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山文化底蕴初探
2014-03-31杨金砖
杨金砖
(湖南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南 永州 425199)
阳明山文化底蕴初探
杨金砖
(湖南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南 永州 425199)
阳明山原名为阳和山,阳明之名始于明嘉靖年间,最早出现在蒋鏊的诗文中。清《康熙永州府志》载曰:“山最高,日始自 旸谷出,山已明,故谓之阳明焉。”阳明山因郑秀峰禅师、道士蒋湘崖及王孙菊坡等人而成为湘南一带的一大佛家道场。但其事佛修道的历史更为久远,在唐宋时期,这里已有寺院与道观。它不仅是一座风光旖旎的自然画山,更是一座光照红尘的宗教圣山。
阳明山;七祖秀峰;潇湘文化
一 阳明山是一座风光旖旎的画山
阳明山是一座风光旖旎山色秀美的奇山,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神秘厚重的神山。
阳明山位于五岭北麓的道江盆地和零祁盆地交接处的都庞岭山系上。海拔高度达到1624米,属永州境内的第四大高山。它南峙九疑、北望衡岳,生潇水烟波,挹零陵春色,溪流纵横,碧螺如黛,白云缭绕。这里仿若就是一处人间仙境。有人说:“泰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其实,若论阳明山的水光山色的文化意蕴,并不比其它名山大川逊色。
关于阳明山的山色之美,最早见于柳宗元的《游黄溪记》。黄溪,属阳明山众多溪流中的重要一支。柳宗元曾赞之曰:“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环水之治百里,北至于浯溪,西至湘之源,南至于泷泉,东至于黄溪屯,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1]黄溪之妙,究竟妙在何处?柳子厚这样描述到:“黄溪距州治七十里……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百尾,方来会石下。”
从柳宗元的文字里,足可以从黄溪之一斑,去窥视出阳明山之神奇秀貌。明末清初文人易三接《零陵山水记》曰:“柳言零陵山水当以黄溪为首,幽深奇险,难为名言。又言山水深处,皆石所为,有如侧瓮而立。山为水涌,水为山阨,干云蔽日,过于幽清,人不可久处也。”
其实,黄溪上游,阳明山腹地的大黄江源一带,自然风光更是奇绝。放眼望去,溪流蜿蜒,瀑布如练,绝崖峭壁,高矗云间;晴岚习习,雾海茫茫,珍禽异兽,鸣于山谷,异卉奇花,良木蓊郁,真若秀峰禅师所见:“石木幽异、紫气腾空、地铺银砂、岭势磅礴”。也正是这妙蔓幽胜的自然山色与钟灵神秀的人间仙境,才孕育了源远流长与璀璨辉煌的阳明山文化。
二 阳明山是一座光照红尘的秀山
阳明山之名的来历,《永州府志》里多有记载。如清康熙九年《永州府志》卷八《山水志》载:“阳明山:去县治百里,在黄溪之尾。然山麓险绝,游者相望咫尺,无径可达。山最高,日始自旸谷出,山已明,故谓之阳明焉。”[2]]卷二十四《外志》:“秀峰:生于正德间,晚与邑人蒋鏊、宗室菊坡相友,乃筑庵于黄溪之阳明山,山高与云齐,即见日出,故以阳明名之。”[2]P719
亦有志书载曰:“朝阳甫出,而山已明者,阳明山也。”
可见,阳明之名的由来,源于“日出山明”之意。但是,细细咀嚼其意,非常值得玩味,在永州,阳明山并非第一高峰,而为何日出独明此山?而如九疑的畚箕窝、萌渚山脉的韭菜岭与越城山脉的舜皇峰都远高于阳明山,而为何没有得此名呢?这里一定有更深层次的道理。
