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大海 超脱时空的永恒存在

2014-04-01

艺术汇 2014年2期
关键词:精神性大海形式

江大海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继承到现代主义转化的自然过程,并非一个突然的跳跃。他的作品中传达出的精神性是通过一种形式与理性的支撑,来强调主体情感的变化以及图像的不确定性,并在东西方文化结构的差异里寻找能够互通交融的点。江大海把握了中西两种绘画在抽象视觉结构性质的一致性和相融的可能性的契机,这也是他不断领悟法国艺术的真谛和回返中国文化传统渊源,在两种文化的高层次穿行的收获。

江大海进行创作时,深受罗斯科艺术精神性的启发,马克·罗斯科的艺术注重精神内涵的表达,他力图通过有限的色彩和极少的形状来反映深刻的象征意义。“只要一个画家画得好,他画什么都无关紧要。好作品是纯粹的,它与任何东西都无关。”江大海认为,从纯粹的艺术语言里找到一种表现形式,从三维空间转变为二维空间,这种单纯性、空间性以及色域色彩的感染力,比对具象的描绘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更具说服力。其作品总是给人以一个画面局部的形式呈现,好像是从自然截取一个局部,但又在空间上有着无限的延展。所传递出的是主观精神和客观物象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架空于似与不似之间。他曾经还受到过法国艺术家尼古拉斯戴尔些许影响,从最初的写实风景画逐渐转变成由几个色块所形成的抽象画。这和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出一辙,西方也有一类叫抒情抽象,像赵无极等,他们是从自然里发现抽象因素与符号,并将其转为具有抽象意味的形式。

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他的艺术创作是以“云”的系列为重点,旨在探索表达外部客观事物的抽象形态,在他的描绘过程中,原本带有自然属性的形象变成了画面整体抽象意味的组成元素,自然的云影与抽象的形影相交叠映。后来,他又将中国书法文字移植到画作之中,是想把东方写意与西方抽象相融合。江大海对纯粹意境而非具体描绘的艺术追求,通过中国文字在形象性和抽象性之间的形式感,能更好地进行体现。在这段创作时期里,中国文字的组成结构与线条形式自成了一个自足的世界。他在西方绘画材料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宣纸和墨,形成了东西方艺术融合的现代形态,中国的书法充斥了他一段时期的充满抽象色彩、结构严谨的画作之中。此后,江大海又进行了一个更为自由和感性的精神性世界的表达,表达的主题更远于现实的物象而愈发接近纯粹的精神,画面的材料质地、肌理、色调也更加有机地组成一片浑厚、微茫的气象。正如夏可君所描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质感在江大海的作品上得到了很好体现:一方面,在于烟云感,那是时间的瞬间生变,也是自然流变的生动感受,这是画面上的氤氲之气;另一方面,还在于玉质感,它来自于画面的颗粒感在紧密地聚集之中,似乎聚集了无穷的能量,带来一种内在的硬度,宛若水磨石一般,那种内在的吸纳力,聚集力,却又有着散化的柔软性,但这个柔软性却有着瓷器一般的美感。”

“江大海作品上的彩点或者斑点还来自于对宋代“米氏云烟”即气化的“茄点”的转化,米氏的点被气化蒸开,是被水分所晕化开来的石块,但石头已非石头,而是有着唿吸颤慄的细微墨点了,所谓石如云动。江大海继续稀释这些茄点,但带来了新的形式:一方面,更加紧密,在气感中带入内在的力量——这是传统水墨画所缺乏的,另一方面,则更为散开,无尽弥漫,更为细碎,似乎是被击碎的基本粒子。因此,从“小一”到“大一”,保持二者之间的张力,江大海在气感中带入了内在的力感。”

受中国传统水墨艺术文化的影响,他的画面大多呈现出一种灰色调,并具有朦胧感和虚无的意境。他赞同老庄的“色多则迷”,崇尚黑白灰的高尚境界。其画面中拥有一种具有混沌性的宇宙观,灰色调画面中有一种无限伸展的时空感和对有限与无限之间关系的探究,是一种具有容纳性的虚无。江大海曾经谈到过“宇宙弦场”,其画面深处所浮现出来,是具有多维度视觉空间,质地平滑而又无形可遁的形态瞬息万变的平面,画面中所留下的是情绪的辐射以及介乎平行宇宙之间的景象,如此循环往复而又纵横交错,在秩序与混乱之间探寻微妙的平衡。

在中国的抽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在观念、语言和形式上既不同于美国抽象艺术的中国式抽象艺术,也不同于法国苏拉舒的抽象语言,更不同于西班牙塔比埃斯那样的抽象观念的中国式抽象艺术。对此,江大海认为“中国式抽象”这个词可能适用于在抽象里的某一个方向,但不能概括全部,因为抽象的范围很广,中国式的精神思维和西方的某些东西是可以达到一定的融合度的,并且他们的发展不会去削弱各自的一个大的文化传统,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他认为,一方面强调我们自身文化的特征,文化艺术的趣味和艺术的表现;另一方面就是和西方的抽象艺术文化以及艺术思想相衔接,以达到东西方高度的融合。也能达到国际上的普遍性的认可,使其具有国际性语言,而又不失东方特有意味的抽象画,既有东方特性也有西方特性。

江大海认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绘画,东西方艺术之间的融合是最大挑战,这个融合首先与人们对西方艺术抽象主义及其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的理解深度有关。其次是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人文精神的研究深度。研究包含中国山水画的笔墨,五色的分辨等对具体的技巧性把握与认识,他强调语言形式因素的重要性,认为抽象艺术的根本在于其精神性。有中国的传统的文化思想理念在支撑,例如中国画中的意境,宏观、鸿蒙的宇宙观,都能推动中国艺术向前发展,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抽象性形式语言。 (撰文:邢佳)

猜你喜欢

精神性大海形式
大海捞金
浅谈中国写意油画的精神性
问大海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冬日的大海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关于“精神旅游”概念的探讨
木雕艺术创作的精神性阐释
令人兴奋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