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调盆整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6例

2014-04-01鸿

河北中医 2014年1期
关键词:骶骨骨盆椎间盘

任 鸿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医院骨三科,河北 唐山 063001)

中医调盆整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6例

任 鸿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医院骨三科,河北 唐山 063001)

椎间盘移位;腰椎;推拿,脊柱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伤科常见病,多数临床医生在该病的诊疗中重视突出间盘混合物对神经根的压迫,认为局部突出物是引发临床症状的病因,而忽视间盘突出前后脊柱力的失衡对临床症状的影响。2008-01—2011-10,我们以中医整体观认知脊柱并运用调盆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6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1]诊断。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③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④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⑤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1.2 排除标准 腰椎间盘脱出、腰椎滑脱、骨桥形成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不适宜手法者不在统计及讨论之列;除外严重骨质疏松、肿瘤、结核、精神病、妊娠期、年龄>70岁的患者及不愿手法治疗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376例均为我院骨三科门诊患者,男243例,女133例;年龄18~66岁,平均36.5岁;病程1 d~15年;仅腰痛28例,左下肢麻痛为主者169例,右下肢麻痛为主者138例,累及双下肢者41例;CT示腰椎(L)3~4椎间盘突出11例,L4~5椎间盘突出146例,L5~骶椎(S)1椎间盘突出158例,L4~5、L5~S1混合突出61例;中央型突出55例,偏左侧型突出186例,偏右侧突出135例;合并椎管狭窄53例。

1.3 治疗方法

1.3.1 中医调盆整脊法 所有患者经检查确诊后均采用中医调盆整脊法进行门诊康复治疗,中医调盆整脊法流程:确诊(含腰椎、骨盆X片、腰椎CT或核磁)必要时加拍颈椎开口位及侧位X片→临床查体确定脊柱失稳椎体及骨盆旋转方向,确定正骨的力点及方向并记录→准备手法→调盆(含骶髂关节及腰骶关节)→正脊(以下位椎体为准,矫正旋转的患椎)→选择性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患者自主功能锻炼。一般每次手法需要10~15 min,手法后卧床休息10~30 min,佩带腰围离院,回家卧硬板床休息,每日按要求进行自主腰背肌、腹肌功能锻炼。

1.3.2 操作手法 ①确定脊柱失稳椎体及骨盆旋转方向:患者俯平卧于正脊床上,术者立于患者床头采用三指触诊法[2]顺脊柱触诊,找到阳性反应点(椎旁触及的结节、条索、小关节偏歪等)并定位患椎及旋转的髂骨或骶骨,记录患椎、髂骨及骶骨的偏移方向,确定正骨手法的力点、方向及顺序。由于椎骨为不规则骨,椎体的后关节与椎间盘关节也不在一个平面,所以椎体的位移均是不在一个平面的角运动,所以判断椎体的位移应结合棘突的偏移及横突的旋转方向来推定,力点为横突与椎板结合部并与横突旋转方向相反;髂骨的旋转以腰三角为准,触诊点为髂后上棘,力点为髂后上棘或坐骨结节;骶骨的倾斜以X线摄片的腰骶角及骶骨纵轴来定,力点为S1结节或S3结节。②松解手法采用按、揉、推、拿等手法放松腰背、臀部及下肢肌肉3~5 min。③调盆手法:包括髂骨及骶骨的矫正,一般旋转方向分为髂骨向前向上或向后向下,骶骨向下或向上并可合并左右的旋转。髂骨向后向下旋转者使患者侧卧位患髋在上,医者立于床侧,一手固定患者肩部,一手以掌根固定患髋的髂后上棘部并向前向上发力即可矫正;髂骨向前向上旋转者使患者侧卧位患髋在上,医者立于床侧,一手固定患者肩部,一手以掌根固定患髋的坐骨结节部并向前发力即可矫正。骶骨的调整,患者取俯卧位,向下倾斜者术者向下缓慢按压骶骨上端,向上倾斜者术者向下缓慢按压骶骨下端即可分别矫正;若合并左右旋转则向下按压时并向旋转对侧推按骶骨即可矫正。骨盆调整成功以腰三角恢复,患者下肢后伸功能明显改善为检验标准。④正脊手法:找到偏歪的患椎,术者以拇指或掌根固定偏歪的患椎,使患者侧卧患侧在上,健侧下肢伸直,将患者患侧屈膝屈髋臀部固定使力线传至调整的患椎部,嘱患者头后伸当感觉力线传导于患椎手下时,推按患椎横突与椎板结合部即可感到患椎的移动,正脊手法完成,必要时可以双侧正脊。对于部分直腿抬高改善不理想,合并颈椎偏歪明显,触诊局部疼痛明显,加拍颈椎X线摄片除外手法禁忌后给予定点复位,一般复位后可查到患肢直腿抬高角度明显改善。⑤选择性肌肉力量训练及自主腰背腹肌功能锻炼:一般包括腰椎前后维肌肉(腹直肌、髂腰肌及骶脊肌)及大腿前后肌肉(股四头肌、腘绳肌及臀大肌)及对骶骨倾斜影响较大的梨状肌松解训练。具体操作应根据腰椎曲度判断脊柱力的失衡方向并选择力量较弱者,嘱患者进行该肌肉的定点定向等长收缩-对抗训练30 s并重复3次,以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关节的活动度。并嘱患者进行腰背肌或腹肌的功能锻炼以加强脊柱的稳定,恢复腰骶关节的位置及力线,重建脊柱力学平衡。

