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武术礼文化及其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4-04-03李金龙宿继光李梦桐

关键词:礼义武德跆拳道

李金龙,宿继光,2,李梦桐

(1.山西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2.中北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030051;3.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41条“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中写道:“扩大对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1]说到“中华文化”,说到“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就不能不说中国的礼文化。中国素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被认为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在西方语言里没有对等的词可以对译。钱穆先生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2]254伴随着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快速建设,中国优秀文化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得以传播和交流,中国的礼文化理当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内容中占据重要一席。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礼的文化和精神,渗透和体现在中国武术文化之中。可以说,中国武术文化就是中国传统礼文化的载体之一,武谚即说“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对外,孔子学院常常需要将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进行介绍;对内,我国学校武术、社会武术和竞技武术领域等也面临着中国武术礼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但是,正如著名电影导演何平2013年在“中国武术文化泰山高峰论坛”上介绍说:“在北美、在欧洲,因为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武打片的输出及在全世界的畅销,给别人的印象——中国人很爱打架、很爱挑事,而且中国影片里的坏人的武功都很高。这种后果除了市场的需求,还有我们几十年来对于传统国学、武学教育缺失的因素。”[3]给别人这样的印象与我们进行武术文化的对外宣传与推广目的形成巨大反差,也与中国武术文化尚武崇德的历史本来面目相去甚远。韩国的跆拳道在中国的传播之迅速,范围之广,礼仪教育效果之好,使中国武术相形见绌。国家早在1997年就已推出了《中国武术段位制》,但却至今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要改变中国武术在外国人眼中的印象,要改变几十年来中国武学教育的缺失,要对韩国推广跆拳道进行学习和研究,要实现我国推广武术段位制的真正目的……这些问题倒逼着我们研究构成中国武学重要内容的武术礼文化及其要素是什么?武术礼文化与武术礼仪的区别在哪里?武术礼仪的内涵究竟指什么?武德与武术礼仪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武学教育在武术礼文化方面的缺失到底是什么?我们与跆拳道传播相比究竟输在哪里?时代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应该继承与发展哪些优秀的传统武术礼文化,又应该舍弃哪些糟粕?研究现状表明,上述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统一和合理的解答,有些问题的解答甚至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运用逻辑分析等方法力求对上述问题进行合理的回答。

一 武术礼文化与武术礼仪的区别

统观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至今还没有人对武术礼文化的含义进行过研究,但是对于武术礼仪的含义,不少学者进行了探讨。如毛海涛等人认为,“传统武术礼仪是指传统习武者在习武群落中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所共同认可的,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厚封建等级差异的礼节、行为准则。”[4]程世帅认为,“武术礼仪是武者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习武之人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从内容上看,武术礼仪包括拜师礼仪、学艺礼仪、比武礼仪、结谊礼仪、举止礼仪、服饰礼仪等。”[5]张继生则认为,“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6]。

从以上学者对武术礼仪的解释中可以看到,武术礼仪的核心或主要内容被认为是行为规范,其他学者也持相同的观点。对此观点我们也比较认同,但是我们认为武术礼文化与武术礼仪的含义有所区别,武术礼文化是指在传统习武者中制定并传承的体现中国礼的精神的内容与形式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武术礼仪和武术礼义,武术礼仪即是对习武之人的行为规范,也可称作武术礼法;武术礼义则是对习武之人的精神规范,也就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武德要求。对中国传统礼文化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研究的学者彭林先生即认为,“礼有形式与内涵两大要素,礼书称之为‘礼法’与‘礼义’。礼法是行礼的形式,包括屋宇、服饰、体态、语言、步趋、器物、方位等要素。礼义是制订仪式的依据,是仪式背后的思想。仪式显露于外,能见度高,容易被人注意。礼义隐藏在深处,难以为人觉察,容易被人忽视。”[2]244-245可见,礼仪就是礼法的意思,就是礼的形式部分。对应于武术的礼文化而言就是武术礼仪,而构成武术礼文化内容的武术礼义应该就是武术文化中所倡导的武德。《中国武术实用大全》对武德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武德指尚武崇德的精神。”[7]自古以来武德就是习武者的精神规范,隐藏在武术的各种礼仪规范的背后。

