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牵引后单纯臂丛神经牵拉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0例临床分析

2014-04-04李清峰张涛陈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牵拉根型臂丛

李清峰 张涛 陈杰

颈椎牵引后单纯臂丛神经牵拉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0例临床分析

李清峰 张涛 陈杰

目的 观察牵引后增加牵拉臂丛神经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与其他手法疗效比较。方法单纯臂丛牵拉。结果 总有效率94.5%。结论 臂丛神经牵拉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具备明显疗效。

神经根型颈椎病;臂丛神经牵拉;颈椎牵引

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趋势, 伏案工作时间长, 计算机长时间使用, 诸多因素, 颈椎病已成为了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患, 近年来中青年患者发病率明显上升, 急性期患者表现出典型的神经根受压症状, 一侧上肢放射痛, 从颈部放射到手,疼痛剧烈时, 患者常采用将患肢放置脑后的强迫体位用以缓解疼痛, 多数患者疼痛可以忍受, 体格检查可发现颈项部僵硬、活动受限, 放下患肢相对侧转头可诱发或加重疼痛, 称为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受累上肢可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痛觉改变积极萎缩跟性病变时患者浅部感觉改变积极萎缩体征局限于相应的皮节和肌节。多数患者表现为颈肩部及上肢肌肉呈轻度肌力减弱和肌萎缩。在早期病变, 这些神经根如受到刺激可呈腱反射活跃, 损害性病变则腱反射减退消失,严重时可引起肢体瘫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病例200例, 男性123例, 女性78例, 年龄26~79岁, 伴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67例, 病程2年以上反复发作, 对照组与治疗组资料大致相当, 且为随机分配。

1.2 诊断标准 ①具有颈椎病典型的症状体征。②X线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椎间关节退变, 并压迫神经。③影像学检查存在神经压迫并同临床症状有相关性。

1.3 疗效标准采用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手指麻木消失, 颈部无明显疼痛, 臂丛牵拉试验阴性。好转:手指麻木消失偶发, 颈部疼痛不明显。无效 疼痛、麻木无明显改善。

1.4 治疗方案 ①常规颈椎牵引后做臂丛神经牵拉20~30次。②疗程两周。③对照组常规治疗, 局部手法, 包括肌肉放松弹拨、拔伸、牵引、点穴、部分患者扳法。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87例, 好转102例, 无效11例。

对照组:治愈71例, 好转103例, 无效26例。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跟骨高压症疗效, 总有效率94.5%, 对照组总有效率87%。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椎间盘突出或膨出, 在椎间孔水平压迫和刺激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 约占60%~70%, 是临床最常见类型。神经根受到刺激和压迫, 出现充血水肿并继发炎症反应。 颈部出现疼痛后保护性减少活动, 受压神经相对固定于受压部位, 这样会造成一个长期神经根局部压迫情况, 充血水肿加重, 并与周围软组织轻微粘连, 形成恶性循环。治疗除了减少局部压迫比如牵引、卧床等方法来增加神经根管容积之外, 神经根在通道内被动多次滑动能够造成 ①神经运动后血运增加帮助充血水肿吸收。②可改善神经长期受压情况。③纵向滑动减少粘连。④增加神经通过性。⑤解除血管肌肉痉挛。⑥帮助修复受损神经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神经根充血水肿消退大约2周以上, 常规推拿疗法都是用于患者体表加压, 并向多个方向运动, 以放松局部由浅至深的各种组织(主要是肌肉韧带),痛阈增加, 并使血流加快, 帮助神经充血水肿吸收, 亦能够起到治疗目的。

[1] 陈卓伟.针刀配合颈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实用医学杂志, 2007,23(6):911-912.

[2] 孙宇,陈琪富.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 1993,13(8):472.

[3] 詹文吉.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治疗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20(2):126-127.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院

李清峰

猜你喜欢

牵拉根型臂丛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臂丛神经丛内神经移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地佐辛对胆囊切除术内脏牵拉反应的观察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