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构建
2014-04-01李建武
李建武,朱 宇
(1.集美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集美大学 计算机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一、音乐微课现状与特征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间长度为5~8分钟,教学内容主题突出,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是以建构主义方法为理论基础、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远程教育形式,微课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结构情景化。远程教育是指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相互分离的教育方式,音乐微课是远程教育的一部分,它具有远程教育开放性、延伸性、灵活性、手段中介性、准永久性分离等特点,音乐微课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育的效率与效益。
美国的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最早提出微课概念,麦克格鲁博士(Dr. McGrew)也制作过60秒的短小微课。[1]纳撒尼尔(Nathaniel)的音乐微课“奏鸣曲的结构”(Sonata Form)是一个成功的音乐微课案例,时间长度大约10分钟,该微课综合了乐谱、音乐、图表、视频等多种元素,教学目标明确而且重点突出。高校音乐微课是以音乐专业课程为内容的微课,包括声乐、器乐、作曲技术理论、音乐美学、西方音乐史等各种类型。目前国内关于微课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涉及到微课的研究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篇:胡铁生分析了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2]李玉平通过实例阐述了如何开发微课程,梁乐明等人论述了微课程设计模式。2013年8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这次比赛大大促进了高校微课的建设,初赛推荐展示的140余件音乐微课作品,音乐理论类微课占58%,音乐表演类微课38%,其它类型微课4%,涉及声乐、器乐、和声学、音乐教育等多个学科,音乐微课作品的作者全是普通高等学校的音乐专业教师,这填补了普通高校音乐微课的空白,改变了过去仅有初级音乐常识性微课的局面,但其有以下三点不足。
第一,忽视了音乐微课是远程教育形式的基本特点,缺乏有效的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缺少在网络平台上有效的练习、作业、考试、评价等互动环节。
第二,音乐微课数量少,高质量的音乐微课更少,作品多为单一视频展示,是切片式的课例或教学案例,有的微课时间在5分钟左右,但仅仅是PPT课件播放演示,音乐、图片等与内容不吻合,多媒体元素生硬组合;有的微课时间超过20分钟,更像是课堂授课录像的压缩,失去了微课的基本特色。
第三,音乐微课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尚未有一门音乐专业课程的系列微课,缺少中央音乐学院等九大专业音乐学院教师的参与;另外,与选题“小而精”相反,很多微课选题大而全,不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音乐微课是基于Internet的一种远程音乐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核心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表现枯燥的内容,将抽象的概念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来表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音乐微课是借助媒体信息工具构成远距离的教育活动,它把音乐教育资源和音乐教育功能向外扩散,学生可以在音乐微课资料库查阅资料,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个别化的学习要求,它是有管理、有评价、有调控的教育活动。当前,我国建立普通高校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面临着设计方案不合理、教学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因而开发高效率的微课远程教育平台非常紧迫。
二、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及其理论基础
(一)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
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是基于一定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以计算机网络支持环境为平台,由适合的教学支撑系统、教学资源库、教学管理系统构成;[3]21-23同时还需要网上评价系统,学生通过评估系统反馈对教师、微课等方面的意见,以便根据反馈意见对教学和系统进行完善和改进。微课除了微视频外,还应包括教学设计、辅助学习资源、社会性交往平台等组成一个完整的微课程体系。[4]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都可以通过教学支持平台登陆,教师可以发表微课,在线评阅作业,对学生辅导答疑,管理试题库等。学生可以点播相关音乐微课进行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通过E-mail提交作业,通过BBS、Chat与老师交流。另外,管理员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对微课库进行管理,也可进行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本文提出的音乐微课远程教育系统如图1。
图1 音乐微课远程教育系统结构示意图
(二)构建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理论依据