提出武术礼文化概念的原因还在于:在中国礼文化的研究者看来,“西方人的礼是礼节、仪式。中国人说的礼无所不包,与西方人说的文化相仿。”[2]253按照这样一种理解,我们自然就可以按照文化的一般构成将武术礼文化的构成划分为器物层的、制度层的和精神层的三类。武术礼义部分,即武德内容归属于精神层面的武术礼文化,武术礼仪部分的内容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的内容是武术礼仪的相关制度与规范要求,例如对何时或何地或何人该行何礼的规定等,另一方面的内容是武术礼仪中可见的事项或器物,如动作的方式,服装的样式等。有学者已从文化的视角对武术礼仪进行了研究,将武术礼仪也进行了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方面的划分。如张继生在《中华武术礼仪》中写道:“其中武术礼仪文化的物质方面主要表现为服饰礼仪、器物礼仪,精神方面表现为语言礼仪、礼义,制度方面表现为礼制、礼法、礼典。”[6]。我们不同意张继生先生的观点,其原因在于:既然已经将武术礼仪理解为一种“行为规范”,即形式的东西,那么就不能将其再归入内容的层面,即精神的层面。若用张继生先生自己的话进行比对,则会发现有自相矛盾之嫌。他在同一本书中这样写道:“武术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更多体现一种制度、规则,是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更多则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根据‘礼’的规定和内容,所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式。不同的礼的内容,有不同的形式。‘礼’是‘仪’的标准、内涵,‘仪’将‘礼’具体化、形象化。”[6]可见,作者一再强调“仪”所表达的是形式,而非内容,这一点是不错的,但是错在用文化观点观照武术礼仪时却将“仪”的形式特点扩展为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二 中国传统武术礼文化的特点

(一)构成特点:武术礼义多于武术礼仪

我国传统武术礼文化的内容,在武术礼义方面表现为武德方面的要求,可分为一般性武德和专门性武德要求两类。一般性武德要求即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价值观。如民国时期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在论及择徒时认为,“首重德性……如尊师敬长,重亲孝长,信义仁爱皆是也。”[8]1936年的一本《河北沧县孟村镇吴氏八极拳拳术秘诀之谱》(现藏中国武术研究院)的“谱规凡例”中规定:“为师受徒,须先教以仁义,再教以忠勇”。梅花拳中《习武序》的作者杨炳即在“习武规矩”第一条中要求:“凡立教之始,务要他(习武者)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9]64《少林戒约》要求:“尊师重道,孝悌为先。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将事,勿得有违抗傲慢之行为。”[10]

专门性武德要求即对习武之人精神意志品格方面的特殊要求,如周伟良在其《行健放歌——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文化诠释》一书中所总结的:“作为完整反映一个习武者习武过程中心理特征的意志品质,主要由习武者心不旁骛的专心、刻苦磨砺的苦心和以生死相许的恒心三方面内容组成。”专心如《少林七十二艺练法》要求“遇一切外魔挫辱淡然恬然,不介于意,任人之笑骂嘲激,而无动于心,神志专一”[9]68;苦心的要求如《武术汇宗》认为“欲得其中真妙法,苦磨苦练得天机”,“苟无坚心苦志之士,未有不半途而废者。”[9]69恒心的要求表现为《少林拳术秘诀》的“五要说”强调“既得方术,要以恒心赴之,勤敏持之,不可中道停辍”[9]69。

要求习武之人具有侠义精神也属于情感层面的专门性武德要求,在很多文献记载中都可以看到。如《耕余剩技》作者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纪略》中所讲,习武是为了“壮干城,靖疆圉,俾师门之指授益籍光且大也。”[9]72清末民初时的精武体育会在“精武会训”中要求:“凡我会员必须以仁爱为怀,服务为旨,以我所有,助人所无;牺牲个人力量,以求造福于人群;忠信待人,廉正守己,见义勇为,积功于天爵;重振风教,多行而寡言。凛遵斯旨,庶几完人。”[9]73

