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农村医学专业儿科学教学

2014-04-05曾金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儿科学标准化病人

曾金莲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农村医学专业儿科学教学

曾金莲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目的 观察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实习前强化培训效果。方法 在我校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实习前强化培训中,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教学,由带教教师根据学生诊疗过程评分,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结果 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儿科学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缓解学生实习前压力,缩短其临床适应时间。结论 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标准化病人;农村医学专业;儿科学

标准化病人这一概念由美国的巴若斯教授提出,意指模拟病人或是病人演员、病人指导者等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模仿临床病人情况,在临床技能考试中扮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的人,可用于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评估以及职业态度培养。在医学教育中应用标准化病人能较好地解决医学资源紧缺、医患关系紧张所导致的床旁教学困难等问题,能较好地还原真实医疗过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我校在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实习前强化培训中,针对儿科学临床知识晦涩难懂、临床病例季节性强、家属要求高的特点,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临床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农村医学专业儿科学教学困境

1.1 农村医学专业开设情况

农村医学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为解决农村地区卫生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增加的临床医学专业。其旨在为村卫生室及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执业助理医师(乡村),是中专教育唯一的临床医学专业,学制3年,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生源主体为中考落榜者,他们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欠缺、自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与医学教育的高规格、严要求相去甚远。加之其学制为短短的3年,在有限的时间内要系统地、高质量地完成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不仅是对学习主体的严峻考验,还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教育者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直观、简洁、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大量医学知识,以期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学服务。

1.2 儿科学教学特点

儿科俗称“哑科”,其服务对象是不能自我表达的病患,诊疗过程有如下特点:病史采集多源自患儿家长,缺乏主观症状描述,查体过程中患儿往往不能很好配合。这就要求临床医务工作者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能从有限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中归纳疾病发生、转归的特点,作出准确的诊断并给予合理治疗。对于即将踏上临床工作的学生来说,要完成上述诊疗工作是极大的挑战,为此,需要学校教育能尽量贴近临床实际,还原临床真实情境,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对临床操作流程有整体把握,对将要面对的问题做好心理准备,如患儿家长的挑剔、不配合实习带教,甚至出现错误时遭遇打骂的极端情况。

2 标准化病人的应用

2.1 标准化病人培训及选用

标准化病人培训对象选择班级学习成绩较好,有一定的医学家庭背景,学习主观性、积极性较强,有一定的分享精神,勤奋好学,乐于助人,能很好地配合同学完成诊疗工作者。每班均按照10∶1培训所需标准化病人。由具有丰富儿科学及诊断学教学经验的教师培训,重点培训疾病的发病特点、主要症状和体征,同时注重培训问诊内容、技巧并模拟患儿家长描述发病过程。

2.2 模拟教学的课堂设计

培训在我校模拟病房实施,模拟病房设置在我校实训中心,完全依据医院病房规格配置设备,如病床、输液装置、中心供氧装置、医护呼叫装置等。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制作临床典型病例视频,如小儿腹泻、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视频内容选自合作医院儿科病房同期患儿,以还原临床真实工作环境。每堂课对照教学大纲选取一例典型病例,先用5分钟时间播放视频文件,使学生对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有整体把握,然后每10名学生和一名标准化病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组由一名儿科学教师带教并负责评估。各小组成员依次在“床旁”向标准化病人询问病史和症状,并进行临床查体,最后根据掌握的资料给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

2.3 教学效果评价

每堂课留10分钟作最后总结。首先由带教教师根据每名学生病史采集是否详细、语言是否口语化、查体是否系统有序、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方案是否合理等评分,最后教师在组内根据每名学生的得分情况逐一点评,同时组内标准化病人说出自我感受,并根据自身体验给出具体建议,如某同学的问诊语言是否通俗易懂,查体是否重点突出,诊疗过程是否体现人文关怀等。

在强化培训结束后,对所有学生(69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调整下一批教学方案。

3 结果

考核结果见表1。

表1 考核结果

反馈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学生反馈调查结果[n(%)]

4 讨论

标准化病人通过人为模拟病人病情辅助临床教学,其发源于欧美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我国应用时间不长。我校作为国家示范性卫生学校,开设农村医学专业旨在响应国家号召,培养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农村医疗卫生人才,两年来为当地农村培养近200名医务工作者,得到社会认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面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能力较低、教学资源有限、临床实习基地不足以及病人及其家属歧视等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对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笔者借鉴高校临床教学经验,将标准化病人与我校先进的临床实训中心相结合,应用于学生儿科学实习前强化培训中,取得较好效果。

由表1可知,学生仪容仪表和病史采集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项得分,其原因可能与我校就读该专业学生多有一定的医学家庭背景(如开设家庭门诊、药店、社区综合门诊等)有关,这些学生学习目的性强,积极性高,求知欲强,但是体格检查和诊断、治疗方案总体得分较低,这可能与临床课程时间有限、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较低以及医学知识对学习者理解能力、推论能力要求较高有关。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注重基础医学知识教学,简化理论知识,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表2显示,更多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增强了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忧患意识。但我们也注意到,一部分学生在切身感受到医务工作者工作的艰辛后,出现了自暴自弃的极端思想,甚至产生“入错行”的念头,有“小孩子真难伺候”“家长是怎么了”的错误想法。为此,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动手能力培养,使其感受到学有所用,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医者的高尚。

总之,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理论知识是基础,岗前培训是手段,最终必须落实到应用上。标准化病人不能代替正常的理论教学,甚至占用理论学习时间,否则只会本末倒置。

G421

B

1671-1246(2014)13-0067-02

猜你喜欢

儿科学标准化病人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谁是病人
标准化简述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病人膏育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我帮病人“走后门”
应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