.3 集中注意力训练

集中注意力训练是运动员约束、强制自己全神贯注于一个明确的目标,不为杂念干扰而分散注意力的训练。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是由四个方面组成:意愿的强度、意愿的延续性、注意力的集中强度和集中的延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训练,采取意守某一点的气功练习,或视觉守点、听觉守点的练习;听技术、战术要领,观看技术、战术过程后进行复述练习,养成在运动训练中集中注意力的习惯;练习中把感觉专注于某一点,训练中达到忘我的境界,有利于培养训练和比赛中专注的能力;平时训练时注意排除各种心理干扰因素的影响,避免训练中的情绪波动;教练员用警士语、提示语培养队员注意力的习惯。

3.4 模拟训练

3.4.1 模拟训练法的概念

模拟训练法是指模拟设置未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进行的训练。在模拟未来比赛的条件下进行心理训练,即模拟心理训练。模拟训练内容包括很多,例如对竞赛组成因素的模拟训练;对包括比赛环境在内的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模拟训练等。

3.4.2 模拟训练法的注意要点

1)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训练的模拟训练,要对比赛的对手、环境、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针对性训练,使训练尽可能的与面临比赛实际相似;2)由于各运动项目的不同,训练的“模拟点”亦不同;3)模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适应能力的训练,在于能使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优势现象并建立合理的定型结构。

3.5 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训练是通过有效的自我暗示、自我诱导、自我放松达到心理训练的目的。依靠意念和语言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约束和控制,以调整情绪,增强意志力,坚定信念,排除不良的心理影响。

3.6 心理反馈训练

心理反馈心理是通过专门的仪器,以声光信号来识别自己生理功能变化的状态,并把这种状态与自身的感知联系起来。逐步学会根据反馈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机能能力,达到能充分动员、发挥机体能力的状态。

3.7 诱导训练法

3.7.1 诱导训练法的概念

诱导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的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以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诱导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有道者通常发出语言信号,由运动员的听觉器官接受信息,并按预定要求去实施。鼓励、批评、疏导、幽默都是诱导的常用手段。

3.7.2 诱导训练法的注意要点

1)所采用的诱导手段应是运动员所感兴趣的,能够引起运动员注意力的转移;2)诱导者是教练员、心理学家,也可是同伴,但均应是运动员愿意接受的;3)应从诱导的目的、手段、信息传递方式及结果等多方面计划安排某一次诱导训练,切不可随意滥用,以防产生负作用。

4 小结

当今世界,羽毛球竞技水平曰益提高,各国的训练科学化水平都很高,青少年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技战术方面都差不多,要想在羽毛球竞技场崭露头角,过硬的临场比赛心理素质是赢得比赛的坚实后盾。在发展青少年羽毛球运动方面,也要将科学的羽毛球竞技知识应用于社会,通过科学的心理训练方法来逐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这也是有益于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要想青少年羽毛球训练、比赛水平得到提高,只有将心理训练与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和自身修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才能使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可持续发展。

[1]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

[2]王文教.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3]谢亚龙,王汝英.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4]彭美丽,侯正庆.羽毛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5]庄志勇.我国羽毛球市场发展现状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5):100-101.

[6]吴 坚.运动员的应对策略!运动心理技能与运动竞赛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0:51—52.

[7]刘淑慧.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季 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羽毛球运动员状态
羽毛球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状态联想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羽毛球PK赛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