关于武术礼文化中的武术礼仪主要是礼节性的内容,有一些武术拳派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如《沛县六步架大洪拳谱》中订立了13条“弟子礼仪”,分别从站相、坐相、言语、应对、进退、出入、侍坐、随行、邂逅和执役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大多数武术拳派的武术礼仪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拜师的礼仪礼节上,如拜师的礼仪大都包括在以下11个步骤之中:“1)主事者入席;2)延师晋堂就位;3)告天神;4)告祖宗;5)呈拜师帖;6)拜文房四宝;7)拜孔圣;8)明师回帖;9)奉呈学金;10)礼呈戒尺;11)开宴。”[11]“延师”在北方的许多拳种中又被称为“引师”、“接引师”,“引进师”,主要起介绍师徒之间相互结识的作用。“延师”角色一般由三类人担任:第一类是师父和徒弟都熟悉的亲朋好友;第二类是与徒弟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如父兄;第三类是与师父具有模拟血缘关系的人,如师父的徒弟。“拜师帖”又叫“门生帖”,其内容格式一般要求写有拜师者的姓名、引师的姓名、师父的姓名、年月日等。“礼呈戒尺”是徒弟象征性地用红盘把一把尺子(代表戒尺)呈送师父,其寓意为请师父严加管教。拜师的最后一个非常重要和庄重的环节是徒弟向师父行叩头礼。这11个步骤都分别代表着11个不同方面的意义和要求。拜师仪式的如此隆重反映着师徒关系建立的极端重要性,就好比结婚典礼非常隆重,反映着结婚乃是个人甚或家庭、家族中的大事,绝对不能轻描淡写、马马虎虎。只有用最隆重的形式,才能表达最为重要的内容。

通过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传统武术礼文化中包含着武术礼义和武术礼仪两个方面的丰富内容和要求,写在书面或流传最广的内容大都是关于武德方面的,再有就是武术礼仪中的师父收徒仪式。但是在今人的研究中却无人将两者作为武术礼文化的整体进行研究。有的是研究武术道德,有的是研究武术礼仪,也出现了将两者混为一谈的研究现象。例如,周伟良将传统武德定义为“是指长期以来在习武群落中形成的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它协调着习武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9]63显然,“行为规范”是属于武术礼仪的范畴。因此,今天我们有必要将武术礼义与武术礼仪结合为一个整体,即从武术礼文化的整体出发进行研究。

