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价值内涵*
2014-04-01李发亮
李发亮
(洛阳师范学院 马列部,河南 洛阳 471022)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诗意表达,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向互赢的文明发展新境界,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和热切期盼。
“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我国从上古时期商汤捕鱼网开三面的故事中,就可窥知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主张,要求对人类存在方式进行生态文明的历史转向,主张要以德恩泽大地山川,以致万物,保护各种动物、植物,注重人的生存环境及生态平衡等问题。从我国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进行了历史性的转变,积极探索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文明的永续发展之路。从而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大战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保护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权益,着力建设好美丽中国。接着,我国探索出一条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路子,确立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选择,基于此,“美丽中国”概念破茧而出,应运而生。这不知温暖了多少亿万中国人的心坎,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奋力追寻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一、“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价值内涵之一——注重人本情怀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面临重大生态危机的时代。由于人类为了自身利益的发展,长期过度的开垦、开荒、开采、肆意砍伐,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很多物种濒临灭绝,一些地区气候异常,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已形成人类自我毁灭的恶性态势。面临这样的生态困境,作为自然界个体的人,是绝对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高级的文化存在形式,没有了人的存在,大地山川、万事万物将失去它们存在的应有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主流思想,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基本上都是生态的,都是注重人本情怀的。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是自然界高级的生命存在,人的尊严、价值、意义是万事万物所依赖的终极关怀,自然界在没有人的情况下,其动态生态平衡是不稳定的,自然的进化产生了人,人又反过来影响自然,人又是超自然的产物,人的生态存在价值就是“尽人之性”和“尽物之性”,“人”才能到达参赞天地、万物化育的结果,其成就自身是“仁”,成就万物的是“智”,儒家的生态观是首先确立人的价值,是我国生态文化中较早的人本思想的情感关怀。道家主张“贵生”、“为我”,以天道来自我修身、养生,充分强调人的个体生命价值,人与万物齐一,人要清静无为,淡泊安宁,方能与天地万物自由往来,实现人道与天道的统一。佛家认为,人的生命存在是有限的,是“苦”的,人要解脱、成佛,就要以博大的情怀救苦救难,使一切有生命的众生得到解脱,终至“极乐世界”,这个世界是真正和谐的生态世界,佛教关心环境,以和谐的环境来使众生成佛,这本质上关注的是人生,佛教的生态观基本上是为我的、为人的,是一种自我的人本关怀。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种资源相对匮乏,其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相对脆弱。尤其是近几十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人类能力”的过分展示,各种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凸显,生态环境的形势不容乐观,生态文化的人本情怀缺失严重。从大自然的进化来看,人应该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但是从心智的维度来看,人具有超自然的智慧,可以反过来“控制”自然,甚至毁灭自然。而中华民族对待自然的生态要求是遵循“天人合一”的基本规律,是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这是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结晶,这种智慧确立了“人”的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那就需要用“仁人爱物”的生态眼光去实践这种“人本”的生态价值。而如今当下,所有关于“人”的吃、喝、住、行、用的物质生活已不再环保绿色,各地陆续出现的雾霾天气困扰着“人”的生存环境。还有我国各种资源约束日趋紧张,各地环境污染明显加重,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退化速度加快,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其实大家都知道,人类所有的改革建设发展都不应损害生态环境。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就会很快造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失衡的严重后果,“美丽中国”的生态建设构想将难以为继。由此,“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价值建构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发展前提之下,才能顺应天意,合乎人意,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和谐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努力走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这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人文情怀,显示了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勇气,开辟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美好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价值内涵之二——强调和谐发展
儒家亚圣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里充分体现了孟子的生态观念和环保理念,主张农业、狩猎要顺应天道,要按“时”适“量”的从自然界索取,尊重爱护他们的生命存在,让它们自由生长,顺利完成它们自己的生命循环周期,一定不可“暴殄天物”,儒家这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要求珍爱自然,爱惜生命,以仁爱的态度对待大地万物,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永续发展。还有,在古代繁琐的礼制中,很多重大的祭祀活动也具有明显的生态意识,天子国君常常祭祀天地日月、山川万物,还有自己的先祖先辈,他们认为,万物始于天地,人类源自父母,这样的活动把人类与天地万物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种披着宗教外衣的生态循环观念,这种观念蕴涵着很深的和谐生态发展理念。而如今人类已清楚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高级形式,它严格遵循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统一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为根本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目标,充分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共融。
其实,“美丽中国”的和谐生态发展,从本质上来看,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互动、循环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指向的一种高级的文化伦理形态。儒家圣人孔子也极力推崇和赞赏这种生态伦理观念,孔子有强烈的生态情怀,他的生态视角从人的领域延伸、扩展到自然领域,并能领悟到诸多的人生哲理,比如孔子很欣赏他的弟子曾点的理想,在人与自然极其和谐的状态下,穿着春服,众人一起河边沐浴,享受春风,然后“咏而归”;孔子从“仁民爱物”到“仁者乐山乐水”的境界,给“仁”注入了和谐的生态因子,比如孔子在谈到《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升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欣赏;同时,他也从自然界的“逝者如斯夫”、“苗而不秀”、 “秀而不实”中领悟到,生命如时光易逝,人生追求道义的艰辛和不易。大家知道,人在充分满足对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的需求之后,就必然会产生对安全、文化、思想等更高的精神需求,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趋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以及潜在的自然灾害,从而导致资源枯竭、水土流失、食品安全危机及各种生态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已日益凸显,业已成为我国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之一;伴随着当前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召开,人民群众热烈的期待国家能及时出台好的治理办法,从而来改善这种不和谐的生态危机,由此,优良、适宜的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和真切期愿望。
