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抽象
2014-04-01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产物的抽象艺术,其在中国的发展可追溯至上世纪初期。随着林风眠等人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引入,抽象艺术在中国具有了最初的生成土壤。以赵无极、朱德群为代表的艺术家,通过各自蕴含东方意象的艺术创作,在文化层面上拓展了抽象艺术的可能性。
由于政治环境的转变,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中断,并最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中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纯化艺术语言”、“回归艺术本体”的口号声中,中国的抽象艺术实践明显具有一种对当时的主流——现实主义的反叛意味。彼时的中国抽象艺术实践正处于一个明显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阶段。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在产生之初受到来自西方抽象艺术的启发与滋养,但若从社会形态及文化环境的角度看来,纯粹意义上的西方抽象艺术在中国并不具备相应的文化背景及土壤。此时,对于抽象艺术的本土化思考势必产生。如果说在1980年代,抽象艺术如同易英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是作为意识形态而产生的”,那么一个根植于西方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中的艺术概念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其与本土经验之间的差异势必显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意识形态逐渐淡化,诸如“东方与西方”、“民族与世界”的问题开始成为艺术创作者思考的方向。包括抽象艺术在内的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也同样面临着对自身文化身份定位的思考。而具有抽象形态的水墨作品的大量涌现,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高名潞在谈到这一时期具有“极少主义”外观的中国抽象绘画的特点时指出:“这些抽象的、似乎无主题的‘抽象画表达了艺术家对新的都市流行文化的疏离和自我放逐、自甘边缘的思想……那些方块、点和线……是日常生活中人与物的对话过程的视觉再现。是都市化生活中自我疏离于外界的叙事方式。这种‘抽象形式不是重在对绘画形式的物质性的再现。因此,它的‘极少主义的外观与美国1950年代的‘极少主义实际上没有什么关系……在艺术作品的空间形式方面,中国的‘抽象艺术追求在多个系列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空间观念……空间是一种关系,它总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这些特征显然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抽象艺术与西方抽象艺术在理念上的异质。
当然,在中国的抽象艺术实践中,除了以本土化作为出发点的创作之外,与之并行的还有以纯粹形式实验为目标的创作,及以自我无意识表达为中心的创作等类型。在具体实践中,侧重点有所不同的抽象艺术创作也同样存在彼此交集的可能。(撰文: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