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审美教育认知新视域的研究*

2014-04-01侯泽民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音乐大学生教育

侯泽民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美育是我国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新型全面发展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当前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音乐在审美教育中的功能正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不仅能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强审美意识和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感化人的心灵。当今高校音乐审美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趋势,本文主要从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认知领域来探讨研究。

一、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感知美

音乐教学不应当同音乐审美理念相分离,二者应当紧密结合。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发挥在培养学生感知美方面的作用。对于高校学生的审美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层次的审美教育。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我们从知识习得的角度来观察,应尽量满足学生形象思维的需求。学习中应帮助学生将音乐理论内化为其自身的认识,以此实现抽象音乐理论的更加形象化。音乐是传递美的重要载体,它的表现形式是很重要的[1]。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偏重感性认知,因而要反复地强调学习音乐的要义,让学生认清学习的倾向,才能避免音乐审美教育偏离正确的方向,从而保证音乐审美教育实现真正的目标。

在审美教育中,学生在分析音乐的审美过程中,不断地获得人文熏陶与精神体验,感受音乐美。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合理的填充高校音乐理论的空泛,才能够真正激活音乐知识。此外,还应当合理适当的安排音乐教学以及创造舒适的音乐学习氛围,以直接的感性体验来提升其审美艺术修养,并以此来帮助其消化所学习的音乐知识理论。音乐是一门需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艺术。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体验审美的乐趣,能够促进学生的想像美。例如,通过倾听传统音乐,能够帮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音乐之美。从清脆的笛声到深沉的箫声,再到铮铮的琵琶,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古典音乐的魅力之所在。

(二)培养大学生人文修养

学校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能有效地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发展,提升鉴别美、欣赏美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摆脱低级趣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2]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这无疑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大学时期的审美教育是大学生人生发展和事业起步的基础。审美教育要从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做起,而音乐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会生命,锻造创新思维,促进人格发展,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高校学生素质刻不容缓。音乐是一种具有较高文化气息的艺术形式,如果能够得到有效运用,将会有效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音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通过无形字符、乐谱描绘出美妙的意境。同许多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音乐更适合于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更能打动倾听者。不同的音乐形式及类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美感,更能提升他们对美的欣赏能力,净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各种名利、拜金主义无时不在侵袭着大学生的内心。因此,构建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平和的精神家园,帮助他们通过音乐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少的东西。大学生走向社会,会面临各种新挑战,他们需要寻找心灵归宿与社会价值[3]。借助音乐这种美妙的艺术形式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以便更好的迎接挑战。

(三)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

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学一直落后于当前的教育发展,音乐教学模式落后,学生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提升,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师生互动缺乏。因此,转变音乐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当务之急。例如:学生发言时,往往会刻意的去向教师靠拢,以老师的意见为标准答案,这无疑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发展。所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想法。要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一种平等、自由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由的表达观点。在音乐的教学中,不应当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例如:参与音乐会、倾听经典音乐演唱曲目、引导学生自己创作音乐等。

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例如《同一首歌》里面有很多的优秀民族歌曲以及外国经典歌曲,我们可以让学生尽情欣赏,不断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是审美对象,它的价值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要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就必须改善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音乐是用声音的方式来影响人的精神世界,是心灵与外界联系的媒介。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形式,需要大学生用心去听,将音乐完美的与心灵感应相结合,达到超越音乐与自我,甚至超越外物,以致达到自我升华的境界.这样才能更好完善自我[4]。积极开展音乐审美教育,将有力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基于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无疑是开启音乐教学新篇章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音乐审美教育认知的新视域

基于上述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正逐渐受到重视,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探索音乐审美教育的内涵及作用;第二,将审美界定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任务,并据此提出音乐能够提升多种能力的结论,例如:鉴赏能力、审美创造力等;第三,将音乐同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探讨音乐对人情感的影响。笔者则试图从“音乐审美教育”概念、理解认知下的“音乐审美教育”以及实践下的“音乐审美教育”三个角度对高校音乐审美教育认知的新领域进行探讨。

(一)“音乐审美教育”自身概念

对于音乐审美教育的概念,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阐述。从教育目的的角度出发,研究者认为,学校音乐教育对德、智、体诸方面有巨大的影响,但最重要的东西,是培养学生具有感知、评价与创造美的能力,这就是“音乐审美教育”。也是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任务的音乐教育。从审美教育的内容来看,音乐审美教育即是研究音乐教育行为的理论[5]。“音乐审美教育”这一词汇可以拆分为“音乐”、“审美”、“教育”三个词语,它既不同于传统单一的“音乐学”,也与“教育学”、“美学”有所区别。在这一复合概念中,“音乐”承载的是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含义,而“审美”承载的是价值论的含义,因此“教育”则属于实践论的范畴。因此,笔者将从这三个概念所属的学科及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出发,对“音乐审美教育”这一概念进行描述与分析。

