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4-04-01吴静
吴 静
(安徽工程大学 思想政治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0)
一路走来的流行歌曲所带来的影响是良莠不齐的,它的娱乐性恰恰满足了青年大学生群体对于音乐、爱情、潮流等的需求,流行歌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歌词和旋律,更是对于一切流行文化精髓的融合。流行歌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可以看做是一种信息,也可以作为一种传播的载体。它在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面的潜力是无限的,让流行歌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对于富有强烈探索欲,思想单纯的大学生们来说,是一项快乐的学习过程,教育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一、流行歌曲的特点
流行歌曲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它集结了丰富、复杂的政治、文化、时代信息。流行歌曲不是简简单单的哼哼唱唱,它反映现实的意义以及现实社会对于它的塑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深入了解流行歌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1]。
1.流行歌曲极具亲和力和互动性。例如《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飞得更高》:“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这些朴实的话语,明了的旋律,让你不知不觉被歌曲中的故事和情感所打动。很多歌词都表达出了青年人的心声,通过歌曲的共鸣使人们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抚慰,这一点便体现了流行歌曲的互动性。
2.流行歌曲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流行歌曲在历史的视野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紧贴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与社会环境一起发展变化。新中国早期,流行歌曲主要反映着老百姓翻身解放做主人;在改革开放时期,流行歌曲主要表达出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把家建;在如今二十一世纪,流行歌曲同样诉说着现代人和谐向上的积极氛围。社会思潮的形形色色给流行歌曲打下了深邃的时代烙印,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记录,是文化思潮的拷贝。
3.流行歌曲赋予娱乐化和商业性。流行歌曲作为一种产品在制作和传播上,是具有明显商业性的,为了迎合消费群体获取利润,一些商家忽略了流行歌曲本身是作为一种流行文化而存在的,从而使流行歌曲在质量上低俗化。但正是这种“低门槛”填平了俗与雅、高与低的鸿沟,吸引着青年群体如影随形地积极参与,大学生们也成为流行歌曲的主要消费群体。充分发挥流行歌曲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成为教育者研究的话题。
不仅如此,流行歌曲内容的充分性、形式的多样性也在大面积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是还不成熟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们,流行歌曲对于他们的改变作用不是靠外力强制实现的,作为最具情感和想象空间的音乐形式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不仅利于大学生们顺其自然的接受,同时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
二、流行歌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歌曲作为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寻求心灵慰藉的最有效、简单的文化手段。由于音乐能深入强烈地打动人,所以从歌曲中获得的审美体验能长久留存。对于教育者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是课堂上的50分钟,更是长久持续的教育影响。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枯燥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而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蔓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让我们回忆艰苦的过去、沿袭古老的传承,能让我们认识复杂的现实、认清正确的道路,也能让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探索幸福的生活。而这些不正是流行歌曲本质的真谛吗?流行歌曲诉说古老,反映当下,向往未来。只是现如今流行歌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翅膀还未得到充分的开挖利用,致使很多的流行歌曲只停留在表面的娱乐消遣上。将流行歌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巧妙结合运用,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一重要的方法。
首先,流行歌曲的娱乐性、大众性和易接受性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过程更为顺畅。相对于民族、美声歌曲来说,流行歌曲在艺术性、学术性层次上要低很多,但恰恰只有流行歌曲才是最适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因为民族、美声歌曲不仅传唱和普及度不高,驾驭起来难度也是相当大,而流行歌曲对于大众来说是易于吸收和接纳的,尤其容易抓住青年群体的心[2]。因此流行歌曲在娱乐的同时,配之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朗朗上口的歌曲,不知不觉便会对这些教育理念耳熟能详,从而令整个教育过程更顺畅。
其次,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流行歌曲完全可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有力渠道。早在2009年的上海市德育工作会议上,周杰伦的《蜗牛》、《水手》、《中国人》等多首港台流行歌曲就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社会的不断进步表明,教育形式在逐渐引进“流行因素”。而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发展也决定了流行歌曲不会一直停留在内容肤浅、单一的宣泄情感时代,向往积极健康向上的歌曲将会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和品位。例如这几年火爆的“中国风”等歌曲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人提倡的和谐之风与流行歌曲结合,融入了中国历史国情和时代发展的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最后,作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大学生青年群体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接受方式决定了流行歌曲可以为其所用。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相对透明化的呈现在大众面前,青年人所面临的选择和追求的目标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大学生们对学习也有了更多的自我主见,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里,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对于热爱新生事物的大学生而言需要更多更大的学习吸引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在课堂上集中授课之外,更应该注意的是潜移默化和细水长流的教育,以学生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为切入点是最可行的[3]。而流行歌曲在大学生群体中是受欢迎的。流行歌曲个性化的独特品味符合了青年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要求,充分利用流行歌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是符合当下青年大学生对于教育方式的需求,也必将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其实通过流行歌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早就实行了的做法,红色歌曲就是这一优良传统的结晶,通过红色歌曲喜闻乐见的形式,有力地推动了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流行歌曲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它的大众化是空前和深入的,很多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语句,电话铃音、彩铃也变成流行歌曲的阵地,这些都是流行歌曲不断改变我们的缩影。将流行歌曲巧妙的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仅不会干扰教育效果,更是能通过音乐的魅力让大学生们主动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真正的润物细无声。
三、流行歌曲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结合
流行歌曲需要得到更新和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应该加以创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流行歌曲能让人乐于接受、不易遗忘。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利用好流行歌曲这一新的方式平台,通过传唱、表演等形式,把教育和音乐融为一体,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更全面有效的发展。
1.在流行歌曲的制作方面,适当引导流行歌曲的创作主题,将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意识等内容融入流行歌曲,让流行歌曲的内容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这些深刻的教育内容通过动听的旋律不知不觉间被大学生们所接收,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减轻教育者的负担,也增强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2.对于高校教育者来说,鼓励班级学校自创班歌、校歌,在授课时加入流行歌曲的辅助,开展“唱红歌”等活动,强化学生对于班级、学校的集体意识,通过红色歌曲追忆历史,不忘老一辈的光荣传统。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集体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
3.社会外界媒体对于流行歌曲的宣传中,要善于利用明星的榜样力量,不仅要挖掘其闪光点,对于其背后的努力和奋斗也应得到认可。青年大学生们对于媒体的信任,对于明星的崇拜也让媒体们和明星们肩负社会责任感,规范好媒体和明星的形象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流行音乐结合把握了时代的脉搏,融入了时尚的因素,将理论教育走进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中。融入感情因素,不断改革创新内容、丰富形式,满足了大学生们的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苗萃妮.浅谈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4):283.
[2]李进.浅谈流行歌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8):85.
[3]朱凯.进一步发挥红色歌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教育,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