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综述
2014-04-03赖作莲
□赖作莲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综述
□赖作莲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一个具有世界普遍性的问题。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特征、成因、影响、应对策略,以及国外经验借鉴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特征;成因;影响;综述
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2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5位院士联名上书中央,提防人口大国无人种地。[1]温家宝总理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
早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农业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就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例如,徐增文(1995)指出,在主要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在不同部门比较预期收益差距的作用下,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并不会以“农业剩余劳动力”为边界;如果流动的规模突破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界限,则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负面影响。[2]黄平,E·克莱尔(1998)以社会学的视角,从村级层面研究了农民外出务工而对农业的促进和冲击。[3]进入新世纪,随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的增强,更多研究成果涌现。本文试图对有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一、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特征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在日本、欧美等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人口数量众多的中国,是否也存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程度如何?不少学者依据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实地调查、统计数据资料,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的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
(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业劳动力已呈明显老龄化态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题组(2006)对17个省(市、区)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发现,74.3%的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只有1/4的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并且近1/3的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率都在80%以上,表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在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4]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农业厅联合课题组(2012)通过对四川省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农区的问卷调查,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有88.4%的人仍在从事农业劳动,且占总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33.2%,而在45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中,只有17.3%从事农业生产,仅占总农业劳动力的23.3%。[7]
(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加深,向高龄化演进
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肯定性判断的基础上,有学者利用统计数据资料对老龄化程度进行了分析。李澜,李阳(2009)利用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2006年末全国住户中以农业为主要行业的农业从业人员,51岁以上占32.5%,比第一次农业普查上升了14.4个百分点,远远超过了判断劳动年龄人口类型中老年型所占比例15%的标准;据此认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已日趋严重,并呈高龄化演进。[5]李旻、赵连阁(2009)通过对辽宁省农调队2003-2006年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分布在40-60岁之间,而60岁以上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接近10%,且表现出一定上升趋势;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50岁及以上劳动力已经超过30%,并且表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从而认为农业劳动力不仅表现出明显的“老龄化”现象,而且“老龄化”程度还在进一步加剧。[6]
由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成为全国性的普遍问题,有的学者(傅尹,2010;李旭鸿,张梁,2011;刘文涛,刘毅宙,徐浩程,2012)借用“民工荒”的提法,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劳动力短缺现象称之为“农民荒”,并且认为“农民荒”在全国农村蔓延。[8]
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成因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形成和加剧,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行为意识的根源。学者从人口结构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迁移推拉力作用机制等角度,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成因进行了研究。
(一)人口老龄化减少了青壮年劳动力的供给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而出现。许多学者都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置于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John W·Traphagan,John Knight(2003)利用人口统计学和社会人类学的方法,分析了日本因老龄化社会人口、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导致的农村人口“过疏化”问题。[9]彭秀健(2006)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PRCGEM)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了量化分析,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的负增长。[10]杨雪,候力(2011)指出,2000年,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将导致劳动力有效供给减少。[11]莫龙(2011)运用AECI指数法并借助人口模拟,定量分析了198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的强度、趋势及调控。[12]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直接脱离了农业
在充分认可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影响的同时,许多学者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影响和作用。Skeldon(1999)研究了东南亚和东亚的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与以往学者普遍认为老龄化缘于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不同,强调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13]Stloukal(2001)指出,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劳动力主要由年轻人构成是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最重要的因素。[14]
国内众多的研究成果(庞丽华等,2003;杜鹏等,2004;戴卫东等,2005;李琴等,2009,李澜,李阳,2009,等)也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是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而出现的,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部门的转移是造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甚至是高龄化的直接诱因。因为农村劳动力的“择优迁移”带来了家庭成员劳动供给行为的改变,农村劳动和流动从整体上增加了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李琴等,2009),[15]那些本该退出生产的老人被迫继续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庞丽华等,2003;杜鹏等,2004;戴卫东等,2005;李琴等,2009)。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正改变着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农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是劳动力市场激烈竞争、老龄劳动力在非农就业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劣势和中国特有的城乡就业制度下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必然结果(李旻,赵连阁,2010)。[16]
