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社会思想及现代社会之应用

2014-04-05韩国高在旭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

[韩国]高在旭

(国立江原大学校人文大学哲学科,韩国春川200-701)

过去数百年间,人类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由此,现代人得以在过去无法想象的丰饶的物质世界里生活。当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也都获得了革命性的发展。民众的自由及人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得到了伸张,获取了参政的权力,女性的地位也有了卓越的提高。民主主义的扩散使得民众从支配阶层的暴政、抑压和搾取中获得了解放,随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及普及,普通大众也得以尽情地享有文化。

但是,随着物质文明的发达而滋长起来的人类的物质欲望及价值观的颠倒,慢慢地将人们沦为物质的奴隶。虽然科学技术把人类从长久威胁他们的绝对贫困和饥饿中解救出来,退治了无数的传染病和疾病,使得人们可以在自然的威胁中安全地生活,但是,地球上处处仍然还有很多人在极度的不幸和痛苦中生活。如今,诸多国家提出的代表性的社会问题仍可以归结为价值观的颠倒、道德秩序的崩坏、食粮不足和饥饿问题、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教育的不平等及政治上的不安定等等。本文针对解决这些现代社会问题,将借鉴使用孔子社会思想的部分内容。

所谓社会思想是指人们为营造更好的社会生活所不得不具备的一系列态度决定。换句话说,指的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处或所关心的社会中存在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及融合在这些关系内的所有社会活动,所持有的想法、发表的意见、所定的论断及提出的建议等等。因此,思想家的主观感情和价值判断便融入于此,这也是在非旁观者的当事者的立场上来透视社会,试求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因而本文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一、春秋末期的社会状况

周朝建立以来,西周的统治结构为天子和封建诸侯分割统治的一种地方分权制。结构上以宗法制度为基干,经济上以井田制为基底。如此,封建制、宗法制及井田制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适应宗法社会政治形态的价值基准及行动方式,均以周公制定的礼为依据,因此也可以说,礼是建立统治体系和社会秩序的根本基础。

然而,东周时代的社会状况与西周时代大相径庭。迁都洛阳不仅仅是王室的迁都,迁都的同时,周朝也将西部地域的一半让给了秦,从此再也没有得到恢复,并且20多年后,甚至连封建共主的职能也失去了。当时正是西周以来为维持周王朝体系而建立的封建制和井田制开始被破坏,维系社会秩序的礼制也正日益崩溃。虽然春秋初期,诸侯们无视王权,由五大诸侯分割政权,天子也失去了实权变得有名无实,但是仍有为王室斗争的霸主存在。到了春秋末期,政权由大夫掌握,陪臣控制国家命运,仁义道德遭到了空前的破坏[1]263。

宗法的解体及封建制的崩溃造成了与此相应的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封建贵族的没落导致了井田制的崩溃,其结果使得束缚在土地上的人民得以将土地私有化或是自由买卖土地。因此,愿意要土地的人们得以拥有自己的土地,而无法承担过重的税金及征集苦痛的人们便往来于当时盛行的各国,成为谋求职业的士,并以此躲避农战。束缚于土地的农民一旦成了自由民,诸侯国所依靠的经济及军事上的基础便遭到了根本性的动摇。当时个体农民的出现,拥有土地及纳税制度的变化,意味着私有制的产生,与此同时手工业的新兴发展及市场的形成,也意味着新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的贫富不均。一方面封建贵族兼并土地形成了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另一方面随之出现了苛政虐民的情况。孔子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正可以说是对这种社会状况的反映。

统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崩坏。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和日益复杂化,人们开始优先谋求利益,因此除父母和子女以外,君臣关系、夫妇关系及上下关系等,也有必要制定正确的关系准则。

制定人际关系准则的需要,促成了礼的产生。当然,礼在夏殷时代便开始制定,到了后代,礼所指的范围扩大到了政治原则、社会制度、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孔子认为,周初周公制定的礼和乐是最完善的。因为周朝在以夏和殷的礼作为根底的同时,为适应当时社会又进行了必要的添加和删除,因此,他表明要跟随周朝。以礼和乐为基干制定的周朝的伦理体系作为当时社会的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的规定,一直到西周都得到了很好的维系。