基于微课的音乐教育平台的设计原则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论依据多元化,强调开放式发展,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交互性。音乐微课是在网络上传播的音乐教学视频,它把音乐教学资源向外扩散,具有远程教学开放性、延伸性、灵活性、准永久性分离等特点,微课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基于微课的音乐教学新模式设计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四个方面。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音乐微课这种新的教育形式更强调学习者的知识应该是他们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构建的,学习者的认知起主体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建构主义理论既是音乐微课制作的理论依据,也是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构建的理论依据。
2.教育系统控制论。
音乐微课这种特殊的视听媒体是教学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活动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质量等进行控制,还需要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取最佳决策,还需要利用反馈信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进而修改原有教学手段等。教育系统控制论是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理论依据。
3.教学传播理论。
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从教学传播过程和完整的教学系统的角度来考虑最佳的学习资源配置,编码和译码是教学媒体编制与传播的基础理论,微课这种多媒体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把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介综合起来,使之建立起逻辑连接,并对它们进行采样量化、编码压缩、编辑修改、存储传输和重建显示等处理。[5]6依据的是教学传播理论。
4.视听教育的心理学理论。
教学活动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规律,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音乐微课的视听媒介刺激与学习者心理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符合人的心理认识发展规律。
三、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实现
(一)音乐微课教育平台的构建
音乐微课教育平台的构建在音乐微课远程教育系统的实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音乐微课远程教育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音乐微课库、乐谱库、音乐音频库、音乐资料库、习题库等五部分,其中音乐微课库的建设是重点。远程教育平台通过对这五部分的收集、制作、整理、归类,使其对远程音乐教学达到专业化和体系化,并通过网站服务器的发布,使教师和学生达到共享资源的目的。
1.音乐微课的收集与制作。
为了在音乐微课教育平台实现音乐专业教育资源共享,需要建设含有音乐专业内容的音乐微课库,微课的收集与制作是音乐微课库的关键,也是建立微课教育平台的重要一环,它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来完成:第一,通过音乐专业教师与录音师的配合进行录制和编辑制作,但不同类型微课的制作方法并不同,例如,“和声学”理论性音乐微课,首先需要精心准备素材和设计微课程,然后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成课件,再使用录屏软件把课件录制成视频,再结合课堂讲解视频,后期合成微课视频;而钢琴演奏等表演性音乐微课,首先由摄像师对其演奏进行高质量的录像,然后再结合课件进行讲解,剪辑合成微课视频,视频编辑时要求格式统一,最后转换成适合网络传播的Flv等格式。第二,通过音乐微课教育平台的远程管理系统收集得到。具体方法是根据教学需要完成微课制作相关素材的收集和整理,根据用户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理性反思,及时实行第二次加工编辑。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也可以根据需要,按照音乐微课的类型收集国内外优质的音乐微课,并组织专业教师对国外优质的音乐微课进行翻译。
2.音乐微课的归类、整理和发布。
数量众多的音乐微课制作与收集完成后,需要进行归类、整理和部署。首先要把收集来的各类音乐微课按照音乐专业类型、文件类型等进行归类。普通高校音乐微课可分为理论性音乐微课、表演性音乐微课、欣赏性音乐微课等;也可分为声乐微课、器乐微课等。器乐类微课,还可以细分为中国乐器(二胡、扬琴、古筝、琵琶等)类型,西方乐器(小提琴、钢琴、单簧管、吉他等)类型,打击乐器(非洲手鼓、爵士鼓等)类型;声乐类微课,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理论性音乐微课具体包括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美学、音乐传播学、律学、音乐欣赏、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世界民族音乐、音乐教学法、乐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配器、复调、和声学、视唱练耳、曲式与作品分析、计算机音乐制作、电子音乐技术理论等。[6]5-8实践性强的音乐微课包括指挥、音乐戏剧表演、音乐设计与制作、音乐治疗、歌剧音乐指导等。在完成分类之后,需要对微课进行整理:一方面对上传文件严格要求其格式与大小;另一方面对不合适的文件进行适当裁剪,使其符合小而精的需要,既能全面搜集,又能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最后把整理好的微课发布到网站服务器上,到此就完成了整个微课数据采集过程,音乐微课完整的构建流程图见图2。
图2 微课构建流程图
(二)音乐微课教育平台的远程管理