但是,在明代的《永州府志》里,并没有“阳明山”的称呼。我遍查洪武、隆庆、弘治三个版本的《永州府志》,均未有“阳明”之山的词条。不过,在洪武《永州府志》里有“阳和山”的记载:“阳和山:在城东北八十里,接道州界,乃王真人修炼之所。”文中“东北八十里”有误,道州在零陵古城之南,接道州界,显然应属“东南”,而非“东北”。而东南八十里,刚好是阳明山所在地。
但是“阳明山”是否就是“阳和山”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阳明山”的名字的出现,与明代郑秀峰禅师有关。《阳明山志》里的《秀峰祖师行录》一文有这样的记载:“祖师回东山,矢志出家,父母不能止,遂许之。师一瓢一笠前往陶岭师姑殿,居十八日,曰:‘此非我住场’!旋行至大瓜岭秀峰山,居有八日,复曰:‘地非吾愿’。于是,寻幽选胜,拨草披荆,至零陵界阳和山,只见木石幽异,紫气腾空,地铺银沙、岭势磅礴,并阅宋代古碑钟器,知是真人炼丹之处,神禹藏书之穴,遂欣然曰:‘大事因缘,其在斯乎’!”[3]可见,当时郑秀峰禅师参禅修炼之处为“阳和山”。
二是从相关的诗文也可以证实阳明山就是阳和山。如明代陈荐的《秋登阳明山有感》曰:“望里阳和杳,迢迢路几重。拟寻东井月,更访西桥松。黄叶空山寺,秋风薄暮钟。何年得栖隐,为觅秀峰踪。”首句“望里阳和杳”所指的就是阳和山,即向阳和山放眼望去,绵延不绝,杳无尽头,全诗无一句不是在摹写阳和山中的景致,而诗题所标的则是“秋登阳明山”,显然,阳和山即就是阳明山。
阳明山最早出现在诗文里,当属蒋鏊的《游阳明山》诗。其诗曰:“扶筇散步到阳明,云淡风和远世尘。纵目峰头三楚尽,旷怀别领一天春。”这首诗,诗题与诗句都提到阳明,应是目前较早的文献。
蒋鏊,何许人也?清康熙《永州府志》中分别在《人物志·名贤列传》和《外志·仙释》篇中都有其《传》。《名贤列传》篇:“蒋鏊,字汝济,号湘崖,正德癸酉(1513)乡荐,任广东教谕。潜心理学,当道委毁淫祠,一无所假。升扶沟令,有冰蘗声。家贫甚,吟咏自娱。所著有《湘崖文集》四卷。”[2]P437“蒋鏊,号湘崖,明正德八年(1513)癸酉乡举。曾出宰扶沟,以清洁著闻。致政归,得遇异人,授以服食之术。弃家构一椽于山中,曰‘寄寄巢’。修炼数年,遂游名山……先生著有《证道歌》及《湘崖文集》传于世。”[2]P719从这两段记述中可以看出,蒋鏊人生练达,生活简朴,为人淡泊,好理学与仙术。《阳明山志》载:其晚年在阳明山中修炼,尽管家贫如洗,饮食时有不给,但仍不乏其乐。有一年除夕,家中无粮,好友王孙菊坡来访,作一诗示之:“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皆在别人家。唯有老夫无计策,开窗独坐看梅花。”这首诗充分反映了蒋鏊当时的生活困境与淡泊心境。王孙菊坡见此诗后立即备物济之,成为蒋鏊与菊坡的一段传世佳话。
这里从秀峰禅师的坚定参禅,到蒋鏊的淡泊尚道,可以想见,这里的“阳明”不仅仅源自于“日出而明”,更有淡泊坚定而心底洞明的禅定之意。
三 阳明山是一座宗教向往的神山
阳明山,先以元代王真人修炼之所而为道家所崇,后又因明嘉靖年间秀峰禅师涅槃于此,肉身不腐,获“临济正派”之称与禅宗“七祖”之誉,遂成为佛家名胜。据史志记载,明清时期,每年农历七月到十月间,前往万寿寺朝拜者,信众如潮,每日多以千计。据传:在民国初期,万寿寺的规模已相当宏大。自月台而上,有下殿、中殿、祖师殿、父母殿,四进两横,总面积达3400平米。“寺内有僧人四十名左右,铁锅三十六口,客被五百多床。”由这寺院中的生活设施,便可知其当时盛况之一斑。
秀峰禅师的“七祖”之誉,声名远播。禅宗自六祖慧能之后,为了防止弟子们因衣缽之事而起纷争,从此,衣缽不再下传。秀峰“七祖”的出现,可谓是横空出世,直接承接800前的六祖慧,这里有其内在的缘渊。一是秀峰的出家与慧能的出家有许多相似之处,不仅有良好的天赋与慧根,更有一种对佛的深切向往与执著追寻。二是都处在一个时代的变革点上。慧能处于盛唐中叶,而秀峰处于明代中期,都是社会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上,新的社会思潮涌动,权贵争斗加剧,社会矛盾开始显现。三是对佛性的理解与佛缘的缔结上,均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同时又都以肉身舍利而闻名天下。
