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伊玛堪传承为中心
2014-04-05刘敏
刘敏
(佳木斯大学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所,佳木斯154007)
作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伊玛堪,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艰辛传承之路。从1930年民族学家凌纯声撰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最早用文字记录伊玛堪开始,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就突破了口耳相传的原始、单一模式,开启了传承、保护的新时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对于伊玛堪的保护与挖掘已在文本记录与整理、作品结集与出版、传承人队伍的建设、文化团体的设置与参演、学术研究的展开以及“申遗”等诸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然而,目前伊玛堪在其传承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困难与问题,正确面对并解决好这些困难与问题,将有助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与科学有效地进行。
一、伊玛堪保护、传承与开发中的不利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一)赫哲语濒于失传,使伊玛堪传承陷入语言基础缺位的尴尬局面
清末民初以降,赫哲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北大荒”的开发,使赫哲族聚居区汉族人口骤增,并成为赫哲族世居地中人口最多、文化影响力最大的民族。赫哲人在日常交往、学校教育、政府公务等方面渐渐地使用汉语,汉语成为该区域各民族交流的公共语言。母语的退化乃至濒于消失,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使伊玛堪失去了它原有特定的人文环境基础。
本课题组成员于2013年夏到佳木斯郊区敖其赫哲族村实地调研,据村主任葛宝华介绍:该村现有103户326人,在2008年之前,没人会说赫哲语,也没人会说唱伊玛堪。自2008年伊玛堪传习所成立后,吴明新老人每周来上课,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在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赫哲语的有30多人,其中能用赫哲语简单会话的有10人左右,其他人只是记得几个单词或简单的句子;而会说唱伊玛堪的不超过20人,大多也只是会说唱其中的片段。
(二)生态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使伊玛堪传承失去了文化生态基础
赫哲族先民自古以来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一带,特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赫哲族半定居的渔猎生产与生活方式,为伊玛堪的产生与传承提供了特殊的文化生态基础。伊玛堪歌手将赫哲族传统的渔猎生产、生活、婚姻、祭祀、礼俗、征战等,通过说唱展现得栩栩如生,可谓是一幅幅动态的历史与风俗画卷。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伊玛堪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物质生产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清朝时期,设旗、编户、“贡貂赏乌林”等制度的实施为赫哲族与满、汉等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一些赫哲人与满族人、汉族人的接触较之以前频繁而密切起来。赫哲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单一的渔猎经济开始向以渔猎经济为主兼容农业、商业等多元经济演化。新中国成立后,赫哲族聚居区政府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倡导发展农、渔、林、牧、企、游等多元化结构经济。生产方式的变革在逐步改善赫哲人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赫哲人前所依赖的生态环境与传统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渐渐远离了渔猎生产而逐渐走上了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加之现代文明的普及,文化生活的丰富,伊玛堪不再是赫哲人精神的依托和消遣时光的主要方式。
在当下,赫哲族中除仅有的几位国家级、省级及市县级传承人外,会说唱伊玛堪的人已寥寥无几。课题组成员在2013年4月对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调研时得知,该乡赫哲族人对伊玛堪有所了解,并都看过伊玛堪的表演。因为这里每年都会举行赫哲族传统节庆表演,一些村民作为表演成员会说唱伊玛堪,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会说赫哲语,只是为表演而学会了伊玛堪的几个片段而已。而且说唱伊玛堪,不仅要有说唱者的精彩表演,还需要现场听众的配合和呼应:伊玛堪歌手“放开嗓子嗷嗷地唱起来……唱到高潮处大家就齐声发出有节奏的‘口克’‘口克’声来应和,以示捧场”[2];“说唱者与受众的心灵与情感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赫哲族渔猎生产与生活的自然之美、‘莫日根’追求公平正义和勇敢无畏的人性之美。通过说唱或听唱伊玛堪,使参与活动者性情得以陶冶、意志得到感发、心灵获得愉悦。”[3]
此外,尽管佳木斯大学图书馆正在建设赫哲族资料数据库,黑龙江伊玛堪研究中心也已启动了伊玛堪研究资料数据库建设工程,但均处于起步阶段,与伊玛堪保护、传承、开发的需要相比还远远不足;保护和开发伊玛堪,还必须与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相结合,目前赫哲族乡村在旅游、餐饮、歌舞演出、民族工艺品制作等方面已有初步尝试,但均未形成产业链及产业优势和文化品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亟待提高。
二、对进一步做好伊玛堪传承、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在传承上要建立好个体、社区、学校三级网络
第一,鼓励家庭、家族内传承,制定扶持传承人政策与措施,保护重点传承人,对优秀传承人和学艺有成新人进行奖励。
第二,完善在赫哲族乡村已建立的伊玛堪传习所的设施和制度,开展常规性的传习活动,充分发挥社区传承基地的作用。
第三,坚持在基础教育中讲授赫哲语,为伊玛堪传承奠定民族语言与民族意识基础。近年来,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参看本组笔谈徐美群一文),有些成年人在孩子的影响下也开始对赫哲语及伊玛堪产生兴趣。
(二)继续做好赫哲族聚居区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工作以及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开发工作