另一方面,从表现形式上说,周朝的礼乐可以说是自立国以来关于持续等级名分的一种制度。周初人们凭借此制度在有所区分的等级内实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不得超越。他们看到社会因礼乐具备了安定的局面和秩序,并且战争和政争也都消退了。对此,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

但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不仅政治、经济,而且当时作为社会伦理及秩序体系的礼制也全都崩坏了。在政治上,诸侯、大夫和陪臣比起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来更矢志于富国强兵。经济上,因经济发展及由此带来的地位变化,各个阶层的人们不再接受既有的伦理体系。“子弑父”“臣弑君”“大夫独占政权”“家臣掌握权力”等春秋末期发生的事件,全都是因当时伦理体系崩溃而产生的天下大乱的现象。

此时,孔子一方面主张恢复周公制定的周礼,一方面提出了以“仁”为“礼”的观念,他说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这是夏殷以来礼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二、孔子的社会观和理想社会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的混乱时期,时时刻刻都对当时社会秩序的恢复寄予关注。孔子认为,一个社会内存在阶级和层次是很自然的事,圣贤和君子拥有社会责任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都应帮助并指引普通民众。孔子试图从为政者阶级伦理道德的崩坏中寻求当时政治腐败和混乱的原因。孔子看到,家族、社会、国家只为追求各自利益而建立伦理道德并巩固国防,其结果因彼此的计策和谋略导致了争斗。因此,他主张以三代领袖们施展的礼义、信任及谦让来建立常道,以此有助于天下,由此,他说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也。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礼记·礼运》)

《礼记》中称孔子努力恢复的社会形态为小康社会,并称之为孔子认定的理想社会之大同社会的前一阶段。大同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因此,为政者一定要以大同社会为目标进行统治。《礼记》认为,国家社会是天下共有的,为政者应该选择善良有能力的人去实践社会福利政策和理想的经济制度。虽然《礼记》并不是孔子的作品,一般认为“礼运”篇是孔子继承者的作品。而且“礼运”篇中大同和小康的理想社会模型有很多部分是和《论语》的内容相符合的,进而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孔子因为知道当时实现大同社会存在着诸多困难,因此,先选择了禹、汤、文、武、周公认定并已实现了的小康社会。人们也因此称孔子为复古主义者。但是,他的小康社会思想在对过去的赞美和复归这一方面上,虽然是形式上的复古主义,但内容上并不是单纯的复古。因为他的小康社会论不是单纯地只主张一个家族或是一个国家的利益及和平,而是主张天下的和平及利益。

小康社会应选拔善良有能的人统治百姓,并向大同社会迈进,否则社会便无法维持安定。小康社会的提出在儒家社会思想中是比较具体的思想,而且也是孔子的理想。他所说的小康社会大概是《论语·公冶长》中“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样一个极其人性化的社会。如今,所有的国家都是法治国家。不过,在各国内引发不法行为的政治上的不安定其根本原因在于各界各国的不正腐败。而且不正腐败的根本原因大概在于物神崇拜及贫富不均所引起的价值观的颠倒。我们可以在孔子提出的小康社会思想中借用其可恢复现代社会政治安定的常道。

三、仁的社会化及礼

孔子的哲学从内容上看,可以说是仁的哲学。从他的哲学整体来看,虽然礼和义先行出现,但结果仍是包括在仁之中。因此,从构造方面来看,若说仁是孔子哲学的根基,那么可以说礼和义便是枝干。再从概念产生的先后顺序看,孔子哲学起源于礼的观念。礼,狭义上意味着仪式进程,广义上则意味着社会秩序或社会制度。当然仪式进程、秩序及制度互不可分,孔子主张它们的实现应以仁为基础。

孔子之前的人们认为应把天道作为礼实践的根据。我们推崇礼的理由,在于用礼来顺从敬畏的上天。但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在义中找寻到了实践礼的当为性。仁是孔子哲学的中心理念。但是,孔子并没有用一句话来评定仁,而是在和弟子们的对话中表现出仁的多种内涵,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对他人的爱和其实践的结果。因此,孔子将“仁”解释为“爱人”(《论语·颜渊》),又说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依孔子看来,仁的实践第一性在于自己的意志,我们战胜自我的私欲并恢复礼,便是对仁的实践。因此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如此看来,仁和礼好像是带引孔子哲学总体前进的基本框架。因为如果说仁是贯通孔子哲学整体的道德性主体,那么礼便可以说是以仁为根据的表面上的规范,同时也是一种实践行为。

