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4-07-02张远之林智君
张远之,林智君
(1.广东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广东 东莞 523808;
2.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湛江 524023)
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评价
张远之1,林智君2
(1.广东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广东 东莞 523808;
2.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湛江 524023)
目的 观察托吡酯与卡马西平对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5例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7.22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50%(χ2=6.308,P<0.05)。结论 托吡酯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效果优于卡马西平,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托吡酯;卡马西平;部分性癫痫发作
癫痫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运动、行为及自主神经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及患者的生活质量[1-2]。临床研究表明,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导致患者脑部神经元出现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而引起的脑部慢性疾患,临床多采取长期、定时口服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以控制患者病情发作,而对抗癫痫药物要求安全性高、耐受性好[3-4]。本研究比较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部分发作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共85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0)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0.3~77岁,平均(35.20±2.35)岁,病程0.3~70个月,平均(5.32±0.23)个月,包括单纯部分发作4例、复杂部分发作14例和部分继发全面发作22例;观察组(n=45)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0.4~78岁,平均(34.68±2.23)岁,病程0.3~68个月,平均(5.58±0.29)个月,包括单纯部分发作5例、复杂部分发作15例和部分继发全面发作2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 依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推荐的诊断及分类标准[5],且经临床或脑电图检查证实。排除:癫痫持续状态病史者;颅内占位性疾病者;血液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严重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具有药物过敏史或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等,患者均知情且签署治疗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托吡酯,即:成人初始剂量为25 mg/d,每周增加25 mg/d,直至剂量达到200 mg/d,并维持治疗;儿童初始剂量为1 mg/(kg·d),每周增加1 mg/(kg·d),直至剂量达到4~8 mg/(kg·d),并维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即:初始剂量为100 mg/次,3次/d,根据患者病情调节用药剂量,两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癫痫发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5]控制: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显效:发作频率减少≥75%;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无效:发作频率减少<50%;总有效率=(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29,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厌食2例、体重下降6例,儿童中记忆力下降2例和反应迟钝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而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7例、皮疹4例、头晕乏力3例、胃肠道反应2例、白细胞减少2例及记忆力下降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08,P<0.05)。
3 讨论
癫痫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患者疾病反复发作难以控制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脑电图是临床诊断癫痫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而药物治疗是临床控制疾病发作的主要手段,尤其对于初诊患者效果较好,因此,正确的选择抗癫痫药物(AED)是临床治疗的关键[6]。部分性癫痫发作是癫痫病最常见的类型,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易转为难治性癫痫,传统的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较大,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近年来抗癫痫药物研究的不断进展,癫痫的药物治疗选择性增加,但仍有20%~30%的患者病情不能得到较好的控制[7-8]。
卡马西平是亚氨基芪类抗癫痫药物,也是临床治疗癫痫的一线药物,通过降低神经元细胞的过度兴奋,增强神经元膜的稳定性而发挥抗癫痫作用,但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等皮肤损害,严重者甚至出现肝功能损害,目前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在临床治疗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9]。托吡酯具有独特的多重机制,对多种癫痫的添加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与传统抗癫痫药物比较具有较好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已被推荐为临床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首选药物,可用于儿童或成人的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单药或添加治疗[10]。
本研究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分别采取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可知,托吡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卡马西平,其总有效率高达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可明显减少患者癫痫的发作频率,且不良反应大多短暂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托吡酯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效果优于卡马西平,且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适于长期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刘景旭,李志梅,郭爱武,等.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12):1111-1113.
[2]朱锦莉,刘学文.普瑞巴林对癫痫模型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1):10-12,18.
[3]张存玲,黄希顺,赵红艳.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部分性癫痫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7):7-8,12.
[4]张其梅,夏 杰,张建宇.卡马西平对癫痫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1):11-12.
[5]王晓青,韩 静,刘 瑾.卡马西平对癫痫患儿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5):389-390.
[6]高俊淑,李 娜,陈景红,等.三种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脑电图的背景影响比较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23(23): 4485-4487.
[7]刘春明,孙一帆.抗癫痫药物对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浓度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2,34(6):749-751.
[8]练启辉.妥泰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痫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 2011,22(11):44-46.
[9]陈 伟,施 德,刘振国.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 (3):456-458.
[10]谭明贤,张书琼,陈胜利.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2,41(34):3617-3618,3625.
Clinical efficacy of topiramate or carbamazepine in treatment of partial seizures.
ZHANG Yuan-zhi1,LIN Zhi-jun2.
1.Department of.Neurology,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Dongguan 523808,Guangdong,CHINA;2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Zhanjiang 524023,Guangdong,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opiramate and carbamaze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rtial seizures.MethodsEighty-five patients of partial seiz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2 to October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 admission,The control group(40 patients)was given carbamazepine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45 patients)was given topiramate.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5.00%of the control group(χ2=7.229,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8.89%,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47.50%in the control group(χ2=6.308,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topiram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artial seizures is better than carbamazepine,with fewer adverse reactions,which should be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opiramate;Carbamazepine;Partial seizures
R742.1
A
1003—6350(2014)02—0241—02
2013-07-15)
张远之。E-mail:zhangyuanzhi00@163.com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2.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