(二)认知特点:武术礼义与武术礼仪不相统一

武术礼仪与武术礼义的关系即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术与道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理想的关系是二者的统一,即内容与形式相匹配。重形式轻内容或重内容轻形式,脱离开内容的形式或脱离开形式的内容都有失偏颇。将其分离的弊端一是走向形式主义,另外就是无法实行,可操作性差,停留在喊口号上。在道与术的关系问题上,历史上中国人在认知与实践层面很少走向二者的真正统一。一方面在价值观层面向来比较重视道而不重视术,对待道的态度是“君子谋道不谋食”“朝闻道,夕死可矣”;术则常常被看成是“奇技淫巧”。另一方面又受“实用理性”的思想支配在实践中表现在将目光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忘记了内容要求下的内在长远形式。结果是内容落不了地,形式与内容不相匹配,形式常常成了摆给别人看的空架子,而不能影响每一个形式的参与者的内心和习惯,最终把“经”念歪而走向形式主义。如早在春秋之时,贵族们的行礼作乐多数时候都是在虚应故事,表现为:神座之前摆满了玉器、丝帛之类的贡品,四周陈列着钟鼓等乐器,行礼者煞有介事地揖让跪拜,看上去仪式完全符合要求,但是内心却毫无恭敬之意。孔子看到这样的现象,从而发出了“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的感叹。意思是说,礼啊礼啊,难道是说玉帛吗?乐啊乐啊,难道是说钟鼓吗?贵族们将行礼的形式当成了行礼的内容,而孔子在呼唤着礼的灵魂。这样的呼唤无疑非常重要和必要。在今天看来,重宏观而轻微观,重抽象而轻具体,重言语而轻行为,重道而轻术,重目的而轻手段的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深久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仔细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由于中国人的思维偏向宏观、模糊、整体、抽象,对于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区别不去认真分别与对待,或不太在意两者的区别而更在意两者之间的转化和相互联系,因此常常会将内容与形式混为一谈,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甚至认为只要有了内容,形式就会自然而然到位。这种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的倾向性也影响和反映在了传统武术界重视武术道德轻视武术礼仪建设和以道代术方面。例如武术谚语:“拳以德立,无德无拳”;“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武以德立”;“武以德先”等。其中拳与德、心与拳都是道与术的关系,它们之间应该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应该是因果关系。这就好比我们所知道的德与才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有才无德这样几种情况,而并非有德就一定有才。因此,“无德无拳”和“心正则拳正”的说法是在道与术关系上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再看《大宏拳三晃膀拳谱》中所立“武学十规”,即“立志气,正心术,慎威仪,寡言笑,速改过,纳直谏,思孝悌,亲师友,戒戏谑,勤学问。”[9]66其中既有武德方面的宏观要求,也有武术礼仪方面的模糊要求,如“正心术”与“寡言笑”等,可见对于武术礼义与武术礼仪是不加严格区分的。所以,虽然传统武术界各门各派都设立了许许多多的武德方面的要求,但是在如何将武德要求转变为可以具体实行的手段和检查、评价的武术礼仪上,相比较之下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比如,《少林戒约》中的武德要求“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从事,勿得有违抗傲慢之行为”,如何做到“敬谨从事”就是武术礼仪的事情了,本应该体现在饮食起居、言谈举止、服饰表情等日常生活中非常具体的许多习惯养成方面,但是除极少数拳种流派流传下来有具体要求外,大多数拳种流派无从发现流传有更为具体的武术礼仪规矩,以至于在传统武术界不存在一套能够实现武德要求的比较客观的行为规范与标准,能不能实现就全靠习武者自己的悟性了,或者将一个人武德好坏的评价权交给了大众评审。这样一来,在中国武术的历史上就找不到太多公认的有德有拳、心正拳正的武林豪杰了,太多的武林豪杰只存在于武侠类的小说之中!总之,中国传统武德涉及认知范畴的传统伦理道德,意志范畴的专心苦心恒心,情感范畴的见义勇为侠义精神等非常丰富的内容,但是却很难见到这些道德要求落实在手段层面和行为规范性、细节性的武术礼仪上。

三 中国现行武术礼文化教育的缺失

(一)武术礼仪与武术礼义相混淆

我国目前所倡导和推行的武术礼仪内容为:

一、徒手礼:(1)抱拳礼;(2)注目礼。

二、持械礼:(1)抱刀礼;(2)持剑礼;(3)持棍礼;(4)持枪礼。

三、递械礼:(1)递刀礼;(2)递剑礼;(3)递棍礼;(4)递枪礼。

四、接械礼:(1)接刀礼;(2)接剑礼;(3)接棍礼;(4)接枪礼。

以上武术礼仪都分别规定了具体的行礼方法和行礼的场合范围,如抱拳礼行礼的方法是:

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颌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武术散手在戴拳套练习和比赛时,可模拟似地行抱拳礼,两拳套合抱于胸前即可。

这些方法均为动作的方法,即动作规范。也规定了行礼的场合范围,一般其使用范围仅仅局限在武术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场合范围。作为武术礼仪,明确了行礼方法和使用范围即行为规范就达到了制定武术礼仪的要求,其背后要反映的思想应该是武术礼义即武德要规定的内容。

