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梅毒抗体中的应用

2014-04-02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梅毒试剂特异性

郭 辉

(大庆市第四医院检验科,黑龙江大庆163712)

梅毒螺旋体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是性传播疾病,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近年来我国梅毒流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据资料显示从1993~1999年呈年增长率平均达85%。一经感染梅毒螺旋体,48h后机体即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先为IgM随后出现IgG、IgA,有些人还可以检出IgE。IgM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很快消失,它可作为活动性梅毒的一个指征和疗效指标。同时机体也可以产生非特异性抗心脂反应素,这就是梅毒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血清学检验的理论基础。而梅毒血清学检验的方法选择对梅毒感染不同表现时期以及区分先天梅毒和神经性梅毒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清学标记免疫技术是梅毒血液筛查、方法学评价和疗效判断应用最有价值的免疫技术,检测梅毒抗体的方法通常分两类,一类是以血清类脂质抗原测定梅毒非特异性抗体,例如RPR、TRUST等,另一类是以梅毒组份蛋白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如 TPHA、TPPA、TP-ELISA[2]。我院在 2010 年引进上海新波公司提供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后,我们根据免疫项目的规划和仪器的特征使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检测了梅毒特异性抗体、丙型肝炎抗体和艾滋病抗体血清学检测,本人根据几年来的亲身体会使用TRFI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并且同时与TPPA、RPR方法对部分标本比对检测和相互比较,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门诊皮肤性病科初诊梅毒筛查及复诊梅毒复检患者;住院手术输血前检测患者血清26份,同时用TRFIA、TPPA和RPR方法检测,并且按照实验室规定SOP文件严格操作。

1.2 试剂来源

运用TRFIA、TPP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RPR法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TRFIA法运用上海新波公司提供的仪器和仪器专用试剂;TPPA试剂来自日本富士株式会社;RPR试剂购自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质控品购自上海仪器厂家提供供。试剂和质控品都在效期之内。

1.3 测定基本原理

TRFIA基本原理是蛋白质、激素、多肽、抗体等用镧系金属离子标记抗原和抗体,并与时间分辨荧光仪测定技术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放射性微量分析技术,对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进行定量测定最后产物的荧光强度;具有灵敏度高、发光稳定、荧光寿命长、自然荧光干扰少,标准曲线范围宽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临床。TPPA法是在室温下在U型板加稀释血清25μL,分别在3、4孔加未致敏和致敏血球颗粒,封板静止2h;RPR法是在反应板加血清50μL再滴加心脂抗原振荡10min。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TRFIA实验26份血清标本阳性11例,阳性检出率12.7%;TPPA实验26份血清标本阳性11例,阳性检出率12.5%;RPR实验26份血清标本滴度出现颗粒阳性者9例,阳性检出率9.5%。

3 讨论

梅毒病程漫长,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全身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通过性行为在人群中相互传播,危机下一代,也有极少数患者通过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而被感染,危害性大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TRFIA法检测同TPPA、RPR法相比TRF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适用于批量梅毒生物学假阳性的排除和患者的初步诊断。对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价应用可能受一定限制[3]。

TPPA法是在TPHA试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试剂,具有操作简单,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特点,所以大多实验室将其用作确证试验,业界认为TP-ELISA检测效果类同TPPA[4]。

RPR(快速血浆反应环状卡片试验)是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非特异性抗体,主要用于二期梅毒诊断。对一期梅毒阳性率在75% ~85%,RPR可用于梅毒普查,抗体过量易出现假阴性反应,并且此方法必须手工操作,肉眼观察结果,出现阳性必须用TPPA或TRFIA法进一步确证,而且存在一定生物学阳性[5],是梅毒治疗预后疗效观察、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方法,患者经过治疗后反应素消失或阴转,因而用于梅毒的诊断和疗效判断,可是有时也需用特异性抗体测定试验排除因其它疾病,如结核、类风湿、红斑狼疮、麻风等血清中也含有抗磷脂抗体的因素所致的生物学假阳性。

以上试验充分的比较了梅毒血清学三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同时对26份血清标本用TRFIA法和TPP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以及用RPR方法检测非特异性抗体。TRFIA检测与TPPA检出阳性符合率几乎100%。符合程度比较高。同时应用TRFIA法检测避免了用TPPA检测时由于用手工和肉眼观察时的室内光线而出现遗漏,得出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可以互补存在,同时发展。RPR检出阳性9例,检出阳性率9.5%,比较与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明显,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时,操作流程比TPPA检测更安全、加样更准确、判读灵敏度高,而且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整体智能化程度较高,减轻工作人员的负荷,在今后的实验室发展趋势中会更加适应。

[1]郭兑山,宁平,方德强,等.梅毒螺旋体抗体IgG ELISA和RPR试验的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2):88

[2]陈华根.梅毒的实验室诊断及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3):245 246

[3]李金明.临床酶免疫测定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63

[4]叶顺章,邵长庚,主编.性病诊疗与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 12

[5]董瑜,董六庆,王宏.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梅毒抗体的血清学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27(3):37

猜你喜欢

梅毒试剂特异性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