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4-03-31高晓琳王海云张克文

关键词:信息管理实验室体系

高 峰,高晓琳,王 磊,王海云,张克文

(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全国高校都按照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系统”指标体系进行实验室信息统计和数据上报,这要求各高校要加强对实验室信息精细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益,及时准确地上报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但是许多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存在许多需要不断改善的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因普遍建校时间晚、管理水平低等多种原因,在此方面更是如此。因此,建立健全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是高职高专院校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笔者长期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基于以上认识,组织课题组申请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滚动课题,按照课题研究进展规划,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一 实验室信息管理现状分析

1.全国各高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管理手段陈旧,轻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许多实验室功能难以发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实验室建设随机性较大,实验室管理粗糙不规范,实验室队伍建设结构不合理,实验室信息数据统计不详实,教学运行管理不系统,经费管理方式不同等问题。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室建设速度慢,设备更新率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实验室规模和布局“小而全”,实验室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实验室建设经费由多个职能部门管理难以统计,实验室项目变动大、随机性强,难以实施项目化管理。[1]

2.高职高专院校由于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实验室建设规模、种类和数量也各有不同,高职高专院校具有实训教学基地多、实训项目多、科研项目少等特点。针对这样一些区别和特点,创建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是必要的,是配合“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室信息管理与数据上报工作的规范化的内在要求。

二 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的意义

1.教高厅函[2006]45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的通知》精神要求,全国高校自2006年开始正式启用“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队伍建设、实验教学运行管理、实验室经费管理等方面,是实验室全面管理的统计指标体系。在高校科学建立、完善和落实这个指标体系是实现实验室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使用好这个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做很多建设性和创新性工作,补充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划设计各项工作流程,建立科学适用的运行管理机制等。

2.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才能真正落实好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体系,为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各项决策提供全面、准确、完整和科学的信息依据,从而提高学校实验室管理与建设及教学改革决策的科学水平。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是实验室信息统计体系的基础和保障,建设和解决好这两个体系是实验室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3.做好实验室信息管理与数据统计工作有利于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验室管理水平,规范实验室工作程序,健全实验室信息库;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实验室各种教学科研项目的开发、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推进;有利于提高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效益,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有利于全面详细地掌握实验室人员基本信息,促进实验室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实验室信息统计水平和数据上报质量。

三 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

为全面落实和执行“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全面、准确地上报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研究制定科学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构建高职高专院校适用的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益,最终实现实验室的规范化和日常化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实验室建设体系、实验室设备管理体系、实验室队伍建设体系、实验室教学运行体系、实验室经费管理体系等五个子体系组成。五个子体系既相与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

1.实验室建设体系的建设。实验室建设实施项目立项制度,明确实验室建设程序,包括校外调研、校内考察、项目立项、项目论证、设备采购、环境改造、设备安装调试、实验室验收、技术培训、交付使用、技术资料档案归档等过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实行立项人负责制,并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使实验室建设工作科学规范。

2.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绘制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图,强化设备的二级管理职能,发挥二级单位资产管理员的职能和作用,对设备的采购、验收、调拨、交接、维修维护、使用保管等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绘制的设备管理各项工作流程图规范可行,做好仪器设备的帐、卡、物的统筹管理,实现帐、卡、物100%相符。

3.实验室队伍建设体系的建设。对实验室人员结构进行调整、人事调动等为学校提供信息,建设结构合理的实验室队伍,尤其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培训、考核、定编、定岗工作,制定实验室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编制好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流程,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工作积极性。

4.实验室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的建设。实验室教学运行管理实施教学项目管理制度,利用实验室教学项目管理实现实验室教学运行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对实验室教学项目的开发、使用与管理绘制标准的工作流程图,实现管理的标准化。对实验室教学的文件建设、过程管理、目标管理、成绩管理、质量监控等实施规范化管理。

5.实验室经费管理体系的建设。研究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维修维护经费、教学运行经费、工作量审核、实验材料消耗经费、教学改革经费等的管理办法、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实验室经费管理使用合理高效。

四 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将实验室信息规范化管理体系灵活地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查找体系存在的不足,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形成科学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化应用体系。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探索,形成了由下至上的室、系、校“三级”运行机制,使得笔者所在的鸡西大学的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得以在实际工作中顺畅运行,[2]强化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的重要功能,发挥了其重要作用。具体运行程序和做法如下。

1.室、系、校部门人员统一使用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系统软件,按统一要求的模式、时间和内容共同完成实验室基础信息填报工作。为此,设室、系、校三级实验室信息专兼职管理员,由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代表学校统一进行实验室信息管理员业务培训,培养了一批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有利于实验室信息数据的管理、统计和上报工作,使此项工作每年能够全面及时、高质高效完成。[3]

2.由各实践中心或实验室级管理员负责做好各实践中心或实验室的信息数据的统计、整理,于每年的7月份报所在的院系,交院系实验室信息管理员。

3.院系实验室管理员于7-8月份,按照各院系上报的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进行核查,核查后,进行合并,形成各院系的实验室信息库,于8月份报学校主管职能部门。

4.校级实验室信息管理员按照各院系上报的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进行复查,复查后进行全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合并完成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报表。

5.数据复核,将形成的全校实验室信息报表送资产处、教务处、科技处、财务处及各院系进行复核,有问题的数据进行重新填报,修改后,与往年填报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确认数据的正确与合理,最后报学校签字盖章上报省教育厅。

五 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实施效果

鸡西大学通过对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工作,促进了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促进了实验室队伍建设工作,提高了实验室教学运行管理水平,提高了实验室信息统计水平和上报质量,使得全校各实验室的综合管理效益普遍提,全校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全面得到了提升了。

[1]李艳秋.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37-38.

[2]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属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106-108.

[3]徐苗苗.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6(7):137-138.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实验室体系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面向Web的BIM三维浏览与信息管理