我国目前也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武术礼义,体现在《武德守则》之中。《武德守则》要求:(1)热爱人民,精忠报国;(2)弘扬武术,以德为先;(3)崇尚科学,求实创新;(4)强身健体,文武兼备;(5)遵纪守法,伸张正义;(6)维护公德,尊师爱生;(7)爱岗敬业,勤学苦练;(8)团结友爱,谦虚谨慎;(9)诚实守信,知行统一;(10)仪表端庄,礼貌待人。

按理说,抱拳礼要体现的思想应该被包括在《武德守则》所要求的范围之内,但是对于抱拳礼背后所包含的意思又有另外的解释,其具体含义是:(1)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曲拇指表示虚心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2)左掌右拳拢屈,两臂曲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3)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可见,一个抱拳礼的内涵除基本包括了武德的全部内容之外,还有非常抽象的许多内容。区区一个抱拳礼承载着如此厚重的思想内涵,我们不禁要问:抱拳礼到底是武术礼仪还是武术礼义?其实,抱拳礼仅仅就是一个习武之人的见面礼节而已,它由中国传统的“作揖礼”和“拱手礼”发展而来,最终目的是要表达一个恭敬之意,很难看出那么复杂的含义。比如说,“右拳表示勇猛习武”的武德要求体现在上述哪个行为规范中呢?“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的武德要求,上述哪个行为规范能够表现呢?进一步说,“文武兼学”是通过日常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才能体现出来的东西,而不可能仅仅凭借会做出一个标准的抱拳礼即可。一般来说,武德与武术礼仪的关系是“一本万殊”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武德方面的要求表现在行为方面会有许许多多种具体形式,比如尊敬师长的思想体现在行为上可以是言语表情上的敬称温和,也可以是举手投足上的礼貌服从,还可以是饮食起居上的问候、照顾和关心,还可以是学习和练功上的勤奋刻苦,等等。可见,将武术礼仪与武术礼义二者分开进行要求和评价比较科学合理,使《武德守则》在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形式上做好文章,否则《武德守则》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和教科书中,只能停留在美好的设想之中!

(二)武术礼文化教育基本缺失

武术礼文化的功能原本在于教化,宗旨在于育人。所谓教化,《中庸》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化就是使人修道的行为和过程。因为人人天生就是有缺陷的,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很难达到“中”的状态,所以有必要进行教化。而教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礼文化的教育改善其不良习惯。《礼记·曲礼上》即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礼文化教育是一大内容,从西周开始即有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再如:幼儿时有《幼仪》《弟子规》等礼的入门教材,满月时有满月礼,周岁时有周岁礼,12岁时要行开锁礼,年满20岁有成年礼,娶妻时有婚礼,其他还有生日礼、相见之礼、乡饮酒礼、乡射之礼、丧祭之礼等等。育人成功的标志即在于“知书达理”,这里的理也有礼的意思,也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小做到便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否则便是“不知礼,无以立”。

审视我们多年来学校武术教育的状况,非常令人难堪的是学校武术礼文化教育的严重缺失和不足。湖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程世帅曾经通过调查发现,20位被调查的武术老师中在对待传统武术礼仪的观念和态度上仅有11位认为应该继承与改革并存;5位老师认为应该全部废除,认为传统武术礼仪是完全消极、腐朽的,对于现代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毫无意义;还有3位老师认为应该置之不理,应该把重心放在武术技术水平的提升上。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378名学生之中,认为对传统武术礼仪应该继承与改革并存的占到了50.0%;有29.6%的学生认为应该不予理睬;有14.3%的学生认为应该全部废除;有6.1%的学生认为应该全部继承。调查还发现,在武术教学、训练和比赛中,20位武术教师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武术礼仪教育的只有7位。378名学生中仅有17.7%的学生认为武术礼仪非常重要;35.2%的学生认为武术礼仪重要;有31.2%的学生认为武术礼仪的重要性一般;有15.9%的学生认为武术礼仪不重要。[5]上述调查发现的情况在其他学校和武术馆校并不少见,从我们平常的观察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更值得思考的情况是我国超过70%的中小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武术教育都没有了,还何谈武术礼文化教育?!