音乐微课教育平台的远程管理是用于管理和维护微课教育平台的系统,该平台的管理与维护是一个长期过程,包括微课与教学内容的更新,漏洞的修补,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升级,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等。微课远程管理系统既是微课教育平台对外教学、展示的界面,又是收集微课和学员交流的场所。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微课和大量的教学素材,也是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音乐微课平台管理系统包括系统安全与故障管理、教学管理、考试管理等。具体来说,微课远程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见图3。第一是用户身份认证。包括教师用户、学生用户、管理员用户等,赋予其特定权限,并提供相应服务;第二是音乐微课的发布与上传。主要由教师发布音乐微课,管理员裁剪部分微课后上传,还需要设定音乐微课属性,包括名称、类型、学科、适用对象、存放位置等,这个系统还包括作品发布后用户的评价等。第三是辅导答疑系统。教师将常见问题分类放置在指定库中,学生根据问题去查询,或者教师解答问题后把答案用电子邮件发给学生,并定期采用聊天室进行讨论或实时答疑,或在网站的学习交流栏中统一解答问题。第四是在线作业评阅。学生下载作业进行练习,如果作业形式是论文,就可以通过电子信箱或网站提供的FTP服务提交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后再通过电子信箱反馈评语;第五是远程考试系统。学生通过该系统申请考试,考试资格审验合格后,教师或管理员安排考试时间与方式,并在考试结束后对考试结果进行评价。第六是交流与互动。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通过多种教学媒体交互使用,并进行在线实时与非实时互动。既可以通过E-mail或者网站留言,也可以通过即时性、双向综合性的公告板系统(BBS),实现来自不同地区的使用者与其他人分享或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经验,这样多媒体与虚拟现实在教育中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11
图3 微课远程管理系统组织图
四、实现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条件
(一)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硬件与软件
1.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硬件系统。
通信网络和终端设备构成了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硬件支撑条件。[8]73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以普通高校100Mbit/s校园网为基础,该平台要求支持多媒体的宽带网络系统,多媒体网络不仅带宽要宽,而且还要求支持传送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网络要求不仅可以将独立的终端设备连接起来,而且还可以将分散的通信子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见图4,服务器包括WWW服务器、FTP服务器等,网络连接设备包括网络适配器、调制解调器等。终端设备要求具有显示和处理教学活动中的视频、音频等信息和进行加工处理多种信息类型的能力,然后通过网络传送到其它终端,它包括多媒体电脑、移动电脑、手机等。[9]
图4 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硬件网络图
2.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软件系统。
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建立在Browser/Web server/Satabase Server三层结构基础上,远程教育平台需要支持多媒体的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3操作系统,客户端一般采用windows XP或windows7等一些比较常用的操作系统,通过IIS建立网站,以达到发布音乐微课的目的。在网站制作上,主要分为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两部分。静态网页主要采用Dreamwaver软件来进行制作,动态部分采用JSP制作。在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网站的建立和制作过程中,本着通用、易操作和易懂的目的,使学员和老师容易上手,操作简便。
(二)音乐微课制作的软件与硬件
1.制作音乐微课的硬件。
制作音乐微课的硬件需要多媒体计算机及相关辅助设备,多媒体计算机最基本的硬件是音频处理卡、CD-ROM光盘机、视频卡等,还应配置必要的其它外部设备,例如,麦克风、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影碟机、音响设备、高分辨率屏幕等,以及硬盘、光盘等多媒体存储设备。视频卡处理的是静止或运动的图像信号,声卡用来处理音频信息,它可以把话筒、电子乐器等输入的声音信息进行模数转换、压缩处理,也可以把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声音信号通过还原(解压缩)、数模转换后用扬声器放出或记录下来。MIDI是声卡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MIDI可进行乐曲创作以及提供多种乐器声音的效果。CD-ROM是组成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部件,通常包括光盘和可以驱动光盘的驱动器的一整套设备。
2.音乐微课制作的软件。
音乐微课需要突出音乐的特点和声音的质量,不同的教学内容,制作出的音乐微课有很大差别,需要合理使用制作工具。音乐微课制作需要的软件包括多媒体操作系统和支持多媒体数据开发的应用软件,主要有乐谱编辑与音乐录制软件,视频制作与格式转化软件,图片、文字处理软件,课件开发工具软件以及录屏软件等。乐谱制作软件有:Encore、Finale、Overture、吉他谱(Guitar Pro)、作曲大师简谱与五线谱合一版;音乐制作(音序)软件有: Cakewalk、Sonar、Cubase;声音处理软件是Wave studio;文字编辑软件是Word;具有抓图功能的截取图像软件是HyperSnap,图片制作工具有Photoshop、CoreDraw、Windows画图工具等;动画制作工具有Flash、3Ds Max等,视频影像素材制作与编辑工具有Premiere;还有高品质图像、数字视频、音频、动画等的多媒体程序Director,以及视频编辑软件Cool Edit、视频转换软件FormatFactory;微课开发平台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等;录屏软件有 Camtasia Studio Snagit,CyberLink YouCam等。
(三)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实现需要团队合作
音乐微课平台的顺利实现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包括音乐微课平台管理团队与制作团队。微课平台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学科交叉,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音乐微课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策略,解决了常规教学方法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为了提高音乐微课质量,需要系统规划、开发,但需要注意音乐微课制作的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是策略的运用;然后是前期分析、设计与编制;最后是微课的科学应用。音乐微课的制作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策略、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密切相关,有些音乐专业教师不会制作微课,而会制作微课的技术人员音乐专业又不好,因而,微课库的建设需要专业的制作团队,团队一般由音乐专业教师和脚本设计人员、音乐美术设计人员、媒体素材制作人员、交互媒体创作人员、计算机硬件维护和软件编程人员等组成。[10]20
