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精神的时代困境及其传承

2014-03-31王永刚

关键词:延安精神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

王永刚

(陕西理工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1]时过境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和中国转型时期各种问题的凸显,延安精神的时代化再一次引发了国内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深入探究。

一 延安精神的本质要义

传承延安精神,传承什么?传承延安精神的核心在于对延安精神本质的把握。本质是延安精神不变的、根本的、得以源远流长的固有属性。所谓传承延安精神,其关键就在于把握、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所具有的本质。延安精神的内容和外在形式仅仅是延安精神本质的体现,并不代表延安精神的根本,内容和形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会出现适应性难题,而本质可以随时随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理解延安精神的本质必须从其源头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面临两大困难:生存和发展。生存主要是针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陕北恶劣的自然环境而言,在经过无数次的围追堵截后,中央“红军经过万里跋涉,只剩下7200 人,衣衫褴褛,找不到落脚地就是死路一条,叫生死抉择”。[2]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农业设施落后、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生产力极端低下。“端上饭碗照影影,睡在炕上望星星,身穿羊皮垒补丁”是对陕北农民生存维艰的真实写照。发展主要是针对经历过长征血与火的考验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他所领导下的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生存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有赖于生存提供支持,而这两者都离不开人的因素,离不开延安及陕北老百姓和来到延安的其他各界群众的广泛支持与拥护,百姓既是衣食提供之源又是队伍壮大之基。

解决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发挥每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个体成为以人为本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在社会治理上应充分考虑人性化需要,对于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应依法进行严惩。[3]延安时期的以人为本具有广泛的内容,且相互关联,最基础的是兵农为本思想。首先,中共中央及红军上下必须共渡难关,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这就要求实行官民平等的“以兵为本”理念。“贫苦出身的战士们从小就受尽了剥削和压迫,连做人的尊严都没有。然而到了红军队伍里,他们惊讶地发现,当官的穿的、吃的、住的和自己都一样,甚至连死的姿态都是一样的。因此他们的心震撼了,觉得自己是人了,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制度正是自己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是梦寐以求的,为了它死了也值了。”其次,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注意群众的切身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是发动群众的关键。”[4]以农民为本体现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不扰民,以及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尽量减轻陕北农民负担。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发起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是不累民的真实体现。毛泽东对中国农民有着极其深刻的了解,延安时期的生活工作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深入了解农村和农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也与毛泽东对中国农民的极度了解有关。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到达陕北之后就特别注意处理好兵民关系、干群关系、官民关系、官兵关系等。延安精神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培育和逐渐形成的,延安精神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六十多年过去了,延安精神始终作为时代主旋律存在,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人们对延安精神存在种种困惑,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延安精神已经迫在眉睫。

二 延安精神面临的时代困境

重构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以往而言,既有继承的意义,更有创新的要求,创新性的需要更强一些。同民主革命时期比较而言,今天的延安精神存在着四大时代困境:继承条件的变动、继承主体的缺失、继承内容的教条、继承原则的迷惘。

继承条件的变动反映在中国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积累和诱惑。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所处的艰苦环境已不复存在,今天展现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是一个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这给曾经受战火与赤贫长期洗礼的共产党人带来新的考验。无产阶级政党能否永葆青春,走出人性贪婪的困境,是新时期全党面临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党员干部在利益面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扭曲,最终走向了不归之路。这既是对延安精神的背叛、对共产主义理念的丧失,也是导致党群关系紧张的根源之一。

继承主体的缺失反映在当代部分党员干部置身于延安精神之外。一些党员干部面对群众的生活困境总是想方设法推诿、逃避,工作不作为,已然抛弃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宗旨;还有一些党员干部经常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教育群众的理论来源,自己生活却花天酒地、道德败坏。这些党员干部尽管在全党8000多万党员中占据少数,但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位置的关键性、行为的恶劣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执政之基。

继承内容的教条化反映在对延安精神理解上的偏差和不到位。一些人认为延安精神是针对民主革命时期延安特殊的环境提出的,如今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过去彻底的无产阶级今天都拥有自己的私人财产,甚至有些非富即贵,延安精神过时了;也有人认为过去恶劣的环境迫使全党上下不得不艰苦奋斗丰衣足食,今天国家富裕已无须固守清贫,是到了该享受生活的时刻了,延安精神可有可无;还有人认为,党员干部也是人民,为人民服务首先得为自己服务,这也是延安精神的体现。存在这样想法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因为贪污腐败而受到惩处的党员干部恰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继承原则的迷惘反映在坚持以什么作为根本,继承、创新和发扬延安精神。有人认为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这种提法本身没错但过于宽泛不便于操作;有人认为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为指导,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但在现实生活中集体主义往往被演化为少数人的威权主义,往往成为个体损害百姓利益的幌子;也有人认为必须坚持爱国主义为指导,这种提法本身正确,但却存在实施上的误区,个人不能向国家提要求、不能指正国家的不足,甚至不能谈论领导干部的不是,否则就被冠以“不爱国”;等等。原则的多样性不利于延安精神的创新和发扬光大。

三 坚持以人为本重构延安精神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都很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并以不同的方式在阐述这样一种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重构延安精神,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事求是的人本导向精神、惩恶扬善的法治精神、社会运作的公平精神。

实事求是的人本导向精神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和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兼顾人民群众的需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一是改变传统的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应实行积极的减税政策和国民收入计划,让百姓的真实购买力逐年显著增加从而有效拉动内需。这既可以促进百姓的个人发展又可以形成良性的内需市场;二是将坚持以经济建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同等对待,一边发展经济一边满足百姓多元化的日常需要,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判断改革开放的三个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

惩恶扬善的法治精神要求国家在党员干部的管理上应制度化、法制化。一是大力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风党纪、国家法律知识的教育,预防不正之风的产生;二是充分发挥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依法行使监督权,使权力和财产在阳光下运作;三是严格执法,对于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应坚持从快从严处理,绝不姑息。这既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体现,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取信于民,保持清正廉明、密切联系群众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保护国家利益之所在,是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所在。

社会运作的公平精神要求干部的选拔公平、收入分配合理、社会补救机制有效,等等。当前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不公存在较大意见,干部选拔的不公平使得社会用人形成相对的闭合状态,这既不利于党群关系,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面对社会不公,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力促社会公平,如,减免农业税、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完善城乡养老制度、其他社会救助,等等。但这些补救措施无法弥补社会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事实。这也就让老百姓对改革开放产生了疑惑和恐惧感。力促社会公平既是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也是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体现。

[1]衣保中.从延安精神到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的继承与创新[J].长白学刊,2011(5):11-17.

[2]高军.延安精神的当代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1-4.

[3]王永刚.以人为本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7-61.

[4]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