我们也可将仁和礼所具备的这些意义应用到孔子的社会思想上。仁如果是所有社会行为判断的内在基准,即基础,那么礼便可以说是社会行为判断的顺序标准。这里,仁通过礼达到社会化,礼以仁为基础具有社会正当性。对此,孔子说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意味着仁和礼的互相调和,是社会领袖(君子)所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现代社会秩序混乱的最大原因是道德秩序的崩溃。而道德秩序崩溃的根本原因在于道德主体性的丧失而引起的价值观的颠倒。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恢复道德主体性来建立现代社会的伦理,应该用仁和礼建立道德主体性,树立伦理,并以此恢复失去的人性。这是以仁和礼为基础的孔子社会思想的现代意义。

四、个人和社会

关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在孔子哲学中,是一个较少提及的主题。这是由于自古代起,就已在家族和国家的框架内来考虑个人的儒家之特性。不过,孔子并不是不重视集团内个人所起的作用,相反他特别重视集团内个人的道德性。

对于一个社会应如何评价个人的问题,在孔子和子贡的对话中有所体现,即“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这里孔子对子贡所说的话便意味着在个人和社会构成成员之间,个人应该兼备人情和道德性。假如某人受到所有社会构成成员的嫌恶,那么他分明是人情上,而且道德上也有问题的人。不过,即使是所有社会构成成员都喜欢的人,我们也要考察他的道德性和行为。因为有时他也可能是孔子十分戒备的类似于乡原一类的人。①《论语·阳货》:“乡原,德之贼也。”进一步说,无论是多么有人情,多么正直的人,孔子都要求其务必遵守社会约定的礼及规范。所以,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揌,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不畔矣夫。”(《论语·雍也》)并将人们的行为规范包含在礼的范围内,在教授弟子的时候也必定涵盖礼。

如上所述,可知若将人情或道德性看作是个人所应具备的要素,则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便是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制度。孔子在教授弟子的时候常常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个人通过社会规范而社会化并以此建设道德社会。孔子的伦理思想如此强调个人道德,可有助于现代人找寻失去的道德性。

五、孔子社会思想的现代社会之应用

孔子的社会思想是在封建社会的前提下形成的,固然无法完美超越当时社会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但是,孔子所主张的思想对解决现代社会问题却可以提供极大的帮助。无论东西方,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政治不稳定、教育不平等、贫富不均和饥饿、价值观的颠倒及道德秩序的崩溃等等。

1.平等教育

教育问题是全球所有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过度增加的教育费用更是造成了教育的贫益贫、富益富的现象。这既是所有国家的国内问题,也是国际问题。我们称孔子为人类师尊,大概因为他是人类历史上较早地提出通过教育的平等化,来极力实现其理想社会的伟大教育者的缘故。萧公权对于孔子的业绩作出了如下评价:“其最大之成就为根据旧闻,树立一士君子仕进致用之学术,复以此学术授之平民,而培养一以知识、德能为主之新统治阶级……故孔子学术之主要内容为政理与治术,其行道之方法为教学,其目的则为从政,其学术大体取材于旧贵族之典常图史,其设教之对象则大致为贫贱之子弟……就此论之,孔子固不失为旧制度之忠臣,亦同时为平民之益友。”[2]

萧公权的文章,全面整理了孔子所想的教育的目的、方法、对象及内容。对他来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参政、处世及修身,那也是为恢复有道德有秩序的社会所必要的选择。但是,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我们更高度重视的是他所主张的被教育者的平等化这一点。上门请教的任何人,无论贵贱、贫富、智愚,他都一概教授,这可以从他所说的“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和“自行束脩以上,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看出。这一引文同时论述了被教育者身份的平等及低廉的教育费用。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可以为下层民众,提供身份上升的途径和机会[1]271,也可以为任何人毫无经济负担地接受教育开辟道路。现代教育的最大困难之一便是过多的教育费用的支出问题。除了几个发达国家以外,多数国家都面临着这一问题,因此,教育的平等性问题应是国家予以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好好吟味为平等教育而接受极少教育费用的孔子的思想。

