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分析
2014-04-01李卫静
李卫静
河南新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新野 473500
传统保留子宫手术方式是经腹子宫肌瘤剔除。但存在术中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缺点,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普及和操作技巧的提高,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已在临床普及应用[1]。2011 -03—2012 -03,我院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肯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年龄26~47 岁,平均(33 ±4.20)岁。经产妇24例,初产妇12例。肌瘤数目3~5个,肿瘤平均直径(4.88 ±2.36)cm。患者均有子宫肌瘤手术指征且临床有保留子宫的要求和可能。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除外宫颈癌变,排除哮喘、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等手术禁忌证。对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者,常规行宫腔镜检查,必要时加诊刮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或子宫黏膜下肌瘤。并除外宫颈部肌瘤或子宫峡部肌瘤。
1.2 手术方法 取头高、脚低膀胱截石位。放置导尿管、举宫器后,于患者脐环下方纵行10.0 mm 切口,以气腹针进行穿刺,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观察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左下腹位置行15.0 mm 切口,右下腹及耻骨联合穿5.0 mm Trocar,放置手术器械。使用穿刺针刺入子宫肌瘤假包膜层,注入缩宫素(给药剂量为10.0 U),在子宫体与瘤体交界处注射垂体后叶素生理盐水(垂体后叶素6 单位+生理盐水10 mL)。对浆膜下肌瘤者,如瘤蒂细长可用双极或单极电凝后以剪刀或直接用超声刀切断瘤蒂。并可在瘤蒂根部放一套扎圈,扎紧蒂部,电凝后切断,必要时重复套扎。以防凝断时止血不彻底危险[2]。如浆膜下肌瘤蒂短粗或不明显,可直接电凝环形切开肌瘤包膜后剥离瘤体,并以1 号可吸收线缝合根部。对肌壁间肌瘤,可除注射垂体后叶素生理盐水外,可同时在静脉输液瓶中加20 U 催产素滴注,用单极电凝钩或超声钩在肌瘤最突出表面切开子宫浆膜层及浅肌层,切口应深达瘤核,肌瘤钻钻入瘤体,将肌瘤完整剥出,放置于子宫直肠窝。用1 号可吸收线连续内翻缝合子宫浆肌层。如肌瘤剔除穿破宫腔,内膜撕裂,创面需分层缝合,先将内膜层连续缝合或内膜层“8”字缝合,关闭子宫腔,然后分层缝合切口两侧的子宫浆肌层。
2 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输尿管及周围组织损伤。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出血量50~260 ml,平均(132 ±12.56)mL。手术时间,39~89 min,平均(52 ±4.28)min。术后排气时间,9~38 h,平均(23 ± 1.62)h。术后住院,5~8 d,平均(5 ±1.12)d。患者均获随访3~6个月,恢复良好,月经正常,无痛经。子宫正常大小,可活动,无压痛。B 超未发现残余肌瘤。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腹腔镜下浆膜下肌瘤剥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见微创术式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效果好等优点。但因手术时视野受限,手指探查范围局限,对体积较小且部位较深肌瘤存在遗漏风险,导致术后复发几率增加。同时,镜下剔除肌瘤数目较多时,手术创面出血控制困难。因此,术前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与选择[3]。肌瘤位置位于为肌壁间或浆膜下且直径<10 cm,较适合镜下手术,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宫颈肌瘤及峡部肌瘤选择开腹或者阴式手术或更为合适。如果术中创面修复困难或止血困难时,应及时中转开腹。术后常规应用子宫收缩剂,如垂体后叶素、催产素等,以减少术后出血危险性。必要时可选择腹腔镜与腹部小切口相结合的术式或用指助法将手指直接伸入腹腔,探查子宫体的残存小肌瘤后追加剔除。术者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熟练程度,是取得良好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1]郎景和,冷金花.妇科腹腔镜的现状及展望[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5(2):68.
[2]蓝爱琴,王丹霞,谭玉珠,等. 电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J].微创医学,2007,2(2):146 -147.
[3]金滢,冯凤芝,向阳.子宫肌瘤治疗中的若干问题.[J]. 中国医刊,2008,4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