针对于此,我们只有顺应民意,根据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新期待,我们的党和政府要重点解决水质、空气、土壤污染等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危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标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能喝上真正干净的水、呼吸上真正新鲜的空气,在优美、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愉悦的工作生活,才能真正的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美丽中国”生态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永续发展,其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在日益竞争的社会中,我们要大力倡导绿色、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消费观、道德观,形成尊从自然、真爱自然、善待自然的和谐发展理念。一旦打破这种生态和谐,就会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自然关系,就会导致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到百姓工作、生产、生活的幸福程度,极易引发各种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激化百姓和政府的对立与冲突,从而影响全社会的整体和谐。所以,强调和谐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价值内涵之三——追寻民族复兴
理想是人类精神生命追求的希望,理想能充分调动人内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儒家认为,人是有崇高理想的,人是理想价值的主体,自然、社会的实现和满足皆依赖于人的理想价值创造,儒家更加肯定了人具有超越自然的价值地位,自然万物没有人类的聪明智慧和道德意识。《论语·乡党》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里孔子关注的是人的生命价值,孟子也认为,人具有仁义道德理想,而自然界没有。《荀子·王制》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为天下最贵也。”荀子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肯定人的理想价值,以弥补自然界大地水火、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的道德缺失,这种自然与人类契合互补的理想群体是构建“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价值的理想之所。我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是生态文明的发源地。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敢于拼搏,不辞劳作,不断追寻和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不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盛不衰,虽历经沧桑,依然以旺盛的生命力和坚韧的自强精神开拓创新,缔造了我国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拥有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古老文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我们伟大民族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古代的丝绸、瓷器、茶叶驰名中外。万里长城、南北大运河,堪称世界文明奇迹。传统的儒、释、道三大文化主流思想,底蕴丰厚,博大精深。伟大的创造源于伟大的理想。在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里,曾先后出现过多个时期的历史盛世,从先秦的“春秋战国”到汉代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从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到明代的“永宣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这些时期大都国家安定统一,经济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国力强大富裕,文化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足幸福,这些都彰显了中华儿女追寻民族复兴、统一祖国、强国富民的伟大梦想。
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几度面对生死存亡,百姓更是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为了救亡图存,民族振兴,不甘屈服的中华儿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民族复兴之梦悄然萌发,多少仁人志士不惜流血牺牲对民族复兴进行了艰难探索和不懈追求。富有远见和创新的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八年的艰苦抗战和三年的解放战争,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的解放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目前,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重大改善,但对未来的理想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升级。建设“美丽中国”,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能充分享受到健康绿色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他们内心的极度奢望,没有良好的生态居住环境安全做后盾,老百姓自身的生活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他们追寻民族复兴的梦想就会大打折扣。由此,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社会和谐稳定的理想基础,是广大人民健康幸福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理想“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人们迫切的希望能生活在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中,这对不少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居民来说已经几乎都成了奢侈品,尤其是在一些西部不发达的农村偏远山区,喝上干净的水质也是他们的一大奢望。近段时期,全国百余城市更是遭受雾霾的重度污染,这些严酷的现实,更加需要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竭尽全力,不懈奋斗,力争使人民群众能早日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享受到绿色的植被、吃上放心的绿色食品、生活在安全宜居的环境中。能充分满足城乡广大居民的各种生态产品需求,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综上可知,“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价值内涵极其丰厚,我们应大力传承、弘扬,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当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生态保护规律和执政兴国为民规律认识的高度提升,也是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回答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问题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世纪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永享蓝天净水绿地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指导理念。由此,我们应积极主动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新愿景,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进一步丰富建设“美丽中国”的主题内涵,理性思考和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最新生态文化成果,我们应当对其倍加珍惜并积极践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读本[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