2.以礼恢复社会秩序

礼具有两种含义:其一是节制自己的行为,控制欲望并有所止;其二是即使不接受法律制裁,也遵循自我行为警戒线的社会行为规范。两者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这缘于社会行为规范是依所有构成成员在节制各自欲望的社会约定下所形成的。《论语》中,礼的两种含义均被使用。其中“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可说是前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可说是后者。

社会行为规范作为构成成员之间的约定,虽无须法律制裁,但仍具有类似效力。因为其所具有的社会性、公共性或制裁性非常广泛,即使我们可以避开法纲,却仍无法逃避或是破坏这一行为规范,违背共同的约定便是丢弃了社会良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礼是捍卫构成成员之间的伦理道德、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文化的同时,也是一种统治手段。

从文化角度看,礼好比是在裸露的野蛮人身上穿衣使其变为文明人的衣服。但是进一步想,若要礼真正地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不能只依靠外在的形式,礼一定要浸入我们的身心并扎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不受动物性本能所支配的文化人。换句话说,我们应节制、克服私欲,有意识地接受社会约定的社会规范——礼,并将此植入内心培植。这样我们便可以通过“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达成仁,再通过仁自发性地恢复伦理道德,维持井然的社会秩序。

礼作为一种统治手段,成为无论王室还是诸侯国所明确制定的制度、政策、行为等各种规定,人们在做任何事之前,以此判定其要做与否的基准。因为统治者用礼决定血缘的尊卑、政治地位和身份的贵贱等,并以此分配财产及权力。孔子对此总括性地表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前者若是孔子统治伦理思想的基底,后者则是连君主也引入其内的礼。这也含有当君主用正道正确处理事情时,臣下忠诚于君主之意。如此看来,礼作为统治手段,鲜明地带有一定的统治上的效力,同时也是孔子统治伦理思想中不可或缺的规范。这就是孔子式的伦理与统治的结合,也是他所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的含义。

现代政治秩序之所以混乱,大多是因为统治者或公职人员们没有遵循社会规范所引起的。如果他们能够很好地维护社会规范,节制个人私欲,政治会更加安定。也就是说,社会秩序的恢复及确立很大程度上依靠统治者的道德性,从这一点上说,统治者或公职人员的礼在如今也是极其必要的统治辅助手段。

3.用仁政和德治实现社会安定化

在春秋末期如此混乱的社会里,孔子最重视的就是社会的安定。他认为,安定的社会在构成成员各自都实施仁的时候才可得以实现。特别是他将统治者以仁为基础进行的统治称为德治,将这种政治称为仁政,极其重视统治者的仁和德。

重德思想早在西周初期就已存在。当时为政者依据其自身的有德与失德来解释政权的得失,认为夏和殷是因为失去德和天命而灭亡的。而且《诗经》里也说,统治者应该敬德、明德、重德,孔子正是继承了这种思想而主张德治的[3]。他认为,统治者自身的礼的崩溃不仅使支配体系弱化,同时也是惹起百姓抵抗的原因,结果百姓不再接受统治,为避免抑压而选择逃亡甚至是抵抗[4]。孔子所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指的就是如果统治者能够行仁政、实施德治,那么百姓就不会四处逃散,而是能够全部以统治者为中心融合到一起。

孔子哲学整体上是依仁这一原理而融会贯通的,曾子称之为忠恕。子张问其仁时,孔子答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总而言之,这意味着忠、恕、恭、宽、信、敏、惠也是仁政、德治里的重要因素。

季康子问孔子政事,孔子答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即通过为政者的率先垂范达成教化政治。换句话说,如果为政者施展道德,那么普通百姓就会跟随他。因此,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为政者自身首先应该充满正义,正直清白。

在现代社会,无论哪个国家,为政者的失德或无德都是其国家政治不稳定的首要原因。当然,不只是现代社会,而是任何时代都通用的真理。任何社会,其安定最必需的因素便是为政者和统治集团的仁和德,或许这会是我们应该从孔子那儿学习的重要一点。

4.以重视民生、经济伦理、公平政治为基础的经济政策

现代社会,统治者应该不亚于政治安定去追求经济上的安定,不论东西方任何一个国家,这是古代社会以来,一直对为政者的德目要求之一。在经济方面,孔子说过两方面重要的话语:一个是民生问题,为政者应该为满足百姓们丰足的饮食生活而扩大生产;另一个是主张公平政治,反对过重纳税。