(三)武术与跆拳道礼仪教育的差距

韩国跆拳道教育视“礼仪”为练习者基本精神的体现。跆拳道的礼仪讲究“以礼始,以礼终”,在平时训练时,每一个跆拳道练习者必须穿白色的、干净整洁的跆拳道道服,按照要求系好道带,光脚或穿道鞋进入场地。训练时,进入场馆后以端正姿态向国旗敬礼,然后按馆长、教练和长辈的次序依次敬礼,每次与同伴或队友合练时也要向对方行礼。运动时道服松开,要停止运动,转身背向国旗、会旗和教练员及同伴整理道服,整理好后方可转回。跆拳道练习的过程中要遵守道德规范、法制观念,要恪守信义,注重内心训练和精神修养,要养成礼貌待人、忍耐克己、谦虚宽容的高尚道德品质。通过练习跆拳道既要学习其中的技艺,又要学其礼仪文化,学会尊重他人,战胜自我,勇于挑战。在韩国,要求跆拳道的所有学员要遵守几项最低限度的礼仪要求:(1)尽自己最大的努力;(2)相互谅解的精神;(3)对于诽谤或侮辱他人的恶习应感到羞耻;(4)谦虚、互相尊重人格;(5)提倡人道主义和正义感;(6)师长与学员、前辈与晚辈的关系应明确;(7)处世要符合礼仪;(8)尊重他人的所有物;(9)不论问题的大小,坚持公平原则,慎重处理;(10)不送、不收心中含糊的礼物。[12]

另外,教育学员要有廉耻,要学会分辨是非,特别指明可能涉及羞耻的多种行为包括:(1)不顾没有传授实力,俨然像有权威的师长诱导善良学员走向歧途,却不觉羞耻;(2)示范时为了炫耀威力,把裂开的松板黏合,或预制有裂纹的砖头将其击破,还厚颜无耻地面向观众或学员;(3)过分奢侈装饰道场或以假奖状、假奖杯装饰办公室,用过分虚伪的热情获取学员们的欢心,来隐瞒自己的无能;(4)真正的武道之人即使提升他的段或级也会谦让。相反,要求超过实力以上的段或级,或用钱买也不觉羞耻的只是似是而非的武道人;(5)任何以私利或炫耀假武力为目的而需要段或级的人;(6)不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弟子而是以盈利为目的运营道场、向学员无理要求钱物或出卖证书的行为;(7)言行不一致,不守信用的师长或学员;(8)向晚辈询问有关技术意见而感到羞愧的前辈;(9)为了私利而奉承权利,作为武道人忘记应遵守的基本姿态却摆出武道人的样子耍威风。[12]

要求跆拳道学员要有忍耐之心,强调:“忍即是德”。无论是持有高段的人还是技术完美无缺的人,想做成任何一件事,首先要设一目标,再以持久的忍耐力不断向那一目标迈进,才能如愿以偿。作为跆拳道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忍耐并克服它,才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克己方面则要求:不论道场内外,克制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假如在自由对打时,因某些失误,被下级或同伴击中时,若不能克制自己,感情用事加以攻击,将会造成事故。而且,不谦虚不节制,没有分寸地生活,盲目羡慕他人,爱慕虚荣,也将会失去作为武道人的资格。

在“百折不挠”方面,要求跆拳道运动员拿出一种舍身的精神,不畏惧落后、困难和痛苦,以艰苦忘我的意志品质磨砺自己,以舍身为手段,以无我为目的探求跆拳道的本质,一旦只视比赛为手段,成败也就无所谓了。这样,训练和比赛中所接触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使自己修养水平得以提高的一级台阶、一位助手,他们与自己站在同一立场,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敌手。拥有此种心态,才会发自心底地对对方保持一个敬字,才能自如地抛开一切不利的外界干扰,用心体会比赛、享受比赛,真正做到无我、无暇,从而不断向跆拳道的最高境界靠近。