做好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对于营造伊玛堪保护、传承与开发的良好外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继续发挥好已有的佳木斯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同江赫哲民族文化村、饶河四排赫哲族风情园等的示范效应,做好“十二五”期间,佳木斯敖其湾文化生态园区、同江街津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第二,要使现有景区、村落、文博馆和节庆活动等成为展演伊玛堪的重要平台,推出仿原生态实景演出。
(三)进一步做好网络平台与数据库的建设与开发工作
第一,关于网络建设。近年来,黑龙江省民族研究会赫哲族研究分会、同江市赫哲族研究会、饶河县赫哲族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赫哲族”网站以及饶河县人民政府网站、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网站,在介绍赫哲族历史、语言、宗教、民俗、经济、教育、人物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展示伊玛堪的独特魅力方面(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表现形式,并配有汉文翻译),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但与保护、传承与开发伊玛堪的需要相比,不足、疏漏之处还有很多,亟待改进提高。
第二,关于数据库的建设与开发。前文已述,佳木斯大学图书馆正在建设赫哲族资料数据库,黑龙江伊玛堪研究中心也已启动了伊玛堪研究资料数据库建设工程,旨在把已有的伊玛堪作品以及相关照片图片、录音录像、研究著作、学术论文等收集到一起,完成数字化,便于资料共享。但这两项工程均处于起步和建设初级阶段,工作中的困难之处不少,应整合政府、高校、民间人士等诸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这一事业。
三、余论: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的几点意见
(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第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赫哲族聚居区所在的市县两级政府,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依据,制定相关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
第二,要完善传承人队伍建设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别,是前者因人沿袭,后者以物存世。所以,对传人的尊重与保护,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传承的要义。”[4]要使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必须制定相关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包括传承人的培育方式、传承人的认定、传承人的待遇、优秀传承人的奖励等内容,以期达到为传承人免除后顾之忧,安心从事传承工作,并受社会尊重乃至人人争当优秀传承人的效果。
第三,要建立科学的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特别要做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而且可以在保护文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开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寻找出最佳契合点。
(二)要进一步增强赫哲族民众的自觉意识
赫哲族民众是保护、传承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力量和核心力量,各种来自外界的引导、帮助和扶持,都需要依靠赫哲族民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来起作用;政府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和学者在研究制定政策和政策的实施中都必须充分地听取赫哲族民众的意见与建议,将他们真正地视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体。
本课题组成员在2013年春夏之际对佳木斯郊区敖其赫哲族村和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的调研中感受到,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这里的赫哲人对伊玛堪的认同意识逐渐强烈,所有的被采访者均已认识到伊玛堪是赫哲族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象征,也殷切希望同胞积极学唱伊玛堪,将其传承下去。显然,应在此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赫哲族民众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其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
(三)发挥多方优势,形成合力
第一,从政策、资金等层面加大政府指导与扶持的力度。
第二,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作用,从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等多个角度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加大动员力度,使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总之,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于赫哲族伊玛堪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为主的方针,挖掘其潜在的文化内涵、经济价值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使其在有效保护与传承中得到科学的开发,并真正地融入现代社会,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获得传承、发展的新动力。
[1] 刘敏.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传承、保护的历史与成就[J].佳木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 徐昌翰,黄任远.赫哲族文学[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260.
[3] 刘敏.伊玛堪生成发展的文化基础及其历史价值[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2).
[4] 王作栋.尊重与保护传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要义[N].光明日报,20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