1.3.3 疗程 连续治疗6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 °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1]。

2 结 果

本组376例,治愈163例,好转201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96.81%。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发临床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腰椎间关节包括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一旦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势必影响后关节,造成小关节的角状交锁,出现椎板的倾斜位移,腰椎曲度的变直、侧弯,腰椎纵轴力线的位移[3],造成椎管及神经根管变窄,影响椎管及神经根管的循环,产生炎症反应,引发腰腿痛麻等临床症状。如果不予及时纠正将继发关节突增生、黄韧带松弛肥厚、钙化、退行性椎管狭窄[4]。椎间盘突出后由于神经炎症绝大多数患者还会出现保护性的前屈侧弯,使椎板间黄韧带紧张,相对增加椎管的容积和后侧椎间隙,相应使后纵韧带紧张,促进部分椎间盘组织还纳,腰椎前屈侧弯也使骨盆两侧发生不对称的旋转以松弛紧张的坐骨神经,以减轻临床症状,同时腰椎前屈,腰大肌变短挛缩,腰椎曲度减小或变直,骶骨后倾腰骶角变小,而骨盆的旋转倾斜必将影响脊柱作为人体中枢骨的整体平衡。因此,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脊柱力学失衡不能仅局限于突出的阶段而是整个脊柱。我们临床发现部分腰扭伤的患者对颈部的阳性反应点进行临床整复可有效缓解腰部症状,也佐证脊柱力学失衡上下的关联性[5]。另外,不良姿势、外伤等原因导致骨盆的转位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原因,骨盆旋转后在强大髂腰韧带、腰骶韧带的不对称牵拉下势必引发下腰椎的旋转继而引发椎间盘突出的相应临床症状。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的治疗应全面考虑椎板的移位、骨盆的旋转、骶骨的倾斜、周围相关肌肉肌挛缩及重建脊柱力学平衡的问题。

由于骨盆是脊柱基石,为保证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治疗的疗效,应整体看待脊柱,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骨盆、骶骨、椎骨,实行定点、定位、定方向整脊矫正,消除脊柱的异常应力,并充分利用患者拮抗肌以降低手法力度,提高手法的安全性,保障手法的精准性。中医调盆整脊法以中医整体观看待脊柱并抓住拮抗肌力的失衡是导致脊柱力学失稳这一实质问题,筋骨并重,利用手法使旋转的骨盆及位移的椎板复位,解决神经根卡压及粘连问题,为神经松绑,并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3]对脊柱两侧的肌肉应力点进行手法松解以消除脊柱异常内应力,同时选择性利用肌肉等长、等张收缩解决髂腰肌、骶脊肌、梨状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肌肉的痉挛及力学失衡问题,充分发挥了患者的能动性,利用拮抗肌进行等长收缩和交叉抑制,有效地降低过高的肌肉张力,延长肌肉中短缩的筋膜,增加关节周围组织的延展性,增加活动受限关节的活动范围,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6],并有利于脊柱平衡再建立。该手法充分考虑腰椎间盘突出后脊柱力学特点,利用肌肉生理特性以减轻手法的力度,提高手法的目的性、时效性,针对性强,手法轻松,疗效确切,再配合个性化的功能锻炼达到“骨正筋柔”,有效治疗及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借鉴。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 王遵来.特色脊诊整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3.

[3] 韦以宗.中国整脊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7-413.

[4]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6-197.

[5] 任鸿,翁智勇,刘大志,等.颈椎阳性点整复治疗腰椎间小关节紊乱症12例[J].河北中医,2010,32(3):400-401.

[6] Thomas Hendrickson.骨科疾病的矫形按摩[M].叶伟胜,万瑜,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52-58.

(本文编辑:徐伟超)

·信息·

河北省即将开展无偿献血相关人用血费出院即报试点工作

近日,河北省卫生厅印发通知,定于12月1日起,在河北医大四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栾城县医院首批3家医院开展无偿献血相关人用血后血费出院即报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始后,我省无偿献血者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试点医院临床用血,经过医院对用血者提供的相关血费报销材料进行初审和信息上传,省血液中心或各市中心血站对献血者信息进行复核和反馈等程序,即可在出院时报销血费。今后,省卫生厅将根据试点经验,适时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无偿献血惠民便民政策。

任鸿(1972—),男,副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脊柱相关疾患及骨关节病的康复。

R681.533.105

A

1002-2619(2014)01-0033-02

2013-01-08)

猜你喜欢

骶骨骨盆椎间盘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21例临床分析
骨盆紊乱症
改良Galveston技术联合钢板固定治疗H形骶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