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治冠心病不可忽视肝胃的作用*

2014-04-01河北省平山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心肝肝胃血行

河北省平山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康慧君 芦剑峰△ 贾云芳△△ 侯仙明△△ 李军辉△△△(石家庄050400)

冠心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在疾病排行榜中名列首位,因此对本病病因病机的研究及治疗方法的探讨极其重要。冠心病与中医胸痹、心痛在症状表现上具有相似性,常进行对等探讨。现代医学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相对于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仍有一定的差距。中医学对胸痹、心痛治疗,不论从治疗原则还是具体药物上均积累了丰富经验。如《黄帝内经》以“寒”立论,强调寒凝血瘀是引发本病的关键,致仲景则进一步在瘀的基础上提出了痰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多首有效的治疗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不同时期医家对本病的认识略有差异,但均未脱离痰瘀为其主要病因病机的观点。故治疗方药多从痰、瘀论治。中医对药物的应用不仅涉及功效主治,还要参合性味归经,尤其是归经,涉及药物的治疗作用部位,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众所周知,具有活血化瘀、祛痰作用的药物极多,那么哪些药适合于冠心病的治疗,哪些不适合。这实质上就是归经问题,即作用部位的选择问题。此问题又引出了一个极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即冠心病的病位在哪里?当然,大多数人答出病位自然在心,但依据我们对大量古籍文献及医案的认真疏理,认为病位在心的认识并不全面,准确讲还应涉及肝胃。对此问题的理解可借鉴对咳嗽的认识,一般人均认为咳嗽的病位在肺,但《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即肺是直接反应病变的脏器,而咳嗽的发生不仅是肺的问题,多是受其他脏器的影响。同样冠心病的发生直接反应在心上,但密切相关的还有肝胃。下面先从大量医案报道中随机选取两则医案以为例证。

病案1[2]65岁女性患者,3年中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加重3天。刻诊心前区隐痛、心烦、心悸、夜寐不佳,每于情绪不宁时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075 mv,且T波低平。方选一贯煎合丹参饮加减。处方如下:黄芪30 g,酸枣仁20 g,枸杞子、沙参、郁金、麦冬各15 g,当归、生地黄、丹参各12 g,砂仁9 g(后下),大枣10 g。水煎服,每天l剂。服用7剂后,患者心前区隐痛缓解,夜寐改善,效不更方,续进14剂,经心电图复查显示正常。后随访2个月未复发。

病案2[2]68岁男性患者,于2001年3月11日就诊。冠心病已断续发作3年余,病人自行常服复方丹参片、冠心苏合丸等药物,只能取效于一时。近日胸部闷痛频繁发作,伴心悸乏力,胃脘胀满,纳差,恶心欲吐,口唇紫黯,舌质青紫,体胖大,边有齿痕、瘀斑,舌苔白腻,脉沉涩。西医诊断为冠心病;中医诊断为胸痹,属脾胃虚弱,痰浊内阻,气血瘀滞,心脉痹阻证。治法为宣痹通阳,温化痰浊,以瓜蒌薤白白酒汤化裁:黄芪30 g,丹参20 g,瓜蒌15 g,薤白12 g,生山楂15 g,党参12 g,陈皮10 g,赤芍、红花各12 g,川芎15 g,生蒲黄、郁金各12 g,木香10 g。水煎服,日1剂。3剂后,不但胸部闷痛减轻,而且其他症状均得到了缓解,故于上方基础上稍有增减,继进30剂,诸症俱失。嘱其停药,改服人参健脾丸与速效救心丸以巩固疗效,后经长期追访未复发。

上述两个病案从作者示案目的看,病案1强调治心当重肝,病案2强调治心当重胃,实则两案对冠心病的治疗均从心肝胃角度出发遣方用药,只是案1偏重于心肝、案2偏重于心胃。对于冠心病应心肝胃同治的想法不但能从临床医案中反映出来,也能从方药归经等角度进行分析。下面对冠心病中肝胃与心的关系进行简析。