五、实现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障碍与对策
实现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存在经费紧缺、技术难点、资源浪费等诸多障碍,下面逐一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经费紧缺问题
音乐微课平台建设、微课视频的存储与维护需要大量经费,对于经费问题,最重要的是政策支持。在高校教师职称评聘中给予政策优惠,奖励开发音乐微课的教师,或者增加课酬;也可以对音乐微课教师实行聘任制,考虑设立微课专项教育基金,在新模式的平台上适量投放广告,或者部分微课实行点播收费。
(二)技术难点
首先微课平台实现的技术难点是音乐微课压缩与存储。压缩技术是计算机处理微课视频及其网络传输的重要基础,视频数字化后数据量很大,而且有很高的传输速度要求。运用适当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不损失有用信息的条件下,压缩其码率(压缩编码),而且还要有相应的解压缩。大量微课视频集中存储,对存储空间的容量与安全性要求很高,学生点播微课视频时,需要通过视频点播技术来实现,这需要对音乐文件的放映时间有严格限制,一般不超过8分钟;其次对音乐文件的格式有所限制。一般采用在互联网上比较容易传输的格式,例如Flv或Rmvb视频格式。另外还可以通过对音乐文件的品质进行调整,在不影响观看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文件的一些品质,以缩小文件的大小。
(三) 教学资源浪费问题
主要体现在音乐微课资源库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资源数据标准化程度低导致共享程度低。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指资源开发中要使用统一的媒体格式,资源数据生产的不规范不利于数据共享与交换,重复开发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给数据更新带来困难。在资源组织上,大到一门课,小到一个知识点的课件,都包括大量的文本、图片、动画等,如果有规范的格式和标准,就能实现通用和有效互换,实现最大限度的共享。对策:资源数据按照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11]1-2进行,包括教学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学环境相关标准、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等;另外,因为微课制作周期长,制作过程复杂,资料收集耗时多,需要对微课建设进行设计和规划,必要时考虑全国征集,众多高校教师围绕一门课,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开发。
(四)远程教育自身局限问题
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终端计算机,可以提供一对一的辅导从而实现个别化教学,也可以不厌其烦地重复执行某项任务提高学习效果;但是计算机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像教师一样灵活圆满地回答学生的问题,不能与学生直接交流经验与共享喜悦,不能用自身高尚的行为去影响学生,这是实现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不足。另外,在线学习或者持移动终端学习这种灵活的方式,也使学生面临学籍管理的现实问题。对策:采取校园面授教学与网络高等教育双重模式,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在课程设置、教育管理等方面更灵活多样,学籍管理可以实行学分制,学业准许修至七年毕业。
六、总结与展望
根据目前国内微课发展迅猛而又缺乏远程教育平台的状况,本文以音乐微课为例提出了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方案,详细论述了音乐微课的制作与收集,微课的归类、整理和发布,音乐微课教育平台的远程管理等问题,并对实现该设计方案需要的硬件与软件,团队合作等条件进行了论证,特别提出实现该方案该如何解决经费短缺、技术难点、教学资源浪费等问题。音乐微课平台可以作为全国高校微课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微课平台提供一种方法、一种思路。在展望音乐微课甚至是全部微课未来发展趋势时,需要在一个远程教育的大环境中来考虑,而以网络浏览器为基础的积件组合平台或将成为教育软件平台发展的主流方向,积件对微课发展有重要影响,微课可以看作是积件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 考 文 献]
[1]MCGREW LA. 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ournalofChemistryEducation,1993,(7).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高小玲,吕鹏宇.远程教育系统[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
[4]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5]乔立梅,张佳.多媒体课件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余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7]陈桂芳.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制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8]刘远航,等.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原理与构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9]吴军其,等.微课件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9).
[10]杨青,郑世钰.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11]吴砥,刘清唐,杨宗凯.网络教育标准与技术(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