有的学者还研究了劳动力流动对老龄化的影响程度。范东君,朱有志等(2012)利用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1-2009年的调查数据和201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影响,得出农村劳动力流出每增长1%,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上升0.067%的结论。[17]
(三)人口迁移推拉力因素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和加剧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而农村劳动力流动本身又由推拉理论所决定的(李强,2003;程名望,史清华等,2006)。[18-19]在推力和拉力的作用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遵循着两个规律:一是社会心理规律,这个规律具体表现为“人往高处走”;另一个规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在我国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产业差异的环境下,决定劳动力由农业流向非农业,由乡村流向城镇,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李强,1999)。[20]直观的表现就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农,进而导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林本喜,2012);而日益加剧的城乡差距又不断吸引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城市、进入工业部门以及其他非农产业部门(李澜,李阳,2009)。但是,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又不能完全用农业比较效益低来解释(胡小平,2011)。虽然在欧美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农业的比较效益并不低,但也存在比较严重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胡小平,2011)。[21]
三、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劳动力是农业生产基本要素之一。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农业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学者从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变化等方面,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
(一)生产经营粗放,农产品供给不足
朱启臻,赵晨鸣等(2011)在《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一书中,依据实地调查资料,生动地描绘了青壮年农民逃离农业、离开农村,致使土地被冷落的情形。[22]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最直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土地粗放经营,水稻产区复种指数下降,原本可以种双季,许多人改种单季稻;有的地方“广种薄收”,还有的地方“只管种和收”,更有甚者“只种不收”;撂荒现象日益严重;精耕细作无法实现生产率下降(胡小平,2011;朱启臻,2011)。[23]其次是农产品供给短缺可能成为常态,农产品价格将持续上涨(胡小平,2011)。
(二)农业生产率下降,引发粮食安全隐患
学者还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作用机理。李旻、赵连阁(2009)通过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为,相对于非老龄劳动力,老龄劳动力在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农业生产结构等方面,都处于劣势。[6]四川省社科院和四川省农业厅联合组织的课题组(2012)的报告显示,劳动力老龄化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向小农经济倒退,进而成为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障碍。[7]何福平,胡金华(2011)通过对福建泉州、南平、龙岩三地市的调查,认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直接减少了种粮劳动供给;虽然促进了农地流转,但是带有“非粮化”趋势,甚至一些宜粮产区甚至粮食主产区也出现了明显的“非粮化”倾向,将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影响。[24]
(三)农业后备主体缺乏,发展后劲不足
陈锡文(2011)等通过对影响农业生产相关要素的定量测度,指出2001年以后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与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出产生显著负作用;1990-2009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与劳动力转移年均对农业劳动投入指数下拉2.262个百分点,尤其2003年以来劳动力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均为负值,从而认为,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农村人口过早老龄化,引起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过度减少,农业经营后继无人,从而将影响第一产业正常增长。[25]沈茂英(2013)也认为,从现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长与农村青年人的持续外出态势来看,农业劳动力面临青黄不接的年龄断层,没有青年农民补充进农业从业领域。随着农村青年(或称青年农民工)逐年融入城镇与市民身份的完成,回乡高龄农民工比例将逐年降低,农业存量劳动力数量减少是必然结果。因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年龄结构断层引发无人种地危机。[26]
(四)未必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虽然不少学者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深表忧虑和不安,但也有学者对青壮年劳动力离农及其影响持较乐观的态度,认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产出效率的影响不必过分担忧。柯炳生(2007)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将改善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27]侯东民(2010)认为,无论处于刘易斯拐点之前的何种位置,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一直是剩余的,而且中国城市从农村吸纳人口与劳动力的过程比目前一般预计的时间更长,在中国城市化完成前,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假设刘易斯拐点真的到来了,由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少量的农产品短缺就会刺激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而这会诱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回流到农业或(和)其他产业劳动力进入农业,从而阻止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以及农业产出的大幅下降。[28]
杨俊等(2011),林本喜、邓衡山(2012)也认为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影响农业产出效率的担忧未必必要。杨俊等(2011)通过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实证研究,认为,农户主要劳动力年龄的增加对其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形”趋势,即以中年劳动力为主的农户,其耕地利用效率最高,以老年劳动力为主的农户次之,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的农户,其耕地利用效率反而低于以老年劳动力为主的农户。[29]林本喜,邓衡山(2012)利用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样本数据,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认为,农户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对土地利用效率不存在显著影响,影响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变量是直接投入、经营规模和兼业化经营等。因此,担心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带来农业危机的必要性不大。[30]
四、国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
相对于国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的出现,美、日等国的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来得更早。因此,有学者将研究的视角投向国外,对国外农业人口老龄化的状况、特征、发展规律和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美、韩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状况
徐宝康(2005)研究了韩国的农村老龄化和解决此问题的“一社一村”的支农运动。指出,韩国农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口的急剧减少,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已从1962年的57%,下降到2005年的8%,农村空巢化和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为应对这一问题,2004年起实施“一社一村”的支农运动,即一家企业自愿与一个村庄建立“姊妹关系”,对其进行“一帮一”的支援。[31]胡小平等(2011)利用美国农业普查数据分析了美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状况,指出,2007年,美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美国农场主的平均年龄已上升到57.1岁。