子贡问其政治时,孔子答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说出了饮食生活是政治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孔子与冉有一起前往卫国时,说:“既庶矣……富之。既富矣……教之”(《论语·子路》),将当地通过增加生产过着丰足的生活看作是政治上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孔子强调人们在生活丰足的同时要节约俭素。“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问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因为孔子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朴素、谦逊、谨慎的,过着与形式相比更重视实际的俭约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只强调要无条件地节俭,因为他并不反对正当的收入。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即若在俭素和奢侈两者之间选择的话,永远要优先选择俭素。换句话说,孔子并不是强调单纯的、节俭的经济生活,而是对经济伦理也相当的重视。因此,他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孔子的这种经济伦理思想可以说是在带来了个人和社会经济上蓄积的同时,也是能够营造健全富有的社会的一个积极因素。

孔子将这种经济伦理原封不动地适用到社会中,提出了关于增加生产的独特主张。那便是与发展生产技术相比,关于依靠经营方式来增加生产量的见解。他认为,要想发展生产,首先要保护并爱戴从事生产的人们。孔子说:“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又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论语·尧曰》)所以,他用农忙时节不让百姓负役或是参兵的郑国子产为例,说明以尊重人为基础的生产活动更为重要。他认为,这种爱戴人、尊重人、体现了人类爱的经济伦理,正是提高生产力的途径。

进一步说,孔子主张公平政治的同时,反对过重的税赋。他看到百姓间的贫富不均和不平等都是因政治不平等和过重的税赋征收所引起的,因此,反对直接导致百姓苦累的过多税赋征收。这在以百姓安宁作为统治根本目的的孔子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①《论语·季氏》:“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总而言之,孔子虽然认为通过增加生产来努力实现丰足的生活是最重要的,但是一定要与个人的节俭、尊重人格及有制度地不过重征税相并行。孔子的这种经济思想非常独特,是一种积极的方式。孔子的主张对于生产紧缺、不平等分配及没有很好地遵循经济伦理的现代社会,也是照样通用的一种杰出的有价值的思想。

结论

孔子的社会思想是以现实为基底,以尊重人、爱戴人为根本的人本主义思想。因此,如果时代变化,他的社会思想也会重新发扬光大并成为未来的指路明灯。

孔子梦想着大同社会。但是现实上他希望返归的社会是禹、汤、文、武、周公所实现的小康社会。他直接目睹了春秋末期统治阶级的腐败、无秩序的蔓延及伦理道德的崩溃。他认为,原因在于统治阶级礼乐的崩坏。为实现这一主张重新找回西周秩序井然的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孔子努力通过平等教育,用礼恢复社会秩序,用仁政和德治实现社会安定化,用重视民生、经济伦理、公平政治为基础的经济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他的社会思想在当时过于理想化,无法被疯狂进行富国强兵的为政者所采用。结果孔子的社会思想每到历史转换期时便会重新出现,成为提供理想的范本。

现代社会是以近代个人中心世界观和集团中心世界观为基础所形成的。个人中心世界观的特征是重视个性、自由、自律,但有弱化社会合并的顾虑。而集团中心世界观的特征在于重视社会合并和秩序的同时,限制个人的个性、自由、自律等。结果这两种世界观在连接人类和社会的环节方面比较薄弱,在人类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中,任何一方都无法实现与另一方的平等与调和,最终导致了受支配的结局。这种现象对近代以来过分受西方影响的东方社会也是存在的。因此,不论东西方,现代社会正面临着人类与社会成为互相独立的个体、价值观颠倒、道德秩序崩溃、政治不稳、粮食不足、饥饿问题及不平等教育等问题。

我们当然不能原封不动地接受孔子致力于恢复封建制度的社会观。但是,用仁和礼确立道德性、受教育的平等化、为政者通过仁和德实现社会的安定化、以民生问题和经济伦理为基础的经济政策等,在现代社会里却是值得借鉴并得以利用的良好的社会思想。

[1] 高在旭.孔子的社会思想研究[J].中国学报:第53辑.首尔:韩国中国学会,2006.

[2]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M].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2:53.

[3] 骆承烈.孔学硏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144.

[4] 宋荣培.诸子百家的思想[M].首尔:玄音社,1994:60.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