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死活读不下去”的经典

2014-03-31郭晓鸿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某大学经典著作

郭晓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100720)

“死活读不下去”的经典

郭晓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100720)

今年6月某大学出版社开展了一个活动,即“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这是由某大学出版社通过对近3000名读者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进行统计后发布的排行榜。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其中《红楼梦》位居榜首,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

榜单中所举书目,大都是尽人皆知的经典著作,如四大名著,不仅历年来都被列入各种推荐阅读书目,其中很多段落还被选入语文课本。可见,如今的“理想之书”似乎应是通俗的、短小的,而沉重的大部头经典显然是不受欢迎的。

21世纪以来,社会上流行所谓“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之类的概念,恰恰就是迎合乃至强化了当下读者的浮躁心理。此类种种之风盛行,正是导致阅读“去经典化”、名著“读不下去”的罪魁祸首。

经典读不下去的原因,当然有经典本身的问题,比如《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传达的价值观,带有明显的文化局限性,很难引起今天读者的共鸣,读者读不下去,也情有可原。其他如《西游记》艺术手法的单调,想象力的匮乏,很难令今天看过《魔戒》、《哈里波特》的读者满意。榜上有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成为一时的所谓经典也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并不能长久,读者读不下去也自有道理。

当然,经典读不下去读者本身已也难辞其咎。当今的网络化时代,阅读的浅表化、图像化,已经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懒惰和肤浅,需要宁心静气才能读懂和理解的经典著作显然是不能满足人们短时间内就要获得的阅读的愉悦快感要求的。现在的读者似乎只有能力消费流行的图书,即快餐化阅读。这不是读者一方面的问题,是全社会的浮躁和各方面压力造成的。这需要全社会积极地来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来引导。

在目前不可能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可以做的就是从小抓起,重视对孩子经典阅读的培养。经典阅读是一种人文教育,可以教给人们如何甄别善恶,反省人生,润泽和充实心灵,区分正义与非正义。在校学生是接受经典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强,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阶段,最需要正确的引导。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孩子们的日常阅读慢慢渗透,中西并举,使他们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经典著作有个基本了解,大学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经典著作,还可以开展读书会、讨论会、读书征文等活动来让学生们广泛参与。在此阶段读经典,会对其今后的人格培养和人生道路有积极的影响。如今迅猛发展的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也为经典的阅读带来更多的渠道和方式,这对经典的普及是很有好处的。要让人们感受到,人生太短,好书太多,我们只有阅读经典。真正经典的著作其表现的人性美和深邃的思想是可以跨越时代的。

猜你喜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某大学经典著作
大学生经典文献阅读情况调查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Evidentiality and Analysis of Non-Grammatical Evidential Systems
深入研究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评介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合作推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学术文库”
Gothic Elements in Wuthering Heights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某大学实验综合楼为例
材料成形及控制专业经典著作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Christian Concepts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我太喜欢考试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