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平台建设对 地区传统艺术保护的作用*
2014-04-01梁军,伍阳
梁 军,伍 阳
(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地区传统艺术是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理区域内的人民大众在历史衍生与选择中形成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沉淀。[1]而地区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呈现出中断与传承并存、断裂与延续交织的复杂局面,有的地区传统艺术濒临灭绝,有的甚至已消失殆尽。[2]认真分析地区传统艺术的保护现状,总结经验与不足,并根据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新的发展方向,是地区传统艺术保护的下一步关键工作。
一、 地区传统艺术的保护现状分析
近年来,地区传统艺术的保护工作逐渐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相关部门陆续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教育与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保护性研究;民间艺术家及地区传统文化传承人进行了大量的技艺恢复与传承工作;公众的认同和参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为地区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一)政府保护模式
2004年,我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启动了《“十二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了四级名录保护体系;此外,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政策规定,基本健全了我国的地区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的保护体系。政府保护行为的主要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法规与制度建设推进地区传统艺术的传承。
(二)教育、学术界保护模式
高校与科研机构等教育、学术团体拥有丰富的智力、人力资源,在对地区传统艺术的整理、传承、发展方面,有着其他社会力量不可替代的作为,一直是地区传统艺术保护的主力军。同时,作为社会发展的“智囊团“,教育、学术界也是促进政府、社会力量共同探索地区传统艺术保护模式的重要纽带。在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地区传统艺术保护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认同,教育、学术界在地区传统艺术保护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各地高校、科研机构相继设立的地区传统艺术相关研究机构,并进行了大量的地区传统艺术保护研究;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要力量陆续组织了各种关于地区传统艺术保护的研讨会,为地区传统艺术的有效保护提出了大量建设性建议与措施;各高校相继开设地区传统艺术相关课程,对地区传统艺术进行了有效的传播与传承等等。教育、学术界保护行为的主要特点是:以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优势与社会纽带作用,为地区传统艺术的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并对地区传统艺术进行更广泛的传承与传播。
(三)民间力量保护模式
“民间艺术家”、“地区传统艺术传承人”是地区传统艺术保护的主要民间力量,也是地区传统艺术得以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 在地区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积极努力下,在高校、科研机构的“奔走疾呼”下,在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倡导与激励下,一大批地区传统艺术得到保护与恢复。以徽州传统艺术中的“歙砚”为例:2006年5月,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7月,安徽民间文化传承人吴国水创建了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正因为“民间艺术家”、“地区传统艺术传承人”对地区传统艺术技艺的切实传承,才使得众多优秀的传统艺术、技艺再次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民间力量保护行为的主要特点为:切实地对地区传统艺术进行传承,并借助政府与社会力量对地区传统艺术进行传播。
二、地区传统艺术保护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在现阶段的主要保护模式中,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法规与制度建设推进地区传统艺术的传承;教育、学术界为地区传统艺术的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并对地区传统艺术进行更广泛的传承与传播;“民间艺术家”与“地区传统艺术传承人” 切实地对地区传统艺术进行传承,并借助政府与社会力量对地区传统艺术进行传播。三种模式涵盖了政府机构、教育界与学术界、“民间艺术家”与“地区传统艺术传承人”等地区传统艺术保护的主要力量,初步构架了当前我国地区传统艺术的保护机制。而这中间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三种主要保护力量相互独立,交流与沟通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其次,地区传统艺术多以博物馆展示、艺术商品、文献资料等形式出现,展览与传播的途径还需进一步扩展;最后,以三种主要保护力量为主导的保护模式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全社会力量的充分参与。
三、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平台建设对地区传统艺术保护的意义
从近年来的科技发展看,数字化技术的成熟与因特网的普及,为地区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数字化技术将地区传统艺术转化成数字程序、数字典藏和数字研究,并借助现代因特网作为传播媒介,构建地区传统艺术的数字化展示及文化传播应用平台,对弥补现阶段保护模式的不足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对构建多元保护力量高度互动的社会支持体系的意义
因特网的广泛普及,为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因特网技术为载体,构建政府、教育与学术界、民间力量等多元力量高度互动的社会支持体系,能更便捷地实现信息沟通,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更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如:可将政府部门的相关法规与制度、教育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与建议、民间保护力量的发展动态置于同一交流平台进行信息互通,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地区传统艺术综合数据库。该种多元化信息数据库与交流平台的建立,既有助于建立地区传统艺术评估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体系,也有助于多元保护力量及时了解地区传统艺术保护的全局发展方向,并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从而避免在保护工作中出现“管中窥豹”、“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对拓展传承与传播的形式与途径的意义
21世纪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准数字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及普及,为地区传统艺术的数字化展示及文化传播应用平台开发打下了深厚的社会基础。然而,就平台开发的水平及相关的技术手段来看,目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数字化技术手段应用方式单一,深度欠缺;过于注重数字化的技术层面,忽视地区传统艺术的内容表现及独特的题材效应;全面深入研究地区传统艺术、并直接服务于地区传统艺术展示、传播的数字化平台形式比较缺乏,等等。此外,就全国范围而言,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是重大的传统艺术项目研究上,而区域性传统艺术的数字化开发由于资金、技术等缺乏研究较为薄弱。因此,以现代因特网作为传播媒介,以三维数字复原技术及交互性引擎技术为途径,构建一个交互性强、传播途径更为便利、便于展示传统艺术表现力与内容的应用平台,对拓展地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途径有着积极的意义。
如应用MAYA、3DS MAX、PREMIERE、AFTER EFFECTS、Flash、Converse3D、Dreamweaver等软件技术,实现一个包括图像、文字、声音等内容的展示平台,并通过因特网及时实现远程浏览的、可交互控制的互动平台,对地区传统艺术尤其是濒危的传统艺术进行传播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3]不但能弥补国内对地区传统艺术数字化展示及传播的不足,提高地区传统艺术展示的便捷性、观赏性,并且还能减少宣传、保护资金及人力、技术开发上的投入,有效地解决目前地区传统艺术在保护、传承、发展及旅游开发上所面临的资金、人力、技术瓶颈问题,从而为国内地区传统艺术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传播途径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三)对增强公众参与度的意义
以现代因特网作为传播媒介,以三维数字复原技术及交互性引擎技术为途径,所构建的地区传统艺术的数字化展示及文化传播应用平台,能更好地将地区传统艺术在社会大众中进行互动与传播,从而探索一条地区传统艺术的全民保护与普及化传播之路。
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 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与前几年相比,中国的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4]网民数量的迅速增长,为地区传统艺术通过因特网传播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因特网的互动性与开放性特征,社会大众能通过因特网平台及时、高效地反馈相关建议与意见,也使得公众深度参与地区传统艺术保护变成可能。
此外,数字化技术集声、像、图、文、交流等为一体,以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和感知信息,以可触摸(触屏)的界面操纵信息处理的技术,为地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提供生动、直观、高效的信息服务。[5]从而为地区传统艺术以更便捷的方式,与社会大众实现高度的互动提供了可能,公众对地区传统艺术传播的参与度也将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以现代因特网作为传播媒介,以三维数字复原技术及交互性引擎技术为途径,建设地区传统艺术的数字化展示及文化传播应用平台,对构建多元保护力量高度互动的社会支持体系、拓展传承与传播的形式与途径、增强公众的参与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地区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夏志芳.地域文化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2]车婷婷.基于文化区视角的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研究——以黔桂湘侗文化区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599.
[3]李量.数字化展示——新世纪美术馆的必由之路[J].福建艺术,2001,(5):25~26.
[4]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201/t20120116_23667.html
[5]周锦章.数字化平台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J].红旗文稿,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