首先,音乐本体论、认识论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关注的是音乐的认知过程,即从音乐形式、内容出发,加上具体的教育行为,从而实现音乐的学习与传承。也就是说,借助音乐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结果,辅以一定的教学手段,在本体论、认识论的前提下,促进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目的。在音乐本体论、认识论指导下的音乐教育,能够对高校整个音乐教育起借鉴作用。

其次,审美的价值论要探讨音乐构成和价值,因此它是依托教育的实践活动。它能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与审美能力。这一价值论所对应的是学校。而在教育实践中,音乐教育是否以“审美为核心”,这取决于音乐的内涵与外延。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最后,教育的存在论和实践论,其涵盖的是人和教育的关系,即从教育是一种人的实践活动角度来看待音乐所具有的价值。实际上,在“音乐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中,教育是核心,音乐是手段,通过音乐向学生传递审美的价值、手段、方法,从而来实现各种教学功能。也就是说,通过音乐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发展目标,这正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基于理解认知的“音乐审美教育”

黑格尔曾说,概念通常包含三个环节:(1)普遍性;(2)特殊性或规定性;(3)个别性[6]。从这一观点来看,任一概念存在三个重要的环节,即普遍性、特殊性、单一性。任一事物作为一个个体存在,必然具有其特征;同时,它也会属于某一个类别,具有这个类别中个体相同的特点,就是特殊性。此外,也具备普遍的特点。从黑格尔原理可知,“音乐审美教育”是一个复合概念,可以将其理解为:从普遍性的角度来看,音乐审美教育属于教育这一大的领域范畴,其任务在于教书育人;从特殊性的教育来看,音乐审美教育又承担着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的要求;从单一性的特点出发,又具有“音乐”教学的这一特点,即,传承音乐知识与文化。

至于普遍性这一特点,要求教学以培养健全的人为目标,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而如果采用单一的视角来看待这一过程,必然会导致其失去符合概念的内涵。因此,在强调其普遍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特殊性和单一性,不能将音乐教学作为教育这一范畴所具备的传承音乐知识、文化的这一功能舍弃。依据此逻辑,音乐审美教育则很好的融合了普遍性、特殊性和个别性。当强调特殊性时,所关注的音乐教学所传授的音乐知识、技能。如果过分强调这一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普遍性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是在当前音乐教育实践的层面上提出来的。[7]对于个别性的特点,所体现出来的是指音乐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内容和技能,其具备的其它特点单一性、个别性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失,这也是由这一特点的内涵所决定的。

(三)基于实践的“音乐审美教育”

从审美教育的对象来看,可以分为:专业审美教育、高校审美教育与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因教育对象的不同,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不同。内涵是指其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外延则是教学活动形式与教学环境。对应这三种不同的音乐教育形式表现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侧重于音乐感染力的教育;普通高校则侧重于自身修养和音乐文化教育;专业院校则侧重在技能与知识的习得。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情感的教育,音乐则是践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与途径。

因此,无论是何种阶段以及何种形式的音乐教育,首先应关注的是情感教育,这是最重要的。音乐注重于情感教育,因此其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有区别的,它主要以体验为主导,以美感人,以情动人,重视音乐教育的潜效应。[8]其次,音乐的审美教育是以音乐学科这一门学科为基础的,音乐学科所具备的特征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开展音乐审美教育所具备的特征。也就是说通过音乐开展审美教育要遵循音乐学科的艺术特点和规律,通过音乐形式来对学习者进行教育和熏陶。最后,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所开展的环境和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活动状况。从心理活动特征来看,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具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环境来看,大学文化程度较高。因此,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同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就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因材施教,将个人文化素养、生活经历与对音乐的理解相结合起来。

三、小结

总之,音乐审美教育从三个单一的概念,转变为一种具有多重内涵与外延的复合概念。由于复合过程中具有相互交叉、联系、重合的关系,并在不同的教育对象上体现了其单一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由此可见,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不仅仅关注普遍性层面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单个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问题,才能发现音乐审美教育的规律性。所以应当将这三个概念加以贯通,才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发现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殊规律。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86.

[2]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33.

[3]黄玮.论音乐鉴赏与创造性思维[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8~160.

[4]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 [J].东北师大学报,2004,(6):23~29

[5]刘苏宁,何静.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初探 [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38~140.

[6]秦勤.影响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因素[J].大众文艺理论,2009,(1):28~29.

[7]姚思源.中国音乐年鉴61990卷[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156.

[8][德]黑格尔.杨一之译.逻辑学(下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6.266~291.

猜你喜欢

音乐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音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