关于禅宗佛教,自慧能南传,力主改革,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不读书,不礼佛,不立文字,强调“以无念为宗”,“即心是佛”,只要明心见性,就可顿悟成佛。这一改革恰恰切合了当时唐代的社会现实,事佛而不影响劳动生产,于是,南派禅宗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主流。慧能而下,南派禅宗又分为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两系五宗。其中南岳怀让系下的临济宗发展最为繁茂。不仅遍布江南,而且流传海外,尤其在日本与台湾非常盛行。秀峰禅师所皈依的明性长老便是南岳临济一宗。秀峰谒长老明性禅师时,明性长老有言:“老僧自南岳来,秉领临济宗旨,匿迹是山,栽芋为食。尔少年书生,因何到此?”秀峰答曰:“适瞻山巅,紫气成盖,必有道人栖托,原为门下弟子。”从此,秀峰皈依明性禅师,栖居阳明山中,专心事佛,清苦修炼。而后,又因“心契曹溪衣钵”,而云游曹溪,并在曹溪挂锡三载,学得曹溪真法。然后,秀峰返回阳明。从秀峰的行实录中可以看出,秀峰不仅是打破禅宗临、曹二系的先趋者,也是将临济与曹溪二派融会贯通的第一人,这也恰是阳明山“和”文化的最佳注解。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说:“临济临天下,曹洞曹半边。”临济、曹洞僧徒之多,几乎是遍布台海两岸及东南亚国家。
阳明山与秀峰之关系,仿若如永州与柳子一般,人因地始重,地因人而名。一座山奠定一个人的高度,一个人丰富了一座山传奇。于此,阳明山“万寿寺”七祖殿中有一副楹联:“自漕溪六祖而后,法统谁承?舂水诞真人,能教龙树低眉,马鸣合掌;于衡岳五岭之间,异军突起,明山辟胜境,不数匡庐九曲,邓尉十盘。”联中将秀峰直比印度高僧龙树和马鸣,将阳明山直比江西庐山与江苏万峰山,足可见对秀峰与阳明的评价之高。
四 阳明山是一座儒家底蕴的圣山
阳明山居于永州的道江盆地与零祁盆地的交界带上,是永州城南的第一屏障,也通过向岭南的第一要寨。在这里南北文化交融交汇、撞击错杂,然后包容并蓄,相安共生,从而在这里形成了其独有的永州文化现象。在上古之世,舜帝就将其亲弟象,敕封在有庳,而有庳就正在阳明腹地的江村一带。象虽曾作恶多端,但古老的永州人们并没有排挤和为难,而是很乐然的接受。在道江盆地,自秦汉以来,不仅有规模宏大的舜庙,而且还建有专门的象祠。在古城零陵,不仅有城隍庙、文庙、武庙,也有潇湘庙、二妃祠、诸葛庙,更有时迁庙。这足可以看出永州文化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源于阳明山的独特的地理地貌而孕育的出来的文化自信与文化担当。
因此,每当民生于水火之中时,永州的剽悍汉子不仅有舍生取义的勇气,更有直面人生的胆识。也许正是这种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的儒家文化的坚守,在这片土地上才有九疑舜德文化的灿烂,才有元结、柳子儒家民本文化的炽焰,才有濂溪理学文化的璀璨与神奇女书文化的潋滟。
其实,阳明山文化的核心就是“和”。它以“和”的博大胸怀接纳着北面而来的中原文化的劲风与南面而来的海洋文明的骤雨,又以“和”的似水柔情滋养着本土文化的生长。
尤其有意思的是,最近据湖南省文物局考古所谢武经教授考证,明代第二位皇帝朱允炆自“靖难之役”逃离南京,最后隐居阳明山的东南腹地——南武当山,在此出家事佛长达几十年。这里的百姓爱戴有加,并无一人举报和告密,这也显示出阳明山文化中的独有的人格魅力和担当意识。
