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疗效观察
2014-04-01许时良邓行行陈慧珍文建国
许时良,许 电,邓行行,陈慧珍,文建国,应 聪,吴 灿,何 谊
(琼海市中医院针灸科,海南 琼海 571400)
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疗效观察
许时良,许 电,邓行行,陈慧珍,文建国,应 聪,吴 灿,何 谊
(琼海市中医院针灸科,海南 琼海 571400)
目的 观察十步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十步正骨手法+中药(治疗组)和常规推拿手法+中药(对照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3个疗程后,治疗组脱失6例,对照组脱失4例。治疗组94例中治愈53例,好转28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43%;对照组96例中治愈31例,好转36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0.2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十步正骨手法;中药;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主要是指椎体间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压迫相应水平的一侧或两侧神经根所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好发于20~45岁的青壮年,尤其是重体力劳动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十步正骨手法是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已故老中医叶希贤主任医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四十多年临床治疗经验的总结。随着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逐步深入,后人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完善修订,形成了自身特色。《素问·血气形志篇》:“形数志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故推拿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我科对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活血化瘀、益肾填精等综合治疗方法,经小范围患者试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琼海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按随机对照试验原则分为治疗组(十步正骨手法+中药组)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中药组),各100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95例;年龄19~65岁;病程1个月~20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有腰部外伤、腰部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⑥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以③、④、⑤、⑥项为基本依据,其他两项可协助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者;②近两周内未接受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等药物治疗者;③自愿参加此项研究,并能够遵守研究规定、随访计划,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不能保证遵医嘱治疗,不能按时随诊者;②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严重感染、精神病患者;③孕妇、哺乳期妇女;④巨大椎间盘突出或伴有马尾神经压迫症状或出现肌力明显下降等;腰椎结核、肿瘤患者;⑤合并腰椎滑脱、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有较大的骨赘等。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2]取督脉及膀胱经俞穴为主。(1)十步正骨手法:①揉背,患者俯卧,医者用掌或掌根从背部至骶直肌即两侧膀胱经和正中督脉反复缓揉2~3次。②封腰,患者俯卧,全身放松,医者在两侧腰三角处用两手拇指或中指徐徐用力按压,以产生酸痛舒适感为宜。③放通,术者自腰骶部开始按第一步揉背法衔接而下,先自臀沟反复3次,再自臀沟沿坐骨神经走行方向至足跟后部顺揉而下3次。④扳按,医者右手托住患者右股骨前下端,左手按住腰骶关节斜板,以同法施术于另一侧。⑤牵抖,患者俯卧,双手攀扣床缘,术者以两手握住患者足踝部,拉直患者躯干向下牵引,待患者周身松弛后,持紧足部突然抖颤。⑥斜扳,患者侧卧,下肢伸直,上腿屈曲,医者站立患者前面,右前臂置于患者肩前部,左前臂置于髂前上棘前内方,两臂向相反用力,稳健旋转,此刻可听见“咔嚓”之响声,同法施术于对侧。⑦滚迭,患者仰卧位,自大腿根部向下顺揉至小腿踝部,反复三次,然后自上而下滚揉(如擀面法)。沿胫骨内缘后侧寸许,自上而下以两大指迭压至内踝后窝,压迫少顷时间。同法施于对侧下肢。⑧宣泄,患者仰卧位,屈曲两侧髋、膝。