(二)日本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形成、演变与危机
由于日本在人多地少基本国情、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等方面与中国更为相似,因而日本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引发了学者的格外关注。
侯力、汪晓红(2004)指出,在1950-1980年的30年间,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农业现代化,日本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迅速转移,加上生育率的下降,使得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在1961-1975年的15年间,6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比重从16.4%上升至24.3%。到1985年,随着日本全国人口中65岁以上者占10%,农业人口中65岁以上者为29%;至1999年,农业就业人口中65岁以上的农业劳动力高达50%,[32]而到2009年, 65岁以上的人员所占比例更高达61%(胡小平,2011),出现了极为严重的高龄化现象。
与此同时,随着老龄农业劳动者渐次退出生产,日本的农地弃耕现象日益严重,对其粮食安全、农业环境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日本依据1969年实施的《农业振兴地区整备法》、1980年实施的《农地利用增进法》、1993年实施的《农业经营基盘强化促进法》和2002年实施的《构造改革特别区域法》等法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有效减少与预防弃耕地的产生(王冠,2009)。[33]
但是,日本高龄农业劳动力正大规模退出农业生产,而青壮年劳动力又接续不上,出现了所谓“农业接班人危机”(姚永龙,2012)。这是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农业收入低且增收难度大,青年人存在恶农思想等,使得适龄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补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加深及其导致的农业接班人危机严重威胁着日本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高日本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带来了不利影响(姚永龙,2012)。[34]
五、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策略
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学者从稳定农业劳动力队伍,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加强农业技术替代和改善农业经营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策略和措施。
(一)培育职业农民和新型农民,稳定从业人员队伍
不少学者及业界人士(徐永祥,2004;张宝文,2005;柯炳生,2006;邹积慧,2006;刘传江,2008;陆学艺,2011;朱启臻,2012;张晓山,2012;张桃林,2012,等)从培育和发展稳定的农业从业者的角度,提出培育职业农民和新型农民的主张。[35-38]所谓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有全职务农、高素质、高收入、获得社会尊重等四大特质(李文学,2012)。因此,要提高农业收入、调动青年人务农兴趣(姚永龙,2012);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胡小平,2011;朱启臻,2012),破除社会对传统农民“身份”的歧视,真正从社会成员阶层转为经济产业职业,并且得到与教师、公务员等其他职业一样的社会认同与尊重(李文学,2012)。与此同时,还要做好配套的制度建设,包括推进土地流转、宅基地整理(朱启臻,2007、2012),推进城乡一体化要素流动,特别是在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新的城市市民的同时,鼓励城镇人才到农村经营农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真正实现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朱启臻,2012)。在对职业农民进行认定的具体操作上,张晓山(2012)提出了建立职业农民注册登记制度的政策建议。[39]
(二)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李澜,李阳(2009)、胡小平(2011)等认为,为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要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改变分散经营,农业生产规模过于狭小的现状。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民建立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支持和鼓励条件允许的地区,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流转,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李旻、赵连阁,2009;胡小平,2011)。
(三)实施技术替代,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农业技术替代是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劳动力不足问题最基本的通行做法。有学者(张宝文,2008;朱启臻,2010;胡小平,2011)从技术替代的思路,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包括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继续完善和提高国家的农机具购置补贴;鼓励和支持相关科研机构研发符合农业生产需求的机械设备,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降低农业生产对人工的依赖程度;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投入;建立和完善对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在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农业金融和保险等领域的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农民的务农难度,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等(张宝文,2008;胡小平,2011)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青壮年劳动力逃离农村、农业,其根源,归根结底,是城乡、工农的巨大差别。有学者(李旻、赵连阁,2009;朱启臻,2011)从缩小城乡差距,减缓农村劳动力外流的角度,认为应以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必须推进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包括放宽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限制,保证农村劳动力进城能够同等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福利;不断改善和优化落后农村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大对农民的投资,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报酬,缩小产业报酬差距(范东君,朱有志等,2012),消除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动因,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问题。
此外,还有的学者基于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不同判断,提出了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不同思路。柯炳生(2007)认为,农业劳动力缺口可以通过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来加以弥补,不必刻意引导青壮年劳动力到农业上去。林本喜,邓衡山(2012)也认为谁来种田、种粮并不重要,只要理顺市场机制,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就会有人来种地,就不会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真正值得担心的是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投入成本过快上涨以及水利基础设施匮乏导致的灌溉成本过快上升。因此,关注除劳动力以外的投入成本的变化,将更有现实的意义(林本喜,邓衡山,2012)。
六、简要评述与研究展望
(一)简要评述
综观现有的文献,从全国范围或从区域范围,围绕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形成机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以及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的政策思路等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深入研究。形成了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发展程度的较客观、科学的认识和判断,更好地解释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普遍共性与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特殊性,对制定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挑战,促进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了更清晰的思路。