1 心与肝

心肝关系极其密切,从中医理论分析,二者在血行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故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不可忽视二者的重要关系。已故著名中医临床家郭士魁先生创制的冠心2号方 (丹参、赤芍、红花、川芎、降香等)在10多家医院经数以千计的病人运用,成效卓著,有效率达80%以上,被称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良方。从其组方主旨来看,活血化瘀是主要治法,各药相伍重点在于改善血流状态,最大限度地恢复心肌供氧,解除胸闷胸痛等症状,因此活血化瘀类药物已成为目前冠心病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心主行血、肝主疏泄及藏血,二者在功能上均与血行密切相关,心是血液运行的主动力,而肝的疏泄作用通过调畅气机,以助心行血。同时肝的藏血作用还有助于防止出血,故除心外,肝对血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从脏腑功能角度可阐释心肝密切关系外,还可通过分析药物归经,整理活血类药的归经数据窥视肝在行血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对现行中药学教材中活血类中药统计得出了以下结论:33味活血化瘀药中有31味药物入肝经,13味药物入心经和心包经,破血药全部入肝经,甚至水蛭、虻虫药力更峻猛的虫类药物也只入肝经。上述统计数据说明,在实际治血上,药物重点作用于肝,通过对肝的调整,以实现对血的调控作用。综上可见中医“治血”重在“调肝”,而郭士魁先生的经验已证实治心必须治血,故欲治心必先调肝。而调肝之法,则须全面考虑肝的功能特点。首先肝藏血,可控制血行,另外肝主疏泄,促进气机调畅,有利于血行,故治肝既要注重活血化瘀,甚到破血逐瘀,又要注重调和肝气。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肝木之气冲和条达,而不受遏郁,则血脉才得调畅。清代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则更加明确地指出肝具有贯通阴阳,统摄气血,掌握升降枢机的作用。据上述认识可知治血必治肝,治肝当兼顾气血。而调气不单在于行气,更重要地是顺应肝的升降之性,使气能周旋于全身,而无滞碍。故肝在人体气血运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明心与肝关系密切。[3]

2 心与胃

除了心与肝关系密切外,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不可忽视心胃关系。具体分析二者关系之前,须先探讨一个重要问题,即胃在此指什么,或者说其外延与内涵是什么? “胃”,如单从教材角度出发,其仅指六脏之一的胃腑,具有受盛及腐熟水谷的作用,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胃”并非单指胃腑本身,而是对脾、胃、大肠、小肠诸脏腑的一个概括。针对消化功能而言必须依赖脾胃协同才完成,缺一不可,因此二者不可分割,具有功能上的统一性。另外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将二者紧密相连,并将脾胃联系起来,加强了二者的功能统一性,同时这种经络联系也形成了结构上的一体性,突出了中医整体观思想。对于胃与大小肠的关系,自《内经》以降,历代医家均有明确论述,强调了它们之间的一体性关系。如《灵枢·本输》明确指出大肠、小肠均属于胃。《东垣十书》指出大肠、小肠二者皆统于胃。叶天士亦胃肠并提。现代医家陈亦人教授认为胃包括大肠在内。综前所述,对于胃而言,其概念的内涵为胃腑本身,其外延则包括脾和大、小肠。[4]另外, 《灵枢·经别》指出足阳明经的经别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并且胃经与大肠经直接相连,因此胃可为纽带,统摄脾、大肠、小肠。故探讨心与胃的关系,实际上应包脾与大、小肠。当然这种探讨的目的在于方便后面从归经角度分析心胃关系。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经对《金匮要略》治疗胸痹的方剂进行统计发现:代表性方剂共10首,其中6首使用了下气除痰导滞之品,如橘皮、厚朴、栝蒌、薤白、枳实等,通过方义可以看出其在治疗中重在调胃。进一步统计发现:10方用药共23味,有20味归脾、胃、大肠经,而归心经的只有7味。综上可知张仲景认为本病“调胃”才是治疗重点。这些统计学数据明确了心胃的密切关系。

另外从脏腑功能角度分析,也可印证肝胃在本病治疗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冠心病虽然病位在心,然而实际病位在血、脉。虽然心主血脉,血依赖于心气的推动才能正常循行于脉中。但肝主升、主动,亦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保障。若肝气虚、滞,升、动失司,必然出现气机不畅,血行障碍或津行受阻,为痰、为瘀,闭阻心脉,导致心痛。另外胃为气机升降之枢,又为生痰之源,若胃气滞亦可生痰、生瘀。气滞、血瘀、痰浊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形成与肝胃密切相关,因此肝胃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内伤七情、饮食失常已成为冠心病在内诸多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而肝、胃与情志、饮食均密切相关。情志、饮食失常,可导致肝胃升降失宜,气机滞涩,致痰瘀形。痰浊、血瘀相并壅塞脉道,致不通而痛,成为冠心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故治疗本病当心肝胃同调。既应伏其主 (心),又要治其因(肝胃)。明确了心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脏腑,才能在临床上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1]贺敬波.从肝论治冠心病2则 [J].新中医,2002,34(6):58

[2]高洁,王秀珍.心胃同治法临证一得 [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6):376-377

[3]张瑞珍,贾云芳,侯仙明.以归经理论为切入点探讨冠心病治疗中心肝关系[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2,27(4):9-10

[4]蒋洪耀.“心胃同治”之我见 [J].国医论坛,2004,19(5):10-12

猜你喜欢

心肝肝胃血行
疏肝和胃方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怀孕期间要小心肝哦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行感染对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影响的研究
木蝴蝶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低T3综合征发生率及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
观察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
PCT和白介素6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评价
同谋
鸟与树
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