术者以左手挟住患者右膝,右手挟住患者左膝,先后左侧旋摇转动,各7、8次。然后术者右手推按患者双膝之左侧,向右侧极度斜倒。左手按住患者左肩前部,用斜形横扯劲,两手同时按压之。⑨压牵,患者仰卧位,将两膝强度屈曲,接近腹壁,并以两手紧握两侧床沿,术者两手用力按压患者双膝,然后术者再以双手各握住其两踝上部,用力向下稳而伸拉。⑩起伏,患者坐起以两手指交叉锁住屈曲双膝。术者右手扶持患者两小腿胫骨中部,左手扶持患者颈后部,使患者仰面向后倒下。术者两手前后扶按起伏如不倒翁状,最后趁其倒下时,使患者松开自己两手。术者握住患者足踝部再次向下稳脆伸拉。(2)中药:消髓化核汤,生黄芪20 g,防己10 g,当归10 g,川芎15 g,地龙15 g,水蛭8 g,白术15 g,木瓜15 g,威灵仙15 g,白芥子8 g,玄胡15 g,鸡血藤15 g,泽兰12 g,牛膝12 g,牛蒡子10 g,鹿含草12 g,甘草6 g。服法:水煎服,1剂/d,分三次饭后温服。
1.5.2 对照组 患者先卧于牵引床上,常规牵引,重量为l5~30 kg,30 min/次。取督脉及膀胱经俞穴为主。(1)患者俯卧,医者立于患者一侧,在患者患侧腰臀及下肢用轻柔的按、揉等手法治疗;(2)医者用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然后在固定患部的情况下用双下肢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3)用腰部斜扳和旋转复位手法,以调整后关节紊乱;(4)沿受损伤神经根及其分布区域用按、点、揉、拿等法,促使气血循行加强。配合中药,中药处方和用法同治疗组。
1.5.3 两组治疗方法 两组均为1次/d,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 d。
1.6 疗效标准 治疗1~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3]。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恢复正常工作;好转:腰腿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可胜任日常工作,但活动多时腰部有轻度酸痛;有效:腰腿痛较前减轻,腰部活动功能部分恢复,日常工作时腰部有轻度酸痛;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3个疗程后,治疗组脱失6例,对照组脱失4例。治疗组94例中治愈53例,好转28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43%;对照组96例中治愈31例,好转36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0.2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因是椎间盘本身的退行性变或有椎间盘发育缺陷、损伤、劳损。在姿势不当、用力不妥等外因作用下,可使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马尾,引发腰部及下肢放射痛。中医认为或因寒湿、湿热等外邪留着经络,或因气滞血瘀、跌扑外伤致经脉阻遏,不通则痛,或因肾亏体虚致经脉失养,不荣则痛,以舒筋通络、活血止痛、填精益髓、还纳髓核为治则。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采用十步手法治疗腰椎同盘突出症可疏通气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分解粘连,增宽椎间隙,利于髓核还纳;且本手法主要作用于督脉、膀胱经俞穴和脏腑背俞穴,具有调节脏腑、益肾填精之效;解剖学方面亦能纠正小关节错位,改善组织血液循环,解除肌内痉挛而痛消,修复破损的纤维环,减轻或消除对脊髓硬膜和神经根压迫刺激,使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而痊愈。其中揉背、放通、滚迭等手法[4]可使体表产生热量,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局部致痛物质降解和运转,达到消炎解痉止痛的治疗作用;牵引、按压及侧扳手法可纠正脊柱的旋转和小关节紊乱,减轻椎间孔的后关节压力,并能松弛或增宽椎间隙,减轻突出物对神经的机械压迫;摇法、扳法、抖法可松解神经根粘连;宣泄手法则可紧张后纵韧带,对椎间盘起到向前推压作用,有利于腰椎力学结构的恢复。运动类疗法可恢复腰背肌、腹肌及骶棘肌的肌力和韧性,改善和调整腰椎生物力学平衡。而验方消髓化核汤,选用活血化瘀、通痹除湿、疏经通络止痛之品,旨以活血化瘀、益肾填精,二者相配共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而对照组采用牵引和常规手法配合验方消髓化核汤,常规手法虽对本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在解痉止痛及恢复腰椎力学结构方面疗效弱于十步正骨手法。故临床治疗中可大力推广十步正骨手法。
[1]安国俊.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9):3596-3597.
[2]王 平.叶希贤临证精华——颈肩腰腿痛特效手法治疗图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69-8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4]郑长荣.十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J].颈腰痛杂志, 1998,19(1):75.
R681.5+3
B
1003—6350(2014)02—0250—02
2013-09-29)
许时良。E-mail:1229306584@qq.com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