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后麻醉患者转运途中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4-04-01范晓勇郭明琴李香玲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全麻病房手术室

范晓勇 郭明琴 李香玲

河南长葛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长葛 461500

任何需要麻醉的手术结束后,停止应用麻醉药,切断监护仪,患者被送至术后重症监护室(ICU)、麻醉后监护病房(PACU)或直接送病房[1],在此护送过程中,虽然时间很短,但由于护送途中抢救设施有限,偶尔会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的潜在并发症,并且致死率也相对较高。此时对患者细心观察和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及其重要。本文对23例麻醉后患者在护送途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 -1—2012 -12,本院共手术患者10 300例,其中硬膜外麻醉2 026例,全身麻醉3 525例,神经阻滞麻醉402例,腰硬联合麻醉3 785例,局部麻醉562例。年龄1个月~98 岁。

2 结果

严重低血压3例、心跳骤停1例、舌后坠2例、呼吸抑制4例、呕吐8例、途中拔出输液导管2例、输液器接头松动2例、引流管连接处分离1例。

3 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3.1 并发症原因

3.1.1 严重低血压、心跳骤停 患者在搬运过程中体位的改变可导致循环系统功能改变,正常人通过机体自身调节代偿,但麻醉后患者由于骨骼肌张力,心肌收缩力以及血管舒缩等代偿功能被抑制,因而改变体位所致的心脏功能变化更明显,突然改变体位,使血液在脑、心脏、动静脉及肺血管床异常分布,重要脏器短时间得不到供血供氧,极易诱发循环不良,血压严重下降,甚至循环停止[2]。尤其发生在手术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有潜在的内科重患疾病(心梗、心律失常、内分泌疾病等)的患者。

3.1.2 舌后坠、呼吸抑制 主要是麻醉药、镇痛、镇静药及肌松药的残余作用,使下颌骨及舌肌松弛,因过敏、操作致舌肿胀;肥胖、颈粗短等原因导致气道阻塞,出现鼾声,鼻翼煽动,胸式、腹式呼吸运动反常等。

3.1.3 呕吐 常见原因有:术中应用致呕吐作用的麻醉药,镇静、镇痛药,盆腹腔手术,管道刺激,剧烈的疼痛,低血压,颅内高压等。

3.1.4 转运途中拔出输液导管、输液器接头松动、引流管连接处分离 常见原因:护送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重视程度不够;让无经验、初学者或实习护士护送;患者未达到离开手术室及PACU 的标准;人员之间合作不协调。

3.2 安全护理防范措施

3.2.1 转运途中开通绿色通道 医院设立护送患者的专用电梯,电梯内安装有固定电话;每一辆推车下方配备一个基本的抢救箱,里面备有呼吸囊、喉罩、气管导管、简易吸痰器、抢救药品如盐酸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抢救箱专人管理,定时查对,用后及时补充,确保准确无误;开通绿色通道,护送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交接准备,尽可能的缩短护送时间,以免延误病情。

3.2.2 详细评估患者,掌握出室标准 手术结束后,重点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评估患者能否达到离开手术室及麻醉复苏室的标准。有条件时可以为患者进行转运途中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这样可以及早预测危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性措施[2]。

3.2.3 护送患者的麻醉医师最好是亲自为患者实施麻醉的医生 因为他最了解术前术中情况及用药情况,对途中发生情况有预见处理能力。其他人员替送也应该是具有执业证件及应急处理能力的麻醉师[3]。

3.2.4 护送患者前的准备 患者出手术室前,巡回护士一定要认真检查各导管,确保导管通畅且连接牢固,确保转运过程中静脉通路有效;检查引流管,引流袋放置于低于引流口位置,病情允许夹管的尽量夹管,不允许夹管的要保持引流的有效性,防止倒流。颈椎骨折的应用颈托固定,搬运时注意颈椎的保护。另外注意患者的保暖。

3.2.5 防止坠床 转运前彻底检查推车是否安全可靠,并及时进行维修养护。对于一些老年、小儿,特别是全麻术后苏醒患者,搬运转移至推车上以后应及时立起床栏,陪伴在患者身旁,防止坠床[4]。

3.2.6 提高护士责任心及应急能力 定期组织学习手术室护士行为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高护士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护士专业知识和急救知识的培养,以及技能操作的培训考核,以提高护士对各种疾病的观察和应急处理能力。

3.2.7 交接流程规范严谨、认真落实交接制度 护送患者回病房前,应提前通知病房护士为患者准备好床位、氧气、床边监护仪等,患者体位安置妥当后,认真与病房护士进行床边交接,包括手术情况简介、管道情况、有无皮肤压伤情况、抗生素应用情况、出入量、病历、CT 片等物品的交接,填好交接记录单。但要注意床边交接的内容不要对患者造成不良心理影响。

4 小结

手术结束后早期,由于各种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除,是各种术后并发症的高发期[5]。麻醉后护送患者返回病房,过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途中仍然潜在许多危险因素,因此,加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至关重要。安全护理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工作的始终,做好安全护理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做好转运前准备工作则为患者在转运途中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从而降低了风险的发生[6]。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有高度的责任心,细致观察病情,掌握最佳转运时机。重视转运的流程管理,注重转运中的每个环节,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应急处理能力,才能确保术后患者的转运安全[7]。

[1]岳云.摩根临床麻醉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 839.

[2]樊锦春,李亚新.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的应用体会[J].护理研究,2011,18(22):93 -94.

[3]宏杰.术后麻醉患者转送途中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4):154 -155.

[4]熊云飞,涂平,谭静,等.探讨苏醒室全麻术后患者转运的安全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9,8(5):60 -61.

[5]郑文美,周大春,陈肖敏.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循环异常的分析与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7-28.

[6]周朝荣,汪要平.浅议如何降低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护理风险[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3):98 -99.

[7]石妍,郭殊.全麻术后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2,10:179 -181.

猜你喜欢

全麻病房手术室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更正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