与韩国跆拳道教育相比较之后就会发现,跆拳道教育的过程与结果表现在:(一)跆拳道教育过程使学员学会并严格遵守了礼仪,懂得并做到了尊重对手、尊重长者。俄国总统普京曾说:“跆拳道不只是一种运动,还是一种哲学,它教人尊重对手,尊重长者。”(二)跆拳道礼仪内容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可使每一个人在习练跆拳道的过程中自我评价达到谦虚、礼让、克己、恭敬、忍耐、百折不挠的人格素养程度。(三)跆拳道礼仪教育的要求不仅在跆拳道的教学、训练、比赛时空中严格执行,而且还将思想和礼仪形式的要求推延到了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行为方式之中,延伸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习练跆拳道的人养成了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就使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见证了一个练习跆拳道之人的变化和全面发展结果,实现了教化的目的。通过学习跆拳道,练习者举手投足间就会不经意地展示其健康懂礼、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精神感召力。而这些正是我国武术礼文化教育的差距。审视我国武术礼文化的教育现状,武德的教育是写在书本和挂在口头上的教育,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武术礼仪的教育仅仅局限和偶然出现在武术教学、训练和比赛的时空狭窄范围内,而没有落实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没有实现良好习惯养成的教化目的!

四 结语:中国武术礼文化的继承与超越

综上所述,中国武术礼文化是一个包含武术礼义和武术礼仪,内容非常丰富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武术礼义是武德,是内容,是宗旨;武术礼仪是礼法,是形式,是手段。传统武术礼文化在培养传统中国习武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育人功能,成为传统习武者社会化的桥梁和纽带。历史发展到了今天,面对传统武术礼文化,既要继承又要超越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应该继承武术礼文化育人的宗旨。应该继承的武德内容包括:仁爱、谦和、扶危救困、见义勇为、尊敬师长、专心致志、勤奋刻苦、意志坚强、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思想和价值观。同时,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封建社会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人身依附价值观,以及封建等级观念、君臣观念和门户观念都应该抛弃。应该建设和超越的是社会主义提倡的新型平等人际关系,互敬互爱的新型师徒关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改革开放的胸怀。在武术礼仪方面,应该继承的是传统武术礼仪中的抱拳礼、注目礼、持械礼、递械礼、接械礼等动作规范。对传统“拜师礼仪”可以有选择地加以改造,对一些明显带有封建迷信和表面文章的武术礼仪内容予以抛弃。

武术管理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一部统一、规范、科学的武术礼文化手册,作为世界范围内所有武术习练者从事武术运动所必须遵从的指南和法则;要像奥运会期间为提高中国人的素质所采取的措施那样,很好地借鉴跆拳道礼仪教育的思路和做法,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途径进行宣传、教育,将武术礼文化教育渗透到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建设符合学校武术教育特点的武术礼文化,在普通高校、武术馆校,以及任何开设武术课程的学校开设专门的武术礼文化课程,普及武术礼文化知识;要建设符合竞技武术的武术礼文化;要建设符合社会武术需要和发展的武术礼文化;要深入研究武术礼义的具体化问题,由术入道,以习武者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武术礼文化的育人功能;要建设和弘扬具有中国优秀文化特色,符合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需要的武术礼乐文明。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1-42.

[2]彭 林.彭林说礼[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蒋亚明.电影导演说武术——武侠精神重于武功[N].中国体育报,2013-01-31(7)

[4]毛海涛,等.析中华传统武术的礼仪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2007,30(11):628 -629.

[5]程世帅.论中国武术礼仪文化的缺失与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12:25-26.

[6]张继生.中华武术礼仪[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10-11.

[7]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700.

[8]王芗斋.拳道中枢[M]//姚宗勋.意拳:附录.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9]周伟良.行健放歌——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文化诠释[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10]李金龙.论中西传统体育基本思维方式的特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0.

[11]毛海涛,刘树军.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文化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4):88 -90.

[12]修 亮.浅论跆拳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融性[J].体育师友,2004(5):52-54.

猜你喜欢

礼义武德跆拳道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嘻哈跆拳道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嘻哈跆拳道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嘻哈跆拳道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