五 阳明山更是一座沟通两岸的名山
自蒋介石于1949年退守台湾,为了光复大陆,将台北草山更名为阳明山。从此,海峡两岸便有了两座阳明山。
蒋介石为何要将草山更名为阳明山呢?这是由于蒋介石对同乡王阳明学术思想的敬仰和崇拜。王阳明(1472-1529)是有明一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集陆、王心学之大成,统合儒释,道法自然,格物致理,独成一家。在儒家史上有孔孟朱王之称,可见其对中国文化影响。
亦有人认为,蒋介石在离开大陆前曾接受过阳明山的一位高僧的指点,后为感恩而特将草山更名为阳明山,意思是要让自己铭记高僧的教导。第二种说法虽有些突兀,但并不是空穴来风,无稽之谈。因为在蒋介石去世后,其保存的一份舍利子,几经周转,最后由其亲人转赠到我们永州阳明山的万寿寺中供奉,这一事实正印证了这一说法。
其实,无论哪一种说法,两岸阳明山,两个阳明山,其名的由来都与王阳明有着内在的联系。
王阳明虽然没有到过永州的记载,但是零陵蒋鏊却与王阳明不无联系。永州“阳明山”一词最早出现在蒋鏊的诗文中。蒋鏊在正德癸酉(1513)乡荐入仕,出任扶沟(今河南扶沟县)县令,尔后致仕,遂游山水,尝在天台、雁荡之间。这段时间也正是王阳明回绍兴开坛设讲,我想蒋鏊一定受到过王阳明先生的学说有影响。后来隐居家乡阳和山中,与道友诗人皆有往来,如与朱衮过从甚密,朱衮文集中有两首题赠蒋鏊(湘崖)的诗,便可看出其不一般的关系。关于朱衮其人,在康熙《永州府志》有《传》。《传》曰:“朱衮,字子文,号石北,永州卫人。少颖悟绝人,领弘治戊午(1498)乡荐,登正德壬戌进士,任翰林庶吉士,以阐明正学为己任,尤以诗文著名,太学士李东阳器之,迁南京御史,升云南左参政。居官刚介,风猷凛然,奸宄敛迹。所著有《白房集》、《续郡十三志》。崇祀乡贤。”朱衮在《白房集》中多处为湘崖赋诗。如其《招隐篇》的跋中写道:“感湘崖子汝济甫见访,为作《招隐篇》,陋词漫寄一笑耳。”说明《招隐篇》一诗是为蒋湘崖而作。诗曰:“子自湘之崖,我卧湘之壁。子来叩我壁,壁上日初出。何处木丁丁?檐云自出入。潦倒七茶瓯,月轮挂屋极。谭屑出未穷,义辄三五逸。子道方中行,我心已免役。终坐嗟临岐,归驾还当亟。坐颇云片多,子来分一席。”此外,还有《湘崖幽居次韵》与《再叠幽居韵》两诗。如《再叠幽居韵》:“出出窗中远近山,吾庐正在白云间。长松坐我年年好,绣羽穿花日日欢。橘里棋枰何自笑?江干瑶瑟是谁弹?幽居若比柴桑胜,犹有琅玕与客看。”从朱衮的和诗中不难看出蒋湘崖的隐居情趣与仙道生活。
由此,也可以推知蒋湘崖将自己寄居的阳和山改成了阳明山,从而,阳明山便出现在蒋鏊诗文之中的原由了。
因此,我认为两岸阳明山,山同名,名同源,文同根,人同祖,佛同派。五同于此,天下无二,有此内在关系,阳明山定会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和平台。
[1]柳宗元.柳宗元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清]刘道著,修.钱邦芑,繤.康熙《永州府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210.
[3]双牌县政协.阳明仙境[Z].双牌县政协,1999.
G127
A
1673-2219(2014)06-0033-03
2013-12-18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0 A043)
杨金砖(1963-),男,湖南东安人,图书馆馆长,编审,研究方向为潇湘文学与文化。
(责任编校: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