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对当代初中教育的积极影响
2014-04-03徐秀海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虽然产生于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但其对于当今世界的影响仍然不可估量。从当代初级中学教育的角度,探讨孔子这一教育原则产生的积极影响。
孔子 有教无类 教育原则影响一、孔子的教育原则——有教无类
(一)有教无类的定义
孔子生活于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是迄今为止世界公认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他的教育理念对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并产生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无论是他的教育原则、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还是他的治学方法,都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并长期效仿。
孔子的教育原则可以用当今人们所熟知的一个四字成语来概括:有教无类。这个成语正是出自于孔子之口,在《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有教无类。”在孔子的时代,贵贱有别,有贵族和贱民之分别,贵族往往享有绝对的教育资源,贱民却往往是世世代代都无法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孔子却能够从人本主义的原则出发,强调享受教育的公平性——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把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因素当做筛选教育对象的标准。
(二)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
《论语·阳货》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孔子认为人生而具有相近的人性,但是环境和后天的教育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习惯秉性,这也因此说明实行普遍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可以看做是其“有教无类”教育原则的理论基础。孔子将教育看做提升个人品行,并进一步得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置基础。“性相近”说明了人人生而具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后天接受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才能与德行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理论论断。
二、当代初级中学教育的教育原则
(一)初级中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性终点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986年4月12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现行的《义务教育法》是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从总则、学生、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经费保障、法律责任、附则等八个方面对义务教育进行了界定。
我国现行的初级中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性终点,即是说现行的义务教育囿于财力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局限性,只实行了从小学到初中的义务教育。随着国力的发展,将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也必将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即便在现代社会,“有教无类”也并非绝对的,而只是分阶段、分地域地可以得到部分实现,这是与教育资源的局限性相关的。
(二)初级中学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大致包括五个方面: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学会进行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②看法不成熟、不稳定,因而常常自相矛盾;③过分冲动、不能自制,因而热情与冲动并行;④根据自身的情绪体验和爱好来评估友谊;⑤较之于小学生,其情感的社会性更加突出。
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心理发展是处在一个建立与过渡的阶段,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关键时期,因此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对于初中生才不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初中学生不至于因为家庭贫穷而无法接受义务教育,也不会因此而恶性循环甚至敌视社会,也许这也正是孔子教育原则对当代初级中学教育的最重要意义。
(三)孔子教育原则对当代初级中学教育的积极影响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于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界定。我国人口众多,民族就有五十六个,东西部经济差别很大,要想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最重要的做法就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实现教育公平,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但是公民的综合素质是由一个个公民的个人素质组成的,因此为了公民的个人素质,必须要加强教育修养,通过每个个体的发展来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
教育公平是国家通过立法保证每个公民都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家对于每个公民从法律角度作出的重要保障。现今社会出现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在核心城区而其他地区相对较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中考和高考时面临的严重地域差别等“教育不公”现象,我们有必要坚持孔子教育的原则——有教无类,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加强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确保不同地域之间能得到同等的教育待遇。
孔子的“有教无类”主要指的就是教育机会人人平等,目前我国的教育也大致秉承孔子这一教育原则: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普通百姓的子女,每个人、每个阶层的受教育者都有平等且强制地得到受教育的权利。
(四)孔子教育原则对当代初级中学教师的积极影响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对当代初级中学教师也有积极的影响。一个成功的教育从业者无法迈过“有教无类”这道门槛。教师只有秉着平等仁爱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才能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温暖,也不会将学习看做一种负担,却会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是当代初级中学教育的一个主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课堂内外,也不论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成绩一般的学生,都有理由得到教师的悉心指导与鼓励。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否得到培养和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他能否融入一个老师的课堂,而融入老师的课堂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他是否喜欢这个老师,老师能否把一碗水端平,不让学生因为家庭出身、个人智力差别、品行好坏、注意力能否集中、个人长相等等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别而得到不同的待遇,“有教无类”是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差别,对于教育者而言,是不应该表现出区别对待和冷暖人情的。教师只有做到“有教无类”,才能进一步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这一孔子教育方法的精髓,是离不开“有教无类”的。教师看得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閃光点,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使其明确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教育才会少走弯路。
孔子的教育思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任何褪色之处,特别是他的教育原则,更是经历了时空的考验,被不同时代的人们、不同地域的人们、不同的族群所认可。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秉持“有教无类”这一教育原则,踏踏实实地搞好初中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民族与国家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教师只有在了解当今义务教育概况的前提下,才能对孔子教育原则与当代初中教育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教师有必要根据初中阶段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对学生们一视同仁、因材施教,不搞特殊化与区别对待。这个原则是个大而普通的原则,却常常被一些教师所忽视。因此,我们重新诠释孔子之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初中教育的积极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程洋.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13,(11).
\[3\]徐秀海.将《论语》引入初级中学道德教育\[J\].科教导刊,2014,(2).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