但是,由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本身涉及面较广,存在地区差异性,并呈动态变化,现有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主要表现在:从研究视角看,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学、人口学的学科视角进行讨论,而从政治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的研究还较少,更缺乏从学科综合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同时,也缺乏从不同区域的角度进行的深入研究。从研究内容看,现有成果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现象、问题研究的多,而问题形成机理和破解办法研究的少;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形成及现状研究的多,而对未来变化趋势研究的少。从研究方法看,现有的研究中,无论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成因,还是老龄化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都主要是定性的描述研究,而定量化的实证研究还较为少见。
(二)研究展望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还将继续深刻影响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更多的突破。
一是注重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实证研究。要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成因,以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农村影响的研究,更多地采用定量的实证研究,以更精确地判定,各种因素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影响程度,以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以便为政策应对提供更精准的参考。
二是更注重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对策办法的研究。结合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探讨对策思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寻求有效之策;从国外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做法和经验中,寻求更富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获取更符合实际、更可行的启示和思路。
三是深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依据世界经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将会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问题。美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还在继续农村人口下降和农业生产方式调整的过程(Calvin L. Beale,1964),尽管充分认识把握当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很重要、很必要,但是在城镇化继续发展的背景下,关键的是,要对未来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做出更符合实际,更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从而更好地未雨绸缪。
[1] 李剑平.15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中央:提防人口大国无种地[N].中国青年报,2012-03-19(11).
[2] 徐增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J].中国农村经济,1995,(1) .
[3] 黄平,E.克莱尔,对农业的促进或冲击:中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村级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8,(3).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对17个省(市、区)2749个村庄的调查[J].改革,2007,(6).
[5] 李澜,李阳.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6).
[6] 李旻,赵连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
[7] 李秀中.西部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倒退.第一财经日报. 2012/10/16, http://finance.sina.com.cn/nongye/nyhgjj/20121016/012713374770.shtml
[8] 穆光宗.思考“农民荒”[J].劳动保障世界,2011,(1).
[9] Traphagan J W, Knight J.Demographic Change and the Family in Japan’s Aging Society[M]. New York: SUNY Press,2003.
[10] 彭秀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应用一般均衡分析[J].人口研究,2006,(4).
[11] 杨雪,侯力.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宏观和微观影响研究[J].人口学刊,2011,(4).
[12] 莫龙.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及其调控[J].人口研究,2011,(6).
[13] Skeldon R. Aging of Rual Population in South-East and East Asia,FAO/SDWP, Rome,www.fao.org,1999.
[14] Stloukal, Libor. Rural Population Aging in Poorer Countries: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Rural Development, FAO/SDWP, Rome,www.fao.org,2001.
[15] 李琴,宋月萍.劳动力流动对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的影响以及地区差异[J].中国农村经济,2009,(5).
[16] 李旻,赵连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0,(9).
[17] 范东君,朱有志等.农村劳动力流出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影响探究[J].西北人口,2012.
[18]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19] 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6,(4).
[20]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1] 胡小平,朱颖,葛党桥.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探析[N].光明日报,2011-12-23(11).
[22] 朱启臻,赵晨鸣.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3] 朱启臻,杨汇泉.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
[24] 何福平,胡金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1-4-11(3).
[25] 陈锡文,陈昱阳等.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产业影响的量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1,(2).
[26] 沈茂英.四川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农村政策调整[J].西北人口,2013,(1).
[27] 柯炳生.对发展现代农业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教学与研究,2007,(10).
[28] 侯东民.中国老龄化:并不那么可怕[J].第一财经日报,2010-01-14.
[29] 杨俊,杨钢桥,胡贤辉.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来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实证[J].资源科学,2011,(9).
[30] 林本喜,邓衡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2,(4).
[31] 徐宝康.韩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J].决策探索,2005,(12).
[32] 侯力,汪晓红.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4,(6).
[33] 王冠.日本弃耕地治理对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6).
[34] 姚永龙.浅议日本农业接班人危机[J].中国农村经济,2012,(4).
[35] 徐永祥.中国农业:呼唤职业农民[J].甘肃社会科学,2004,(3).
[36] 张桃林.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农业现代化发展全过程[J].农业科技培训,2012,(5).
[37] 邹积慧.论培育新型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J].学习与探索,2006,(5).
[38] 刘传江.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8,(3).
[39] 张晓山.建立职业农民的注册登记制度培育从事现代农业的主力军[J].农村工作通讯,2012,(7).
[40] 张宝文.在新的起点上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J].求是,2008,(11).
2014-04-20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D176)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14ZD01)资助。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陕西 西安,710065
赖作莲(1972- ),女,江西上犹人,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F323.6
A
1008-8091(2014)03-0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